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观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特性、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的能力(剖面的挖掘和测量),在野外实习过程中练习课堂知识,提高基本素质。关键词:河流地貌 喀斯特地貌 江心洲 二元结构 一、杭州地区概况杭州以她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中国人几乎无人不晓的口号表达出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这座充满神话的“人间仙境”由衷的赞美。杭州地处钱塘江冲积平原,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终端。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已有年的悠久历史,古称钱塘、临安,吴越、南宋先后建都于此,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杭州尤以西湖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美丽的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两堤卧波,三岛浮水,风景秀丽,四季异色,古迹珠连,名人荟萃,历代诗人吟咏不绝。杭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众多景点或诡异神秘、内蕴深沉,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青水秀、风情万般。全市现有多个对外开放景点和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庙、西泠印社、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龙井、虎跑等最为著名。二、杭州地区地层构造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皱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层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组成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假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杭州地区地层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可见下述由老到新的地层:1、奥陶系留下组(O11):本层与下伏震旦系呈断层接触。下部以深灰色薄层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质泥岩或泥灰岩,产丰富的三叶虫及腕足类化石。中部以深灰色网纹状、瘤条状、疙瘩状及带状条白状为主,局部含有泥质硅质岩,灰岩中普遍含有生物碎屑和头足类、腕足类及三叶虫化石。上部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偶夹瘤状夹岩。荆山组(O12):厚61米。与下伏留下组为整合接触。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条纹状、瘤状灰岩,含生物碎屑和头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闲林组(O13):厚47.5米,与下伏荆山组为整合接触。主要由深灰色中厚网状纹,含有头足类和牙形刺等化石。牯牛组(O14):厚10.6米,与下伏闲林组整合接触。为灰色到灰白色中层块状粗晶灰岩,产头足类和牙形刺等化石。2、志留系安吉组:厚300米,为黄绿灰绿色石灰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等。大白地组:厚749842米,为灰色中厚层细砂岩夹黄绿色粉砂质泥岩。康山组:厚450米,底部为黑绿色含砾砂岩,中部为砂岩,顶部为紫红色细砂岩。3、泥盆系唐家坞群:厚700800米,中下部为浅黄色石英砂岩,上部为紫红色岩屑石英。西湖组:厚309米,主要为白色粗粒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以及含砾石英砂岩。4、石炭系珠蔵坞组:厚为50米,岩性以紫红色以及杂色粉砂质泥岩为其特征。黄龙组:厚185米,岩性比较稳定,以灰白色厚层块状结晶灰岩为主,底部为白云岩或砂质白云岩。船山组:厚140米,为灰黑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岩以及含石灰岩。5、二叠系栖霞组:厚150米,岩性厚度变化不显著,为灰黑色含燧石团状生物碎屑岩,含有丰富的珊瑚、苔藓等化石。茅口组:厚86米,为深灰色含燧石团生物碎屑灰岩,顶部为薄层硅质岩。7、侏罗系本区只见上统,假流纹构造十分普遍,并富含褐色透镜状或团状碧玉。8、白垩系仅见下统,朝川组分布于九溪一带,为紫红色粉砂岩、砂砾岩等。9、第四系分布广泛,更新统以洪积为主,全新统横向变化较大,以海陆过度相为主。三、江心洲的发生及形成(一)江心洲的形成四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在河流节点上游的壅水段和下游的展宽段,泥沙落淤形成心滩,并逐渐发展成江心洲。这样的江心洲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水下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也很不稳定,可能因冲刷而消失,也可能向一岸移动成为边滩。第二阶段是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粒沙砾即推移质在浅滩上沉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涨,心滩不断下移,如南京长江的潜洲在19501956年期间,向下游移动了3.6千米。第三阶段是在心滩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平水面,就形成了江心洲。江心洲因常年出露水面,只有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滩面又覆盖厚层细粒粘土,因此,它可以耕作、居住,故而得名。它的形态稳定,有时洲头还因壅水作用,使洪水沙泥淤落洲头,使沙洲向上游伸展,如长江天星洲于1954年向上游伸延300米。江心洲出露水面时间较久以后,开始滋生植物,而植物的生长又促使含粘性的细颗粒泥沙得以沉积在洲面上,形成粘性土的覆盖层,使得江心洲趋于稳定。人类在江心洲上的定居开垦,加快快这一过程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新沙岛东缘看到,岛上居民为防止江水侵蚀江心洲,在周边筑起一道堤,减缓了水流对江岸的冲刷。第二种是通过水流切割边滩和沙嘴而产生的。在边滩过分宽广的河段,大水期间流路趋直,切割边滩而形成江心洲,江河道分为两段。第三种是主支流交际形成心滩,由于主流道与支流河道的水动力有一定差距,这样泥沙所受不同方向的力有利于沉降,从而形成江心洲。第四种是多环流河流已形成江心洲,在多个环流的回旋水流中,泥沙没有了单一方向的推动力,并且所受合力是回旋状或是多回旋状,因此更有利于河流中泥沙的沉积。(二)新沙岛沉积物质组成分析通过挖掘剖面,我们可以发现沙土的二元结构,这就说明泥沙交替是一个多旋回沉积的过程。通过对比,我们还可以发现洲头沙粒较粗,而洲尾沙粒较细,这主要是由于洲头流速较大,沙粒较粗的先沉积下来,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沙粒较细的也开始堆积。另外,我们也发现有土球,关于土球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泥在风浪的作用下来回聚集最后冲到岸边形成。剖面一剖面二剖面二四、喀斯特地貌(瑶琳仙境)喀斯特地貌是由卡斯特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奇特地貌,所谓喀斯特作用即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庐县瑶琳镇,是一个典型的在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溶洞。瑶琳洞实属水平溶洞,洞穴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它是由地表水沿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由于溶洞发育在潜水面的附近,所以经常受到自由水面的溶蚀、侵蚀作用,洞顶比较平坦。溶洞地貌中的各种堆积地貌:(1)、石钟乳:它是悬垂于洞顶的碳溶钙堆积,是由洞顶滴水而产生的一组地貌,呈倒锤状。它是含碳酸钙水溶液从洞顶溶隙渗出时,因压力降低和温度升高,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而发生的碳酸钙堆积。开始堆积时围绕出水口,以后不断向下延伸,向外围加粗,横切面具有同心圆结构特征。(2)、石笋:它是由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体,即是从石钟乳末端下滴在洞底上的水溶液内的碳酸钙由下往上的堆积,形如竹笋。同样,它也具有同心圆的堆积结构。(3)、石柱:石柱是由向下延伸的石钟乳与向上生长的石笋相互对接时产生的。然后由洞顶向下的水溶液继续沿石柱表面堆积,使得石柱加粗牢固。(4)、石幔:石幔是由水溶液沿洞壁漫流时产生的碳酸钙层状堆积,其表面具有弯曲的流纹,光滑如布幔,故名。(5)、边石堤:它是发生在接近洞壁的洞底斜面上,由洞壁留下的水溶液,到达有起伏的斜面时,在凸起处流速加快,引起二氧化碳的迅速逸出及碳酸钙堆积,形成弧形弯曲的石埂,即边石堤,高数厘米。溶洞的云盆就是此景观。边石堤 石钟乳五、河流地貌(分水江)1、河流地貌过程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冲刷会使河床减低,扩大过水断面;而淤积引起河床抬高,缩小过水断面。由于过水断面的扩大或缩小,流速减小,输沙力降低,冲刷就逐渐停止。断面缩小,流速加大,输沙力加强,不再发生堆积。这种自反馈机制,称为河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它反映了水动力、泥沙与河床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水与岩石(包括松散沉积物)相互作用,塑造河流地貌的过程。2、弯曲型河床弯曲型河床是最常见的河床。河床曲率等于或大于1。5,平面上河床蜿蜓曲折,河漫滩宽广,深槽紧靠凹岸,最深点位于凹岸顶点偏下游处,河弯的曲率半径愈小,水深愈小,水深愈大。河床横断面不对称,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位于两个反向河弯之间转折点,通常称其为过渡段浅滩,故纵剖面亦具有阶梯状坡折。弯曲河床的生成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单向环流作用。当水流经过微弯河床凸岸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水流射向凹岸,使凹岸水位抬高,由此产生了水面横比降和横向压力,该力作用方向凸岸,力的大小由水面到水底相同。由于离心力在水面大,水底小,它与黄压力相加产生的合力方向是:表层向着凹岸,底层向着凸岸。水流也随着合力方向而运动,即表流流向凹岸,这样就构成了单向环流,由于它发生在弯道,故又称为弯道环流。这种环流与河流的纵向流水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形的环流。单向环流与河流中射向凹岸的表面及其下降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结果使凹岸后退,其河道形成深槽。底流是从深槽流向凸岸的上升流,流速慢,搬运能力减弱,造成堆积,形成边滩。上、下两个深槽之间的过渡河段,也因上升流而堆积出河心浅滩。在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凸岸不断堆积前移之下,原来微弯的河床也就变成弯曲河床了。上图即为分水江下游河上游,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摆动的过程中的各种现象。3、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河漫滩的地方在一个采石场,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河流沉积物的主要组成沙石二元结构。河漫滩沉积的表层往往为细粒的粘土和沙粉,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床沉积物,这就是典型的二元相沉积结构。平原河流河漫滩具有二元沉积结构,下部是粗粒的河床相沉积,而且越近底部颗粒越粗,越到上部颗粒越细。河漫滩上层的细粒沉积物是洪水泛滥时悬移质沉积,多为粉砂淤泥。随着河床距离的增加,沉积物有逐渐变细和变薄的趋势。4、河流阶地(九溪十八涧)阶地形态要素示意图阶地面:阶坡;前缘;后缘; 坡脚河流阶地由阶面、阶坡、前缘、后缘等 要素组成,一般河谷中常有一级或多级阶地, 每一级阶地都是由阶地面和阶地坎所组成。 阶地面比较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阶地的级 数由下而上顺序分级。把高于河漫滩的最低 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 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因此,在同一河谷剖面上,阶地相对年龄一般是高阶地老,低阶地新。阶地的海拔高度(绝对高度)一般自上游向下游降低。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之西的群山中,上自龙井起蜿蜒曲折7公里入钱塘江。九溪之水发源于杨梅岭,途中汇合了青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云栖、渚头的溪流,因称九溪,溪水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又汇集了无数细流,所以称九溪十八涧。在实习途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阶地剖面,此阶地剖面位于屏风山工人疗养院门口。此处基岩出露,上部有二元结构,粉砂质泥岩和大块砾石交替出现,分别属于河漫滩相及河床相滞留沉积。基岩大约1m厚、砾石层0.8m、砂质粘土0.5m。由于此处基岩出露,称为基座阶地。由于构造抬升(内力作用)和河流下切(外力作用),基岩出露,为志留纪中上统康山群。阶地剖面图如下:四总结(一)、学习收获: 通过对以上地区的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能够让我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次外出实习,提高了我们自己领悟知识的能力,也让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我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的我们的学科知识,更提高了我们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心得: 这次野外实习让我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只有把书本与实践结合起来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店加盟合同范本
- 市场竞争力绩效合同
-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合同
- 铝材批发安装合同范本
- 私人股份协议合同范本
- 餐馆装修采购合同范本
- 农村摆摊卖房合同范本
- 委托图文制作合同范本
- 木板购销合同范本
- 酒店热水合同范本
- 东华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辽宁省丹东市《教师基本素养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知识》教师教育
- 2023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60道题)
- (推荐下载)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教学课件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