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心理理论?1心理理论的定义直觉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 o M)是指个体对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它建立在心理与客观世界相区分、以及信念和愿望是人类行为之源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之上1。1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51-158目前学术界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以下共识:1心理理论并非是一种科学意义的理论,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日常理论,常常被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2心理理论是个体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结构;3借助于这种结构,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并预测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2。从发展的角度探究儿童如何获得心理理论,正是当前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心理理论研究的起源2心理理论研究的起源Premack&Woodruff于1978年对黑猩猩所做的实验研究被公认为是心理理论研究的起源。他们将“心理理论”界定为:“说某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时,我们意指该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物种)。这种推理系统之所以可以恰当地被视为理论,首先是因为这种状态不可以直接观测到;其次,这种系统可用于对其他机体的行为具体地作出预测。”他们认为,黑猩猩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因为他们的被试Sarah能够在某种实验情境中表现出关于心理状态的认识。因此他们推断,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不是复杂的或高级的行为,而是一种原始的行为”。以后,研究者将该命题的探究延伸到人类的婴幼儿身上,并逐渐形成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由于方法论上的原因,错误信念(false belief)的掌握往往被视为儿童是否认识到个体能够以不同方式表征同一客体或事件的证据,因此错误信念任务被视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的表征理论的某种“石蕊试剂”检验。这类研究始于Wimmer&Perner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旨在探究儿童能否不受自己关于某一客体位置的错误信念的影响,而能正确地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在他们的任务中,让被试观察用玩偶演示的故事:男孩Maxi将巧克力放在厨房的一个碗柜(位置A),然后离开;他不在时,母亲把巧克力转移到另一个碗柜(位置B)。Maxi因不在现场,因此不知道巧克力已被移位。要求被试判断Maxi回厨房拿巧克力时,将在何处寻找,一般将此实验称为意外地点任务。第二个实验任务情境是:实验者向被试出示一个从外观不难知道里面装有何物的盒子(如糖果盒),并问盒子里是什么。在被试回答为“糖果”后,实验者打开盒子表明里面装的是铅笔;然后将铅笔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一般将其称为意外内容任务。第三种实验任务是: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一块染色的海绵,外表上看很像是一块石头,问被试这是什么东西?在被试回答为“石头”后,实验者告诉被试这不是一块石头,而是海绵,边说边让被试用手摸,以帮助其了解海绵和石头的特性差别,然后问被试:其他孩子看到这个东西时,会以为它是什么?一般将此称为外表-真实任务23。2黄天元林崇德关于特质理解的心理理论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84-190。3Henry M.Wellman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The MIT Press 1990。目前的心理理论研究任务,绝大多数都是以上三种经典任务的变式。结果发现,在诸如此类的任务中,3岁儿童在进行错误信念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无法利用最显然的外表线索。相反,5岁时儿童就克服了实验任务中几乎所有的困难,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提的问题,能够追逐故事线索,并且不会由于存在其他显得十分突出的因素而被问题所迷惑。儿童在错误信念问题上的反应能力,从3岁到5岁之间的变化,迄今已为近百个研究所证实。心理理论研究有怎样的进展?3心理理论研究的进展(1)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任务特异性研究有研究在考查幼儿的心理理论任务表现时发现3岁幼儿似乎普遍缺乏心理理论能力,4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表现出心理理论能力;幼儿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的表现中,总体上存在某种潜在一致性,而他们通过不同心理理论任务的时间有一先后顺序,表明心理理论存在任务特异性;4-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4-5。4王益文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1-5。5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心理科学2002,25(5)531-534在此基础上,邓赐平、桑标(2003)研究了在不同材料和不同情境条件下幼儿的意外地点任务及意外内容任务的表现,对于这两项任务均采用玩偶实验、游戏实验和图片实验三种任务情境,结果表明3岁组被试在玩偶和游戏实验条件下的表现优于图片实验条件,图片实验条件要求主试使用更多的语言描述,这种描述可能对被试造成更多的信息加工要求,从而影响他们对错误信念的理解6。6邓赐平桑标不同任务情境对幼儿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26(2)272-275邓赐平(2003)采用相同材料和标准评估幼儿对外表-真实的区分和对错误信念的认识,考查幼儿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及材料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因测试材料熟悉程度的不同而导致许多幼儿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不一致,5即越是熟悉的材料(如小熊身后藏小球)幼儿的心理理论任务表现就越好,而不熟悉的材料(如海绵染色制成的仿真石头)会影响幼儿心理理论任务的表现6,也就是说,知识经验很可能是影响幼儿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重要因素7。 什么是阴性愿望?主试者的愿望。阳性愿望?被试者的愿望(为得到答案)是指男性愿望,女性愿望吗?(以下两段文字不明白)(2)关于错误信念+阴性愿望任务的研究8虽然大量的研究已确定,在预测由错误信念所产生的行为时,4岁儿童的表现要好于3岁儿童,但这一事实仅局限于与阳性愿望相结合的错误信念上,也就是拥有错误信念的故事人物,他的愿望是获得某样东西,比如Maxi出去玩耍后回到家,想找巧克力吃。在与阴性愿望(故事人物要避免获得某样东西)相结合的错误信念上,4岁儿童的表现也同3岁儿童一样糟糕(Alan M.Leslie&PamelaPolizzi 1998),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对错误信念的归因涉及到抑制性过程,比起希望获得某样东西,避免获得某样东西而产生的错误信念包含了双重抑制。在该研究中,故事情节被设计为故事人物要放一条鱼到盒子里,但鱼不能和小猫放在一起,在他离开时,小猫离开了原先呆的盒子去了另一个盒子,问故事人物回来后会把鱼放在哪里。对于这个故事情节,被试不仅要抑制他自己知道事实真相而故事人物并不知道小猫爬去了其他地方,还要抑制小猫在的盒子并不是他要放鱼的盒子,这也就是该研究所涉及的双重抑制。Cassidy(1995)修改了一个包含阳性愿望的标准错误信念任务,使之变成了对象对目标物有否定的期望,在这一任务中,对象要看哪个盒子里是没有目标物的。4岁的被试都通过了标准的错误信念任务,但只有38%通过了包含阴性愿望的错误信念任务(Alan M.Leslie&Pamela Polizzi 2000)9。(3)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以言语任务为主的心理理论任务测试总是要依赖于一定的语言能力10,国外有研究使用词汇测验发现心理理论任务的表现与语言能力存在高相关11,隋晓爽、苏彦捷(2003)使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的语言分量表考察儿童的表达性语言能力,发现语言能力对儿童完成复杂的以表情为线索的社会知觉任务(即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有显著影响12,而且语言得分和错误信念任务的得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语言能力越高的儿童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结果越好13。邓赐平(2002)在其程式知识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关系研究中,用PPVT-R(图片词汇测验)中文版测量幼儿的接受性语言能力,发现语言能力与除对外表-事实区分之外的其他任务表现显著相关,而在排除了年龄因素之后,语言能力对心理理论各任务的影响却并不显著14。此外,幼儿心理理论与对假装的认知及其关系的研究15,幼儿的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16等也是国内关于幼儿心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值得一提的是,执行性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在国外广泛地展开了17。什么是执行性功能?4执行性功能的定义Welsh和Pennington(1988)将执行性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简称EF)定义为:“为达到未来目标而保持适当的问题解决定势的能力”17-18,概括地说,也可以将其定义为策略计划(strategic planning,)、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及目标定向行为(goal-directed behavior)这几项任务所需的更高要求的认知能力19。执行性功能的结构包括用来监控和控制思想和动作的过程,主要包括工作记忆、计划、心理灵活性(mentalflexibility)、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等17。执行性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5执行性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执行性功能在心理理论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能影响到心理理论的产生和表达(Moses 2001)20。产生(emergence)是幼儿在建构心理生活(mental life)的复杂概念之前所需要的某种执行能力水平(Russell,1996)21。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能力将他们自身与当前刺激区分开的话,就肯定无法表征那些刺激。这样看来,幼儿是因为缺乏关键的概念而无法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而执行性功能就是在这些概念的获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达(expression)是指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正确表现都需要幼儿不顾优势(即支配的,习惯的反应)的倾向而参照事实做出反应(Carlson,Moses,&Hix,1998)22。因此,儿童无法完成各项心理理论任务,可能并非源于概念上的限制,而是源于将概念知识转化为正确行为表现上的困难。由此看来,在产生和表达两方面执行性功能都代表了使心理理论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那么执行性功能上的个体差异也就可以解释幼儿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实质上的不同了23。抑制性控制的定义?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简称IC)作为执行性功能的核心成分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中心所在。抑制性控制是在追求认知表征目标时抑制对无关刺激反应的7能力。也有研究者将抑制性控制称为执行性控制、执行性抑制、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有的甚至直接称作执行性功能。所以,可以说,执行性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方面是指包括抑制性控制在内的多种高级认知能力,而狭义的方面则仅指抑制性控制17-20。本研究所涉及的执行性功能主要是指狭义的执行性功能,即抑制性控制,本文将把执行性功能统一称为抑制性控制。6抑制性控制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研究者注意到,抑制性控制和心理理论之间可能有联系,原因如下:第一,抑制性控制和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年龄都在3-6岁之间;第二,脑成像研究表明抑制性控制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部位都在额叶(Baron-Cohen et al.,1994;Fletcher et al.,1995;Goel,Grafman,sadato,&Hallett,1995;Sabbagh&Taylor,2000),尽管这些研究并未包括儿童,但左额叶的功能与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心理理论能力的潜在副产品)有关(Fox,Schmidt,Calkins,&Rubin,1996)。第三,自闭症患者,他们(即使具有相对正常的智商)除了心理理论能力缺失以外,在经典的抑制性控制任务上也表现出缺损(Hughes&Russell,1993;Ozonoff,Pennington,&Rogers,1991)。最直接的理由在于,心理理论任务的正确表现似乎也需要较好的抑制性控制技能。例如,在“外表-真实”等任务中,儿童显然必须抑制当前现实情境的优势知识(染色的海绵从外观上看很容易被认为是块石头),而根据不显著的现实的标准做出反应(其实它仍是块海绵)。随着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儿童便能更好地抑制优势资源的干扰,由此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也就提高了24。抑制性控制任务类型有哪两类?7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幼儿抑制性控制能力与心理理论任务表现之间的相关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Russell,Mauthner,Sharpe,&Tidswell 1991;Hughes&Russell 1993)23-26。目前最为常用的抑制性控制任务为(1)维度变化卡片分类(dimensional change cardsort,DCCS)任务。给儿童呈现两张靶子卡片,如一张蓝色大汽车和一张黄色小汽车,测验卡片为蓝色小汽车和黄色大汽车各5张,首先要求被试根据颜色分类,即将所有蓝色汽车与靶子图片中的蓝色汽车放在一起,此为前转换阶段;在后转换阶段中,要求被试根据大小分类,即将所有大汽车与靶子图片中的大汽车放在一起。在这一卡片分类过程中,被试需抑制之前的分类规则而执行之后的分类规则。(2)建塔任务(Tower Building)。主试和被试轮流放积木(共20条),将之叠起,每次被试放完后主试故意等待、拖延,直至被试向主试发出信号之后再叠积木,最后看整个游戏过程中主试叠的积木数量23。什么是自我控制?8关于自我控制的探讨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控制,它包括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