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儿女英雄传》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儿女英雄传》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女英雄传读书笔记闲暇时,无聊与空虚充斥脑海,叫人无可奈何,仿佛除了工作,一切其它的活动都已提不起兴致了。看着书架上许久未曾触碰的书籍,该有多么的伤心,如此的书架又哪里有资格使用?又哪里算是书架呢?又不是在拍电视,搞采访,装作一副知识分子模样的所谓名人坐在镜头前,后面则是满满的书籍。我之所以不去碰它,是大可下载到的,合乎自己兴趣的书籍,都已被放置在手机里面了,因为这样更便于阅读,无时无刻不在偶尔的清闲时刻找寻乐趣与哲理。至于回到家中,尚且有电脑中储存的PDF格式的大量全集在等着我去翻阅。这样一来,无论是曾经买下的,还是从大姑家放赖摄取的,即便沾染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也极少去动。惟一的例外当属前些日子偶然犯感冒,又苦无作乐,只好将从大姑家拿回来的一部儿女英雄传放在手中,借由它放松精神,聊以慰藉。这部章回体小说,共四十回,作者乃文康先生,字铁山,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在我从始至终读这部被认为颇有艺术价值的清末小说,除了认识些许生字以外,其它的还真不晓得它之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首先,所谓成分问题,在我看来它根本不属于武侠小说,也不能冒失地称之为情爱小说,更无关历史,充其量不过算得上是很不错的,细节入微的,未脱离旧俗窠臼的“劝人为善”的小说。最近的我非常喜欢用这四个字概括一种非现实情形下的,借天意、神游,劝慰或者尊之为“规劝世人”的小说形式。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在大书特书“天地君亲师”的道论,以及孔学究肆加赞扬的人伦纲常,叫人尊敬,并为己任,一副“照此办理”的架势。诚然,倘若人们愿意景仰倒也毫无话讲,倘真的是“照此办理”,恐怕想要舒服地在这世间过日子,并左右逢源,尽善尽美,纯粹是不合实际了。记得以前在读三言、两拍已是如此,都是从善者得善终,为恶者遭恶报。关于该书的主要人物,我是甚为钦佩的。他们光明磊落,至情至善,不与奸猾权贵同流合污,颇有性情、节气。同时燕北闲人,也就是该书作者文康先生确实煞费苦心,每一件事情上,明的暗的扣子缝得很结实,叫人有些时候不免高看其创作功底。再者,循序渐进以后的场景与事故,原先缝得结实的扣子便逐个脱落,使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惊奇感。作为闲言碎语、劝人为善的小说,它的优点与价值仅此而已。我也不愿意参照什么历史背景去评述这部小说,作为生存在清朝的文康先生,且是嘉庆、同治年间,正好赶上了清朝政府开始走下坡路的蹉跎岁月,其作品虽然大肆对黑暗社会进行婉转地抨击,并塑造了他所认为尤其理想的安学海这一人物。但是,该作品尚未摆脱封建教条似的格调,依然为孔孟教育影响下的种种效果而自负完美。十三妹也好,邓九公也罢,都还是属于封建社会下的贞妇、良民。前者知理、服从家庭,惟女子之责,应必要恪尽职守,却将初登场的直率、坦荡、不拘一格的洒脱性儿一扫而光。后者妄想立碑著名,一样如古,潇洒安逸下的后世留名之举动,身为绿林骄傲,仍搞学究仪式,岂不悲哉?我想关于此书的感慨与见解大抵就是这些了。不过若是作为通俗小说来读,诙谐打诨之处比比皆是,且流程较畅,虽作者自言自语、自圆其说之处仍留有重印,但总归是为章节事态发展着想,实非有嘲弄取笑之意。惟有一点,就是其中的乡词土字过于频繁了,不清楚是不是老北京特有的味道,我只是觉得我根本不清楚,若非注解多多,恐怕早些时候就将它撇到一旁了。再重申一次,这部小说在我看来并没有开什么先河,刻画的人物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