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doc_第1页
开题报告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doc_第2页
开题报告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doc_第3页
开题报告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doc_第4页
开题报告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 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系别: 四川文理学院计科系 年级: 2008级 专业(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3班) 学号: 2008090334 学生姓名: 熊莲 指导教师: 潘刚 年 月 日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数字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系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年 级2008级开题日期2011年12月学 号2008090334姓 名熊莲指导教师潘刚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到先进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资源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教学融入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和其他媒体,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手,大脑,眼睛,耳朵并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然而,在媒体教育的大力推行之下,媒体教育走向了很多的误区。恰到好处地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以支持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堂组件,培养学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多媒体教育准确化,标准化,精确化,和普及化。人类几千年的教育事业会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改革而飞速发展,取的更加辉煌的成绩。2.研究意义:多媒体教学作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优势。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急剧增加和人口的膨胀,急需训练有素、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且远。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在多媒体教学盛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出现偏颇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无法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尽管多媒体在教学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完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将对教育改革做很大贡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成为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做个课件,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有的甚至用Word去应付。在我国的各级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校,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其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预期效应远未发挥出来,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带来一些负面。我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的许多院校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与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问题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优化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实行上,而从理论视角去探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非常少。近五年(截止2011年12月)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检索到的文献中以“多媒体教学”为关键词的有3483篇,同时以“多媒体教学”和“认知理论”的只有34篇。普遍发现只对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功能和应用及模式的比较与优化进行了探讨,从理论视角去探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非常少。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网”、“全国教育网”以及部分地方教育科学规划网,查阅近几年的规划课题和教改课题,也很少有报道。2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特别是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由于其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的前瞻性,媒体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应用已相当成熟,其教学效果也相当明显。同时,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探讨也比我国早若干年。三、选题研究内容: 研究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对象的最佳功能,增加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兴趣; 研究如何根据教学的目标选择适当的的教学媒体,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使用媒体的数量和项目把握,使用媒体的次数,使用媒体时间的长短等;四、本选题研究技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理论学习,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导师指导,确定题目和研究内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撰写论文的实施,制作课件。制作问卷调查,对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第三阶段:完成阶段。研究内容的归纳,修改和答辩。2. 课题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3.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整理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误区,并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解决当前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科学利用多媒体设计教育课程,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技术的教学定位,进而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五、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1. 调研计划: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份,分别针对受多媒体教育的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教师;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科学处理,确保数据准确,真实;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相应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与对策。2011年10月到12月,收集资料;2012年1月,发放收集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2012年2月到3月,论文的第一次修改;2010年4月,论文第二,三次修改与校对;2012年5月,论文答辩的准备及答辩。2. 主要参考文献:1 任志青. 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改进J .教育技术.2011(7).2 孙卫华.点一点多媒体教学的软肋J.群文天地. 2011(5).3冯玲玉.对多媒体教学误区的深层梳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4方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5吴盛文. 刘兴革. 浅议多媒体教学的利弊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03).6尚礼斌. 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利弊J. 经营管理者 , 2010,(15).7徐艳山, 王国才. 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J. 福建电脑 , 2010,(06).8 于丽. 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08,(36).9 李春芝, 王永兴, 孟宪启. 多媒体说课课件的制作及注意的问题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10,(20).10 许晓光, 高静, 韩丹. 多媒体教学矫正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36).11 刘新文. 多媒体教学认识误区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思考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 2009,(04).12 冯建利. 多媒体教学优劣分析及改进方法J. 中国电力教育 , 2011,(07).13 刘美丹, 赵继颖. 关于多媒体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01).14 张震霞. 浅谈对多媒体教学的再思考J. 科技信息 , 2009,(29).15 张娜.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和对策J. 科教文汇(中旬刊) , 2011,(04).16 王光华, 韩海侠.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优化课堂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1,(19).17 李潼.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改进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11).18 饶君英.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个性化与发展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S2).19 孙威. 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J. 长白学刊 , 2011,(03).20 傅俭.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江苏高教 , 2011,(01).21 黄生学, 樊雅平.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 成人教育 , 2010,(01).22 郭金峰, 杨永战. 多媒体教学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