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VOIP改造方案汇报 Page2 汇报提纲 VoIP工程总体要求 VoIP单网元实施步骤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VoIP全网实施原则 VoIP运维方法 长途汇接网改造 Page3 Nc接口MSCServer之间 GMSCServer与MSCServer之间 CMN与 G MSCServer之间 以及CMN之间通过Nc接口连接 该接口基于IP承载 接口协议栈为BICC M3UA SCTP IP 对于BICC承载建立方式 在不启用TrFO和启用TFO的情况下都应按 前向延迟不通知方式 delayedforwardwithoutnotification 建立承载 Nc接口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 Mc接口MSCServer与MGW之间 GMSCServer与GMGW之间通过Mc接口连接 该接口基于IP承载 接口协议栈为H 248 SCTP IP Mc接口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 Nb接口Nb接口是MGW之间 MGW与GMGW之间的接口 该接口基于IP承载 语音编解码采用AMR212 2k 接口承载协议栈为RTP UDP IP 对于IP承载语音的软交换网 其承载层采用全网扁平化组网模式 任意两个MGW之间的媒体流直接通过IP专用承载网进行疏通 不再经过其它媒体网关进行中间转接 VoIP工程实施总体技术要求 核心网网元接口协议栈要求1 Page4 VoIP工程实施总体技术要求 核心网网元接口协议栈要求2 MAP协议接口MSCServer VLR与HLR AuC之间通过C D接口进行MAP信令的传递 GMSCServer与HLR AuC之间通过C接口进行MAP信令的传递 MSCServer VLR之间通过E G接口实现MAP信令的传递 MAP协议接口基于TDM承载 接口协议栈为MAP TCAP SCCP MTP CAP协议接口MSCServer VLR SSP以及GMSCServer通过CAP协议接口与SCP连接 CAP协议接口基于TDM承载 接口协议栈为CAP TCAP SCCP MTP A接口A接口的用户面在MGW终结并由MGW完成媒体处理和交换 A接口的用户面基于TDM承载 其协议栈为PCM TDM E1 A接口的控制面在MGW中经内置SG转接 MGW内置SG与软交换机之间采用IP承载 其协议栈为BSSAP SCCP M3UA SCTP IP 其中的SCTP协议应支持多归属机制 ISUP协议接口R4软交换机与TDM交换机 2GMSC GMSC 互通的ISUP信令 由MGW内置的SG进行转接 TDM交换机与SG之间仍采用TDM方式承载 其协议栈为ISUP MTP E1 MGW内置SG与软交换机之间采用IP承载 其协议栈为ISUP M3UA SCTP IP 其中的SCTP协议应支持多归属机制 Page5 VoIP工程实施总体技术要求 核心网网元和承载网接口总体要求 核心网各种流量实施站点接入信令 媒体流通过专用承载以CE站点方式接入承载网 核心网网元和CE设备同址配置 计费 网管 监听接入原有的DCN网络 和核心网的信令 媒体业务流不混合 信令 媒体流的接入信令接口使用FE接入 媒体接口使用GE接入 CE之间采用GE链路进行互联 信令面使用SCTP多归属通道倒换机制保障信令链路安全 媒体面使用BFD探测保障语音快速倒换不受损 BFD使用私网地址 不占核心网的业务地址空间 网关为媒体流量打上1Q标签 区分同一链路中的BFD的报文 信令和媒体通过CE上划分VLAN VLANIF绑定倒不同的VRF CE之间通过VLANIF进行三层的TRUNK互联 CE部署OSPF完成和上级AR的路由交换 信令和媒体面的IP地址 子网划分 按省 市 站点层面逐层双平面规划 多实例的OSPF参数CE AR的路由策略 把VPN内的BGP详细路由引入OSPF 下发给CE CE本地路由引入 Importdirect 引入直连路由 Importstatic 引入静态配置路由 引入本站点汇聚路由 Page6 华为VoIP工程实施总体时间计划 Page7 CMN 呼叫协调节点 负责全网被叫号码分析及省际软交换机之间信令链路的汇聚 CMN不需支持Mc接口 不需控制MGW 仅负责BICC信令消息的转发 但与信令网络中的STP是不同的 STP只是属于网络层的转发 根据信令点编码进行信令路由 而CMN节点则应该认为是应用层的转发 其路由分析过程与处理话务的节点类似 也需要对被叫号码等进行分析 并根据被叫号码等条件确定出局路由 但不进行话路承载方面的操作TrFO TranscoderFreeOperation 即无编解码操作 它是指在语音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语音编码器TC来进行语音处理的过程 使得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可实现端到端的高保真 低时延的语音传输功能 与TFO不同 TrFO不需要编解码器参与语音传输 因此没有与此相关的任何转换或者与编解码器交互的控制操作 提高了语音质量 在启用了TrFO功能的情况下 在一个呼叫链上可能只存在一次编码解码的操作 IW MSC 互通网元IW MSC负责完成IP TDM的转换 并负责BICC信令与ISUP信令消息的转换M3UA代理 M3UA信令转发分代理模式和转接模式 代理模式下配置M3UA时 UMG8900与MSCServer具有相同的信令点实体 它们使用相同的信令点编码 VOIP名词解释 Page8 汇报提纲 VoIP工程总体要求 VoIP单网元实施步骤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VoIP全网实施原则 VoIP运维方法 长途汇接网改造 Page9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Page10 SCTP多归属 BICC功能增强 M3UA BFD 新版本带来了哪些特性 版本升级的目的 可以实现VoIP相关的特性 新的版本支持SCTP多归属 BFD协议部署 A接口M3UA代理连接 BICC增强等特性 MSOFTX3000 UMG8900以及M2000设备都要求升级到目标的配套版本 R005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目的 Page11 MSOFTX3000升级流程 1 数据资源整体规划 2 M2000是否配套升级 是否N 1双归属 3 备用局公共脚本准备 4 主用局手工倒换到备用局 5 使用升级工具升级主用局 6 根据数据规划调整数据 7 手工倒换 主用局业务恢复 8 主用局业务测试 9 备用局升级 10 用M2000同步主备局数据 11 双归属调整 设为自动接管手工激活 依次升级主用局 结束 Y N 使用升级工具升级 业务测试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MSOFTX3000 Page12 UMG8900升级流程 1 数据资源整体规划 2 M2000是否配套升级 3 使用升级工具升级UMG 4 根据数据规划调整数据 5 业务测试 结束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UMG8900 Page13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实施 Page14 涉及局点 升级局点 宿州G4 宿州D2 其他局点不涉及风险 影响 1 设备掉电数据加载 业务影响约30分钟左右 无法呼叫 完全故障影响时间约10分钟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核心网版本升级 局点 风险 Page15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Page16 改造的目的 为了区分TDM和IP的话务路由 需要将MSCID改造为1344开头的号码 以便和TDM局点区分开 改造MSCID后 话务路由如下 对于TDM发起且TDM落地的本地及长途话务 维持现有疏通方式 对于IP端到端本地及长途话务 媒体流采用直达方式 呼叫控制信令则根据省内或省际长途 分别采用直达 经由CMN转接方式进行疏通 引入IP承载语音后 IP与TDM之间的互通话务策略按 就近入IP 就远出IP 原则分本地网考虑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目的 Page17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组网 Page18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实施 Page19 1344改造工程实施说明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实施 本局相关数据的修改 呼叫字冠和路由数据的修改 周边网元的配合修改 1344号码改造在当天晚上完成 大本地网组网的交换机号改造方案 和单网元方式类似 一个一个本地网进行修改 本局信息修改流程 Page20 涉及局点 改造局点 全部华为软交换端局 关口局风险 影响 1 设备掉电数据加载 业务影响约30分钟左右 无法呼叫 完全故障影响时间约10分钟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1344MSCID号码改造 局点 风险 Page21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Page22 改造的目的 根据中国移动维护体制的要求 MSCSERVER和UMG8900的媒体面和信令面必须直接接入到同站点的一对CE设备 并且统一规划IP地址 如果原有核心网设备没有配置CE设备 要求新增CE设备 并建设为站点接入的方式 MSCSERVER的信令 网管和计费接口要求通过独立的CE设备接入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目的 Page23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组网 Page24 BFD 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 的部署BFD是一个简单的 Hello 协议 和路由协议的邻居检测部分相似 一对系统在它们之间所建立会话的通道上周期性的发送检测报文 如果某个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未收到对端的检测报文 则认为在这条到相邻系统的双向通道的某个部分发生了故障 BFD对相邻转发引擎之间的通道提供轻负荷 持续时间短的检测 这些故障包括接口 数据链路以至转发引擎本身 提供一个单一的机制来对任何媒介 任何协议层进行实时地检测 并且检测的时间与开销范围比较宽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BFD Page25 BFD 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 组网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BFD BFD和媒体面的地址承载在同一个物理端口 BFD的地址为私网地址 媒体面配置VLANTAG 和CE对应 Page26 网管计费接入方案 通过各省的DCN网络 统一接入网管 计费中心 计费 网管由S3528G承载 不接入到站点CE中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计费 网管 Page27 VLAN的规划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VLAN VLAN范围域 Page28 IP地址统一分配方案 IP分配实例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IP分配 Page29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实施 Page30 IP站点接入工程实施说明 MSOFTX3000 MGW新增单板调测 MGW和CE调测 包括 a 配置IP地址和VLANb BFD协议对接c 承载面对接 IP站点改造对现网业务没有直接影响 可分阶段逐步实施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实施 Page31 安徽IP站点接入工程实施说明 一 改造内容MSOFTX3000 UMG8900同站址设置CE设备 用来接入信令流 媒体流 1 同址新建CE设备 GSM10 2和GSM11通过GSM11期工程完成全部华为局点的CE设备建设 2 媒体面 信令面IP地址总体规划 集团IP分配原则 在省级层面 需要将软交换系统IP地址分成信令段和媒体段两部分 原则上各启用独立的B类地址段 信令段从最小的B类地址开始划分 媒体段从最大的B类地址开始划分 其它B类地址留作备用 省内各本地网以C类地址为单位连续规划 同一站点 一对CE及与其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设备 内部 每台CE的规划地址各使用以1 2个C类地址段为最小单位的连续的地址段 G10 2 信令段IP分配原则和G11不一致 和集团规范不一致 合肥D3 D4分配的地址段为10 147 228 229 0 宿州G4 D2分配地址段为10 148 152 0 在站址改造时 如遵循集团规范 则在需要重新分配IP地址 媒体段 前期未做分配 按照集团规范 启用新的B类地址段分配即可 G11 信令面已遵循集团规范分配 媒体面在VOIP改造时分配 媒体面与信令面启用不同的B类地址 每地市按照C类地址连续规划即可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实施 Page32 涉及局点 改造局点 全部华为软交换端局 关口局风险 影响 IP地址修改采用平滑演进 对现网业务基本无影响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IP站点改造 局点 风险 Page33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CE单平面割接 Page34 CE单平面割接的目的 某些局点已经具备了IP站点接入的条件 已配置了NE40的CE设备 并且承载了相应的业务 但是CE工作在旧的承载网平面 需要将核心网和CE设备同时割接到新的IP承载面平面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CE单平面割接 目的 Page35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CE单平面割接 实施 Page36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Page37 SCTP多归属改造目的 根据中国移动VoIP整体技术方案的要求 SCTP协议要求使用多归属技术 SCTP多归属保证可靠的信令链路连接 SCTP多归属具有良好的安全控制机制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目的 Page38 MSOFTX3000和UMG8900两端各提供2个IP地址 形成一个4通道的偶联 每一条H248 M3UA链路对应一个偶联 SCTP多归属从传输层保障了安全 对上层业务不可见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原理 Page39 MSOFTX3000的SCTP多归属IP地址配置在IFM单板上 IFM单板工作在负荷分担或者主备方式 推荐采用符合分担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MSOFTX3000 Page40 UMG8900是3框或者3框以上的配置 提供2个IP地址用于配置SCTP多归属一般由0号框和2号框各提供一个IP地址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UMG8900 Page41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实施 Page42 SCTP多归属改造实施说明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实施 启用MGW业务框MPU单板 测试IFM单板和MPU的连通性 逐条删除老IFM单板IP和老MPU单板IP的单归属链路 建立基于新IFM单板IP地址和新MPU地址上的单归属的链路 观察新建的链路的状态 去活原来老板上面的各种IP链路 进行拨打测试 删除原来建立在老板上的各个链路调整原有IFM MPU备板网线的连接点路由器配置修改 SCTP的改造要求在当晚实施完毕 Page43 涉及局点 改造局点 宿州G4 宿州D2 合肥D3 合肥D4 其他局点无须修改 风险 影响 平滑演进 无影响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SCTP多归属改造 局点 风险 Page44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Page45 改造目的 根据中国移动VoIP整体技术方案的要求 A接口的控制面在MGW中经内置SG转接 MGW内置SG与软交换机之间采用IP承载 其协议栈为BSSAP SCCP M3UA SCTP IP 现网的A接口一般为M2UA组网或者半永久连接方式组网 需要整改为M3UA代理方式 使用软交换端局支持M3UA代理方式承载BSSAP信令 这种组网方式主要解决BSC用TDM通过UMG转为M3UA接入MSC的组网方式 由于目前网上很多运行的BSC只支持配置一个目的信令点的方式 所以MSC和UMG只能使用同样的信令点 也就是UMG作为MSC的代理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目的 Page46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组网1 Page47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组网2 Page48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组网3 Page49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实施 Page50 A接口overM3UA代理改造实施说明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实施 在MSOFTX3000上增加到UMG8900的M3UA链路 删除到BSC的MTP层数据 并改为M3UA数据 在UMG8900上增加到MSOFTX3000的M3UA链路 并增加到BSC的MTP层数据 A接口M3UA代理改造要求在当晚实施完毕 Page51 涉及局点 改造局点 仅宿州G4 其他局点无须修改 风险 影响 平滑演进 无影响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A接口overM3UA代理 局点 风险 Page52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内MGW承载改为IP Page53 改造目的 同一个MSOFTX3000下挂多个MGW时 在原有组网下 MGW之间的话路是通过TDM承载的 在VoIP工程改造中 需要把MGW之间的TDM承载改造为IP承载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内MGW承载改造为IP 目的 Page54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内MGW承载改造为IP 组网 IP承载网 语音 本地网A 信令 H248 本地网B MGW IP MGW VMSC TDM 局内多网关 非大本地网组网 不支持TDM IP双承载 改造需要所有网关具备条件后 一次完成 改造不影响跨网关呼叫的局内关系 不涉及号码分析和路由调整 BSC BSC IP TID2 IP TID1 TDM TID4 TDM TID3 IP TID2 TDM TID3 TDM Page55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内MGW承载改造为IP 实施 Page56 局内MGW承载改造实施说明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内MGW承载改造为IP 实施 在引入全IP互连之后 一个SERVER内部各个MGW之间形成全互连的组网模式 在SERVER上修改MGW之间的互联方式 通过IP方式建立呼叫 在MSOFTX3000上执行MODSRVNODE命令 改变相应节点下MGW之间的话务承载方式为IP 同一个MSOFTX3000下挂的多个MGW要求在当晚全部实施完毕 Page57 开始 核心网版本升级 IP站点接入改造 SCTP多归属改造 A接口overM3UA改造 局内网关承载改造 局间BICC对接 结束 1344MSCID改造 VoIP现网改造流程 CE单平面割接方案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间BICC对接 Page58 BICC基于M3UA TRFO参数按要求配置 周边网元协助配合制作路由调整数据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间BICC对接 Page59 一 改造内容 改造的前提是IP承载网延伸已经完成 改造内容主要包括 本局通过IP承载网配置与他局 CMN实现BICC互连 调整本地网 省内 省际话路选路方式 按照百分比 进行IP和TDM承载选择 完成不同厂商的BICC信令互通和调试 具体为对于本地网 省内和省际话路 VOIP单局到目的单局的局间话路 将对应的DSP改造为ISUP和BICC的两个子路由和中继群 按百分比方式选路 ISUP的中继群可以通过本地GMSC或省内的T局转接 本地网的BICC信令 2008年春节前 考虑网状网互连方式 当具备VOIP功能软交换超过一定数量 可以采用省内 省际之间CMN节点汇聚 转接 改造后期 2009年中秋后 可以逐步删除前期的ISUP电路 只保留BICC信令链路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间BICC对接 实施 Page60 涉及局点 改造局点 全部华为软交换端局 关口局风险 影响 与不同厂商的软交换端局BICC参数协商不一致 导致TrFO不能正确协商 可能影响负荷分担 在BICC上的话务会出现呼损 华为VoIP工程实施方案 局间BICC对接 局点 风险 Page61 汇报提纲 VoIP工程总体要求 VoIP单网元实施步骤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VoIP全网实施原则 VoIP运维方法 长途汇接网改造 Page62 本期IP承载语音端局试点建设工程按照广东移动的要求 采用升级现网软交换设备的方案 目前陕西移动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点测试 咸阳 渭南 并已经带大量商业用户稳定运行 广东升级采用的版本为陕西经过商用验证的R005版本 改造试点举例说明深圳西丽机房一套MSCServer SZ SS14升级 利用现网汕尾SW MGW2 SW MGW3升级完成试点网络的建设与改造 SZ SS14下挂汕尾SW MGW2 SW MGW3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Page63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深圳西丽 AR 汕尾 MGW3 S3528G A S3528G B S3528G A S3528G B 海丰全球通3楼 市城区全球通3楼 server14 CE AR AR4 CE 深圳国通 AR3 IP专用承载网 深圳西丽 深圳西丽 CE FE GE Page64 本期工程话务网组网基本原则 按照移动端局站点接入规范要求组网 站点内的软交换设备通过CE设备 NE40 接入IP承载网 试点MGW之间互通基于IP直达 语音编解码格式为AMR212 2K 试点软交换与现网传统交换互通遵循现网原则 本地网内部全互连 省内长途通过T2汇接局疏通 省际长途通过T1汇接局互通 全部通过TDM互通 即软交换端局之间的话务由TDM 直达或T局中转 改为IP接入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话务组网 Page65 本期工程信令网的组网方式为 试点MSCServer和MGW间采用H 248协议 协议栈为H 248 SCTP IP 组网方式和现网一致 MSCServer与本地网对应的HLR之间的测试业务相关MAP信令 通过LSTP转接 和异地HLR之间通过LSTP HSTP转接 组网方式和现网一致 MSCServer和本地网放置的MSCServer及MSC之间通过基于TDM的ISUP直连 与其它本地网之间MSC及异地放置的MSCServer之间通过T2汇接局转接 组网方式和现网一致 BSSAP信令通过MGW内置的SG转接 基于M3UA代理方式 现网是M2UA 需要进行工程改造 二阶段测试不同厂商试点MSCServer之间建立直达信令链路 基于IP承载 协议栈是BICC M3UA SCTP IP BICC M3UA使用已有的本局信令点 需要与爱立信试点MSCSERVER进行BICC对接 需要进行工程改造按照中移动的要求 需要为IP软交换端局配置以1344开头的MSCID 涉及周边网元 HLR HSTP LSTP SSA A B GMSC VMSC SCP 的数据调整 需申请1344开头的1个MSCID及1各24位信令点 用于完成MSCID改造 需要按照移动的要求使用SCTP多归属 需要完成SCTP多归属改造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信令组网 Page66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改造步骤 Page67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改造步骤 Page68 按照集团公司安排 在华为公司配合下 广东移动已经完成三个阶段的测试任务 测试结束后 华为测试局点的IP语音承载部分处于控载状态 为了在中秋 国庆期间检验VoIP性能 在广东移动的策划下 准备在国庆前 将汕尾两个测试局点完全改造为VoIP局点 改造完成后 所有发话到其它VoIP局点的业务全部走IP承载 到非VoIP局点的话务 仍然走TDM承载 由于广东移动暂时没有IP关口局 来话业务由发端决定走IP还是TDM承载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广东VoIP试点 改造现状和后续计划 Page69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浙江试点 改造目的为了实现GSM核心网的扁平化目标 有效降低核心网投资风险 浙江移动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 在软交换设备上开展IP承载语音的网络试点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省内 省际各厂家的互通测试 测试效果良好 为了将VOIP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现网中 计划对宁波G9关口局进行VOIP改造工作 使其具备SCTP多归属功能 具备VOIP功能 现阶段先行改造信令面 承载面的改造等等后续安排 Page70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浙江试点 IP地址规划 Page71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浙江试点 实施步骤 Page72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浙江试点 失败倒回 Page73 汇报提纲 VoIP工程总体要求 VoIP单网元实施步骤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VoIP全网实施原则 VoIP运维方法 长途汇接网改造 Page74 TDM改造IP端局分步骤实施 省内CMN方案 省内CMN建设 VoIP改造方案制定 是 同厂家进行改造 否 区域2建设改造 区域1建设改造 关口局建设改造 关口局建设改造 端局建设改造 端局建设改造 没有关口局 没有关口局 区域1IP话务互通 区域2IP话务互通 区域间IP话务互通 厂家A 厂家B 厂家B进行改造 异厂家IP互通 省际IP互通 话统改造 涉及多种组网改造 总体原则建议先行建设省内CMN 并考虑IW互通节点的部署 省内改造分区域改造 先同厂家后异厂家改造 IP路由切换 本地网层面 省内汇接层面 省际汇接层面 由点到线 从线到面逐步整改 大本地网按本地网逐个改造 充分利用原有TDM网络作为IP话务切换的平滑过渡 或做IP的备份话务路由 Page75 端局和关口局改造不分先后 本地网层面不引入CMN 如果TDM IP下放到GMSC 则先行改造 本地网内IP端局 1344端局 关口局与TDM端局 138端局 设直达电路 整网维持原有连接方式 IP端局之间以及和IPGMSC之间使用TDM IP双承载进行建设 TDM作为IP的话路备份 如果某个端局不支持双承载建设 建议走本地关口局的TDM迂回话路作为到该端局的IP备份话路 它网方向 维持现有疏通方式 IP TDM 它网 TDM MSC TMG 本地网 省中心 DX T2 1 GMSCServer MSCServer IP GMSC VOIP VMSC 区域内改造遵循现有网络组织原则 完成点到线 LT VOIP VMSC MGW TDM IP双承载 MGW MGW Page76 区域内改造要点 Page77 省大区中心1 TDM语音 本地网A ISUP信令 先行建设省内CMN和TDM IP互通节点 BICC ISUP共存 CMN和TDM IP互通网元建设原则 考虑CMN设备和TDM IP网元合设 后续逐步演进成为纯CMN节点 建设纯CMN网元 TDM IP互通网元设置到GMSC或原有T1 T2局 无CMN网元 TDM IP互通网元设置到GMSC或原有T1 T2局 小规模省份 由省际软交换汇接T1兼做省内CMN TDM IP汇接 T1后续演进为省内兼省际的CMN 或者本地网层面引入IP GMSC 后续演进为无CMN全互连 中型省份 设置一对CMN兼TDM IP进行汇接 大型省份 分大区设置多对CMN进行汇接 多个CMN节点之间使用IP承载 原有华为T2局G9可以考虑升级支持CMN 省内汇接CMN和端局对接考虑双承载建设 省大区中心2 CMNServer2 CMNServer1 CMNServer2 CMNServer1 VMSC TMG TMG 本地网B VMSC MGW V GMSC IP语音 BICC信令 IP TDM共存 IP承载网 MGW V GMSC Page78 IP承载网 省大区中心1 语音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A 2GVMSC VMSC 信令 软交换IP端局发起 TDM终结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充分利用IP传输 接入侧CMN TDM IP启用CMN优选 落地方CMN TDM IP局点转接IP到TDM的呼叫 IP端局和CMN TDM IP局点对接可以使用TDM IP混合组网 以便平滑演进和做IP话务的备份 先行建设省内CMN和TDM IP互通节点 CMN TDM IP合设1 TMSCServer TMG IP TDM ISUP 本地网B 省大区中心2 MGW BICC BICC IP IP Page79 IP承载网 省大区中心1 语音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A 2GVMSC VMSC 信令 先行建设省内CMN和TDM IP互通节点 CMN TDM IP合设2 TMSCServer TMG IP TDM ISUP 本地网B 省大区中心2 MGW BICC BICC IP IP 软交换IP端局终结 TDM发起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充分利用IP传输 始发接入端CMN TDM IP局作为TDM IP的转接节点 落地CMN TDM IP局启动CMN优选 发起端TDM端局通过新漫游号码段861344判断落地局是否为IP端局 并路由到始发CMN TDM IP局 Page80 先行建设省内CMN和TDM IP互通节点 CMN TDM IP合设3 软交换IP端局发起 软交换IP端局终结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CMN节点识别并启动CMN功能 通过CMN进行汇接 全程TRFO TDM发起的 TDM终结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使用原有话务路由结构 走传统TDM汇接平面 Page81 CMN汇接组网改造要点 Page82 大区中心 语音 MGW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 省中心 MGW 2GVMSC IP承载网 MSCServer MSCServer 信令 GMGW GMSCServer BICC ISUP TDM IP 软交换IP端局发起 TDM终结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利用IP传输 若收端侧本地网设有IP关口局 由IP关口局疏通至目的局 若收端侧本地网没有IP关口局 由收端TSS TMG疏通至目的局 先行建设CMN纯CMN网元 TDM IP部署在本地网的GMSC1 TMSCServer TMG IP TDM BICC ISUP Page83 软交换IP端局终结 TDM发起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必需利用IP传输发起端TDM端局通过新漫游号码段861344判断落地局是否为IP端局若发端侧本地网没有IP关口局 由收端TSS TMG疏通至目的局若发端侧本地网设有IP关口局 由IP关口局疏通至目的局 MGW 2GVMSC GMSC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 省中心 大区中心 MGW 2GVMSC GMSC IP承载网 GMSCServer MSCServer BICC ISUP IP TDM GMGW GMGW ISUP BICC TDM IP 信令 语音 先行建设CMN纯CMN网元 TDM IP部署在本地网的GMSC2 Page84 GMSC组网改造要点 Page85 语音 本地网A VMSC 信令 省大区中心2 MGW IP IP IP端局全互联路由原则 省内IP端局俩俩之间直接建立BICC呼叫 中间不走CMN汇接 改造期间 TDM和IP端局之间的互通 都使用ISUP 不使用TDM IP互通节点 原T2局点同时承载138和1344的呼叫 所有TDM端局改造完成后 省内层面形成网状网结构 省内无CMN及互通网元 本地网B VMSC MGW VMSC MGW IP承载网 本地网C BICC BICC BICC VMSC T2 TDM ISUP 138 1344 Page86 全互连改造要点 Page87 IP承载网 省大区中心1 语音 TMG 本地网A 信令 大本地网改造 CMNTDM IP合设 TMSCServer TMG H248 ISUP 本地网B 省大区中心2 MGW BICC IP IP 大本地网内部不同本地网之间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大本地网和周边网元改造 和CMNTDM IP的建设要求保持一致 大本地网内部各个本地网改造 逐个本地网进行 BICC信令从CMN节点迂回 语音直接在两个本地网MGW之间建立 如果某些本地网没有完成改造 则由CMN节点完成IP TDM的互通 形成BICC ISUP的迂回 MGW BICC迂回 IP TDM TMSCServer VMSC BICC ISUP迂回 Page88 大本地网改造要点1 Page89 IP承载网 语音 本地网A 信令 大本地网改造 无CMN和TDM IP互通 H248 本地网B MGW TDM IP IP 大本地网内部不同本地网之间的省内长途路由原则 大本地网和周边网元改造 和CMN建设要求保持一致 大本地网内部各个本地网改造 逐个本地网进行 各个本地网之间呼叫仍作为局间呼叫 BICC信令在SRV内部自环 通过特殊数据配置实现 如果某些本地网没有完成改造 外部没有TDM IP转换节点 由TDM T2局完成138 1344的迂回呼叫汇接 MGW BICC自环 VMSC T2 ISUP迂回 Page90 大本地网改造要点2 Page91 CMN和TDM IP互通网元的各种改造区别 Page92 IP承载网 A省 语音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 2GVMSC VMSC 信令 省际平面改造 T1局作为省际CMN和TDM IP互通网元 TMSCServer TMG IP TDM ISUP 本地网 B省 MGW BICC BICC IP IP 软交换IP端局终结 TDM发起的省际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充分利用IP传输 始发接入端CMN局点作为TDM IP的转接节点 远端CMN考虑启动CMN优选 VOIP端局和T1局考虑使用TDM IP双承载建设 可以设置百分比平滑过渡 或TDM作为备份路由 BICC ISUP共局向 IP TDM双承载 Page93 IP承载网 A省 语音 TMG TMSCServer 本地网 2GVMSC VMSC 信令 省际平面改造 T1局作为省际CMN和TDM IP互通网元 TMSCServer TMG IP TDM ISUP 本地网 B省 MGW BICC BICC IP IP 软交换IP端局发起 TDM终结的省际长途路由原则 长途段充分利用IP传输 始发接入端CMN局点考虑启动CMN优选 远端CMN局作为TDM IP的转接节点 VOIP端局和T1局考虑使用TDM IP双承载建设 可以设置百分比平滑过渡 或TDM作为备份路由 BICC ISUP共局向 IP TDM双承载 Page94 省际汇接组网改造要点 Page95 汇报提纲 VoIP工程总体要求 VoIP单网元实施步骤 现网实施改造案例 VoIP全网实施原则 VoIP运维方法 长途汇接网改造 Page96 汇报提纲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络介绍 业务与话务量演进 基本信令流程 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软交换端局和长途汇接网IP化改造 Page97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4期组网图 Page98 软交换4期扩容项目简介 1 扩容概述 针对现网16台SS和50台TMG进行扩容 并新建16台TMG和4台SS 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容 网元数量达到40台SS和82台TMG设备 2 软交换承载的业务调整 现网2100多台MSC GMSC按设计比例由TDM长途汇接网 30 和软交换长途汇接网 70 负荷分担方式进行汇接 3 省内汇接话务 共有19省软交换设备兼做省内长途话务汇接 4 工程实施情况 06年7月中旬发货 9月中旬完成对现网16台SS和50台TMG扩容以及2台新建TMG入网的工作 剩余13台新建TMG和4台新建SS入网工作计划在07年1月份完成 5 设备运行情况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设备平稳渡过06年中秋节大话务量冲击 全网单向发话忙时小时话务量77 5万ERL Page99 汇报提纲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络介绍 业务与话务量演进 基本信令流程 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软交换端局和长途汇接网IP化改造 Page100 软交换业务演进 Page101 软交换业务演进 VMSC GMSC将全业务按比例负荷分担到本省TDM长途汇接网和软交换长途汇接网 Page102 软交换话务量及负荷分担比例演进 Page103 汇报提纲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络介绍 业务与话务量演进 基本信令流程 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软交换端局和长途汇接网IP化改造 Page104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的端到端基本信令流程 Page105 汇报提纲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络介绍 业务与话务量演进 基本信令流程 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软交换端局和长途汇接网IP化改造 Page106 1 1互助双归属确保网络安全 MSOFTX3000 2 MSOFTX3000 1 Page107 呼叫失败发端SS重选路由功能示意图 1 主叫VMSC发起呼叫 IAM消息送到软交换SSA处理 SSA号码分析确定被叫号码是B大区的号码 由于SSA不知道此时被叫TMGB状态 也不知道被叫GMSC局向的电路状态 于是SSA使用BICC信令的IAM消息 带有承载隧道信息 发送给SSB 例如发给SSB 2 2 SSB 2收到IAM消息后 首先进行号码分析 判断由TMGB2的被叫GMSC落地 此时SSB 2得知被叫TMGB2状态不可用或者到被叫GMSC局向无可用电路 全忙 闭塞或者故障 则SSB 2通知SSA落地方向无可用TMG或者无可用电路 3 SSA启动呼叫失败重选路由功能 向SSB 1发送IAM消息 带有承载隧道信息 选择目的省另外一个TMGB1路由疏通话务 4 如果另外一个TMGB1也不可用或者到被叫GMSC电路也不可用 则SSB 1再次通知SSA SSA此时再向本省TMSC1发送IAM消息通过过桥电路疏通话务 Page108 安全高效的网络自愈机制 呼叫失败发端SS重选路由功能 呼叫失败重选路由功能的优势不增加设备投资 充分利用现有电路资源 基于自动路由重选机制 减少人工干预 加强网络自愈保护 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打通中国移动原有一级TDM汇接网和软交换汇接网 在两网之间灵活调剂话务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设备于2005年4月全网完成呼叫失败重选路由功能的实施 任何一个软交换SS TMG网元 IP承载网网元发生故障或者任何一段传输发生中断 软交换汇接网网络自动通过另外一个软交换平面或者TDM长途汇接网平面疏通话务 当故障恢复后 软交换网络自动完成话务回切 Page109 汇报提纲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络介绍 业务与话务量演进 基本信令流程 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软交换端局和长途汇接网IP化改造 Page110 未来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网络演进 CMN 从以上IP化改造的特点来看 软交换长途汇接网未来要向CMN节点演进 CMN节点的特点 就是不控制媒体网关 仅负责BICC信令消息的转发 但与信令网络中的STP是不同的 STP只是属于网络层的转发 根据信令点编码进行信令路由 而CMN节点则应该认为是应用层的转发 其路由分析过程与处理话务的节点类似 也需要对被叫号码等进行分析 并根据被叫号码等条件确定出局路由 但不进行话路承载方面的操作 未来软交换长途汇接网将负责IPMSCSERVER与IPMSCSERVER IPMSCSERVER与TDMMSC之间的CMN话务汇接 Page111 端局IP改造之后端到端基本信令流程 上海TMG SG1 上海SSA1 北京TMG SG1 北京SSA1 IPMSC BICCOVERM3UA Nc IPMSC H 248 H 248 Mc Mc Nb RTP M3UA M3UA AMR2前向延迟方式 Page112 MGW 2GVMSC GMSC TMG TMSCServer CMN T2 PSTN BSC BSC 本地网 省中心 大区中心 TMSCServer CMN MGW 2GVMSC GMSC TMG T2 PSTN BSC BSC T1 T1 IP承载网 TMSCServer软件升级支持CMN MSCServer MSCServer 信令1 信令1 信令2 话路1 AMR G 711 话路2 AMR TMG软件升级支持AMR编解码 IP TDMIP IP 省际话路信令互通原则 IP主叫 TMSCServer升级为CMN TMG兼互通 Page113 MGW 2GVMSC GMSC TMG TMSCServer CMN T2 PSTN BSC BSC 本地网 省中心 大区中心 TMSCServer CMN MGW 2GVMSC GMSC TMG T2 PSTN BSC BSC T1 T1 IP承载网 MSCServer MSCServer 为IP端局分配单独的MSRN号段 TDM IPTDM TDM 省际话路信令互通原则 TDM主叫 Page114 省内话路信令互通原则本地网内直连 本地网外与省际互通同 MGW 2GVMSC GMSC TMG TMSCServer PSTN BSC BSC 本地网 省中心 MGW 2GVMSC GMSC PSTN BSC BSC T2 1 IP承载网 MSCServer MSCServer 信令 BICC IP 话路 IP 话路 TDM 信令 ISUP 本地网内TDM IP互通采用直连 Page115 CMN分析 数据配置 数据配置步骤 针对IP设备配置BICCOVERM3UA局向数据 ADDOFC 针对IP设备配置BICC子路由数据 ADDSRT 要求配置 优选CMN 参数 修改现网所有的BICC子路由数据 配置 优选CMN 参数 MODSRT 制作BICCTG数据 针对所有IP BICC 局向均需要制作虚拟媒体网关 索引号300 的BICCTG数据 ADDBICCTG 专门用于CMN承载 针对IP设备配置路由 ADDRT 路由分析 ADDRTANA 数据 配置原则与普通话务相同 结论 如果选择的出局子路由为IP局向 BICC 并且子路由设置优选CMN 那么就会根据本呼叫的入局类型自动判断是否启动CMN 如果入局为BICC局向 则启动CMN功能 如果入局为ISUP局向 则不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招聘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放射学影像学诊断能力考察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智能化改革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商物流行业快递智能网络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云计算行业边缘计算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游戏娱乐行业虚拟现实技术与游戏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服务业行业汽车维修与车辆管理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内容行业数字内容与在线娱乐研究报告
- 2025年急诊医学急救操作流程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学药物相互作用评估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江苏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DB32T538-2002)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实验报告2800字】
- 师宗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环评报告
- 中枢神经系统-脑梗死的影像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 DB14-T 2555-2022 费托合成异构烷烃生产规范
- 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申请审批表
- 【精】8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课件)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 YY/T 0801.2-2010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终端第2部分:用于麻醉气体净化系统的终端
- YS/T 798-2012镍钴锰酸锂
- GB 29224-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 北京市健康体检报告基本规范(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