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校庆动员大会的讲话3篇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校庆理应是追寻办学足迹、总结办学经验、培植大学文化、提升大学品位、展示大学风貌的教育节、文化节。而现实的校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文化本真的现象。下文是xxxx为大家整理的校庆动员大会的讲话,仅供参考。校庆动员大会的讲话一:老师们、同学们:时光飞逝,校勤工中心已经十周岁了。十年,一段洒满汗水的青春岁月;十年,一个铭记于心的青春印记;十年,一条风雨无阻的青春道路;十年,一曲谱满欢乐的青春赞歌!十年来,中心人兢兢业业的为我们的“家”勤工助学中心做着贡献,为我们的家过“十周岁”生日是我们每一个中心人的梦想,是家给我们的使命。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十年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品位,从中感悟的是对成就的喜悦,忆苦思甜,对所有支持、关心校勤工助学中心发展的人们感恩。我们倡导别人感恩,我们自己践行感恩。今年中心将举班隆重的1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中心全体成员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统一思想,确保XX年周年庆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此次庆典是对中心XX年工作历程的回顾、总和和展示,我们要把这段宝贵的历史完整地记录并传承下来。此次庆典更是面向未来的一次宣言,要以10周年庆为契机,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明确方向,为中心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如何做好10周年庆筹备工作,我提出几点明确要求:一、要把10周年庆筹备工作作为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把中心全体成员动员起来,全员参加到10周年庆工作中;二、要努力把握10周年庆各项工作安排细节,集中精力,落实责任,加强沟通,团结协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细化的各项分工任务;三、要处理好10周年庆工作与中心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要筹备人力、物力,安排好时间,做到两促进、两不误,确保10周年庆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干部带头,做好10周年庆筹备总体方案在本部门的落实;要加大宣传,努力营造10周年庆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落实责任,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把10周年庆庆典活动这件大事、喜事办好。亲爱的同学们,离10周年庆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即将拉开序幕。我相信在中心各级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团结一致,兢兢业业,一定能将中心这场盛大的生日宴会做得很好,在中心乃至福建工程学院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成为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把祝福传递给我们永远的“家”校勤工助学中心,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一名中层干部,尽管我圆满完成了保卫科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仍然存在的许多不足:一是有时考虑问题站的理论高度不够,分析不够全面、具体;二是工作中有时候还有急躁情绪,有些工作抓得不够细;三是主动服务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再一个就是我个人性格原因,讲话有时比较直接也很尖锐,没有顾及他人感受,无形中可能会得罪人,但我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校的工作,敬请谅解!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在今后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学校发展和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校庆动员大会的讲话二:老师们、同学们:今年,我校将迎来建校50周年华诞,这是肇庆市技师学院建设和发展史上的盛事,也是学校升为技师学院后又一难得发展机遇。我校拟定于11月中、下旬举办校庆庆典活动,为了积极有序地组织开展校庆各项活动,今天,我在这里就50周年校庆工作作一个简单的动员,以便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校庆筹备工作中来。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充分认识举办50周年校庆的重大意义1.举办50周年校庆,是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的重要契机。我校1964年创办于肇庆市(历经肇庆地区技工学校、肇庆专区红卫技术学校、肇庆市技工学校、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肇庆市技师学院),曾一度停办,两迁校址,五易其名,然而风雨坎坷阻挡不了薪火相传,五十年传道授业,承前启后,自强不息。学校从一百人的办学规模发展成为超过万人的技师学院,更被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五朵金花”之一。我校始终以敏锐的市场触觉,紧跟技工教育发展的步伐,勇于改革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之路。1988年被评为省重点技校,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国家重点技校,1998年被国家劳动部定为“全国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1999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20xx年被定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xx年肇庆市第三技工学校并入我校,20xx年晋升为技师学院,20xx年肇庆汽车技工学校并入我校。近年来,我院在“外树形象”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内强素质”工作,着力推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美化工作,不断深化幸福校园建设,各项工作稳健、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以校庆为契机,认真回顾办学历程,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总结办学经验,进一步凝炼学校精神,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源泉。2.举办50周年校庆,是展示办学成就、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载体。50年来,特别是近20xx年来,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技工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规模从办学初期的100人发展到今天10829人,学校目前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38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71人,高级技师54人,设有42个中技、高技、预备技师全日制专业和25个高级工、技师培训考证专业,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的技工院校,学校师生多次在全国、省、市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先后获全国专利11项,获省、市“技术能手”称号27人次,获肇庆市学科带头人2人,获肇庆市名师1人。学校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就适应能力强,就业率100%。学校是广东省办学历史长,办学层次高、办学规模大,办学实力最强的技工院校之一。3.举办50周年校庆,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途经。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50年的办学实践,为我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和重要时期,学校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和种种困难。在如此重要的时刻,我们更需要抓住我国、我省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提升。通过举办校庆,我们“以服务求支持,以成就求认同,以贡献求发展”,加强对外交流,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争取上级领导更多更大的重视和投入,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更多更大的关心和支持,优化外部办学环境,拓展办学空间,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因素,使校庆成为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舞台。二、我校50周年校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思路学校对举办50周年校庆高度重视,把校庆工作列入今年重点工作。,校庆的原则是“隆重、热烈、务实、节约”,校庆的主要活动概括起来为“五个一工程”,即:举办一场庆典大会,新建一个校史馆,出版一本校史画册, 一次怀旧晚宴。三、对做好我校50周年校庆工作的几点要求我校5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在这里我代表学校提几点要求:1.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校50周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要把建校50周年校庆活动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校庆筹备工作与学校发展统一起来。2.要广泛发动,积极参与。要大力宣传、积极发动,为校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顾全大局、全力支持,为校庆活动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3.要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校庆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要正确处理好校庆筹备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到周密组织,精心安排,积极筹划,狠抓落实。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借50周年校庆的东风,把50周年校庆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谢谢大家!校庆动员大会的讲话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欢聚一起,共同庆祝湛江农垦实验中学建校10周年。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班子,向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兄弟学校、各位家长、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自强不息传薪火,科学发展铸辉煌。湛江农垦实验中学创办于20xx年,至今走过了十周年历程。学校的历史渊源深远,人才辈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粤西农垦干部学校、广东农垦湛江师范学校,从20xx年8月从湖光校区搬迁至麻章现校址。现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农垦示范性高中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广东省500强高中学校,属湛江市第一批次招生录取学校,是全国高考定点考场。办学十年以来,实验中学秉承着“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好“学生向往、群众满意、上级称赞的品牌高中”为宗旨,十年磨一剑,不负重托,不负众望,在教育战线中,走出了一条跨越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学校十年科学发展,凝聚着学校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心血,留存着众多校友的成长足迹和青春风采。转制为普通高中以来,承前启后的农垦实验中学人不断改革创新,建章立制,科学定位,民主管理,紧紧围绕“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特色扬校、发展兴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践行“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教师是一部教材,学生是一份答卷”等德育理念,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十年来,继往开来的农垦实验中学人在艰苦中创业,在竞争中生存,在发展中壮大,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学校规模由小变大。从当初8个班、30多名教师、4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52个班、210多名教职工、3000多名学生。我校的教师大都是来自全国名牌大学毕业生,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他们带来了多元文化,带来了青春活力和智慧,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设备由简变优。从当初简陋传统的教学设备发展到现在现代电教设备全覆盖,每一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一台手提电脑,大大提高了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教学连结硕果。十年砥砺,桃李芬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每学年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既有“省三好学生”获得者,又有“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近300人次;教师每年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获奖共70多篇;学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40多项。自20xx年首次参加高考并打响“开门红”以来,虽然高一入学成绩不高,但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高考本科完成率在165%206%之间,大学上线率在80%90%之间,连续6年获得“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称号,先后为高校共输送了近6000名优秀毕业生,有大批学生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名牌大学,他们在高校继续深造,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20xx届姚礼新同学考上了中国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还有一批学生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凝聚着学校历届领导、老师的智慧和心血;母校的摇篮,孕育着历届众多学子的美好梦想;母校的天地,留存着学子们的成长足迹和青春风采。学校十年科学发展,更凝聚着省农垦总局、湛江农垦局、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和鼎力支持。省农垦总局领导和湛江农垦局蔡泽祺局长、欧阳艳副局长、黄国强副局长等多次莅临指导,湛江市教育局林涛局长,李尚武、苏盛、周伟武副局长,麻章区委书记伍文兴、区长林洪、副区长庄林娟以及麻章区教育局彭镇强局长也先后多次莅临我校调研和指导工作,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成为了我校科学发展的坚强后盾。各兄弟学校、广大家长、社会各界朋友也都非常关注我校,并给予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清华大学乔十光教授、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安立霈教授、广州树华教育集团等都先后多次莅临我校讲学交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产抵押延期还款合同3篇
- 马鞍山市铁塔维护合同4篇
- 新解读《GB-T 30985-2014光纤制造用石英玻璃把持棒》
- 建渣运输合同范本
- 食堂雇佣员工合同范本
- 出售农村车库合同范本
- f封窗合同范本
- 福特金融租赁合同范本
- 红酒劳动合同范本
- 电力塔征地合同范本
- 铁路专项病害课件
- 开学安全教育课件
- 桥梁养护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阳泉平定县从社区专职网格员中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高一数学暑假检测卷(学生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A版)
-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