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培训报告.docx_第1页
矿山测量培训报告.docx_第2页
矿山测量培训报告.docx_第3页
矿山测量培训报告.docx_第4页
矿山测量培训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管理规范培训学习报告生产技术部-张龙2012年4月12日矿山测量专业培训学习报告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进行生产测量和施工测设;执行生产监督,实现正规采掘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了提高集团公司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由集团公司生产管理部测量组提议,经集团公司领导批准。于2012年3月26日至3月30日,将在河南洛阳组织测量专业技术管理规范培训班。经我公司领导决定,由李培智、张龙组成学习组,赴河南洛阳学习。本次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紧凑。学习内容是关于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现就学习情况汇报如下:学习内容由五大课时组成。第一课时是由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郑文化教授主讲,主要讲述了矿山测量新理论、新技术、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矿区地面控制网建立和矿山施工测量等。第二课时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陈建勋教授主讲,主要讲了领导力和执行力、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等。第三课时是由秦岭金矿副总经理赵和平老师主讲,主要讲了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井建测量、矿井联系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第四课时是由河南金源公司测量组组长韩军政老师授课,主要讲述了井下控制测量、井下采掘工程测量、测绘资料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第五课时是由内蒙古矿业公司测量首席工程师余建国老师授课,主要讲述了露天测量工作控制测量、露天生产测量和岩石移动观测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最后一天我们到河南金源公司现场参观学习。短短几天培训学习时间,大家一路学习取经,一路深入思考,收获颇多。现依据本次培训学习,结合我公司露天开采发展现状,谈谈此次学习的收获。一是学习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老师讲了矿山测量技术管理规范中所有的内容,从井下讲到井上,讲了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井建测量、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最后讲到了我最关心的露天工作控制测量、露天生产测量,学会了这些知识中一小部分也算不虚此行吧。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先进测量的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有很多,自己却知之甚少。切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学习内容实用,氛围好。此次学习的都是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各个地区的矿山企业单位。通过交流学习,也得学到了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几位学习的同事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我集团公司员工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此次学习的内容很多,体会更多,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我在矿山测量中GPS测量方面的理论知识上有了一个升华,而且在野外GPS测量的专业技术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觉得学到的技术内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适用非常广泛,必定在我日后的工作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定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此次学习的内容也会与同事一同分享、交流、学习。使大家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经过本次培训,我个人觉得就现在的测量工作有些需要细化的方面,大致分为下面三点。一.控制点位置较远,校点不方便,浪费时间。由于基准站信号范围限制,必须架设在地势较高、位于采场中央地带,只有这样在测量时东、西采场流动站接收信号比较好。而基准站的位置距离东、西坑的位置大约1.5-2公里,每天驱车赶往需要大概5分钟。如果遇到基准站建立项目出现问题,往返解决需要15-30分。不仅浪费时间,对于汽车、油料等都是极大的损耗,对公司无形中制造了损失。而且现在公司正在扩建,外围的地形还需要测量,去了外围信号也不好,还得倒基站,所以我建议在采场建立个永久的基准站,这样就不用每天去校点了,出去就能测了,而且信号也强了许多,以便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在外业测量时1.安全第一,工作效率第二,避免走老路,避免反复测量。每天在开完早会后通知今天重点工作以后,然后将每日工作做出总结,讨论出一条合理的工作方案,由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安排出合理的路线,缩短路线,缩短时间,提高效率。2.测量仪器(基站、流动站、手簿)公司为我们配备的仪器是灵锐S86TGPS(S86X系列南方RTK) ,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按信号通道的类型).流动站测量误差:平面误差范围:10mm+1ppm,高程误差范围:15mm+1ppm。对于测量仪器,使用和维护是重中之重。首先说使用,基本操作大家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对仪器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公司组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希望今后公司可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次学习归来,我也将我学习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其次对于仪器的维护更是必不可少的。公司花高价为我们提供先进的仪器,使我们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仪器无论从使用次数,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上来说,都是超负荷的。一天1-3次的基准站的架设,一天4-6小时流动站的使用时,一天五个流动站附带五个手簿交替的使用。由于以上原因仪器的使用寿命必定会有所下降,所以对仪器的维护保养使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归来的一些感受及个人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望领导加以斧正。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也没辜负领导的期望,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得到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我们将对照学习的技术知识,紧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