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自主解读诗歌。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杜甫、陆游的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难点:如何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无数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等,这些人物或仁或义,或忠或智,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而诸葛亮可以说是其中之最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创作的灵感,写到他的诗词就不计其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首代表作蜀相书愤。二.研讨新课(一)蜀相一、知人论世,了解作家与诸葛亮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一个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就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就是要探求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下面请几位同学根据这些点来讲讲杜甫的生平际遇。 几位学生回答,补充,共同明确如下: 教师板书:素有大志,生活困顿,命运坎坷,才志不展。2、除了对作者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外,对于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物也应当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更容易理解诗歌。诸葛亮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也请几位同学来讲讲他的生平际遇。学生回答,明确如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了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臣之间的关系是鱼水相得。最后在北伐过程中病死在五丈原。3、想一想,这样的杜甫去参观武侯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明确如下:歌颂,赞扬,景仰,追思,怀念,叹惜,痛惜等等类似情感。二、以意逆志,解读诗歌1、朗读,感知:结合课后习题一自由诵读蜀相,要求带点感情。全班齐读。2、自主赏析本诗写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那么这种感情是怎么样表达出来的呢?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诗人的这种敬意或是叹息来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此诗,自主赏析,讨论交流,积极发言。教师示例:标题,用蜀相而不用武侯祠,可知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崇敬。 学生回答,鼓励发言,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共同明确如下: 首联:“寻”饱含了诗人对其无限追慕的情怀,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柏森森”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颔联:表面写景,实则写情。以乐景写哀情。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人们把诸葛亮遗忘了,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颈联:写诸葛亮的才德,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尾联: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本句也寄托了杜甫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三、小结,转入学习书愤(二)书愤一、 知人论世,了解陆游生平际遇与作品背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二、运用“以意逆意 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比较陆游的书愤与本诗,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和抒发个人感情等方面有哪里不同。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如下:1 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杜诗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而陆诗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的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与叹息。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三)迁移拓展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一、知人论世 阮籍(210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文学艺术才能超群。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与司马氏多抗衡。诗多五言,对当时黑暗现实多讥刺,辞语隐约。 正始时期,代表世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在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之后,与曹魏统治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政权的斗争,政治异常黑暗。阮籍早年“好书诗”,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中,不仅抱负无由施展,自身的安全也没有保障。于是转而崇尚老庄思想,对黑暗的现实采取了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二、以意逆志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四)考题链接武夷山中(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三、布置作业1、背诵蜀相书愤2、预习推荐作品四、教后反思1、自我反思:推荐作品里的五首诗歌要上到哪种程度?考题链接里的第二道题目,与本课重点无关,要不要删?事实证实要删。深度无法拓展,无法突破。2、评课: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教态亲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重点应该是蜀相书愤,那首推荐作品只是简单带过,所以可以大胆删去。 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宏公务员考试语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油墨树脂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鲍奕希浙江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乡县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城市道路环境整治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 xx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报送管理制度
- 2025福建仙游县食品公司遴选正式职工2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6年建筑装饰公司指纹考勤精准管理制度
- 地下水及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技术与方案
- 不锈钢电梯门套合同
- 数字孪生简介介绍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与治疗新进展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课件
- 华为H12-611 V1.0 HCIA-openEuler认证备考试题库及答案(高分刷题版)
-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包头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娱乐场所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 GB/T 18033-2007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