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施工支洞临时弃碴场治理方案.doc_第1页
5#施工支洞临时弃碴场治理方案.doc_第2页
5#施工支洞临时弃碴场治理方案.doc_第3页
5#施工支洞临时弃碴场治理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施工支洞临时弃碴场治理方案一、 概述我单位承建的5#施工支洞自从2008年8月8日开工以来,业主未能即时按照合同条款向我单位5#施工支洞提供有利的弃碴条件,但经监理、业主同意在通乡公路K39处设置5#支洞临时弃碴场。为了避免弃碴侵占河道,更好的做好环、水保工作,我单位立即安排5#施工支洞对临时碴场所弃的洞碴转运至指定碴场,并对临时碴场进行覆盖耕植土且按要求进行坡面绿化,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二、 治理方案因临时碴场坡度太大,无法再用耕织土进行替换,为了将临时弃碴场的绿化工作做的更好,我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特作如下治理方案。1、 挡碴墙基础处理:主要采用PC200挖掘机以及人员对挡墙基础进行挖掘,在挖掘挡墙基础时为避免河水不流入基础,特在现场准备沙包、土包对河水进行隔离处理。2、 弃渣坡面按1:1刷坡,在坡脚设置一道M7.5浆砌片石挡碴墙,其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该挡墙基础深为0.5米深、墙高为2米、墙身上宽为1米、下宽为1.5米;、沉降缝:纵向每2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厘米、缝内填塞2厘米厚20厘米宽沥青木板;、泄水孔:泄水孔尺寸按1515cm(或直径10cm)设置,间距为2米,按梅花型布置,墙背按规范要求设置30厘米厚砂夹卵石反滤层。3、 待挡墙修建完成后,再采用耕植土进行覆盖,并在边坡种植草籽及树木,草籽及株距分别按1米1米梅花型布置。三、基础处理该挡墙基础为水下基础,施工时主要考虑水下基础开挖。施工工艺流程为堆渣、修路、筑岛、打钢管桩、开挖基槽、清理基槽、浇注基础砼。堆渣。为保证修路时有足够的石渣填路,需先在原有坡面上回填石渣。从5#洞内用汽车将洞渣运至需修挡墙部位,再从边坡上方倾倒下去。堆渣数量约6400m。修路。为保证挡墙修筑时材料运输方便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需要在现有坡面上修筑临时道路。道路长520米,宽4米。筑岛。因基槽处于水面以下,为保证基槽能开挖,需在挡墙基础部位筑岛,筑岛采用泥结石回填,挖土机夯实。筑岛长度210米,宽度3米。高度以高出水面50cm为准。打钢管桩。为保证基槽开挖是不出现坍塌,需要在基槽两侧50cm处打钢管桩。钢管桩采用80钢管,间距1.5米,长4米,用挖土机直接压入。钢管桩总长2240米。开挖基槽。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50cm,并及时用30150的钢模板进行拦护。然后再开挖下一层。基槽清理。用人工对开挖后的基槽进行清理,清楚松散层。 浇注基础砼。基坑砼采用机械拌合,人工浇注。拌合是尽量减少水灰比,塌落度控制在70mm以内。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