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世界经济走势预判 西方债务危机深层剖析 内容 世界经济前景研判西方债务危机前景 一 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 世界经济增速滑落 但 二次衰退 概率小 大衰退 后 世界经济复苏曲折颠簸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呈 双速 发展 全球性 二次探底 可能性小 但 东高西低 态势更明显 不确定性与风险飙升 全球发展环境异常复杂 新兴经济扩张将持续 成为全球主要引擎 以V型轨迹强劲复苏 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靠新兴市场拉动 尤其是亚洲经济成为世界经济 火车头 且主要靠内需拉动 发达国家经济短期 失速 中长期发展低迷 复苏泛力但势头可持续 增长低于预期 发展处于长期低迷 呈现高失业 高财赤 高债务与低增长 低收益 低消费态势 欧元区可能显技术性衰退 重债国家经济将持续萎缩 国际金融改革与结构调整艰难 影响短期经济增长 有利长期发展 全球发展进入新的困难期 面临诸多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具有明显的 后危机 特征 国际经贸环境异常复杂 宏观形势混沌不清 市场信心脆弱多变 全球发展参差不齐 金融经济乱象丛生 发展具高度不确定性 2010 2013年二十国集团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来源 OECD 给G20经济展望与政策建议报告 2011 10 31 2007 2012年全球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注 括弧内为2011年4月预测值 新兴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 资产泡沫膨胀 过热现象出现 通胀压力上升 加之一旦发达国家开始提息 国际资本流动可能转向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 OECD 经济展望第90期 2011 11 11 2012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GDP与贸易增长 2011 2013年美国 欧元区和日本GDP增长 同比 来源 OECD 经济展望90期 2011 11 2006 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曲线 联合国 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2013 20111201 2008 2012年主要地区经济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新兴经济体经济前景依然看好 新兴经济整体前景 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依旧 内生动力强劲 大宗商品价格价位较高 发展中资源出口国收支盈余 财政明显改善 中产阶层消费需求旺盛 加强区域合作 决策层驾驭风险 管控危机能力增强 亚洲经济成全球引擎 且主要靠内需拉动 宏观基础稳健 低债务 低赤字 高增长 高储蓄 庞大外储 国际经贸重心倾移 IMF预测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GDP将由上年9 5 放缓到8 2 未来五年将保持8 以上增速 中 印 龙头 效应凸显 全球增长引擎更趋多元 IMF估计 2011 2012年 中 印经济将分别增长9 5 9 和7 8 7 5 2000 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美中日德巴印俄GDP增长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增长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2000 2013年全球人均GDP增长 联合国 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2013 20111201 1980 2016年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2005 1 2011 8国际商品贸易量增长 2000 2012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净资本 联合国 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2013 20111201 2005 2010年全球FDI流入分布 来源 联合国贸发会议 全球投资趋势报告 2011 1 17 2010年主要地区对全球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注 2010年全球产出增量达49890亿美元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04 11 中 美 欧元区及其他亚洲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1980 2016 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0 4 20 2009 2014年美国出口增长预测值 亚洲出口到美欧与中国占总出口比重 欧盟与国际贸易关系 欧洲主权债务对银行资产的溢出效应 单位 十亿欧元 来源 IMF 多边统一监管报告 2011 9 1980 2016年欧盟 北美 亚洲在世界经济比重变迁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10 1980 2020年发达与新兴经济体GDP占世界比重 注 新兴经济体包括新兴市场与所有发展中国家 2020年是笔者根据过去10年经济增长推算 根据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年9月数据库资料整理 发达经济步入长期 低速增长期 欧美经济复苏过缓 未来一年风险最大 发达经济复苏泛力 发展呈高失业 高财赤 高债务 低增长 低收益 低消费趋势 欧元区成为重灾区 债务危机正向核心国蔓延 技术性衰退风险增大 欧盟委员会预测 欧债危机可能失控 欧元区明年将陷 一轮严重的长期衰退 美在发达经济中仍起压舱作用 回旋余地大 海外资源多 掌控能力强 前景优于欧日 日震后经济短期V型反弹 中长期依然为L型 低迷趋势难改 1930 2016年美国GDP增长变动 来源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新闻公报 2009 7 31 2011 7 29和总统经济报告 注 2011 2016年为IMF预测值 1980 2016年欧盟及欧元区GDP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注 2011 2013年为OECD预测值 1980 2016年日本经济增长 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1 9 20 发达与新兴经济呈 双速 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 IMFWorldEconomicOutlook 2011 9 20 二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严峻 引发全球恐慌 近期 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欧洲债务危机恶化 开始向核心国家蔓延 西方主权债务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引发全球对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忧虑 担心世界经济陷入 二次衰退 西方主权债务是2012年及未来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 形势十分严重 欧洲债务危机最早引爆 尚在蔓延恶化中 美国由于国债上限政治闹剧 标普降低美主权信用评级 债务危机被引爆 日本债务状况比欧美更糟 但因国债持有者多为本国国民 事实上 欧洲债务危机更是欧洲问题 日本债务主要是日本国内问题 而美国债务则是全球问题 因海外投资者持有47 美国债 结构性与长期化 危机使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攀升至二战以来最高 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IMF统计 2010年本国集团 G7 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高达8 8 比危机前高出6 7个百分点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复杂 金融危机是主权债务导火索 实际上 目前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后遗症 是私人债务向政府债务蔓延的必然结果 信贷经济 是主权债务之根源 当前 西方国家不堪重负的债务是过去数十年沉湎于 信贷经济 之后果 美国尤具代表性 从政府到个人均负债累累 体制缺陷是债务危机恶化之主因 债务危机爆发使西方体制弊端暴露无异 以欧洲为例 欧元区存在 天生 的体制缺陷 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 二元性 是导致主权债务危机久拖未决的根本原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深远 据统计 2010年底全球政府债务总额达41 377万亿美元 加之私人债务达53 465万亿美元 总债务达94 842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经济的150 7 与历史不同 当前全球主要债务国多为发达国家 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威胁 处理不好巨额债务将引发另一场金融灾难 高赤字 高债务 高失业 低增长 政治分化 将使发达国家深陷债台高筑与低迷经济的恶性循环 将不得不以借新债还旧债 加之支付巨额利息 债务规模将以滚雪球式膨胀 IMF认为 发达国家财政状况不可持续 未来十年债务将加速恶化 未来 西方国家将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窘境 人口老龄化 退休金 社保和医保等开支 将压得政府喘不过气 一旦利率正常化 付息成本将上升 由此吞掉其经济增长成果 欧盟峰会未从根本解决欧债危机 达成新的财政协约并增强经济政策的协同 欧元区成员国达成一个新协议 即把强烈的政治意愿投注到一个新的法律框架 政府预算应实现平衡或盈余 年度结构性赤字不得超过名义GDP的0 5 增强稳定性工具 确保EFSF ESM总有效放贷能力维持在5000亿欧元 向IMF提供最多2000亿欧元 约合2700亿美元 双边贷款 未讨论欧洲央行成为 最后贷款人 和发行欧洲统一债券问题 英国的不参与等于表明欧洲大国英国将离欧盟而去 2006 2013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占GDP比重 联合国 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cts2013 20111201 OECD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重 2010 2013年发达国家总债务占GDP比重 来源 OECD 给G20经济展望与政策建议报告 2011 10 31 美欧日财政与债务状况 OECD 经济展望第90期 2011 11 11 2011年主要国家政府债务与杠杆率 单位 占GDP比例 来源 IMF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2011 9 G7国家债务占GDP比重接近二战后最高 发达国家债务与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不可持续水平 世行预测 2010年G7的公债占GDP比重将升到113 是1950年以来最高 且形势更严峻 因为前者是战争原因 后者是金融危机造成 又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医保支出增加等问题 资料来源 世行 全球经济前景2010 2010 6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呈长期化趋势 资料来源 IMF 世界经济展望 2010 4 金融危机后 欧洲的私人债务国家化 而国家债务危机化 美国的私人债务国家化 国家债务则正在国际化 日本政府债务以国民为主 国民持有95 的国债 IMF估计 在未来20年中 发达国家必须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收入相当于占GDP的8 8 旨在到2030年将政府债务降到占GDP的60 这一警戒线下 如果不进行结构改革 G7的政府债务将完全失控 到2030年占GDP比重将升至200 2050年将达到440 新兴市场债权风险上升 债务国货币多为硬通货 只要央行增发钞票 就可使债务货币化 再借助通胀即可稀释债务 美国最可能以发债 通胀 稀释债务 再发债 再通胀的手法 将债务转嫁给全球债权人 2010年欧元区各国GDP规模 GDP总规模 121677 5亿美元 来源 欧盟经济展望报告2011 11 10 1993 2012年欧洲 PIIGS 国家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 来源 OECD 经济展望报告 2011 9 8 2010年欧元区及美英日财政收支平衡 来源 欧盟经济展望报告2011 11 10 2010年欧元区及美英日政府债务占GDP比重 来源 欧盟经济展望报告2011 11 10 2010年6月美国长期债券类别及规模 规模 50 423万亿美元 占GDP的348 来源 美财政部 美国总债务情况 201102 海外持有美国政府债务分布 2010年6月 来源 美财政部 美国总债务情况 201102 2000 2013年美国政府总债务及占GDP比重变动 1991 2010年美国长期净债务额变动 美国的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赤字占GDP比重 2009财年为10 2010财年为8 9 2011财年8 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现象未改 美联储长期低利率和信贷扩张是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 当前各国为制止危机恶化 正以饮鸩止渴方式重犯上述错误 宽松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全球用于救市和刺激经济资金超过13万亿美元 其中11 4万亿美元在中国和美国 美国2009财年预算赤字将达1 45万亿美元 未来10年累计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各国货币超量发行 危机爆发以来 全球货币扩张已超过5万亿美元 其中一半以上在美国 结果很可能是 全球流动性由紧缺转向泛滥 全球CPI和PPI由通缩转通胀 全球资产与商品价格由暴跌转向猛涨 虚拟经济泡沫化再次出现 通胀升美元跌 2000 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 IMF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2010 10 单位 万亿美元 注 2005 2007年年均增长41 5 2000 2011年10月国际石油和食品价格波动曲线 联合国 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Pros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示范区联动发展报告
- 质量传递模型-洞察及研究
- 2022-2023联影医疗ESG社会责任报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实践
- 中国交建2022-2023年度ESG发展报告:与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续供应链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秘书参谋职能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铜及铜合金材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教育史-现代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管理心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游泳社会指导员专项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附答案)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工程量确认单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JJG 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大数据与金融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课后答案
- CS4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设备操作说明书
- 上海港港口拖轮经营人和港口拖轮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