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现状调研报告以新民镇九树、五马、尖峰和新民小学为例作者:叶宏宾 单位:九树小学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信息设备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教育技术”可能还是个新概念。那么,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持何种态度呢?对教育技术有怎样的认知呢?他们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情况,笔者专门对奉节县农村小学进行一次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研。奉节县新民片区的绝大部分小学地处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里的很多教师都有过教村小的经历,他们对教育技术的态度与掌握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本次调查,充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发现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工作的缺点和不足,分析形成原因,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应对策略。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1. 引言1.1. 调研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运用,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我国党和政府也一贯高度重视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为了提高广大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2004年12月25日颁布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我国将依据标准研究建立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促进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国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农远”工程、“班班通”等工程的分步完成,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都己基本到位,应用环境建设正逐步完善。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还有扩大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如不加紧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训练,更新观念,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便会造成新的课程理念得不到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推广,教育均衡发展也将成为空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地迅速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迫切需求。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条件,信息技术教育要在这些学校落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这些词汇还是些新概念,至少还存有一点陌生感。但另一方面,无论农村学校教师对这些词汇有多陌生,但他们对这些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因而,信息技术教育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就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而且还是个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适应性和动机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了一次摸底性调研。1.2. 调研基本情况1.2.1. 选题标准(1)必要性: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建设,小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传播者,因此首先自身要有较强的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对教师自身而言,他们又是学习与运用教育技术的主体,是教育技术的学习者。那么,如何较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呢?目前,在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上还缺少可供参考的经验模式,因此,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就成为必要。(2)创造性: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建设正方兴未艾,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刚起步不久。但是,如何更好地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还没有形成一个效果明显的培训模式,而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尤其是对本地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研还比较缺乏。因此,本调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3)可行性:主要是调研对象的可行性。本次调研对象为当地四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他们在对教育技术的态度、能力和培训动机等各方面在农村小学中均具有较高代表性。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以此四所小学的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能确保较高的问卷回收率,操作简便易行。1.2.2. 核心概念教育技术:1970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学技术(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内核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AECT1994年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AECT94定义。这个定义权威的译意是: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本文中所述教育技术均以此为基本概念。1.2.3. 调查方案(1)调查维度及问卷设计问卷依照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tandardy of Educat ional Technologx of China)中的有关教学人员的标准进行设计,从学校与教师基本情况、意识态度、知识技能等三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校电教媒体的现状;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情况和实际效果;学科教师运用与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认知程度。(2)调研对象本次调查方法为随机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新民小学、九树小学、五马和尖峰小学的教师作为本次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在年龄分布上,年龄4559岁之间的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发放问卷40份,约占总数的33%;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在学校分布上,九树小学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五马小学30份,占总数的25%;新民小学40份,约占总数的33.3%;尖峰小学20,约占总数16.7%。(3)调查方法经过仔细分析,针对当地小学教师的特点,自编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问卷调查表,该问卷共设有20题,包括性别、学校、年龄等三个项目,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及问答题共三种题型,录入电脑,用SPSS17.0系统,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2. 调研数据分析2.1. 意识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维度表一级维度:意识与态度二级维度运用意识重要性认识评价反思调查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利用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环节、尝试将新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意识教育技术本质定义;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教师能力素质与教育技术研究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过程、教育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1.1. 意识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情况统计表(%)每次教学中都使用经常使用,但有时不用一般偶尔使用从不使用年轻教师27.312.718.221.820.0中老年教师22.610.011.62035.8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年轻还是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教师所占比重并不高,都在30%39%之间。其中,年轻教师所占比重高于中老年教师,说明年轻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环节统计表(%)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参与网络学习或远程教育中老年教师27.312.757.0年轻教师75.868.723.2表中数据表明,大部分中老年教师都有过参与网络学习或远程教育的经历,但在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方面仍然落后于年轻教师,说明他们对现代信息的敏感性还不强。年轻教师虽然在远程教育方面所占比重低于中老年教师,但在平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方面却强于中老年教师。说明年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倾向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应该和他们的知识构成有密切关系。将新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倾向统计表(%)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无所谓8.023.256.212.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对新技术运用于教学态度比较淡漠的占了较大比重,约占68.8%。可见,农村小学对新技术的运用意识尚待提高。小结: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表面,农村小学教师在对教育技术的运用意识上尚有所欠缺。他们对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但是,与中老年教师相比,年轻教师更善于运用新型教育技术,他们对教育技术的运用保持了更多的关注。这说明,农村小学教师要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应该首先提高自身在教学中运用新技术的意识。尤其是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他们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的知识构成特点,都对运用教学技术不利。因此,他们不仅要向年轻教师学习,而且更要转变自身观念。2.1.2. 重要性认识分析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统计表(%)非常熟悉比较熟悉一般比较陌生完全不理解老年教师1.812.718.227.340.0年轻教师22.670.65.01.60.2从表中数据看,大多数老年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不了解,约占67.3%。年轻教师稍微好一点,熟悉或比较熟悉的约占53.2%,说明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新型教育理念,更重视教育技术的运用。这和年轻教师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他们更新教育理念,也更倾向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老年教师中,也有少部分(约占14.5%)教师熟悉教育技术,说明在中老年教师中普及新型教育技术具有较大可能性。教育技术理论层面定义统计表(%)非常熟悉比较熟悉一般比较陌生完全不理解老年教师1.82.78.277.310.0年轻教师1.78.39.075.85.2从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年轻教师熟悉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均只占少数(分别占4.5%和10.0%)。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还是比较生疏的。教师能力素质与教育技术研究统计表(%)是否发表相关论文经常发表偶尔发表很少发表尚未发表无所谓老年教师1.82.728.227.340.0年轻教师5.8021.622.650.0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关论文的撰写方面,发表相关论文的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分别占总数的71.7%和67.4%,均占多数。说明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注重相关论文的发表。这一点似乎和上面调查结果有矛盾,但经过调查发现,其实很多教师发表论文的动机是出于评职称的考虑。因此,虽然教师普遍比较重视相关论文的发表,或者都有过发表相关论文的经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非常重视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即无论教师发表有关教育技术的论文是出于何种动机,至少他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重视程度肯定会有所增加的。小结:在对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由于以前的条件局限,再加上自身教龄比较长,受长期的惯性影响,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陌生,如不加快转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就有落后与时代潮流,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特点的危险。2.1.3. 评价反思常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统计表(%)传统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其他信息资源老年教师20.82.728.27.3年轻教师15.810.021.62.6从表中数据得知,多数教师主要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教学资源,对诸如网络、多媒体和各种新型办公软件使用的比较少。其中,年轻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资源时要优于中老年教师。对教育技术运用效果与效率评价反思情况统计表(%)传统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其他信息资源老年教师1.82.728.227.3年轻教师5.8021.622.6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无论是对传统教学资源还是多诸如网络信息、多媒体和常用办公软件等新型教学资源都缺乏足够评价与反思。说明,农村小学教师对现代新型教育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2.2. 知识技能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维度表一级维度:知识技能二级维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调查内容教师对教育思想、理念念的理解程度,对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的了解程度教师教学媒体设计开发与维护管理及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程度2.2.1. 基本知识调查结果分析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的了解程度统计表(%)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比较陌生完全不理解老年教师5.76.840.027.320.2年轻教师12.650.635.01.60.2由表中数据得知,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缺乏足够的了解,其中中老年教师对新教育理念还比较了解的只占总数的12.5%,年轻教师稍微好一点约占总数的63.2%,但仍低于国家有关要求。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理解的缺失与他们对现代新型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他们基本上就处于一种固步自封的状态,不熟悉外部教育世界的变化。最终对新教育理念感到陌生。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理解程度统计表(%)非常熟悉比较熟悉一般比较陌生完全不了解老年教师1.32.738.237.820.0年轻教师12.229.645.011.61.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运用范畴缺乏足够的理解。其中中老年教师比较理解这一基本概念的仅占4.0%,年轻教师也只有41.8%。可见,他们对教育技术尚有待提高。2.2.2. 对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的了解程度分析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应用频率统计表经常使用比较常用一般比较少用完全不用老年教师11.322.748.217.80年轻教师23.229.635.611.60从表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不存在完全不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的教师,但是,频率在比较常用以上的却未占多数,其中中老年教师约占34.0%,年轻教师约占52.8%。可见,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对现代信息技术都有所使用,但运用意识仍有待提高。2.2.3. 基本技能调查结果分析教学媒体设计开发情况统计表(%)以设计或开发未设计或开发老年教师0.299.8年轻教师1.298.8从表中数据得知,许多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均限于表层方面。其中,只要0.2%和1.2%的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能够自主进行少量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由于不能根据教学需要主动设计和开发教学软件,他们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处于被动状态。教学媒体维护管理情况统计表(%)经常进行比较频繁一般较少进行未有过老年教师11.322.748.217.80年轻教师23.229.635.611.602.2.4. 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分析掌握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数量情况统计表(%)一种两种三种四种五种以上老年教师11.322.748.217.80年轻教师23.229.635.611.60表中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使用几种信息检索工具,其中使用两到三种信息检索工具的教师居多(中老年教师约占总数的60.9%,年轻教师约占总数的65.2%)。但是,这些教师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只停留在简单搜索方面,缺乏进一步加工利用和分析的能力。小结:通过对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认识肤浅,应用意识淡薄。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在调查中,仅有31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教育技术的本质含义,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绝大部教师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其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有4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发展是有影响的。在深层的问题上,只有1703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师没有把教育技术作为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技能来对待,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比率极低。再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缺乏。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将应试教育作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把分数追求放在教学第一位,教学方法、思想简章陈旧,应用教育技术的意思淡薄,水平较低,特别是文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这一差异表明,教师这种看似积极的态度实际上缺乏稳固的认识基础。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模糊的,仍停留在表面层次。3. 调研结果综合分析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缺乏环境支持,基础建设薄弱首先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人文环境较差。调查发现,受现行政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学校对教师评聘考核、评估评先等方面仅依据单一的学生成绩,没有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缺乏必要人文保障,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不能营造积极开拓创新、大力提倡教改的上进氛围。其次是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得不到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学校只能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上。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上的投入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室、多媒教室等信息化装备,但由于观念、技术人员等因素,学校购买的计算机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学校信息化装备过时,长期得不到维护,老化严重,更谈不上“班班通”和信息化办公的实现了。由此可见,硬件建设的严重滞后,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发展的瓶颈。3.2. 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肤浅,应用意识淡薄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在调查中,仅有31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教育技术的本质含义,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绝大部教师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其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有4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发展是有影响的。在深层的问题上,只有1703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师没有把教育技术作为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技能来对待,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比率极低。再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缺乏。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将应试教育作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把分数追求放在教学第一位,教学方法、思想简章陈旧,应用教育技术的意思淡薄,水平较低,特别是文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这一差异表明,教师这种看似积极的态度实际上缺乏稳固的认识基础。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模糊的,仍停留在表面层次。3.3.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层次较低,学科整合乏力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资源还没有真正走入课堂。在对教师教学软件应用调查时发现,通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基本能够被教师掌握。而常用于教学设计及资源制作的软件,如F1ash、Photoshop、Authorware、Frontpage、Dreanweaver等,却极少被教师们掌握。以上数据表明,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仍以第二代媒体技术为主,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装备及资源应用欠缺。其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差。在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由于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作指导,没有先进的技术技能作支撑,教师很难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很难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综合统计结果显示,仅有26的教师能坚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仅15的教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差。4. 应对策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4.1.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我们通过这次调研发现,许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教育技术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破口,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中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的主力军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提高技术人员的认识水平,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先行一步,在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4.2. 逐步树立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新观念教育技术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新型教育理念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教育观的实现创造了便利条件,新教育观的确立又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舞台。而广大教师也必须在新型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