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采区地质概况1.doc_第1页
1301采区地质概况1.doc_第2页
1301采区地质概况1.doc_第3页
1301采区地质概况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1采区地质概况一、 采区相对应的地面情况本采区相对应的地表形态主要以山脊、冲沟为主,有相对宽缓的沟谷地貌。采区地表最高海拔位于采区北部边缘1683.4米,最低位于采区中部1521.3米,相对高差162.1米,整个采区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采区相对应地面的建筑有蔡家庄、刘家河滩、白草咀、等村庄。二、 煤三层分布情况、结构及厚度1、 煤层的分布范围本采区开采煤三层,主要分布在1215勘探线之间及15勘探线以北的部分区域。采区的东部与250206工作面相邻;西部和北部为砚北井田的边界线,西部靠近陈家沟煤矿,北部靠近1301轨道上山和胶带上山,与山寨和福利煤矿相邻。采区范围内的走向长度约1722.15m,宽约875.6m,其平面积1.909km2,斜平面积1.92km2。2、结构本采区煤层赋存不稳定较稳定。煤层的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矸14层,最多6层,夹矸层厚度较小,一般0.050.40m,岩性以炭质泥岩为主,次为泥岩。目前揭露煤三层的结构如下:0.03(0.09)0.12(0.05)0.06(0.05)0.45(0.06)0.5(0.07)0.11(0.04)0.17,层厚1.8m,夹矸厚度最小为0.04,最大为0.09,平均厚底0.06m。煤厚1.44m。3、厚度本采区根据以往地质报告的钻孔资料回采范围内煤层的厚度为2.152.99m,平均厚度为2.5m。厚度总的变化趋势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本采区回采区域内煤层底板等高线最低为1230m,最高为1340m。煤层层位稳定性沿倾向由东向西变好,沿走向由南向北变好。煤质无突变。三、 煤层顶底板顶板:直接顶岩性为粉细砂岩,岩层厚度为0.6 m。 老顶:岩性为泥岩,岩层厚度为4.436.41m,平均为5.42m。底板:直接底岩性为泥岩,岩层厚度为5.4m。老底:岩性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岩层厚度为2.86.01m。平均为4.4m。四、构造1301采区构造较为复杂,采区北部靠近向斜轴部,背斜轴由北向东南穿过本采区,为一宽缓的倾伏褶皱,向南逐渐倾伏。背斜轴走向357339:1、采区北部靠近向斜轴部,对采区影响不大。2、采区东部为背斜的东翼(向斜的西翼)为背、向斜一共有翼。倾向97110,倾角811。3、背斜西翼靠近轴部较为宽缓,倾向163226,倾角48。离轴部较远区域倾角较大58,倾向为93109。目前根据巷道实际揭露的情况采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岩层变化较大。五、煤质1、主要煤质指标原煤水分(Mad)4.99;原煤灰分(Aad)27.44;原煤的挥发分(Vad)31.72;原煤固定碳(FCad)35.85; 原煤高位发热量(Qgr,d)21.62MJkg;原煤低位发热量(Qnet,dr)16.35MJkg.2、煤质煤三层属于高灰分,高挥发分,低中热值煤。3、煤的物理性质以亮煤为主,其次为镜煤、暗煤和丝炭,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六、地层及岩性1、地层从上向下依次为:第四系(Q)第三系甘肃群(Ngn12)中生界中侏罗统安定组(J1a)中生界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中生界下侏罗统延安组第一段第一旋廻(J2y1)中生界下侏罗统延安组第二段第二、三旋廻(J2y2)中生界下侏罗统延安组第三段第四旋廻(J2y3)中生界下侏罗统富县组(J1f)2、含煤地层第二段为复合含煤段,由、两个不完整中级旋回构成,其中旋回顶部含煤4,旋回自下而上含煤为煤3、煤2组、煤1。沉积环境多变,水体进退频繁,属多含煤的系碎屑泥质沉积。七、储量 本采区主要开采2m等厚线内的煤,其平面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