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处理系统.ppt_第1页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ppt_第2页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ppt_第3页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ppt_第4页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运行及控制 一 废水处理系统流程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流程 二 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及功能 废水缓冲箱存贮来自旋流器的废水 停留时间6h 箱内设搅拌器对废水搅拌混合以调节水质 设曝气装置以降低BOD 三联箱 中和 沉降 絮凝箱 1 在中和箱内加Ca OH 2调节废水PH值至8 8 9 2 2 沉降箱中不能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重金属 采用加入有机硫药液 使残余的重金属与有机硫化物形成微溶的化合物 以固体的形式沉淀出来 3 在絮凝箱中 通过加入聚铁和絮凝剂等药剂 使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物形成易于沉降的大颗粒絮凝物 二 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及功能 浓缩 澄清器在澄清 浓缩池中 絮凝物和水得到分离 絮凝物沉降在底部 在重力浓缩作用下污泥浓缩 浓缩污泥通过刮泥装置排除 刮泥装置在澄清 浓缩池的底部中心圆锥上有中心驱动装置 污泥通过澄清 浓缩池底部管道由泵抽走 澄清水由周边溢出箱体 自流至下一级清水箱 清水箱清水贮存 从澄清 浓缩池上部集水箱中出来的澄清水流入清水箱中 连续检测排放水的PH值 PH值超过最高限9时 向废水中加入盐酸 调节PH值到6 9范围后回收用于电厂调湿灰渣用或者排放 清水箱设计贮水量至少为2小时 清水箱里铺设曝气管曝气降低pH值 为使最后出水pH值达到6 9 用计量泵往清水箱里加3 的稀盐酸溶液 二 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及功能 泥斗 用于存贮离心机脱水后的污泥 石灰乳制备箱 用于石灰乳溶液的配置及贮存 箱内设搅拌器 石灰乳计量箱 用于石灰乳浆液的计量投加 有机硫加药箱 用于有机硫溶液的配置及贮存 聚铁加药箱 用于聚铁溶液的配置及贮存 助凝剂加药箱 用于助凝剂溶液的配置及贮存 盐酸贮槽 用于盐酸溶液的贮存 卸酸缓冲罐 用于盐酸卸酸缓存 自酸槽车来盐酸先进入卸酸缓冲罐 再由卸酸泵送入盐酸贮罐 二 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及功能 离心脱水机 用于污泥脱水 浓缩澄清器内污泥累计到一定量后由污泥泵送入脱水机 经离心作用脱水后干污泥排入泥斗 水自流至地沟 废水泵 用于将废水箱废水输送至PH调整箱 罗茨风机 用于向废水缓冲箱 清水箱中曝气充氧 以降低水中BOD 计量泵 用于向废水中定量加入有机硫 聚铁 絮凝剂 石灰乳药液 石灰乳循环泵 用于将石灰乳制备箱药液输送至石灰乳计量箱 清水泵 用于将清水箱水输送至灰渣池回用及不合格水回流输送至PH调整箱再处理 污泥输送泵 用于将浓缩澄清池污泥输送至脱水机脱水处理 三 脱硫废水系统设备规格参数 搅拌器 三 脱硫废水系统设备规格参数 泵及风机 三 脱硫废水系统设备规格参数 箱体 三 脱硫废水系统设备规格参数 仪表 四 脱硫废水药品配置 有机硫箱体 箱体有效容积 0 8 0 8 3 14 4 0 8 0 40m3 箱体总容积 0 8 0 8 3 14 4 0 85 0 08 0 507m3 原药状态 液体 浓度15 30kg 桶 原药直接加入 不稀释 配药一次后约使用时间 0 4 1000 0 9 444 4h 18 5d 聚铁箱体 有效容积 0 40m3 总容积 0 507m3 原药状态 液体 浓度10 30kg 桶 原药直接加入 不稀释 配药一次约使用时间 0 4 1000 2 200h 8 33d 四 脱硫废水药品配置 絮凝箱体 有效容积 0 40m3 总容积 0 507m3 药液状态 固体 晶体状 25kg 袋装 配药浓度0 5 1 较难溶 需长时间搅拌 30min 现场整定 至溶液呈胶体状 原药投加量 2 4kg 第一次则原药投加量 2 54 5 07kg 配药一次后大约使用时间 0 4 1000 0 9 444 4h 18 5d 石灰乳制备箱箱体 有效容积 2 5 2 5 3 14 4 2 2 10 8m3 总容积 2 5 2 5 3 14 4 2 3 11 3m3 原药状态 白色固体粉末 13 5kg 袋装 配药浓度5 10 原药投加量 540 1080kg 第一次则原药投加量 565 1130kg 配药一次后大约使用时间 10 8 1000 300 36h 1 5d 五 脱硫废水加药 本加药为理论值 实际用量根据现场水质加药 石灰乳加药量由PH计控制 将PH调整至8 8 9 2 聚铁 有机硫加药量由浊度计 及流量计 控制 加酸由PH计控制 将PH调整至6 8 五 脱硫废水加药 有机硫加药量 60mg L药品浓度 15 加药量 60 15 1000 0 9L h 聚铁加药量 80mg L药品浓度 10 加药量 80 15 1000 1 8L h 絮凝剂PAM药品浓度 0 5 1 加药量 2L h 五 脱硫废水加药 HCL Ca OH 2加药量 六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控制 废水泵根据废水缓冲箱上的液位计来控制其动作 进水流量为15m3 h 中和箱搅拌机 絮凝箱搅拌机 沉降箱搅拌机 澄清浓缩池刮泥机 出水箱搅拌机在进水电磁流量计检测有来水时启动并连续运转 当进水电磁流量计检测到无来水时 停止运行 污泥泵根据澄清浓缩池内的泥位浓缩时间来控制其运行 当澄清浓缩池的泥位大于20cm 开启脱水机 当脱水机转速达等到设定要求时 发出信号开启污泥泵进出口电动阀并启动污泥泵 进入脱水程序 当脱水机停运后 打开冲洗管上电动阀冲洗脱水机 污泥泵出口的电动阀关闭后 打开冲洗回流管电动阀及工艺水管路上的电动阀 对污泥泵进行冲洗5分钟 冲洗水排至地沟 污泥泵各有两台泵 互为备用 每4小时切换一次 六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控制 出水输送泵由出水箱液位计来控制其运行 低位停泵 中位启泵 高位两台泵同时运行并发出报警 两台泵互为备用 每工作4小时切换一次 泵出口的回流阀手动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流量 始终常开 当出口浊度仪检测到的值低于设定的值 200 时 打开泵出口的两只电动阀 经处理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 当检测到的值高于设定的值 200 时 关闭电动阀 打开电动阀 未达标的废水回流至中和箱重新处理 卸酸泵手动控制 盐酸加药泵根据出水箱内的PH计测定的值控制其运行 使出水箱内的PH控制在6 9之间 当PH 9时 计量泵启动 当PH 8时 计量泵停止运行 计量泵转速根据PH计测定的值来控制 两台泵互为备用 每工作4小时切换一次 六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控制 PAM加药泵受贮药箱液位控制 低位停泵 中位启泵 两台泵互为备用 每工作4小时切换一次 PAM的投加量手动控制在一个恒定的投加量 具体的投加量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TMT FeCLSO4计量泵根据出水总管上的浊度仪测定的值进行控制 当浊度仪检测到的值高于设定的值 200 时 增加TMT FeCLSO4的加药量 当浊度仪检测到的值低于设定的值 150 时 TMT FeCLSO4的加药泵停止运行 浊度在150 200之间 计量泵变频运行 同时 计量泵受各自药箱上的液位控制 低位停泵并发出声光报警 两台泵互为备用 每工作4小时切换一次 六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控制 石灰乳的制备 将定量的粉石灰倒入石灰加料斗 进工艺水至指定液位 启动制备箱搅拌机30min 制备箱的石灰乳浓度为20 搅拌机连续工作30分钟后 打开制备箱至计量箱的电动阀 泵进出口阀 启动石灰乳泵 将制备箱的石灰乳输送至计量箱 当计量箱液位到900cm 该液位高度由计量箱的液位计控制 后 关闭石灰乳泵 同时启动计量箱搅拌机及开启计量箱工艺水阀门至1800mm 稀释石灰浆液到10 启动石灰乳管路上的冲洗水电动阀冲洗管路 冲洗5分钟后关闭电动阀 计量箱搅拌机连续工作 六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控制 两台石灰乳加药泵互为备用 每4小时切换一次 计量箱出口电动阀只有在石灰加药泵切换时关闭 同时开启工艺水管路上的电磁阀 对加药泵前后的管路进行冲洗 开启石灰加药泵的同时开启加药管路上的电动阀 石灰加药泵受中和箱内的PH计控制其运行 当中和箱的PH 8 8时 启动加药泵并打开加药管路上的电动阀 关闭回流电动阀 当PH 9 2时 关闭加药管路上的电动阀 同时停止计量泵 七 脱硫废水分析项目及控制标准 八 离心机的运行原理 八 离心机的运行原理 离心机是水平螺旋离心分离机 带有圆柱形 圆锥形坚固壁体滚筒 可以连续地将固体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需分离的污泥通过位于中部的送料管进入离心机 进入螺旋进料仓 从这里通过开口进入转鼓分离区 在这里加速到可以进行处理的速度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固体颗粒物质在最短时间内粘附于滚筒壁面 螺旋的转动速度稍微比转鼓壁体的速度高 连续把分离的固体物质输送到较窄的转鼓末端 由于转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 固体物质在脱水区从液体中提取出来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固体物质与粘附液体分离开来 在转鼓末端 固体物质被排放进入外罩的收集器 由转鼓壁面上的凸轮抓取并排放出去 液体在螺旋之间运动 进入圆柱形的滚筒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