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1.gif)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2.gif)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3.gif)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4.gif)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8a6885d8-21d5-4791-8122-dbffff9ff639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各位领导:今天,我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解读“稻作文化意识”,就如何“传承稻作文化,打造特色万年”这一话题,阐述自己肤浅的见解,实在有点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县委给了我这样的学习平台和锻炼机会,我深感荣幸且倍感珍惜。下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用辩证观点,深入剖析稻作文化的形成过程1、什么是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是指包括由于稻作生产生发出来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它不仅是指有关谷物体的产生、发展及其生产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包括由于稻作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和种种习俗,以及稻作民族特有的性格、爱好与文化生态等。简而言之,稻作文化可界定为以稻作为主的经济形态所产生的文化,它在稻作民族的民俗、语言及其民族特点上有着集中的体现,内容十分丰富,细分为稻作生产的耕作习俗而带来的乡规民约、民间生活方式、民间农艺、经济贸易习俗、民间医药、民间礼俗、自然界学科、民间巫术、民间神灵信仰、民间口头文学等综合而成的文化体系。2、稻作文化是怎样产生的?稻作文化是由稻作产生而引起的,显然,稻作产生是历史必然。稻作起源之前,先民们主要靠狩猎和野生采集来维持生计,随着人口增长,野生资源的持续减少,人们仅依靠野生采集及狩猎简单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生计,以及社会复杂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先民们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后来才发展到野生稻移植、驯化、培育、提高其产量,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给人类生存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因此说,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新石器时代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这与我县稻作起源距今1XX1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相吻合;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显示了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3、为什么说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稻作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稻作之谡文明之舟。人类只有解决了生存与发展的难题才能走向文明,才能增加繁衍数量,才得以发展壮大。水稻的生产习性是喜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因此,根据中、外农业考古专家分析认证,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是中国栽培稻起源地,这与万年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万年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仍呈不规则多边形,又似呈斜目形。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这种地理环境水稻极易生长,故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地当之无愧。二、用时代视角,深层挖掘稻作文化的丰富内涵稻作文化包含着灿烂的农业文明、远古的工业文明和原始的流通文明“三大文明”,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丰富的内在精神,概括起来,也就是我们县委归纳的五种精神:一是科学的精神,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从野生稻进化为驯化稻,从自然生长深变成人工栽培,就是一个崇尚科学、讲究科学的过程。没有科学的精神,野生能驯的特性就不会被发现,能栽培的方法就不会被掌握。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知自然;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科学发展。二是创新的精神,即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的精神。水稻从没人吃到有人吃,从野生生吃到加工熟食;从无人种到有人种,从少量种到大量种,就是一个大胆创新、不断创新的过程。陶器的产生、工具的改进,也是一样,从最初用晒干的泥土做盛具到用烧制的陶罐做容器,从打制石器的简单加工到磨制工具的深度加工,原始先民都是在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些都表明,只有敢为人先,才能不断领先;只有打破常规,才能不断超越。三是执着的精神,即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据有关方面的考证,在仙人洞、吊桶环两处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中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这表明,这里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则基本上都是栽培稻,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过程,前后历经70008000年,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更是原始先民执着追求、执着奋斗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体现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品质。只有坚忍不拔,才能不畏艰险;只有锲而不舍,才能走向成功。四是拼搏的精神,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拼搏精神是稻作文化能够逐步形成的最有动力特征的因素。在远古时代,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我们的先民们选择了“择穴而居”的生活方式。但就在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原始先民们不怕苦,不服输,奋力拼搏,永远进取,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贵的奋斗者品格。正是有这股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粗糙的石头磨制成了精细的工具,普通的泥土烧制成了精美的陶器,人类才实现了从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到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的飞跃,才完成了接绳记事到刻图记事的历史性变革,才开启了农业文明不断向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演进的伟大革命。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收获成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到达胜利的光辉彼岸。五是和谐的精神,即团结协作,和衷共进的精神。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栖息在地势较高的吊桶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群居在仙人洞;从在野外合力捕获野兽到在吊桶环集中屠宰分食,原始先民们共同生活,共同劳作,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三、用战略眼光,深刻认识稻作文化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品格和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受这种大势的影响,在地区发展竞争中,文化已成为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提升眼光、开阔视野,深刻认识弘扬稻作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将之作为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作为万年建设成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中应有之义来抓。第一、弘扬稻作文化,是培育万年精神的现实需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前,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万年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新挑战,也面临着周边兄弟县市迅猛崛起、你追我赶、群雄逐鹿、百舸争流的竞争压力。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必须要有一股精神来支撑和推动。大力培育、弘扬稻作文化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万年、建设万年的热情和信心,调动全县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万年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为万年建设环鄱阳湖地区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万年发展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第二,弘扬稻作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在经济发展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国内各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万年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潮流,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就要大力弘扬稻作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服务业,使之成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万年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三,弘扬稻作文化,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客观需要。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目的是立人。文化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施加影响和进行教化的功能,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情操和行为方式。因此,用先进文化育人,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万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在树立良好形象的过程中也需要高素质的文明人,传承和弘扬稻作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文化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用文化育人,着力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广大人民拥有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稻作文化,打造特色万年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客观需要。第四,弘扬稻作文化,是塑造万年形象的迫切需要。如果说,经济是形,文化就是魂。万年形象的塑造,要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突出万年的特色和个性,打造稻作文化品牌。万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们打造了珍珠、贡米、生猪、建材等为代表的品牌,这是万年的宝贵财富,为万年扩大对外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们对万年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挖掘提炼,利用还不全面、不精深,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完美的体现,文化品牌未能得到充分展示。面对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现实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以文化理念建设和管理万年,大力弘扬稻作文化,唱响万年文化品牌,提高万年知名度,让世界了解万年,让万年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用创新思维,深度拓展稻作文化实现途径稻作文化的核心是强化品牌意识,我们要不断丰富稻作文化内涵,提升稻作文化的品位,激励稻作文化活性,形成万年稻作文化品牌。1、丰富稻作文化内涵,着力强化品牌意识。一是进一步加强考古工作。广泛寻找稻作文化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其之后的有形文化的延续,开展万年仙人洞大源河流域文化迁徙路径的考古工作,力求破解新石器时代中晚期(80005000年间)仙人洞及其文化迁徙之谜。并抓住斋山遗址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加强对已发掘的江西境内土著文化的代表商代早期的陶片指纹实物的研究,进一步挖掘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是丰富稻作文化内容。借助万年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已申报成为省级保护项目,并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良机,加强对与稻作文化起源有密切关系的万年贡米生产技术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申报工作,大力挖掘收集“神农”文化以及富有稻作文化特色的南溪跳脚龙灯、青云抬阁(民俗)、乐安河流域“哭、嫁、吟、唱”和盘岭大赦庵的传说等相关民间资料,编写民间文化资料册,赋予稻作文化更多更新的文化内涵。2、加强稻作文化宣传,着力强化品牌意识。一是加强电视媒体和刊物宣传。在群众常见媒体和刊物上系统介绍仙人洞、吊桶环等相关内容和文化价值,开展征文大讨论,以便广大群众学习了解稻作文化知识。在电视媒体上开设稻作文化专题栏目,组织人员编辑整理制作有关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发现、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专题节目,不断提高稻作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加强网络通讯宣传。不断扩充中国万年政务网的宣传容量,加速文字和图片的更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万年稻作文化,关注、参与万年的经济建设。同时,通过设置统一的电话用语、手机彩铃用语、贺年卡图案,使万年稻作文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强化宣传理念。强化“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宣传小区,一个人就是一面宣传旗帜”的理念,着力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合作、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深厚宣传氛围,举全县之力,认真办好“第二届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3、激扬稻作文化活性,着力强化品牌意识。第一,在打好现代物流战上彰显稻作文化。物流企业的发展,要坚持以稻作文化精神为引领,把稻作文化导入到物流业的发展中,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利用交通快速便利优势,加大仓储物流,来料生产加工、交通运输、服务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服务环鄱阳湖地区的商贸流通业,辐射赣东北的综合现代物流基地,充分利用环鄱阳湖地区庞大的市场优势,努力构筑产业布局合理、市场统一开放、竞争合理有序的物流格局,着力形成物流企业聚集的洼地,使稻作文化精神引领的物流战捷报频传。第二,在打好新型工业战上彰显稻作文化。一是促进文化与企业的融合,着力提高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与物质生产的互动,用文化要素增加物质生产以及经济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内涵,是提高企业素质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在企业中开展“弘扬稻作文化打造文化企业”活动,把稻作文化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文化力的长效作用,使企业快速健康成长。二是创佳人文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随全方位开放态势的形成,文化优势、政策优势与地缘优势已经成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指标,尤其是区域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越来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我们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更多宣传地方人文环境,更多倾注人文情怀,坚持以情招商,弘扬稻作文化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为客商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吸引越来越多客商来万年投资创业。第三,在打好新农村建设战上彰显稻作文化。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中产业发展是关键,作为农业县,稻作文化之乡,我们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赋予稻作文化特色,以稻作文化品牌,推动生猪、贡米、珍珠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优势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种养,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民经商办流通,搞中介服务,对农民进行稻作文化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把稻作文化融入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加以宣传,唱响稻作文化农业品牌,打赢打好新农村建设战。第四,在打好新型城镇建设战上彰显稻作文化。在城镇建设中,要紧紧围绕“传承稻作文化,唱响文化品牌”这一目标,深度挖掘最能体现万年特色的文化精髓,打响“稻作文化”这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精心建设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要把稻作文化建设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利用优势资源突出城市个性,打造稻作文化品牌,扩大城市影响。二要把文化贯穿于城市建设和保护的全过程。既要保护利用好有形的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要大胆创新,赋予万年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城市的结构和功能符合科学和稻作文化双重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唱响城市品牌。第五,在打好基础设施战上彰显稻作文化。一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对珠曹线公路的改造,尽快改善通向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神农宫这一稻作文化起源地之路,沿路布置稻作文化宣传标记,让更多的游人步履先人的足迹,重湿先人的创举,亲身感受稻作文化精神所在。二是加强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络“村村通”工程,以组建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为契机,推进万年政务网建设,全面完成乡镇、部门联入政务信息网,推进办公信息化,让稻作文化信息源源不断流入人们的脑海中。第三,在打好现代教育战上彰显稻作文化。在学校开设稻作文化知识课,让稻作文化精神在学生的思想中植根,并引以为豪,同时,贯以稻作文化精神到万年中学获得文理科状元的品牌宣传中,全面剖析万年中学的成功与稻作文化精神的关系,借助教育辐射作用,提升万年教育知名度,集聚各地生源,提升人气,拉动本地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4、弘扬稻作文化精神,着力强化品牌意识。(一)传承科学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传承稻作文化科学精神,其落脚点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我们不能脱离实际谋发展,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稻作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品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用足用好,唱响唱亮。(二)传承创新精神,彻底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15年前,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讲得非常精辟。我们的一些干部,习惯于听命令、等安排,按部就班做规定动作,而不敢去出新招、闯新路,大胆实践做自选动作,这与我们的先人创立创作文化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万年是个欠发达地区,思想观念还需要更新,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要后发赶超就必须超越计划,只有观念领先,才能发展领先。因此,我们必须传承稻作文化创新精神,打响创新这一品牌,就必须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把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决革除,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创新,大胆发展,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环鄱阳湖地区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这一目标上来。(三)传承执着精神,精心建设要素集聚的“硅谷”。要发展就要有一股执着的精神,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围绕目标一点一点去谋划、去作为,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要善于从小处着手,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大事得成,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发展难题要有耐性,要有一股执着的精神,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开课直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科技师资能力培养策略与实施方案
-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可行性的多维度剖析与战略路径研究
-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检测与分类方法:技术演进与应用探索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及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托管班的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押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09∕T 0003-2023 《奶绵羊产奶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托盘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春季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不明原因肺炎应急演练预案范文
- 子宫腺肌病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材过关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