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衣身结构 本章要点衣身结构的构成要素 省道的作用及变化 分割线的构成 折裥的作用及变化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第五章衣身结构 从几何角度来看 省道闭合后往往可以使平面的面料形成圆锥面或圆台面等立体状 如上装对准胸点的胸省和腰省所形成的曲面就是圆锥面 裤腰前后的省缝所形成的面就是圆台面 从而满足了胸部的隆起和腰臀围之差的关系 服装上很多部位结构都可以用省道的形式进行表观 其中应用最多 变化最丰富的是前衣身的省道 它是以人体BP点为中心 为满足人体胸部隆起 腰部纤细的体形需要而设置的 能够体现人体胸腰的曲线 一 省道种类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第五章衣身结构 按省道的形态分类 图5 1 1 锥子省 2 钉子省 3 橄榄省 4 弧形省 5 开花省 图5 1省道按形态分类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2 按省道所在服装部位分类 图5 2 肩省 2 领省 3 袖窿省 4 腰省 5 侧缝省 6 门襟省 图5 2按省道所在位置分 省道主要功能是消除前浮余量 故前浮余量的消除形式可以是上述省道的一种或多种 并分成对BP或不对BP两种 第五章衣身结构 二 省道设计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1 省道个数 形态 部位的设计省道个数根据造型和面料特性而定 省道形态需根据人体不同的曲面形态和不同的贴合程度选择 省道部位需根据不同的体型和不同的服装面料选择 2 省道量的设计以人体各截面围度量的差数为依据 差数越大 人体曲面形成角度越大 面料覆盖于人体时产生的余褶就越多 即省道量越大 反之省道量越小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3 省端点的设计因人体曲面变化平缓而非突变 故实际缝制的省端点只对准某一曲率变化最大的部位 而不能完全缝制于曲率变化最大点上 具体设计时 肩省距BP点约5 7cm 袖窿省距BP点约3 4cm 肋下省距BP点约4 6cm 腰省距BP点约2 3cm等 4 省道的形式 1 前衣身省尖对准BP点 后衣身省尖对准肩胛骨中心 使前 后浮余量全部或大部转移到省道中 常用于贴体合身类服装 2 前衣身省尖不对准BP点 后衣身省尖不对准肩胛骨中心 只能将少量前 后浮余量转移至省道中 一般前浮为 1 5cm 后浮 0 7cm 否则会产生第二个中心点 适用于休闲类服装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5 胸省的设计风格女装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乳房形态显示的程度和造型决定的 1 高胸细腰造型 胸点位置偏低 省道量大 形状符合乳房形态的弧形 强调乳房体积 要进一步加强收腰的效果 2 少女型造型 胸点的间隔狭长 位置偏高 表现女性成长期的少女胸部造型 省尖位置偏高 省道量较小 形状呈锥形 3 优雅型造型 胸部较扁平而带稳重感 胸高位置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区域 不强调体现出腰部的凹进和臀部的隆起形态 省道量小且较分散 4 平面型造型 不表现出女性胸部隆起形态 腰部和臀部造型较平直 不收省或收不对准BP点的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三 省道转移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1 省道转移方法省道转移就是一个省道可以被转移到同一衣片上的任何其他部位 而不影响服装的尺寸和适体性 尽管前衣身所有省道在缝制时很少缝至胸高点 但在省道转移时 则要求所有的省道线必须或尽可能到达BP点 省道的转移方法有三种 量取法 旋转法 剪开法 剪开法适用面最广 作图最准确 但较费时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1 量取法将前后衣身侧缝线的差量即浮余量作为省量 用该量在腋下任意部位截取 省尖对准BP点 如图5 3所示 注意在作图时要使省道两边等长 图5 3量取法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2 旋转法以省尖端点为旋转中心 衣身旋转一个省角的量 将省道转移到其他部位 如图5 4所示 以BP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复制基样 使A点转到A 点上 即逆时针转过一个省角 使B点转到B 点 B与B 两点之间的差即为侧缝省量 图5 4旋转法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3 剪开法在复制的基础纸样上确定新的省道位置 然后在新的省位处剪开 将原省道折叠 使剪开的部位张开 张开量的大小即是新省道的量 如图5 5所示 新省道的剪开形式可以是直线形或曲线形 也可以是一次剪开或多次剪开 剪开法是最直接 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图5 5剪开法 第五章衣身结构 四 前后浮余量 省道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1 单个集中省道的消除 1 肩省图5 6效果图为单个集中肩省 将衣身的前浮余量全部转移至肩省 图5 6单个肩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2 侧缝省图5 7效果图为腰部合体的单个集中侧缝省设计 在侧缝距腰节6cm处设计省位线 前浮余量和腰省全部转移至侧缝省处 图5 7侧缝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3 领口省图5 8效果图为单个集中领口省设计 在领口合适位置设计省位线 将前浮余量转移至领口省 图5 8领口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2 多个分散省道 1 前领中省与腰中省按效果图分别在前领窝中点 腰中点作出省位 分别将前浮余量转移至前领中省 将腰省转移至腰中省处 如图5 9所示 图5 9前领中省与腰中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图5 10两个腰省 第五章衣身结构 2 两个腰省按效果图作出腰部两个不对准BP点的腰省省位 将前浮余量转移至腰省 再将腰省平均分配到两个新腰省中 如图5 10所示 第一节省道种类和变化 图5 11领部等量多省设计 第五章衣身结构 3 领部等量多省转移图5 11效果图为腰部合体的领窝处等量多省设计 按效果图作出领部新省位线 并作辅助线 将省端点与胸点BP连接 将前浮余量和腰省量分为等量的三份 转移至三个新省位中 忽略不必要的省量 腋下省 腰省 H M 领口省 袖窿省 皮衣夹克上的分割和省道 旗袍中的省道设计 连省成缝 刀背缝 LV秀场变形旗袍 范爷 身上的lv旗袍 旗袍的演变 LV 传统旗袍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为使服装款式造型富于变化 增添服装艺术情趣 折裥也成为服装艺术造型中的主要手段 它能够增加外观的层次感和体积感 结合造型需要 使衣片适合于人体 并给人体以较大的宽松量 又能作更多附加的装饰性造型 增强服装的艺术效果 第五章衣身结构 一 折裥分类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1 按形成折裥的线条类型 1 直线裥 折裥两端折叠量相同 其外观形成一条条平行的直线 常用于衣身 裙片的设计 2 曲线裥 折裥所折叠的量自上而下渐渐变化 在外观上形成一条条连续渐变的弧线 这种折裥合体性好 常用于衣身 裙片的设计 满足人体胸部与腰部 腰部与臀部之间变化的曲线 但缝制 熨烫工艺比较复杂 3 斜线裥 折裥两端折叠量不同 但变化均匀 外观形成一条条互不平行的直线 斜线裥常用于裙片的设计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2 按形成折裥的外观形态 1 顺裥 2 阳裥 3 阴裥 4 风琴裥 面料之间没有折叠 只是通过熨烫定型形成折裥效果 第五章衣身结构 二 折裥构成方法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图5 12褶裥构成方法 如图5 12所示 在折裥量为前浮余量的基样基础上 可按照折裥的方向将样板剪开 根据款式要求 拉展出一定的折裥量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 使用范围广 第五章衣身结构 三 折裥的变化应用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图5 13肩部褶裥设计 1 肩部折裥设计 图5 13是肩部单个折裥的款式 运用旋转法将前浮余量转移为折裥量 肩部设计折裥增加了胸部的活动松量 具有适体美观的功能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2 后衣身折裥设计 图5 14为后衣身上有折裥的款式 按效果图作出折裥位置 运用剪开法 拉出后衣身的折裥量 后浮余量转移至育克下部进行消除 图5 14后衣身褶裥的设计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3 肩部多个折裥设计 图5 15为前过肩处多个折裥的款式 运用旋转法 将前浮余量转移并平均分配至三个折裥处 图5 15肩部褶裥的设计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二节折裥结构及变化 4 胸部多个折裥设计 图5 16为前胸有多个折裥的款式 根据款式设计折裥的位置 转移前浮余量至折裥内 运用剪开法加入折裥量 图5 16胸部褶裥的设计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三节抽褶结构及变化 一 抽褶种类 1 按抽褶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褶和垂直褶 一般在指定的部位出现 如上衣下摆 领口等用垂直褶 衣身的垂直分割线处用水平褶 2 按抽褶的作用可以分为功能性抽褶和装饰性抽褶 当抽褶量替代省量时 为合体功能性抽褶 否则为装饰性抽褶 3 按抽褶的外观形态可以分为连续性褶和非连续性褶 将分割线贯穿衣身某部位时形成的抽褶为连续抽褶 将分割线在某部位突然中断而形成的抽褶为非连续抽褶 抽褶还可按抽褶量的大小来进行分类 抽褶量大小 抽褶部位及抽褶后控制的尺寸量是由服装款式造型和面料的特性决定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三节抽褶结构及变化 二 抽褶构成方法 抽褶的构成方法同折裥类似 三 抽褶的变化应用 1 前门襟抽褶 如图5 17 运用旋转法将前浮余量和腰省转移至门襟处形成抽褶量 图5 17前门襟抽褶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三节抽褶结构及变化 2 腰部装饰抽褶 如图5 18所示 运用剪开法 转移作一组平行等分线 逐一展开抽褶量3 4cm 第五章衣身结构 图5 18腰部装饰抽褶 第三节抽褶结构及变化 3 连续抽褶 图5 19为腰部贴体 平行领圈有连续抽褶的款式 分离肩部育克 较均匀地作放射展切辅助线 拉展AB线所需抽褶量 图5 19连续抽褶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三节抽褶结构及变化 4 不连续抽褶 如图5 20所示 按效果图作出不连续抽褶 并与腰省点相连 运用剪开法 作辅助线AB 拉开AB增大袖褶量 图5 20不连续抽褶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一 分割线的分类 分割线对服装造型与合体性起着主导作用 一 装饰性分割线装饰性分割线的功能是指为了造型的需要 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 分割线所处部位 形态 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服装造型艺术效果的改变 但不会引起服装整体结构的改变 二 功能分割线功能性分割线的功能是指分割线具有适合人体体型及加工方便的工艺特征 特征之一是为了适合人体体型 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 最大限度地显示出人体廓线的曲面形态 特征之二是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 取代复杂的湿热塑性工艺 兼有或取代收省道的作用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二 分割线的变化应用 一 连省成缝基本原则 应尽量考虑连接线要通过或接近该部位曲率最大的结构点 以充分发挥省道的合体作用 纵向和横向的省道连接时 从工艺角度考虑 应以最短路径连接 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贴体功能性和美观的艺术造型 从艺术角度考虑造型时 省道相连的路径要服从于造型的整体协调和统一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1 公主分割线图5 21款式为对准BP或背骨中心的省道加腰省连省成缝形成的公主分割线 图5 21公主分割线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2 刀背分割线图5 22款式为不对准BP或背骨中心的省道加腰省连省成缝形成的刀背分割线 图5 22刀背分割线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3 交错分割线图5 23款式为对准BP点的领省和侧缝省相连形成的分割线 图5 23交错分割线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二 不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 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 一般可通过连省成缝完成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 经常会碰到不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 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近时 可近似用平移原理将原省量平移至分割线处 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远时 应设辅助线 设法使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连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图5 24款式为不通过BP点的胸省与腰省相连形成的分割线 在前衣片基础纸样上 作不通过BP点的分割线 添加A点 使之与省端点BP相连形成辅助线 如图5 24 a 所示 将前浮余量转移至分割线中 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近时 辅助线处的省道量较小时 可忽略不计 缝制时通过归烫工艺进行处理 如图5 24 b 所示 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远时 如本款式 辅助线处的省道量较大 不能忽略不计 必须保留此省道 如图5 24 c 所示 第五章衣身结构 第四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带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选调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农商银行中层正职管理人员社会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5年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用工模式创新下的产业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型种业创新基地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竣 工 验 收 证 书(施管表2)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法兰克王国
- 整理黑龙江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早
- CPK工具表的模板
- 中国画发展史
- 客户基本信息调查表实用文档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标准教程HSK5上》第1课《爱的细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