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西学东渐和维新.ppt_第1页
3.1西学东渐和维新.ppt_第2页
3.1西学东渐和维新.ppt_第3页
3.1西学东渐和维新.ppt_第4页
3.1西学东渐和维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双流棠湖中学邱君益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4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 林则徐 魏源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说明 本课的三个子目阐述了近代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 从立宪到共和的思想发展历程 走向共和 一目为阅读内容 知识能力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三维目标 识记林则徐 魏源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 向西方学习 的主要著作 主张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归纳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 以及每一历史阶段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 特征和作用 可以联系必修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和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以及必修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理解它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他们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 放眼全球 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树立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重难点说明 教学重点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设计 1 通过设置预习导读检测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充分了解学情 并回收预习问题生成单 2 根据回收学生预习问题生成情况 教师多媒体展示生成整合问题 3 根据前面预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先思考所呈现的问题 然后分小组讨论 形成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利用投影仪或上黑板书写等方式进行展示 其它小组进行补充 之后教师完善 点评 小结本课内容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4 根据课标要求设置拓展训练测试题 检测并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预习导读检测 一 睁眼看世界 1 背景 1 中国 前夕 清朝渐趋衰落 日益尖锐 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 远离 统治者沉浸在 的迷梦中 2 世界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加紧扩张 2 代表人物及活动 3 影响 1 启发人们冲破的束缚 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以探求之策 2 洋务派在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 西学为用 的思想 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 维新变法1 早期维新思想 随着的开展和的兴起而产生 预习导读检测 2 维新思想 l9世纪90年代 3 历史意义 1 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运动 2 维新派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 挽救民族危机 充满着激情 3 维新派力图使中国走上道路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具有进步意义 4 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冲击了旧文化 具有意义 5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预习导读检测 三 走向共和1 历史背景 1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表明在中国的受挫 2 签订以后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空前加剧 3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 革命思想 1 1894年 孙中山在 的誓词中提出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的主张 2 1903年 章太炎发表 一文 系统批判保皇立宪主张 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3 邹容发表 等著作 宣传反清革命 4 1905年 同盟会 成立 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3 进行论战 1 时间 从l905年到l907年 2 双方 革命派与 3 内容 要不要革命 要不要建立政体 4 意义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使许多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4 初步实现 l912年1月1日 正式成立 预习导读检测 1 通过设置预习导读检测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充分了解学情 并可引导学生将 睁眼看世界 维新变法 和 走向共和 三子目宏观联系在一起 从整体上把握和加深对 顺乎世界之潮流 的理解 2 初步让学生形成对各个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思维 掌握识记的基础知识 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问题生成整合 1 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 潮流 是什么 在这个潮流面前清朝统治者持什么 态度 2 近代前期中国人为什么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3 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历程 4 近代前期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顺应世界之潮流 各自有何特点 总体呈现出什么特点 世界之潮流是什么 为什么要 顺 怎样 顺 顺 呈现出什么特点 顺乎世界之潮流 思维点播 从破题的角度入手 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 纲举目张 可以宏观把握教材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达到论从史出 培养并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 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 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19世纪蒸汽机车 农耕文明的夕阳和工业文明的朝霞 材料一 材料二 天朝富有四海 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嘉庆帝的敕谕 互动释疑 1 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 潮流 是什么 在这个潮流面前清朝统治者持什么 态度 潮流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 资本主义近代化 态度 闭关锁国 虚骄自大 互动释疑 2 近代前期中国人为什么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4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 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 3 西学东渐的影响 本节的内容还可以跟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必修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 经济以及历史沉积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反应 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说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一江长流 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结合前面的视频和上述材料 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政治上 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对外关系上 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上 虚骄自大 闭目塞听 对世界一无所知 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3 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历程 互动释疑 1 睁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后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是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 的先驱 2 早期维新思想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 器物 的限制 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3 康梁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 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 使维新思想冲破重要阻扰 顽强地传播开来 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 民主共和思想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 孙中山将 建立民国 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 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4 近代前期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顺应世界之潮流 各自有何特点 总体呈现出什么特点 互动释疑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容 所谓 师夷长技 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 所谓 制夷 就是抵抗西方侵略 战胜敌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对这一思想我们如何认识 如何看待这一时期新思想 思考 天朝上国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以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指导思想 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为旗号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以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指导思想 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为旗号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局限在于没有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制度的层面 1 通过给学生展示两位历史人物图片和 四洲志 海国图志 书影以及 海国图志 序 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并有效识记知识 了解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 通过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幅图片展示 再结合必修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节 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学西方先进技术的 器物层次 特点 4 近代前期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顺应世界之潮流 各自有何特点 总体呈现出什么特点 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 马关条约 维新变法第一人 康有为 1858 1927 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近代中国思想家 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 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维新 以挽救民族危机 领导 百日维新 这一政治改革运动 主张由光绪亲政 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 反对用暴力革命 为何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互动释疑 1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 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把孔子描述成 托古改制 的人 想以此来减少变法阻力 2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局限性 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 梁启超 1873 1929 1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 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 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 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不敢也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互动释疑 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誓杀尽天下君主 使流血满地球 以泄万民之恨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激进的维新者 谭嗣同 1865 1898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 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 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 严复 1854 1921 互动释疑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何作用 政治方面 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运动思想方面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敢于放眼世界 追求新思想 倡西学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传播 促进人民觉醒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批判封建制度 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懂得理解历史作用的方法 4 近代前期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顺应世界之潮流 各自有何特点 总体呈现出什么特点 总体特点 逐步深入 由表及里 由浅到深 三 走向共和 阅读内容 从走向共和的背景 革命思想传播的方式 代表人物及主张 民主共和方案的确立及革命的实践等方面说明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是其思想发展的主流 总体特点 逐步深入 由表及里 由浅到深 围绕挽救民族危亡的主题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向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 顺乎世界之潮流 社会逐步的近代化 小结 19世纪末中国进步思想的主流是维新变法思想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主流 1 杂文月刊 曾刊登过一篇名为 中国简史 的文章 其中有 林则徐说 我销 洪秀全说 我反 康有为说 我变 孙中山说 看我的 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A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 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拓展训练 2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 评论一 百年喜读樽前兆 万里惊看海外文 陈世镕评论二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 指掌形势可为奇书 陈澧 评论三 欲制夷患 必筹夷情 尤为有用之书 林昌彝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演论 C 新潮 D 青年杂志 3 上师尧舜三代 外采东西强国 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 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 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 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 明确了学习敌人是为了战胜敌人的辨证关系 时富国强兵以御外侮的道路 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了前进的足迹 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如何认识这一思想的影响 核心思想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 抵抗西方侵略 战胜敌人 这是近代中国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 先圣先贤的法制 历代相传 绝不可变更的 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