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doc_第1页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教学疑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了个定义: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与师本教育相比较,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这与当前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疑难分析】 生本教育的理念已经在教学中实践了一段时间,从实践中教师自身在角色转变、备课授课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都发生着很多的变化,我也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很多进步。这些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是以老师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的教育。生本教育创始人 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要去进行发掘、积极引导,为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增长其知识,提高其能力。那么:1、面对新的教学改革形势,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最科学的说法就是“平等的首席”。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平等的首席”呢?【问题解决】生本教育取代师本教育就是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的最大关注,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我们的课堂教学,像牧者一样,就是为作为生命的“羊群”的成长服务。类似地,教者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的任何动作的代替者。这个时候,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到授业解惑”,而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鼓励,还有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不会急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好坏对错。更不会以知识的代言人出现。知识是靠同学们去寻找、发现的。知识与学生的经验、感悟相连。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有 意义的、是根深蒂固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学生对教师不再感到畏惧或敌意,而是信赖与依靠。孩子不再认为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弱者,而是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先天智慧与学习机制自主学习的人格独立的学习者。同学之间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享学习欢乐、互相促进启发的学习伙伴。鉴于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最科学的说法就是“平等的首席”。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平等的首席”呢? 个人认为:。一、要目中有人 生本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现实让我们痛苦的看到基础教育的现实,我们刻意强调和要求学生勤奋刻苦,让学生的脑力长期进行过强机械活动、过度消耗,从而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利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利,一个人所能享有的最大尊严就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当有学生苦苦地寻求成为一个人的途径和意义时,他们却往往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学生,是让教师和家长头疼和烦心的学生。因此,现实教育的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对教师,教育要求什么都考虑到了,但就是没有考虑到鲜活独特的“人”!在生本课堂中我们需要先放下象征王权的教鞭,收回我们的话语霸权,把学生看着和我们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实现教学相长。 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主张善于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这不仅指知识、能力,也包括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堂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通过沟通达到和解(而非一致),实现真正的共营与共赢-教学相长。三、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一堂课当然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就知识内容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当堂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特异的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要去捕捉他们的亮点,让学生闪烁出思维的火花与智慧的光芒;教学关注的焦点不应仅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更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生活。在教师精心设计中自然进入师生对话教学环节,有的问题是其他学生解答,有的则是老师引导发问的学生解答,有的又是老师解答。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有序思维,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