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报告智能小车实训报告.doc_第1页
2012报告智能小车实训报告.doc_第2页
2012报告智能小车实训报告.doc_第3页
2012报告智能小车实训报告.doc_第4页
2012报告智能小车实训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11月20日 作者:孟建伟一、实习目的1、 了解智能小车的工作原理及结构2、 掌握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3、 掌握智能小车各部分电路的分析与调试4、 掌握元器件的测试与焊接技术5、 掌握智能小车的程序设计与编写6、 掌握实习指导书的正确书写二、设计制作要求完成小车智能寻迹任务,随意指定一条路径小车能顺利走完全程,CPU芯片不限,速度不限。三、项目教学任务:1、完成智能小车硬件电路图的设计2、完成智能小车程序的设计与编写3、完成智能小车的制作与调试4、编写出完整的实习指导书四、原件介绍测试(1)74hc573引脚图及功能真值表逻辑图SL74HC573 跟LS/AL573 的管脚一样。器件的输入是和标准CMOS 输出兼容的;加上拉电阻,他们能和LS/ALSTTL 输出兼容。当锁存使能端为高时,这些器件的锁存对于数据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输出同步)。当锁存使能变低时,符合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数据会被锁存。输出能直接接到CMOS,NMOS 和TTL 接口上操作电压范围:2.0V6.0V低输入电流:1.0uACMOS 器件的高噪声抵抗特性管脚功能图:74HC573功能表(2)L298芯片的各个引脚功能及参数L298有Mutiwatt15和PowerSO20两种封装MW.15的1、15和PowerSO的2、19用法一样,SEN1、SEN2分别为两个H桥的电流反馈脚,不用时可以直接接地(MW.15)2、3=(PowerSO)4、5,1Y1、1Y2输出端,与对淙攵耍?A1与1Y1)同逻辑4=6,VS驱动电压,最小值须比输入的低电平电压高2.5v5、7=7、9,1A1、1A2输入端,TTL电平兼容6、11=8、14,1EN、2EN使能端,低电平禁止输出8=1、10、11、20,GND地9=12,Vss逻辑电源,4.5-7V10、12=13、15,2A1、2A2 输入端,TTL电平兼容13、14=16、17,2Y1、2Y2 输出端-=3、18,NC,无连接(3) ST188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使用方法(4) 一、特点1 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2 检测距离可调整范围大,4-13mm 可用。3 采用非接触检测方式。二、外形尺寸左图 右图左边是光电二极管的外形图,由发射二极管和接收管组成,如右图的电路示意图。A、K是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负极,C、E是接收管的正负极。因此只要A极接高电平、K极接低电平,红外发射管就能发出红外线。可以在传感器加上外围电路来检测接收管的信号,进而确定是否接受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如下图右下方的器件工作示意图。三、常用电路根据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内部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上面的电路,电阻主要起限流作用,电阻值常设置为:R1=510,R2=20k。这样,如果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头导通,E管脚输出高电平,接近Vcc;如果没有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头不导通,E管脚输出低电平,接近GND。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单片机扫描E管脚(类似按键扫描的方法)以确定接收管的状态。四、智能车中黑白线应用白色物质吸收光线少,大部分光波被反射;黑色物质能够吸收大部分光波,只反射部分光波。利用这一点,我们选取合适的测量距离,如1cm(最佳的测量高度可以根据多次实验结果比较调节)。结合上面的应用电路,这样可以通过检测E脚的值(0/1)确定传感器下面是白色还是黑色,达到判断的目的。(4) 四位一体数码管数码管使用条件:(5) a、段及小数点上加限流电阻b、使用电压:段:根据发光颜色决定; 小数点:根据发光颜色决定c、使用电流:静态:总电流 80mA(每段 10mA);动态:平均电流 4-5mA 峰值电流 100mA上面这个只是七段数码管引脚图,其中共阳极数码管引脚图和共阴极的是一样的,4位数码管引脚图请在本站搜索我也提供了数码管使用注意事项说明:()数码管表面不要用手触摸,不要用手去弄引角;()焊接温度:度;焊接时间:()表面有保护膜的产品,可以在使用前撕下来。三、数码管测试方法测试:同测试普通半导体二极管一样。注意!万用表应放在R10K档,因为R1K档测不出数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对于共阴极的数码管,红表笔接数码管的“-”,黑表笔分别接其他各脚。测共阳极的数码管时,黑表笔接数码管的vDD,红表笔接其他各脚。另一种测试法,用两节一号电池串联,对于共阴极的数码管,电池的负极接数码管的“-”,电池的正极分别接其他各脚。对于共阳极的数码管,电池的正极接数码管的VDD,电池的负极分别接其他各脚,看各段是否点亮。对于不明型号不知管脚排列的数码管,用第一种方法找到共用点,用第二种方法测试出各笔段a-g、Dp、H等。LM324LM324是带有差动输入的四用算放大器,该用算放大器工作在低到3伏高到32伏的电源下。每一组运用算放大器可用图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LM324的引脚排列见图2。 3 仿真与调试结果如下:程序编译1 #include sfr p0=0x80;sfr p1=0x90;sfr p2=0xa0;sfr p3=0xb0;sbit in0=p10;sbit in1=p11;sbit in2=p12;sbit in3=p13;sbit ena=p14;sbit enb=p15;sbit d_xuan=p16;sbit w_xuan=p17;sbit led_1=p34;sbit led_2=p35;sbit led_3=p36;sbit led_4=p37;sbit key_m12_start=p30;sbit key_m12_stop=p31;char right_pwm_num;char left_pwm_num;unsigned char code dis_temp=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void delayxms(unsigned int count) unsigned int i;unsigned char j;for(i=count;i0;i- -)for(j=123;j0;j-void motor_start() ena=1;enb=1;TR0=1;in0=1;in1=0;in2=1;in3=0;void motor_stop() ena=0;enb=0;TR0=0;void key_scan()if(key_m12_start=0)delayxms(10);if(key_m12_start=0)motor_start();if(key_m12_stop=0)delayxms(10);if(key_m12_stop=0) motor_stop();void line_scan()unsigned char in_scan;in_scan=p34;switch(in_scan) case 0:left_pwm_num=90;right_pwm_num=90;break;case 1:left_pwm_num=90;right_pwm_num=20;break;case 2:left_pwm_num=90;right_pwm_num=40;break;case 3:left_pwm_num=90;right_pwm_num=10;break;case 4:left_pwm_num=40;right_pwm_num=90;break;case 8:left_pwm_num=20;right_pwm_num=90;break;case 12:left_pwm_num=10;right_pwm_num=90;break;default:break;void t0_init() TMOD=0x02;TH0=156;TL0=156;EA=1; ET0=1;void display_at() p1=p1&0x3F; d_xuan=1;p2=dis_templeft_pwm_num/10;d_xuan=0;p2=0x0fe;w_xuan=1;/共阴极delayxms(2);p2=0x0ff;w_xuan=0;d_xuan=1;p2=dis_templeft_pwm_num%10;d_xuan=0;p2=0x0fd;w_xuan=1;/共阴极delayxms(2);p2=0x0ff;w_xuan=0; d_xuan=1;p2=dis_tempright_pwm_num/10;d_xuan=0;p2=0x0fb;w_xuan=1;/共阴极delayxms(2);p2=0x0ff;w_xuan=0;d_xuan=1;p2=dis_tempright_pwm_num%10;d_xuan=0;p2=0x0f7;w_xuan=1;/共阴极delayxms(2);p2=0x0ff;w_xuan=0;void main() t0_init();ena=0;enb=0;right_pwm_num=90;left_pwm_num=90;while(1) key_scan(); line_scan();display_at();void t0_int() interrupt 1 using 1Unsigned char t0_count;TR0=0;t0_count+;if(t0_countright_pwm_num)ena=1;elseena=0;if(t0_count100)t0_count=0;TR0=1;五心得体会经过五个星期的实训,终于完成了我们的实训项目。看着自己辛勤的成果,心里非常高兴。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