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调 查 报 告项目名称: 南京工艺美术展览馆设计 负责 人: 曹小民 学 号: 213100317 指导教师: 王芳 张玉春 院 系: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一二 年 十 月 十八 日摘 要目前,工艺美术博物馆的设计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建筑空间和工艺美术本身的特质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从国内的诸多案例看来,。,国内的展览馆做的仅是。,并没有。,而国外的时间告诉我们,。国外在。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更重要的如何与设计本身的结合。关键词:工艺美术;高层建筑;展览馆;绿色节能;生态环境ABSTRAC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前言11.1 项目背景11.1.1项目概述12 案例分析22.1 国内案例22.2.1宁波历史博物馆22.2.2安徽省艺术博物馆62.2.3广东省博物馆62.2.4上海油雕院美术馆设计82.2.5 苏州博物馆112.2 小结113 国外案例113.1 国外案例113.1.1 水晶桥美术博物馆113.1.2 de verbeelding雕塑艺术展览馆163.1.3 VitraHaus展馆163.1.4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214 高校里的艺术空间324.1 设计思想324.1.1 Mizuta Museum of Art / Studio324.1.2 BGU大学广场与画廊384.2 小结43结 论44参 考 文 献44致 谢451 前言1.1 项目背景目前南京有很多美术展览馆,但展览馆本身与被展工艺美术品不相协调,大多数工艺美术品被放在大众化的展览馆中,其存放空间和建筑本身与它的艺术品质不相协调,其封闭的展览环境让人望而却步。本次科技创新大赛我们的选题是博物馆设计,此展览馆计划建设在南京工程学院。此展览馆不是凭空主观的意设,而是由客观的需要,在南京工程学院的艺术与设计学院里存放了很多精美的明清家具古物,种类也很多,可现在挤挤的放在一个不是展览空间的空间里,没有重视展品的储存空间,而且开放性不高。就此现状,我觉得在南京工程学院建一座工艺美术展览馆很有必要,不仅解决了现状的不足,更弘扬了工艺美术的传统文化,对学校艺术氛围与学术氛围都是一种好调剂,作为工科类学校。看似建设工艺美术展览馆很冲突,然而艺术文化传统氛围的调节可以更好的让现在青年浮躁的心沉下来,更好的好的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品是物质文化形态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无论是其物质形式或是内容,都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工艺美术品的存放空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设计预期达到的艺术效果:利用现代的先进科技手段,通过某种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蕴含工艺美术文化的空间语言,体现传统内涵,同时适应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社会经济效益:解决问题:用现代的先进科技手段,用独特的空间语言为工艺美术品提供一个更开放的存放空间和更好的交流环境,从而拉近人们与艺术的心理距离。使展馆能够更好的体现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容,并与其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协调一致。研究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语言;创造新的功能形式和开放空间,丰富艺术品的空间语言。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我们对基地进行了仔细调查研究。现场材料的运用是绝妙的。这证明了删除没有必要,你可以完全的利用并拥抱他们。基地有坡地,水塘,草地,利用这些环境资源,我们要让建筑更好的“抓住”这块地,为此,我们设计了绿坡地斜屋顶。为使建筑更好的从地面生长,绿地从原有地面逐渐升至屋顶。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可持续,生态,交流。将展览馆区域与周边环境的边界打开,提升可达性。首先在基地中创造一个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以体现该地区的身份和展览文化的多样性,提升人们对工艺品的认知度。其次保留现状地形和景观,结合文化创建校园中的生态空间。三,创建宜人的展览空间,具有丰富的交流场所和特色地段,让人们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生态展览让人认识到自然环境,水和森林,风景的价值。四,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出新生态展览空间。本方案的独到之处是体现了它的环境敏感性和可持续发展观。新生就是新的生活,但并不一定要颠覆过去,而只是一种新的展现。如何传达面世的一个工艺品的背景?工艺品的成型过程千姿百态,人们最为熟知的不外陶瓷,剪纸,家具等等,提取它们的基本元素,与展览馆的造型互相结合。同时基地的自然风景会为场地带来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感受。综上所述,最后决定这里必将成为一片现代化具有未来感的展览馆,架起自然,人类,文化的桥梁。1.1.1 项目概述 本次展览馆设计的选址位于大学校园内,展览馆主要包括展厅以供收藏、陈列当代各级各类工艺美术珍品,以及承办工艺美术、文化艺术品等各类短期展览。除此之外,底下数层另设工艺美术购物中心和回廊式展厅兼咖啡廊,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人们对于工艺美术品的认识了解和关注程度,以及属于各类工艺美术品的独特展览空间。2 案例分析2.1 国内案例2.2.1宁波历史博物馆图2.1 入口透视宁波历史博物馆的场地在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原来在这片区域的几十个美丽村落,已经被拆的还剩残缺不全的一个,到处可见残砖碎瓦。按新的规划,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经常超过100m,城市结构已经无法修补。问题转化为如何设计一个有独立生命的物,这座建筑于是被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在中国有着漫长的传统。但在这座山中,还叠合着城市模式的研究,高度因此被自觉限定在24m以下,它片断性的意指着一种24m以下限高的低城,而这个城市就存在于人工和天然之间。图2.2 两个统一的立面图2.3 建筑单体之间的空间图2.4 建筑单体之间的空间图2.5 沿街立面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在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30m的穿洞进入博物馆。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图2.6 坡道设计一种山体类型学叠加在上面,公共空间永远是多路径的,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分叉,形成一种根茎状的迷宫结构。也用来适应一直不确定的展览内容。 建筑的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用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俭淡的物,作为山的物性是它唯一要表达的。它的北段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土岸,植芦苇,水有走势,在中段入口处溢过一道石坝,结束在大片鹅卵石滩中。在建筑开裂的上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通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远望着城市和远方的稻田与山脉。图2.7建筑立面图2.8建筑交通流线。2.2.2安徽省艺术博物馆图2.9 流线形体图2.10 建筑立面2.2.3广东省博物馆图2.11 透视图图2.12 建筑立面广东省博物馆是广州市珠江新城中心文化艺术广场的四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博物馆的设计构思沿自中国精雕细琢的传统宝盒,盛载着多年累积的历史传统、智慧及文化。博物馆收藏着不同年代的历史宝物,而同时,它亦是一座宝盒。作为文化地标,它将展示广州的文化特色,为参观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博物馆的空间组织概念取材于传统的象牙球工艺技术,多层次,复杂而细致,展示出多样的空间及通透感,带领着访客从内至外层层而进。博物馆的外立面设计与象牙球的概念同出一辙,运用铝板、玻璃、花岗石,塑造出现代几何色彩的立体方正设计;一扇扇不同图案的窗户,展现出一份独特而趣味无穷的特质。2.2.4上海油雕院美术馆设计图2.13 建筑外部图2.14 建筑立面新馆设计主张重视道路空间界面的完整,填补缺失,建筑明确地平行于街道;并且取消沿街围墙,留出尺度适宜的开放的公共入口广场。美术馆如一块被切割成几何多边形的坚硬石块横卧于金珠路旁,它沉稳而棱角分明,简洁而厚重有力的体量让人们从相邻建筑的装饰化立面感受中解脱出来。不锈钢编织网围墙折向延伸,顺势直接斜插入建筑主体,巧妙地形成了入口空间,同时围合了一个内院,为接待厅提供了室外景观。 图2.15 建筑空间墙面越平滑,体量越清晰,空间越纯净。对于室内来说,平滑的墙面围合纯净的室内空间,对于城市来说,平滑的外墙限定了明确的室外空间。所以无论内外墙面的处理,我们都力求平滑,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装饰,最大限度地营造出干净的空间体验,同时也突出了艺术作品本身。楼梯空间仿佛是反扣的长方形光罩,从建筑顶部垂直向下生长,楼梯轻盈落地,在地面仅有一个支撑点,它的形体本身就如同一件现代雕塑作品。我们特意将扶手的剖面设计成45度尖角向上的形式,这样从内部看来,光罩给人的体量感受很薄很轻,就像是用纸折叠出来的。当厚度消失,抽象的面的感受就出现了。图2。16 建筑内部我们坚持选择了预制混凝土挂板作为墙面材料。混凝土板由于浇注条件的细微差别,呈现出随机的色差与不尽相同的模板肌理,显得自然而生动。同时板表面的防护剂也是应对城市恶劣大气条件对建筑立面腐蚀和污染的有效手段。每块混凝土板近3米宽2米高,大尺度营造出公共开放的建筑气质。转角处采用犬牙交错的累叠方式,让材料有了厚度以及明晰的构造,建筑也显得更加厚重。图2.17 细部立面干挂混凝土网格分缝“投影”在入口广场水刷石地面上,形成由1厘米宽不锈钢分割条编织的网格,网格大小与立面分缝尺寸相仿,并像影子一样在平立面交接处精确对位;不锈钢网格顺着地面的坡度转折而略有起伏,造成细微动感。当网格延伸至斜墙前50厘米高的矮墙时,不锈钢条按照几何投影的规律“爬”过,直至隐没。严谨的对位关系使不同建筑材料间的构造关系变得密切,建筑成为有着统一营造逻辑关系的整体,各部分彼此间不可分割。整个建筑设计语言与构思完全从建造场所以及建筑本身出发,摒弃诸如影像、信息、社会、心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理念主导建筑设计理念的设计方法。在很多建筑师试图跨界寻求设计答案的时候,我们仍然坚信建筑自身语言魅力足够打动人的心灵。2.2.5 苏州博物馆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2.2 小结国内的艺术博物馆展品比较全面,很少涉及到工艺美术品的独特空间,形体上苏州博物馆比较规整,很有中国独特的空间感,是艺术展览馆的典范。宁波历史博物馆,将现在与过去的涵义很好的融合,比较适合工艺美术的展览空间。3 国外案例3.1 国外案例3.1.1 水晶桥美术博物馆图3.1 水晶桥美术博物馆 / Crystal Bridges Museum由safdie architects 设计,位于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市。是一个博物馆,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中心。该项目坐落在溪谷之中,有一条源于”水晶泉”的小溪从其中流过。两座由悬索与木材结合的建筑横跨在溪谷之上,形成了两座池塘。正是这样的结构把水坝和桥梁的功能合二为一。该建筑的设计理念在保护基地自然景色的同时,强调一种强烈的场所精神和特定的赋有地域特色的材料木材、散石和石灰岩的集合。建筑的墙壁使用混凝土并镶嵌以木板,屋顶由一系列层压木制梁组合而成。玻璃的自由运用贯穿于整体设计,使空间更加通透,同时扩大了观赏景色的视野。图3.2图3.3 建筑内部图3.4 建筑内部图3.5 建筑内部设计八座连接在一起的展馆毗连或跨越由水晶泉注入的两个大池子,周围的树木立于拱形的屋顶之上,突出了纵深的林地,这个屋顶形式来源于传统的建筑形式。混凝土柱子和墙壁浇铸成形,由木质条带柔化,主要画廊的地板深入地里,压层的木质横梁和白色松木甲板创造出无柱支撑的凹凸形屋顶框架。游客们从来不会远离野外,从来不会被画廊的迷宫紧紧包围起来。在各个建筑之间穿越的活动成了观光其非同寻常的环境。图3.6 建筑内部图3.7 建筑内部图3.8 总平面图图3.9 剖面图1图3.10 剖面图3.1.2 VitraHaus展馆图3.11 建筑内部Vitra的家居展览馆VitraHaus由瑞士著名建筑师Herzog & de Meuron 为Vitra设计的。VitraHaus的设计概念包含了两个重复出现在Herzog & de Meuron作品中的主题原型屋和堆积体量。在Weil am Rhein这个项目中,其概念更强烈地回到了ur-house(原型屋)这一主题,因为这个5层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家居用品。根据室内空间的性质和尺度,VitraHau采用了“家居尺度”这一概念,通过这样的设计,展厅能够创造出一种顾客熟悉的家居环境体验。除了少数几个房子外,每一独立的模块房子都是相同且抽象的。这些模块房子只有山墙面是采光的,侧墙外观效果则像是机械冲床挤压而成的。这12个房子像积木一样堆积构成这座5层楼,某些地方甚至惊人地悬空了49英尺。乍看之下,这些房子杂乱无章,实际上,它们在空中创造了独特的3维效果。图3.12建筑内部图3.13 建筑内部)图3.14建筑内部这些房子外墙涂上了炭色的stucco涂料,使其与周围的景观相应成彰。VitraHaus展馆像是一个微型的垂直城市,成为这个园区的标志。一片木地板区域标识出中心的开放区域,它的周围是会议区,Vitra设计博物馆椅子的展示区,商店,带接待室和盥洗室的门厅以及咖啡厅这5个功能区。宾客可以坐电梯直达4楼,从那里开始回转向下一路参观。当走出电梯时,透过房间北端的玻璃窗,可以看到Tllinger山壮美的景色。当宾客在室内活动时,可以感觉到空间的丰富性和随意性,而实际上,这些方位都是根据周边的景色确定的。室内的复杂变化不仅仅来自每一独立模块之间角度的穿插组合,更因为其中还包含另一种几何概念。所有的楼梯都经过整合,在房子的内部创造出一条连接上下的蜿蜒变化的通道,就像孔洞一样,时而展示了房子之间迷人的视觉关系,时而挡住了视线。室内的墙面涂成白色,这样能更好的展示家具。图3.15 建筑内部VitraHaus展馆长187英尺,宽177英尺,高69.8英尺,是园区内最高的建筑。水平延伸的房子是生产类建筑的一般思路,但VitraHaus却背道而驰。它是垂直的,占地很少,拥有开阔的视野。在展馆里可以看到周围的风景和整个厂区的情况,同时也代表了家用系列产品的概况。其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相互渗透,直角空间和多边形空间相结合。这样,室内创造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空间或者说是“秘密世界”(Herzog & de Meuron说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尽的迷宫空间。通过建筑中的通道,宾客可以畅游在Vitra的家具世界中,最后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图3.16 建筑内部VitraHaus的日景和夜景各有特色。晚上,透视看起来是反向的。白天, VitraHaus融合在周围的景观中,但当夜色降临,明亮的室内成为主角,而它的外部结构仿佛消失了一般。房间打开了,明亮的玻璃山墙成为了展示屏,炫动的光芒闪烁在Vitra园区和周围的田园风光中。图3.17 建筑内部图 3.183.1.3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图3.19 建筑内部由preston scott cohen设计的“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现已建造完工。这座建筑也被成为“herta和paul amir大楼”,新落成的博物馆将收藏、展出大量以色列艺术品。附加设施还包括建筑和设计展馆,图纸和印刷展馆,摄影研究中心,艺术图书馆,报告厅和大型临时展厅。图3.20 建筑内部博物馆共有五层,三层地上,两层地下,同时还插入了一个高87英尺的中庭。这个巨大的中庭也被称作“光之瀑布”,从建筑顶部各个角度射下来的光线和投影穿过缠绕扭曲的垂直中庭,创作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自动扶梯、楼梯和坡道与双曲线墙面平行,连接了各个不同展厅。图3.21 建筑内部图3.22 建筑内部图3.23 建筑内部图3.24 建筑内部图3.25 建筑内部图3.26 建筑内部图3.27 建筑内部图3.28克拉科夫当代艺术博物馆3.1.4 克拉科夫当代艺术博物馆图3.29建筑内部图3.30 建筑内部克拉科夫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从原来的辛特勒工厂改造而成,设计风格介于历史和未来之间,它打开了克拉科夫文化生活的新篇章。原建筑工业风格的屋顶线条成为整个项目的视觉元素设计,是新旧建筑的连续点。展览区建造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之中,展区从入口一直延伸到后部的花园广场。图3.31 建筑内部南墙是印有博物馆标识的地方,是入口所在地。在街上看,新博物馆就像是一座新类型的建筑,展现了现代技术、轻质量和光亮等特征。图3.32 建筑内部图3.33 建筑内部图3.34 建筑内部图3.35 建筑内部图3.36 建筑内部图3.37 建筑内部图3.38 建筑内部小结国外的展览馆与国内的艺术手法大不一样,他们都是很现代派的,当然他们没有中国这么深厚的工艺美术传统文化,所以他们的形式语言与建筑空间并不适合我们要设计的工艺美术展览馆。当然在一些手法上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可以借鉴的。4 高校里的艺术空间4.1 设计思想4.1.1 Mizuta Museum of Art / Studio 图 4.1South Elevation 南立面这个博物馆位于大学校园之中,珍藏着日本木刻浮世绘珍品,同时满足学校和社区的艺术品创作及生产。这些版画非常脆弱,需要高度控制和绝缘的环境。同时因为博物馆位于校园入口处,因此有显示器为校园提供信息。场地上的树木研制了建筑的高度,因此这个双层建筑有近一半体量位于地面标高之下。建筑两侧都有着坡道,一个主要联系博物馆的交通,一个联系学校信息中心的交通。在这个建筑中,坡道替代了运货电梯。同时两侧的坡道的保护墙避免了阳光直射进入博物馆。浮世绘上主要描绘著名的演员和妓女的出行场景,建筑师将画面内容翻译和转化到画廊空间的木条装饰墙面上。建筑外表皮的混凝土采用是混凝土预制件。这些预制件的一侧有着不同长度和深度的凹处,当他们组合在一起,这些凹处就变成了一条狭长的缝隙。光,就从这个缝隙照射进来,连同流动的空气一起,在空间游走,为访客营造出“漂浮的世界”。图4.2 建筑侧立面图4.3西端头,博物馆休息空间图4.4从西北方向看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教育心得配合
- 工业园污水管线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给水工程供水区域划分方案
- 数据中心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方案
- 阴极铜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校园用电安全教育活动
- PLC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与布线方案
- 离职人员知识产权保护与保密责任合同
- 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合同履行与教学质量监控
- 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方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完整答案附带答案详解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 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课件全套 第1-9章 益生菌的分类、分离与鉴定-微生物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技术
- 产品报价单货物报价表(通用版)
- 计算机专业英语第4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防法规优秀课件
- 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解读
- GB/T 1631-2008离子交换树脂命名系统和基本规范
- 清洗地毯操作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