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现状的提案.doc_第1页
关于改善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现状的提案.doc_第2页
关于改善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现状的提案.doc_第3页
关于改善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现状的提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改善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现状的提案提案背景:吸毒问题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复吸率过高又成为戒毒工作的一大难题。我国2009年仅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33.5万,国家对于抓获的吸毒人员的主要管理措施是3个月及以上的强制戒毒。对于屡次复吸人员,采取劳教戒毒。然而中国戒毒工作20年的历史证明,戒毒3个月后走上社会的已戒毒人员的复吸率非常高,在强制戒毒所里两次以上进来戒毒的,已到80%,甚至有的人进强制戒毒所戒毒达到13次之多。这使我国戒毒人员陷入了一种“戒毒复吸戒毒”的恶性循环。戒了又吸,吸了又戒,再戒再吸,徒劳无功。因此,要使我国戒毒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国家不仅应专注于打击吸毒犯罪等,同时应加强对已戒毒人员管理,严格控制高发的复吸现象。对复吸的严格监管和防控对于我国戒毒工作而言至关重要。戒毒人员大都思想基础差,自控能力弱。急性脱毒期间,他们由于受到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加以戒毒药物治疗,绝大多数人能从生理上戒除毒品,但急性戒毒期满后大多由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之无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巩固戒毒成果,大部分已完成脱毒走出戒毒所的人又走上复吸之路。提案原因:吸毒不仅危害了吸毒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并且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居高不下的毒品复吸率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禁毒斗争的一大难题。如此高的复吸率不仅意味着我国吸毒现状的严重性,还意味着之前一系列戒毒工作的白费力气。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的吸毒现状,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复吸现状,使那些承受戒毒之苦,好不容易从毒海走出来的人们真正地,彻底地远离毒品,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生活。措施一:借鉴推广粤创新的防复吸模式集医疗康复、技能培训、生产劳动三者于一体。1.建立生产劳动区,开展小型果树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戒毒人员大多精神空虚,行为懒散,生活缺乏色彩。营建这种戒毒所内的生产劳动区,使戒毒人员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劳动成果归他们自己享有。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消除空虚和改掉懒散状态,同时也感受到自劳自获的满足和愉悦。2.加强技能培训。开展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实用性强,符合戒毒人员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劳教戒毒期满的人员进行安置。吸毒人员戒毒完成返回社会后由于大多没有专业技能,加上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他们的恐惧和歧视,使他们戒毒之后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工作、生活遇到困难,产生忧郁、烦闷等情绪,从而再次选择毒品消愁等。因此加强技能培训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复吸现状。【借鉴资料: 1. 广东省劳教局日前设立戒毒康复中心,对劳教戒毒期满的人员进行安置,这些戒毒者在康复中心可以就业、学技术,还能拿工资,不再担心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受影响了。在广东省劳教局设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三水戒毒康复中心不仅有医疗康复区,还有技能培训区和生产劳动区,并将建立花卉种植基地和鸡、鸭、鹅、鱼养殖基地,开发粮油加工业,成立超市和日用品服务公司,戒毒康复人员可以在这里学技术、就业,并签署劳动合同获得劳动报酬。2. 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投入资金100多万,建立戒毒学员就业技能培训中心。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戒毒人员开设的就业技能培训中心。戒毒学员进所进行9个月的生理戒毒和康复期后,在后3个月的时间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免费培训。专业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进所开展美容、电焊等9个培训项目。目前,第一批参加技能培训的150名学员已经正式开始学习,3个月学习期满后,学员可以领到相应的资格证书,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离开或留在戒毒所工作。部分出色学员将担任下一期的老师,不断地将技能知识传授给同病相怜的戒毒学员。】措施二:建立已戒毒人员的跟踪档案。1.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防止其受“道友”影响。目前我国的戒毒模式主要是强制戒毒一段时期,但对于戒毒期满重回社会的人缺乏后续监管和引导措施。吸毒群体是一个社会性团体,往往有自己的“吸毒圈”。走出戒毒所后,“道友”的引诱以及周围熟悉的吸毒环境往往使他们再次吸毒。因此,加强对他们交友圈的管理,有助于减低他们受影响程度,更好渡过康复期。2.和已戒毒人员的家庭沟通,提醒家庭成员都给与家庭关怀及宽容信任。每当完成戒毒人员从戒毒所、劳教所戒掉毒瘾返回社会时,歧视的目光和亲人们的冷漠及不相信态度,让他们的心灵再次受到创伤。缺乏情感支撑的他们,不复吸的心理受到严重动摇。因此,家庭的支持关爱对防止复吸极其重要。3.对于走出戒毒所后生理不适的人员,给予后续医疗指导和心理疏导。部分急性脱毒者会感到身体不适、焦虑、失眠等诸多稽延性戒断症状,如不加强心理疏导和后期的医疗康复,极易造成复吸。措施三、在戒毒所下建立救助中心(专门针对已戒毒人员)从戒毒人员复吸组成结构来看,复吸人员中90%为未婚或离异人员,他们当中大部分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且多数为社会闲散人员,社会交际范围狭小。吸毒者在脱瘾以后,家庭对其缺少正常的沟通、支持和关爱。走入社会后,这些人因受教育程度低,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工作、立足社会,以至于从新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救助机构来暂时接纳这些刚从戒毒所出来的已戒毒人员,类似于一个已戒毒人员的俱乐部。当他们在进入社会后遇到问题时,便可随时到这里来寻求帮助。得到正常的沟通、支持和关爱。这些帮助与支持一方面可以来自于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已戒毒人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这些人在刚走出戒毒所回到社会的时候也许会有些格格不入,但在这里,他们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关爱。因为大家都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从毒瘾中解脱出来的,彼此之间会有很多共识。对于救助中心的经费问题,主要从戒毒所中拨一部分出来。另外,为了降低经费,可以将这些已成功戒毒但对于去向还未着落的人分配到戒毒所做志愿者,这样就能减少戒毒所的一部分人员开支。另外还可以向社会募捐。措施四: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已成功戒毒而又志愿戒毒教育的人以身说教。吸毒人员复吸的另一个原因是本身在性格、人格或者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缺陷,心理承受能力弱,抵挡不住诱惑而重新走上吸毒之路。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在戒毒阶段重视对戒毒人员从心理上的脱瘾,定期开展有关毒品知识的讲座,使吸毒者在戒毒的同时真正了解毒品,了解染上毒瘾的陷阱。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思想宣传教育,给予那些成功戒毒人员更多的包容与理解,让他们从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学校教育等)。由于经历相似,已成功戒毒人员的亲身说教和经验交流能更好的引起刚走出戒毒所人员的共鸣,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痊愈之路的具有学习价值的先导。这些成功戒毒者也更能引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借鉴这些先导的成功戒毒经验,坚定自己永不复吸的信念。措施五:加强对复吸的惩罚力度,杜绝“以罚代戒”现象。 对于复吸,应加强惩戒力度。如:复吸被抓获则强制隔离戒毒年。利用强制力量防止戒毒期满人员复吸。另外,应查禁“以罚代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