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片区5#地块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一、 设计依据 1.厦门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附件一规划设计要求( 350200 2008080908CG1) 2. 甲方所提供的项目发展策略报告 3. 国家和厦门地区现行建筑规范二、 项目概况与场地分析 项目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片区金湖路北侧、云顶北路东侧,共两个 地块,列入本次设计范围的是地块5#。5#地块土地面积为21565.518,规划要求计容建筑面积75480,用地性质为办公。紧邻本项目南边的4#地块为同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项下的特意购商场,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东边为正在建设的特区房地产开发的住宅项目及城市空地。本项目西边紧邻BRT公交站台,四周均有城市干支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同时本地块距离厦门高崎机场约3公里,距离厦门火车站约7公里,距离思北CBD约7公里,与城市各中心联系适中,是理想的办公场所。场地分析:地块外形规则,现状地形地貌不影响项目开发建设,地块西面紧靠云顶北路(BRT),北面紧邻规划中的横八路,东面紧邻纵一路,隔路相邻地块均为住宅用地,南面与特意购商场隔横九路相望,整个地块呈西高东低的地势,但相差不大,高差比例在平地范围内,不会对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三、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的概念源自一种激情:在西片区内建立一个新的标志。立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表征“生态,绿色,健康”的主题。体现人、建筑、自然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在利用原有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努力使建筑本身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大体的构思在我们了解了场地的基本状况后就明晰了:整体的发展展望,周边规划中的新兴小区,四号地块的大型商业建筑,西侧宽阔的城市主干道,和上面飞架的BRT快速公交系统。这些因素从设计之初,就以一种强势的姿态闯入我们的脑海中,清晰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脉动,如何成为这种脉动中强势的一个高峰,就成为我们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设计中我们试图营造这样的城市结构特点:利用北侧三栋办公高层进行组合,相互错位与原有肌理相协调,低层的独立工作室像两条丝带,点缀于我们的地块南北两侧,形成丰富的城市空间。就像这座美丽的特区城市一样,柔美中带着刚毅,在海西的建设中立于潮头,我们所设想的建筑形态也与城市的这种特性相吻合,刚毅的高层,柔美的低层,相得益彰的布置于我们的地块内,必将为这个片区,这个城市,带来一种新的形象。四、 总体布局4-1.规划结构分析 地块的布局以“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内外广场为“面”,独立工作室为“线”,三栋高层办公楼为“点”,有机地串连起来,分别形成内静外闹的空间格局。南部外广场与地块4#特意购五缘湾商场相呼应,而由两层独立工作室围合成外部开放式的步行景观广场,既增强了与特易购商场的联系,又提高了人气。 北部三栋高层呈品字形排布,组合成相对私密的内部安静区域,内部设计快捷的行车道,配合绿化景观,构成良好的办公环境。4-2.功能分区 地块主要建筑性质为办公,我们的设计依据要求由南向北逐级变高,三栋建筑中A#,B#,C#为高层办公。 高层办公楼矗立于基地的北面,以挺拔的姿态展现于城市主干道上,作为本地块的标志性建筑,拉开与相邻四号地块大体量商业建筑之间的距离,使其即使在较远端的街角,也能有醒目的形象,并且提供了良好的相对私密的安静内部空间,为舒适办公环境创造了可能。独立工作室作为低层建筑,以围合的形态布置于地块的南面,并在南方放开,大的出入口与周边道路形成良好的互通,方便人流的进入,同时与高层形成高低搭配,并作为与4#号地块商业建筑之间的一种缓冲存在,丰富了整体建筑的天际线,和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而作为相对开放的区域,喧闹的环境刚好与南面商业建筑的氛围相呼应,如此排布,高低搭配,动静区分,形成相对独立,有互为补充的功能划分区域。4-3.交通分析 在南面独立工作室区域内大部以步行为主,围绕中心核心主广场,辅以多点绿化景观,四角配置垂直交通系统,方便人流行走。北面三栋高层建筑主入口在北侧靠近城市主干道侧,次入口位于东侧城市支路上,均与人流分开。在基地内环绕有机动车行车道,通达各栋建筑,并且也可直接通过地下车库入口直达地下停车场。整个建筑群所围合空间在紧急时均可做消防车道使用。 基地内部道路旁和沿街布置一些地面停车系统。4-4.景观系统分析 在建筑实体之间的空间中穿插布置景观绿化,主要通过空间因借关系而实现,不同的铺地作法,内外广场中充分利用多种层次,例如绿化广场,屋顶花园,和一些挑檐,多层次的布置垂直绿化系统,来达到生态,绿色,共生的建筑环保理念。五、 建筑设计5-1.平面设计:5#地块的高层办公楼设计体现了“绿色、流动、交流”的设计意图。通过严整的平面布局,和合理的核心筒配置,达到灵活多变的办公空间。同时绿化与景观的引入,也使建筑形成富有意味的内部环境。在独立工作室设计中,采用双面、多层、内设楼梯的模式,这样提供了更富有空间变化的室内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所需的灵感。5-2.造型设计:建筑造型以现代感,体现时代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为主要的创作源泉。在高层设计中,我们以充满现代感的深灰色金属铝板为底面材质,塑造整体造型的高耸挺拔,同时在窗与空调格栅的设计上,以有机排列来组合出多变的立面形象。在色彩的运用上,按五缘湾片区城市设计导则(建筑色彩、屋顶及建筑体量专题)的要求,以灰、白两种色彩作为最基本的颜色要素,相互搭配,相互衬托,既丰富了立面的样式,同时也让每栋高层带有自己的个性。随机点缀的块状幕墙,就犹如展示的橱窗,向从周边经过的人群展示自己的风采。在独立工作室区域,低层建筑同样运用与高层相配的材质和色彩,并引入大型的电视屏和LED彩光系统,铁树银花的效果将低层与高层有机融合,并不仅仅是作为高层的配属存在,达到建筑的统一与谐调。六、消防人防说明6-1.消防说明:总平面充分考虑消防设计,地块内均有4m的消防车道直达建筑,并与周边城市干支路有效的形成消防环路。 6-2.人防说明:人防面积按厦门市人民防空办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七、 经济技术指标地块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用地面积:21565.518总建筑面积:113456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37984 地上建筑面积:75472 其中:A#办公楼:29031 其中:办公部分:23646 独立工作室部分:5385.0 B#办公楼:20840 其中:办公部分:19084 独立工作室部分:1756 C#办公楼:25601 其中:办公部分:20212 独立工作室部分:5389 建筑密度:30%建筑占地面积:6463容积率:3.5绿地率:40%应设停车位数:(23646+19084+20212)高层办公x1/100+(5385+1756+5389)低层独立工作室x0.6/100=706实际设停车数:710辆 地下停车710辆 应设地下人防面积: (791+838+1070)高层办公标准层+(9953x5%)独立工作室总面积=3108.7 实际地下人防面积:3120 分层面积表A#办公楼B#办公楼C#办公楼 地下室地下一层 18992地下二层 18992一层2740.58782838.5 二层2644.58782576.5 三二十四层1070x22791x22838x22二十五二十六层791x2838x2 屋顶层100100100 单栋建筑面积29031208402560137984总建筑面积113456 结构部分一、设计依据1. 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规程主要有: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2. 自然条件: (1) 本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暂定为类场地。(2) 基本风压:楼高60米以下为0.80kN/m2(50年一遇),楼高60米以上为0.95kN/m2(10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B类。(3)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3. 主要楼面活荷载取值:(kN/m2)办公: 2.0 kN/m2 裙房: 4.0 kN/m2 卫生间: 2.0 kN/m2走廊、门厅、楼梯: 3.5 kN/m2 屋面(上人): 2.0 kN/m2 屋面(不上人): 0.5 kN/m2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由多幢高层办公,多幢二层建筑,组成,设有两层地下室。三、结构选型多层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办公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屋)面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盖。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网络版)进行结构分析。结构计算时将采用符合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来分析,并计及扭转影响,同时加强平面洞口周边的结构构件。在满足结构安全和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结构构件出现非受力裂缝的概率。按环保要求,建筑围护结构尽可能采用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卧室、客厅不露梁。基础形式待地勘报告提供后确定。四、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45;(2)钢筋:HPB235,HRB335,HRB400;(3)墙体材料采用蒸压加气砼砌块。电气部分一. 本工程最高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拟设置一总配电站及二个分配电站,总配电站由市政电网引来二回10kV专线电源进行供电。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为提高消防负荷及其它一级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在地下一层设置一台64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二 大楼总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约6000kVA,拟于每个配电站内设置二台干式变压器,容量均为1250kVA,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7500kVA,平均负荷率约80%。各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低压母线间设手动联络开关。三 各主要场所照度设计标准如下:办公300LX,营业厅500LX,公共通道100LX,地下车库75LX,照明灯具应选三基色高效节能荧光灯管作为光源并配置电子镇流器。四本工程智能化按甲级标准要求设计,拟设置以下几个系统:1 综合布线子系统:采用六类布线产品,传输带宽达到250MHZ。2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火灾事故的紧急广播。系统采用多音源多分区的广播系统。3 电缆电视系统:用于接收厦门有线节目。4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5 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保安无线呼叫子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6 智能一卡通系统:含门禁、考勤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7 楼宇自动化: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大楼按规定设有智能化管理中心及电信网络机房。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智能化集成商专项设计及专项施工。五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各种型式的接地共用基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要求不低于1欧姆。消防专篇电气部分一、本工程消防用电最高负荷等级属一级负荷,变电所拟由开关站引来两回10kV电源进行供电,另设置一组640kW(备用容量)自起动柴油发电机组做为应急电源。二、消防设备用电采用专用回路馈电,消控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采用双回路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消防设施配电采用阻燃或耐火导线、电缆。三、按国家规范设置火灾备用照明及火灾疏散照明,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提供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四、本工程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形式选用集中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设于小区中部底层。本系统由报警设备、联动控制设备、消防警报设备及消防通信设备组成,共有报警及联动监控点约4000点。环保专篇电气部分一、变配电设备采用无油设备。二、柴油发电机组原则上为消防应急专用,机组放在地下层,可利用大地本身及建筑结构墙体对噪声的吸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机组排烟管道上装有消声器,以降低排气噪声;机组底座安装减震垫;柴油机废气利用竖井排放高空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人防专篇电气部分一、人防单元用电系统相互独立。平时电源为市电,引自小区配电系统,战时备用电源引自城市人防区域电源,市电与人防区域电源采用双投开关手动切换方式。每个防护单元设有独立的战时配电回路。二、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备用穿线钢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热镀锌钢管,厚度不小于3mm。三、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四、人防照明与平时照明结合使用,战时灯具均改装为轻型链吊灯,安装或加设防掉落网罩。并按防火规范设置火灾疏散照明和火灾备用照明。五、在值班室、风机房、战时出入口最里一道密闭门的内侧等场所,设显示三种通风方式的音响和灯光信号,战时人员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能力的人防抗暴按钮。节能专篇电气部分一、照明设计照明系统设计的原则是在确保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有关国际、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实施绿色照明,尽量减少照明的能耗。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如合理的开窗面积,利用反射面及采用天窗采光照明设施。设计中还应重点注意以下问题:1依据房间的不同使用功能确定室内合适的照度。结合开窗位置合理布置灯具并选用合适的控制顺序。2尽量采用高光效冷光源节能环保灯具,在节能的同时减小散热量以降低空调负荷。公共场所应选节能型三基色高效荧光灯具,并应自带节能型电子镇流器。3室外照明、景观照明等尽可能部分采用太阳能照明灯具或太阳能供电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二、节能电气设备使用1采用节能高效型变压器、节能高效型电梯。2尽可能选用变频调速型风机、水泵及空调系统,以及节能型电机保护器,整体节能效果可达30%左右。3严格限制非节能型建筑电采暖设备。三、电气设备合适的控制方式a) 部分公共场所如楼梯间、住宅走道及前室等照明灯采用红外感应、光感应联合控制;商业、店面等场所应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b) 地下车库照明、室外照明、景观照明线路设计应能实现分时段及分区控制可能。该照明应纳入BA系统进行统一管理。c) 地下室通风设备及水泵、室外景观设备均应纳入BA系统进行监控。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范围:本小区红线范围内室内外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雨水设计。一、给水系统 1、室外给水水源:本地块由不同方向市政道路引入两根DN200进水管,在地块内形成环布置,作为本地块的生活水源。 2、室内给水本工程用水量统计如下表。项目最高日水定额用水数量用水时数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办公50L/人.班6000人10h1.2600m3/d72.0m3/h裙房8L/m26710m212h1.253.7m3/d5.4m3/h总计653.7m3/d77.4m3/h四层及四层以下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五层及五层以上采用低位生活水箱及变频给水设备联合二次供水。(直供层数具体由当地市政水压确定) 3、给水计量方式 采用不同的功能各自单独计量的原则,分设水表计费。水表均设置于公共部位。二、排水系统 1、室内排水:排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计。高层办公排水采用特殊单立管(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底层排水单独排放。 2、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依室外地势高差排往市政污水管网。3、雨水:室外场地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重现期2年,雨水经管道组织收集后,依室外地势高差排往市政雨水管网。三、管材、管道敷设及连接方式生活给水干管及立管采用钢塑管,丝扣或法兰连接;卫生间内支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消火栓及喷淋系统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 室内雨、污水管采用芯层发泡UPVC排水管,承插粘接。室外雨、污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柔性接口。四、消防专篇1、消防水源:本地块由不同方向市政道路引入两根进水管,在地块内形成环布置,作为本地块的室外消防水源。2、消防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30L/s,沿建筑物周边布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40L/s,在建筑内部按规范要求设置,保证每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40L/s,在室内各部位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本工程屋顶消防水箱设置于最高一座建筑楼顶,其有效容积为18m3。各系统地下室设置地下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其有效容积不小于580 m3。3、建筑灭火器本工程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地上部分按A类火灾设计,地下车库部分接B类火灾设计。在变配电室及每个消火栓箱内配置两具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五、人防专篇1、给水:用水标准和用水量生活饮用水:6L/人.天,储存15天生活杂用水:4L/人.天,储存10天各防护单元内设一座饮水用蓄水箱和生活用水箱各一个. 临战时安装,设计考虑由室外给水管单独引入一根进水管。给水管采用塑钢管。2、排水:在各防护单元内设置平战结合使用地下废水池一座。战时储存防护隔绝期内废水,在非防护期用潜污泵抽升排入室外雨水系统。在洗消间、防毒通道、活门室等处设置防爆地漏,引至设于污染区内的污水集水坑(1.2m3)坑上设砼板,战后由专业人士清理。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3、特殊构造:所有穿越人防顶板、密闭墙、临空墙等管道均采用套管,内填密封材料。在人防内侧设置抗力不小于1.6MPa铜芯防护阀门。六、环保专篇1. 噪音处理:水泵设备采用低躁音设备并做好减振降噪处理,使噪音低于55dB。2. 污水处理:污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制,餐饮废水采用隔油池预处理。片区规划公园内设计布置污水收集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 卫生洁具均采用低躁音节水型洁具。七、节能专篇1. 给水系统尽量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市政管网不能满足要求的,采用调节水箱与变频供水结合方式,根据实际用水需要调节供水量节省电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