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市场分析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pdf_第1页
轮胎市场分析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pdf_第2页
轮胎市场分析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pdf_第3页
轮胎市场分析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pdf_第4页
轮胎市场分析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d i g g e r 80贡献 p d f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5 中国轮胎产业合资情况分析 5 1 世界 11 强布局中国的轮胎产业 随着中国汽车业近两年来的飞速发展 与之相配套的零部件行业自然也迎来发 展的黄金时 期 在这其中牞 起步较晚的国内轮胎业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众多外资涌入轮胎 业 将使这个行业由群雄并起 割据纷争的状态渐渐进入一个兼 并与整合的时代 这场兼 并与整合的主角无疑是米其林 普利司通和固特异这世界轮 胎三大巨人 中国是继美国 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轮胎生产国 年产轮胎超过一亿条 但令人尴 尬的是 除了总产量在世界占优外 国内轮胎的档次 质量 企业生产规模与轮胎强 国相比都相距 甚远 目前发达国家轮胎子午化率已达 90 以上 而中国目前引进的 是国外十年前的技术 子午化率仅在 50 左右 世界轮胎前三强 法国米其林集团 美国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 日本普利司通集团公司早就看到了中国大地上孕育 的无限商机 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先 进的技术 数年前就在国内轿车 轻卡子午 胎市场以及高档子午胎市场广泛布局 圈地安 营 如今 他们在中国的独资 合资企 业已经在子午胎市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其它几个 国际轮胎企业如韩泰 锦湖 横滨 等 也纷纷进军中国轮胎生产领域 世界排名首位的米其林 2001 年投资两亿美元 取得当时国内最大的上海轮胎橡 胶公司的 70 的股权 同时在沈阳建一个合资厂 主要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米 其林公司继续 看好中国轮胎市场高成长性 今后 3 4 年将投资上千万美元 主要是 扩大上海乘用轮胎 的生产能力 扩产后将成为米其林公司旗下最大的轮胎厂之一 同 时 米其林还计划在中 国南方建立一个轮胎厂 以完成其在中国从北到南的布局 世界排名第二的普利司通在中国拥有三个轮胎厂 普利司通 沈阳 轮胎有 限公司于 1999 年开业 每日生产载重子午线轮胎 3000 条 2004 年销售额达 13 5 亿元 2000 年普利司 通 天津 轮胎有限公司开业 每天可生产乘用车用子午线轮 胎 1 4 万条 普利司通 无 锡 轮胎有限公司已于 2004 年 9 月开业 计划日产能 在 2005 年达到 8000 条乘用子午线 创先国际 1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轮胎 近日普利司通与广东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小汽车轮胎项目合作 协议 新厂 占地 35 万平方米 总投资 1 4 亿美元 目前 普利司通在乘用车用子 午线轮胎市场的占 有率约为 10 在载重子午线轮胎市场占有 15 的市场份额 据 普利司通公司透露 2010 至 年普利司通在中国的轮胎销售额将提高到目前的三倍 世界排名第三的固特异早在 1994 年就在大连成立轮胎合资企业 年产量已达 190 万条 现固特异正实施扩产计划 计划新增投资 1 2 亿美元 增加 7 条生产线 扩大大连合资轮 胎工厂的规模 根据预期 大连工厂将在今后 5 年内 增加至 5 30 万条 世界排名第四的德国大陆公司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股份公司签订备忘录 计划在 2005 年 春建立一个合资的轮胎制造企业 两公司期望扩大青岛双星轮胎公司现有轮 胎生产能力 同时另建一个生产乘用及轻卡轮胎的新厂 预计新公司 2006 年销售 收入要超过 8 亿美元 世界轮胎排名第五的倍耐力轮胎公司与风神轮胎公司达成意向 拟在河南省建立 合资企 业 生产轮胎及钢丝帘线 这家还未取名的合资企业在 2005 年初起动 计划 在未来 3 年 内 将投资 1 5 亿欧元建设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线 世界轮胎排名第六的住友轮胎 2002 年 7 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成立住友 常熟 轮胎厂 主 要生产轿车子午线轮胎及轻卡轮胎 现该厂已投产 预计 2005 年形成年 p a g e 1 产 220 万套的生 产能力 横滨橡胶公司 2002 年与杭州橡胶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尤哈特商社成立合资公司 杭州横滨 轮胎 2003 年 横滨轮胎公司与新加坡友发国际合资在杭州设立杭州横 滨轮胎有限公 司 据悉 横滨轮胎的第三期发展计划已经在规划当中 今后 5 年该 公司将向中国投资 2 亿美元 在中国再建两个生产基地 第二家新的生产基地将落户 广东 目前横滨橡胶正与 广东肇庆洽谈轮胎生产项目 横滨中国事业部负责人表示 建立三个工厂 做前三位的 轮胎生产企业 做高性能轮胎的第一份额 是横滨轮胎 在中国的定位 库珀轮胎橡胶公司曾与杭州中策橡胶公司达成两项交易 即合作生产库珀牌全 钢载重子午 线轮胎及年产 100 万套的乘用轮胎项目 此外 库珀与台湾建橡胶工 业公司合资 2 亿美元 创先国际 2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建立乘用及轻卡轮胎厂 最终目标为年产轮胎 1000 万套 库珀的目标是通过收 购和扩建 库珀在中国的现有工厂 计划在 5 年内年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美元 最终 占有中国轮胎市 场 15 17 的份额 韩泰轮胎有限公司是由韩国轮胎株式会社于 1996 年在中国投资设立的企业 其 中韩泰轮 胎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 投资总额 2 8 亿美元 江苏韩泰轮胎有 限公司位于江苏省 淮安市 投资总额 3 4 亿美元 2004 年韩泰轮胎有限公司乘用轮 胎产量超过 1000 万套 公司计划在 2005 年末形成 1300 万套的生产能力 东洋轮胎公司早在 1998 年前与台湾正新像胶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在江苏省昆山市 建立正新 橡胶 中国 有限公司 生产轿车和轻卡子午线轮胎 其生产规模为年产 300 万条子午线 轮胎 2002 年出资 1000 万美元 购买正新一海燕轮胎公司 20 的 股份 组建的合资轮胎 公司从 2004 年开始投入生产 初期年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30 万套 至 2007 年形成年 产轮胎 75 万套能力 最近东洋轮胎宣布在该开发区设 立轮胎生产基地 建立其在华的第 一个独资厂 该项目将在 2005 年春动工 南京锦湖轮胎公司于 1996 年投产 现有生产能力 680 万套乘用轮胎 锦湖轮 胎公司的目 标是在 2007 年把中国轮胎产量提高到 1800 万套 为实现这一目标其 决定在天津经济开发 区投资 1 85 亿美元建设一个新的轮胎厂 该厂占地面积 30 万 平方米 规模为年产轮胎 500 万套 计划 2007 年春投产 5 2 法国米其林公司 米其林公司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轮胎公司 该公司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总额近 1 5 亿美元 其 中 8 亿美元债务 买下尤尼罗埃尔 固特里奇公司的股份 一跃成 为世界最大的轮胎公司 该公司创建于 1889 年 1895 年生产世界第一条汽车轮胎 1946 年率先制造出轿车子午线 轮胎 米其林公司轮胎年产能力约为 1 5 亿条 占世界轮胎年产量的 15 1996 年轮胎销 售额 131 亿美元 占世界轮胎销售额的 18 57 在 15 个国家建有 53 家轮胎厂 米其林 公司日轮胎产量 1996 年 69 8 万 条 1997 年 77 万条 1998 年 78 5 万条 1999 年 83 万条 创先国际 3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米其林在北美市场占有率约为 23 在欧洲控制着大约 30 的市场 2004 年米 其林集团净 销售额达 156 88 亿欧元 与 2003 年相比上升了 2 1 销量增长了 2 7 面临美元比欧 元进一步贬值的影响 凭借其卓有成效的价格策略 米其林集 团再次有效地抵制了通货膨 胀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双重压力 使集团 2004 年综 合业绩再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989 年 米其林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 随后又建立了商务组织 1995 年 12 月 法国米其 林轮胎公司与沈阳轮胎总厂合资组建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合资期限 50 年 初期投 入 1 97 亿元 占 90 2002 年 已生产轮胎 150 万条 其中全钢 p a g e 2 载重子午胎 23 7 万条 轻载子午胎 126 8 万条 2001 年 3 月 法国米其林轮胎 公司又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有限公司 法 方投资 1 4 亿美元 占 70 2002 年生产轿车子午胎 389 万条 2004 年 为应对 固特异等国际老对手的竞争 米其林将加 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用于扩充产能和发展 经销网络 2004 年 7 月 米其林沈阳轮胎有 限公司一个新的轿车轮胎项目获得了法 国总部的批准 该项目的目标是将沈阳轿车轮胎的 年产量扩充到每年 200 万 300 万条 主要生产米其林品牌轮胎 同时 米其林在中国的 另一个工厂 上海工厂的计 划是未来将年产量扩充到 1400 万条 生产中低端市场所适用的 回力 轮胎 米其林把品牌的定位很清楚 米其林 回力 百路驰针对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不同 的 米其 林定位在高端市场 这一品牌目标消费者注重最好的质量以及创新的科技 回力品牌定位 在对轮胎质量和价格两方面都有所考虑的用户群 百路驰品牌则面 向年轻 追求激情和时 尚的消费者 不同的品牌建立的是不同的形象 他们的侧重 点是不同的 目前米其林的客 户主要包括宝马 奥迪 大众 通用 雪铁龙 奔驰 日产等 米其林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了 1500 个营销渠道 2003 年米其林推出了 驰加 店 这是 一个全新分销网络的概念 也是一个最先进的分销方式 在驰加店里 消费者能够看到最 好的技术 服务 管理 软件以及最好的店内装修 所有这些都是 非常专业和到位的 这 是米其林与经过零售商共同建立的一个特别的零售渠道 是一 个新颖而先进的零售网络 米其林公司力争 2005 年在中国的销售额提高到 2002 年 4 倍 创先国际 4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作为国际第一大轮胎品牌 米其林的发展重心一直都不在中国 在过去的 10 1 5 年间 米 其林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东欧和俄罗斯市场 但其全球业务的增长却逐年放 缓 2004 年净 销售额约为 156 88 亿欧元 净盈余 5 27 亿欧元 远低于 6 25 亿 欧元的平均预期 与全 球市场表现不同的是 米其林在中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这个看似狭小的市场无疑有 着巨大的潜力 2004 年 在中国轿车的替换胎市场 米其林的市场份额超过了 20 在全球轮胎市场 三大国际品牌占据 60 左右的份额 米其林 普利司通和固特 异在全球 市场各占据了 20 左右的市场份额 由于全球轮胎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仍处 于混沌状态的 中国市场就成为各国际厂商争夺的战场 2004 年 中国轮胎总产量突 破了 2 亿条 这无 疑是一个极具诱惑性的数字 但是 由于地方轮胎小企业过多 国内轮胎产能过剩仍达 40 左右 2004 年的中国轮胎市场 十大中国名牌和九大国际 品牌的产量总和 只占全国 轮胎总产量的 50 如何在这样一个不具规范性的市场中 迅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是 摆在米其林面前的难题 米其林的配套业务占其全部业务的 1 3 替换胎业务占 2 3 在中国汽车市场 井喷 时 米其林仅仅依靠为汽车厂家做配套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 2004 年轿车 市场增长放缓 但 包括米其林在内的许多汽车零部件厂商都受到了影响 上海米其 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 2004 年底和 2005 年初停产了两个月 由于轮胎配 套业务容易受到汽车厂商生产计划 变动的影响 利润率有限 所以替换胎业务就成为 其夺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 米其林的优势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不断推出新产品 另一方面是建立了强大 的分销网络 2001 年 4 月 米其林投资 1 05 亿美元 与上海轮胎橡胶总公司合资成立米其 林回力 将 中国轮胎第一品牌 回力 纳入旗下 米其林对 涨价 的自信 主要是 由于 回力 在 轿车替换胎市场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由此 米其林 品牌才 得以长期实行价格策略 中国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米其林称其为明天最大的市场 2003 年米其林在中 国的销售 额为 3 074 亿欧元 2004 年为 4 3 亿欧元 而米其林 2003 年的总销 售额为 153 7 亿欧元 p a g e 3 创先国际 5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800 600 400 200 0 产量 万条 2001 382 4 2002 539 63 2003 663 11 2004 648 07 图1 资料来源 创先国际 2001 2004 年米其林轮胎在中国的产量 5 3 日本普利司通公司 Br i d g e s t o n e 普利司通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轮胎公司 1984 年 4 月 1 日前称石桥公司 简称 BS 公 司 该公司一度是世界是最大轮胎公司 然而在位时间较短 1988 年兼并费尔斯通 从 固特异公司手中夺得桂冠之后 米其林 1989 年买进尤尼罗埃 尔 固特里奇公司一路超过 固特异 普利司通公司 普利司通在六十年代中期着手生产子午线轮胎 普利司通公司斜交胎生产技术 是美国固特 异公司提供 子午胎生产技术是从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引进 该公司十分 重视加强科研工作 在轮胎生产技术方面 不仅摆脱了对外国公司的依赖 而且已具 备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分别在日本东京 意大利罗马和美国阿克隆设有自己的技 术研究中心 分别在美国德克萨 斯州 俄亥俄州 墨西哥 意大利和日本东京建有 轮胎试验场 1985 年提出一种轮胎设 计方法 最佳轮廓设计理论 RCOT 199 6 年基建投资 11 69 亿美元 占销售额的 6 5 科研费用的投入 3 36 亿 美元 占销售额的 1 9 研究人员约为 1600 名 近年来在轮胎 支平衡设计方法 无钉防滑轮胎和泄气保用轮胎 新型溶聚丁苯橡胶 以及全自动轮胎生 产和机器人应 用等研究方面获得显著成就 创先国际 6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普利司通公司轮胎年产量与米其林公司大体相当 1996 年轮胎销售 129 亿美元 占世界 轮胎销售的 18 29 在 17 个国家建有 38 轮胎厂 1996 年 7 月 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中国 有限公司与沈阳第三橡胶厂合资 组建沈阳 三泰轮胎有限公司 初期投入 1500 万美元 日方占 75 合资期限 3 0 年 第二年 1997 即 年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把股份转让给日本普利司通轮 胎公司 正式更名为普利司通 沈阳 轮胎有限公司 2002 年生产全钢载重子午胎 43 76 万条 1999 年 韩国锦湖轮 胎有限公司又把天津锦湖轮胎有限公司的股份转 让给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 2002 年生 产轿车子午胎 329 万条 另外 普利司通轮 胎公司在天津工厂再增资 10 亿日元 在 2003 年把轿车胎年生产能力提高到 500 万 条 同时在无锡成立 普利司通 无锡 轮胎有限公 司 BRIDGESTONE WUXI TIRE CO LTD 并开始建设新工厂 它将作为小汽车用子午 线轮胎的生产基地 新 工厂生产的子午线轮胎将用于中国国内新车 市售和出口 新公司 的资本金为 4834 万美元 总投资额为 9900 万美元 由普利司通 100 出资 2003 年底 普利斯通在天津 沈阳和无锡拥有三家轮胎工厂 在常州设有一家 汽车配件 厂 国产的普利司通轮胎已经成功地为国内多个型号的汽车进行配套 其中 包括雅阁 奥 德赛 飞度 威驰 威姿 雅酷 特锐 帕拉丁 帕杰罗速跑 长城赛 弗等 普利司通在中国的投资从 2004 年下半年开始提速 此前仅在沈阳投资有载重子 午胎厂 在天津投资有轿车子午胎厂 2004 年 9 月 24 日 普利司通在无锡投资的 第三家轮胎企业 投产 10 月 6 日 公司宣布将在沈阳建立载重子午线轮胎钢丝厂 接着在惠州设厂的消 息又传出来 至此普利司通已成为世界轮胎巨头在中国建厂最多 的公司 目前 普利司通 在中国乘用及载重子午胎市场的占有率约 10 至 2010 年 普利司通在中国的轮胎销售 额将提高到目前的 3 倍 加上非轮胎产业 目前普利 司通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超过米其林 成为世界轮胎巨头在中国销售额最大的企业 p a g e 4 创先国际 7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800 600 400 200 0 产量 万条 2002 378 41 2003 455 2 2004 543 87 图2 资料来源 创先国际 2002 2004 年普利司通轮胎在中国的产量 5 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目前是世界第三大轮胎公司 简称固特异公司 该公司 由美国俄亥 俄州施伯林俩兄弟创立于 1898 年 1901 年开始生产轮胎 1903 年获实 心轮胎专利 1908 年成功开发了飞机与载重车专用充气轮胎 1970 年研制出人类首 次登月球的太空车轮胎 1973 年开始生产子午线轮胎 固特异公司轮胎年产量与上 述两公司基本相当 1996 年轮 胎销售额 117 05 亿美元 占世界轮胎销售额的 16 59 在 29 个国家建有 48 家轮胎厂 1994 年 8 月 美国固特异轮胎公司与大连橡胶总厂合资组建大连固特异轮胎有 限公司 合资期限 50 年 初期投入 2437 万美元 占 75 1995 年试产轿车轮胎 10 万条 2002 年 已生产轿车轮胎 218 万条 而且产品还供不应求 美国固特异轮 胎公司在 2001 年末 决 定扩大在华投资 在未来 5 年内增资 1 2 亿美元 由年产 190 万条提高到 530 万条 把大 连的工厂建设成为其在亚洲最大的轮胎厂 最近 固特异决定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在中国增 资 1 2 亿美元 固特异作出这一决定是受 2002 年中国汽车市场异常火爆及其竞争对手米 其林和普利司通都已加重对华的投资 力度的影响 目前 固特异设在大连的工厂年生产能 力为 225 万条轮胎 增资后 产能将扩大一倍 上升到 525 万条 据悉 在产能扩充实现之 前的期间内 为满足 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 固特异将从台湾省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工厂进口 创先国际 8 h t t p w w w a i c h i n a c o m 2004 年中国轮胎外胎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轮胎 一直以来 固特异在中国针对各汽车厂的不同要求 专门为其设计原厂配套轮胎 到目前 为止 一汽大众的捷达 奥迪和宝来 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和帕萨特 武汉神 龙的各款富康 和爱丽舍 沈阳金杯通用的开拓者 东风柳州的丰田面包以及金杯客 车的中华轿车等车型 都由固特异轮胎实现配套 而下一步 为适应零部件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