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_第1页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_第2页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_第3页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_第4页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果镇打牛厂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打牛厂煤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水系的北盘江支流,本区地表水汇入拖长江,最终流入北盘江。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表水矿区内有纸厂小河由北向南从井田外围通过,纸厂小河属山区雨源型河流,雨季流量猛增,枯季流量减小甚至于干涸,区内无水塘、湖泊,区内泉点分布较少,仅供附近村民饮水之用,涌水量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二)地层富水性矿区面积1.1515km2,主要地层为龙潭组,飞仙关组,第四系。地层富水性简述如下(由下至上):一)含水岩组(层)1.飞仙关组(T1f) 岩溶水含水层出露范围小,位于飞仙关组下部,厚约10余m,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富水性弱,枯季径流模数3涌水量0.01-0.025L/S,属溶蚀裂隙含水层。在地下大面积采空塌陷区形成后,本层的岩溶水对下伏基岩裂隙水含水层补给量有所增加,成为矿坑充水间接充水水源。2.基岩裂隙水含水层(1)龙潭组(P3l)厚约237m,砂泥岩夹煤层。汇水面积占总面积65%。含水段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少许碳酸盐岩组成,其分层厚0.5020m,上、下为泥质岩、煤层相隔,使地下水具承压性。一般泉流量为0.11.0l/s。个别煤硐点流量较大4.07.0l/s,为季节性泉。(2)玄武岩组(P2)玄武岩,厚约345m。出露于打牛厂煤矿矿区外西北部,多呈北东向陡坡。泉点稀少。流量约0.11.0l/s,富水性弱,为含煤地层相对隔水层。(3)飞仙关组(T1f)厚250m,以灰绿色粉砂岩为主,汇水面积占总面积35%。夹数层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富水性弱,枯季径流模数3涌水量0.001-0.025L/S。属裂隙含水层。3.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为孔隙水含水较弱,有一定的厚度,在矿区分布较广,有一定的蓄水量,对煤矿开采有影响。在地下大面积采空塌陷区形成后,本层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对下伏基岩裂隙水含水层补给量有所增加,成为矿坑充水间接充水水源。二)隔水岩组(层)1.玄武岩组(P2):厚约345m。出露于打牛厂煤矿矿区外西北部,多呈北东向陡坡。泉点稀少。流量约0.11.0l/s,富水性弱,为含煤地层龙潭相对隔水层。2飞仙关组(T1f):以灰绿色粉砂岩为主,汇水面积占总面积35%。夹数层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富水性弱,为含煤地层龙潭相对隔水层。(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及动态变化当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降落在矿区的大气降水,其流量、水质变化均与降水的季节和强度相对应,雨季流量增大,矿化度减少,枯季则相反,流量减小。地下水以泉或分散流形式补给溪沟,各含水层无直接的水力联系,且地下水动态变化显著,周期性较明显,并具滞后现象。大部分大气降水转化为地表水,排入矿区东南部小溪,流入迤长江。少部份降水渗入浅部风化裂隙带,补给地下水而形成潜水,向矿区东南迳流并向区外排泄,其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基本一致,因受地形切割,其迳流途径甚短,常在地形有利的不远处即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表现出潜水“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特点。(四)老窑水矿区内老窑和小煤矿分布广泛,且开采历史悠久,矿井范围内煤层露头浅部山已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废弃老窑多有积水,甚至与大气降水有水力联系,老窑积水将给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构成威胁。因此,开采浅部煤层,应预防老窑水涌入,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五)水文地质类型 本区地下水类型有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老窑积水及第四系潜水是矿井浅部开采主要的充水因素,一般沿裂隙渗入井下。裂隙发育地段或滑坡体下矿井充水将有所增加,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老空积水和地表水。1大气降水:是主要的充水水源。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大气降水多沿裂隙渗入井下,矿井浅部裂隙发育地段其涌水量会有所增加,一般随开采深度的增加,水量会越来越小。2地表水:矿区属于珠江水系的拖长江流域,有一条溪流从矿区东北部边界通过,平均流量80m3/h,溪流距井口工业场地约50m,而且其位于煤层底板中。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有季节性流水的冲沟,其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地表水对矿井的影响不大。3老窑水:矿区有煤层出露,小窑一般沿露头布置。区内浅部老窑分布较多,已关闭的老窑存在老窑积水,它是矿井充水水源的主要因素之一。4第四系孔隙水: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会增大。5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含煤地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压性。四、矿井水充水及老窑采空区调查情况1、矿井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地下水一般只限一顺层运动,水源的补给一般只限于大气降水及少量溪流水通过上层的渗透补给,其补给量只有季节性,补给水量与降水量受水面积及裂隙发育程度有关。2、矿井开采历史至今已有20多年。80年代和90年代,矿井主要在浅部开采(主平硐+1705m以上),采用平硐开拓;2000年以后,随着浅部资源的枯竭,矿井开始向下部(主平硐+1705m以下)延伸,开采+1665m+1705m水平,截止目前该水平的资源也已基本采尽。矿井现正在建设的技改系统拟开采+1579m+1665m水平。3、由于历史原因,我矿矿区范围内以前有非法小窑进行过开采活动,经调查矿区周边、本矿范围和以前参加过小窑开采的同志,其非法小窑主要在浅部+1740m水平,存在积水体,但我矿在开采+1705m(主平硐)水平以上时,已采取探放水措施进行了处理。在开采+1705m(主平硐)水平以上时矿井水均经过巷道自流排出地面,故矿井在开采+1665m+1705m水平时无水害威胁,矿井未发生过水灾事故。技改系统投产后开采+1579m+1665m水平。其上部+1665m+1705m水平均为我矿开采(未被小窑非法开采过),在开采时采用壁式采煤,采空区垮落充分,且目前巷道均采用自流排水至水仓再排出地面,故现在开采水平的上部煤层不存在积水体,无水害威胁。五 、矿井涌水量根据实测,我矿矿井涌水量为:1#、3#煤层枯水季节15m3/h,雨季丰水季节40m3/h;12#、17#煤层枯水季节6m3/h,雨季丰水季节13m3/h;20-1#、24#煤层枯水季节9m3/h,雨季丰水季节21m3/h;全矿井枯水季节36m3/h,雨季丰水季节115m3/h。六、结论矿井水文地质中等,矿区内无大的积水体,矿井不受其他承压水的威胁,矿井涌水为大气降水,沿采动裂隙渗入井下而成,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因此,红果镇打牛厂煤矿水害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