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冶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大冶市妇联(2010年6月2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全国、省妇联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全面动态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生存、发展状况,我市妇联继2007年初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进行调查后,于今年6月上中旬再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调查情况:我们遵从全国和省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即“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就业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本次调查对象为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范围覆盖全市14个乡镇(场)的所有中小学及部分幼儿园,是一次本市农村在园在校留守儿童状况的全面调查。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通知,市教育局和各乡镇中心学校积极配合调研, 14个乡镇(场)妇联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分别采取填写登记表,入户调查,与村干部、监护人、教师座谈等形式,在本辖区开展了调研工作,并各自形成了本地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市妇联在14个乡镇(场)调研报告和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形成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二)调查显示:1、数据统计。全市共有在园在校留守儿童9490人,其中,女童3986人,占比42%;男童5504人,占比58%;他们中,学前儿童3796人,占比40%;小学生3540万人,占比37.31%;初中生2154万人,占比22.69%。有托管监护人的留守儿童9291人,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监护的占89%,由亲戚同辈监护的占11%;无托管监护的留守儿童199人,占留守儿童的2.1%。2、分布情况。我市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全市14个乡镇(场)、街办皆有留守儿童。相对而言,城区和靠城区较近的街办、乡镇以及工矿业发达、辖区内企业较多的乡镇,留守儿童较少,具体是东岳街办、经济开发区、东风农场、金湖街办、陈贵镇等。而山区、湖区和较为偏远的乡镇,留守儿童人数则较多,具体为保安、金山店、还地桥、茗山、灵乡、金牛、殷祖、刘仁八、大箕铺镇等乡镇。这些乡镇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在园在校儿童总数的1120.9%不等,且大多数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一些高山村,远离镇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村。如,刘仁八镇的金柯村留守儿童占全村适龄儿童总数的37%,八角亭小学286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170多名,占比59.4%;灵乡镇正义希望学校有学生923人,其中留守儿童250名,占比27.09%;还地桥镇的马石立小学、吴祠小学和保安镇的牛山小学,留守儿童比值也分别占到了36.9%、48.6%、35.2%。3、动态变化。与2007年初相比,我市14岁以下留守儿童减少了2600余人。原因有二:一是我市有部分农民工相继返乡,就近务工;二是还有少数务工农民夫妻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相关就学政策的完善,将孩子带去了务工城市进园上学。二、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亲情缺失,多数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障碍。父母在外打工使留守儿童感觉亲情缺失,这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少倾诉对象,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心理抑郁,性格内向孤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一些留守女孩在生理变化出现时由于得不到学校和家庭特别是母亲的关心和指导,往往表现出极大的惊慌和不安。金山店镇调查报告显示,全镇859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家次数普遍较少。其中,仅每年春节回家一次的占33.2%,有11.1%的父母每隔两三年回家一次,一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较为生疏。陈贵镇也有类似的报告,该镇刘家畈村留守孩子纪某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当父母打回电话,他都是爱接不接的,时常发呆,不大和人说话,一有空就玩电玩。金山店镇在随机调查中甚至还发现有个别父母七八年未回家的例子,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形同陌生人。刘仁八镇报告显示,75%的留守儿童渴望将自己的愿望、心里话向父母倾诉,孩子最信任的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再好,也无法代替爸爸妈妈。据大多数乡镇报告统计,我市80%的留守儿童父母主要靠电话来维系与孩子的联系,但一周内能与孩子联系一次的父母还不到1/3。77%的留守儿童想念父母,难以应对亲情关系的断裂和隔膜,15%的留守儿童感觉对父母陌生,认为与父母联系不联系无所谓。在随访中,有些被调查的儿童一提到妈妈,就眼泪汪汪的。跟父母通电话,有的孩子此次都忍不住流泪。2、监护不力,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年龄偏大的祖辈监护,所以他们中有一部分孩子不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而且还要过早地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刘仁八镇八角亭村的留守女童饶桃星就是典型的例子。她的爸妈在外打工好几年了,留下她和5岁的弟弟在家与77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耳聋、腿脚不便,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不但照顾不了姐弟俩,反而需要她的照顾。12岁的她每天放学一回家就要抹桌扫地,洗米做饭,点火炒菜,几乎操持着所有的家务,同时还要辅导调皮的弟弟学习。多个乡镇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面临安全隐患。一些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治疗,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溺水、车祸、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如,陈贵镇余洪村雄家庄湾的留守儿童余某与爷爷奶奶在家共同生活,前年夏季的一天,该小孩不幸被狗咬了一口,当时老人没在意,孩子也没说,因没及时治疗,不久就发病死了,孩子年仅5岁。刘仁八镇郑沟村13岁留守女童郑珍珍长期寄居在开理发店的叔叔家,由于她个头较矮小,性格内向,常遭到不懂事的孩子取笑、打骂。叔叔平时生意忙,往往只满足她物质上的要求,她在受委屈后得不到亲人的及时帮助和安慰,小小年纪竟有了轻生的念头。殷祖镇董口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在去年暑期私自与同伴一起游泳不慎溺水身亡。茗山乡合桥村由爷爷奶奶监护的6岁留守儿童柯旦于今年4月17日上午放学回家时,弯腰系鞋带不小心被后面一辆疾驶而来的货车压死。保安镇分别由外公外婆和奶奶照护的两名留守儿童于6月28日不幸溺水身亡。市妇联在近两年的日常接访中,还接处了两起与祖辈一起留守在家的女童被猥亵、强奸的案例。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伤。3、教育不够,许多留守儿童成绩不良,行为失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家庭教育明显欠缺,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我市89%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这些老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文化素质偏低,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难以给留守儿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在学习上也不能给留守儿童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同时,老人与孩子的代沟较深,难以沟通交流。还有部分老人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保安镇、茗山乡报告中还显示,有不少老人为帮孩子逃避老师的处罚还帮着孩子撒谎,使孩子养成撒谎、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致使教师无法管教。如彭晚村福特希望小学五年级彭勇同学,脑子非常聪明,爷爷对他特别溺爱,总怕他吃了亏,对他的管教也很放松,致使他有时上学逃课,作业也经常不能完成。二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管理空缺,导致孩子心理和行为异化。我市农村的绝大多数老年监护人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的意识差,有的监护人根本不知道孩子的老师是谁,而农村学校教师普遍负担重,对留守儿童缺乏特别的关爱,不能及时、主动地与监护人取得联系和沟通。这中间存在的管理教育空缺致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无法疏导和解决,一些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管理更正。刘仁八镇报告,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36%有说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表现;17%有顶撞老师、逃学、打架甚至通宵上网等不良行为;还有少数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管,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染上了偷盗等恶习。陈贵镇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镇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的占45%。其中,说谎、打架、好玩懒做、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抽烟等不良现象占30%。三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优良的不多。殷祖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反映,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在家时成绩较好,父母一外出打工,孩子作业就经常不做,或敷衍塞责,成绩就明显下降。保安镇在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市妇联近日还随机抽查了今年5月份公安部门违法犯罪案件记录。东岳派出所上报的15名1992年以后出生的未成年违法人员中,有2名留守儿童参与了赌博、斗殴等违法活动。4、生活贫困,许多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从各乡镇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多数比较贫困。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活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老人素有节俭的习惯,不懂得饮食营养合理搭配,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如,东风农场水产场的皮利群读一年级,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寄钱回来给奶奶。奶奶多病,父亲寄钱有限,所以她经常蓬头垢面,饥一顿、饱一顿,饿着肚子上学是常有的事,长期营养不良让她面黄肌瘦。一些学校老师还反映,部分留守儿童在听课时出现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等现象。三、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分析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制度滞后。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务工,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及与之相伴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和政策上的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里入学、就医等方面的昂贵费用,因而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比如: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虽然普遍实行了“两免”(免杂费、免课本费)但对“一补”(补助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的落实却只限在原籍所在地,农村学生赴外地读书的则不在此补助之列。虽然有政策规定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不另收借读费,是实行起来有所差池。加之城乡学校教材和科目设立的不同等,都加大了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的难度,使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增大。2、社会重视不够。从党政工作的大局来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狠抓农民增收,已成共识和重要的工作目标,但是对因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还重视不够,还没有把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到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接班人这一高度来认识。从社会环境来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对流动人口子女歧视的现象,推行无歧视政策,营造和谐氛围,为农村留守儿童平等进入并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尚需多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3、部门职责不明确。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妇联、教育局等一些部门和单位围绕留守儿童问题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缺少一个统筹指导的机构。一方面留守儿童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另一方面各部门职责不明确,留守儿童的教育、卫生保健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薄弱,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整体推动工作的体制还没有形成;第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不够,全方位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尚未建立。4、教育责任方缺位。从留守儿童家庭来看,由于外出打工的艰辛,父母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出现偏差,在两者之间往往选择前者,多数是把孩子交给年老、没文化、没有监护能力的爷爷奶奶而一走了之,从而忽略了父母对孩子应尽的教育和关心。从学校来看,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特殊的关照和教育,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的教育严重空缺。从农村基层组织来看,把精力放在劳务输转增加收入上,根本没有考虑“为农民工带孩子的问题”。四、妇联所作的有效尝试关心、爱护留守儿童,促进广大农村、社区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健康成长,是各级妇联组织应尽的职责。近两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一)争取重视,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1、建档立案。按照统一要求,各乡镇妇联为辖区内的留守儿童一一建立了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父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住址、电话;留守儿童校内外表现情况、学习成绩等,为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动态跟踪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依据。2、源头调研。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日益突出的生活、心理、社会问题,寻求“救治”良药,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写成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浅论如何整合资源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等调查报告,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也为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指南。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撰写议案提案,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的提案目前已得到了多家部门的重视实施。(二)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向深发展1、成立领导机构。2007年4月,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妇联主席担任,妇儿工委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市妇联各部室成员各负其责。我们统一部署,及时出台下发了全市妇联系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意见,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每年工作的重点来抓,纳入整体帮扶结对的重要内容,确保关爱工作落到实处。2、开展多项爱心帮扶活动。一是开展了恒爱行动。2006年底,我们根据上级妇联的总体部署,以还地桥镇土库村为试点,启动了“恒爱行动”,组织妇女为农村留守儿童编织爱心毛衣100多件,为远离妈妈的孩子送去了母爱。二是开展了“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2007年4月,我们向市直各单位及乡镇下发了关于招募“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宣传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的目的和意义。同年5月30日,市妇联与市启博双语幼儿园联合举办了大冶市迎“六一”文艺演出暨关爱留守儿童启动仪式。 2007年,全市首批招募了250名有责任心、家教经验较为丰富的“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这些“爱心妈妈”非常珍惜这种独特的母子母女缘,她们和结对的孩子经常联络,帮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演绎了一曲曲人间温爱之歌。近几年来,各乡镇和市直各单位根据“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帮扶制度,针对留守儿童的所思、所想、所盼,有的放矢,力求实效,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结对帮扶活动。这些单位参与关爱留守工作的共同特点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干部参与、帮扶有序,影响深远,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全市爱心妈妈队伍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妇联系统正式招募的爱心妈妈达到了1000余人,教育、司法、民政等各条战线还有很多热心人士在最基层默默地关爱着留守儿童。全市近两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爱心妈妈。如,市实验中学傅全英老师把几个留守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倍加关爱,2008年六一期间被省妇联授予全省十佳“爱心妈妈”称号。三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近年来,我们与教育局联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报告团、家庭教育指导员(志愿者)的作用,积极推进家教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同时将留守儿童作为家教活动的重点对象。如2009年在殷祖、还地桥、大冶一中等家长学校举办了10场家庭报告会,有800余名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参加了聆听。许多农村中小学利用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之机,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为孩子和爷爷奶奶加强互动创造机会,促进了亲情的交流,并利用节假日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际,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提高监护能力。一些乡镇妇联还分别组织开展了以“争做合格母亲、争创和谐家庭”、“给外出打工的妈妈写封信”等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和优秀监护人、优秀留守儿童评选表彰活动,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孩子的家庭、社会责任感,融洽了亲情,提高了监护人、临时监护人的综合素质。四是探索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重要阵地。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我们尝试着探索依托学校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托管、托教中心等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机构,2008年在殷祖镇丁山村和还地桥镇土库村分别建立了两所留守儿童服务站。土库村留守儿童服务站工作尤为出色,设立了亲情电话,在站点以外还于村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使该村200多名留守儿童有了良好的活动、交流场地,获得了省妇联的授牌。2009年“六一”期间,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会,会前组织全市妇女干部和部分留守儿童较多的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参观土库村留守儿童服务站,积极在全市推广土库村留守儿童服务站村、校、警、家多方参与管理的建站模式。目前,全市已建起留守儿童服务站点10家。五是推动“岗村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结合全市巾帼示范岗创建,我们鼓励各创岗单位与各自联系村结对,开展关爱结对村留守儿童活动。该项活动于2007年10启动,今年达到了高潮。3-6月,全市市直各局和一些私企的近30家巾帼示范岗与结对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互动,从生活、心理等方面对他们给予了关爱。市公安局、地税局、交通局、环保局等多家单位示范岗的女职工自愿担任爱心妈妈,关心结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五、对策与建议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稳定。针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调查,提出如下建议:1、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留守儿童问题是未成年人问题,也是农民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和谐社会、新农村和精神文明三大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相关单位工作职责,纳入“三农”工作大局,在农民工问题和劳务输出工作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解决。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2、政府主导,成立留守儿童问题专门议事机构。建议由市政府主导,指定市教育局、文明办或妇儿工委办为牵头单位,成立由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卫生、计生、文明办、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有关单位工作职责,制定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留守儿童工作评估机制,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牵头单位必须协调、指导、督促各有关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开展留守儿童工作,使各单位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并在年终组织专项检查,奖优罚劣。3、摸清实情,全面建立留守儿童动态档案。要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服务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首先必须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需求及呼声。每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动态外出和返乡,留守儿童的数量、对象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着力建好留守儿童的动态档案十分必要,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父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住址、电话;留守儿童校内外表现情况、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心理问题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动态跟踪管理和服务。4、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我市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集中在各中小学校,市教育部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逐级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机构。特别是各农村中小学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据了解,我市农村各中小学急缺专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渔业养殖疾病防控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色汽车设计理念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动物保健品数字化营销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招聘6名考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典优)
- 房屋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
- 环保行业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高速公路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 政府装监控合同范本
- 代运营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拆除工程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 重症凝血病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 2025年度麻精药品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新交际英语(2024)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
- 同济大学《通信原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业务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