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表格归纳专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厘米)160.0020.001.00245.0022.501.50333.7527.002.40427.5033.003.60525.0037.504.50622.5045.006.00表一1小华同学利用焦距f为15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像高h分别记录在表一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的初步规律后,又做了进一步研究。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物距u、像距v的变化情况及成像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及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小华同学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a)在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你是否同意小华的猜想,并简述理由 。(b)为了验证该猜想,小华准备再添加些器材继续进行实验。在下列所提供的器材中,你认为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选填序号)A若干个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B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C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光屏 D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光具座表一:透镜焦距f1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h(厘米)112.036.018215.022.59318.018.06427.013.53536.012.02表二:透镜焦距f2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h(厘米)615.060.024718.036.012824.024.06936.018.031048.016.0 (13)2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焦距为f1和f2的凸透镜前(f1f2),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测出像的高度h,记录在表一、二中。根据实验序号3或8中的数据可判断:物体的高度为 厘米。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的高度h随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物距u、像高度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当物距u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的高度越高。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6、7或8中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关系、物体高度和像高度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实验序号10中所空缺的数据为 。温度计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如图所示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白色小瓶内分别装入50克的水和50克的煤油,实验时,将两只小瓶都放在太阳下暴晒,并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升高的温度,用计时器测量加热的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两只小瓶晒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分)11351261013915141220151525表三:50克水表一:50克水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分)1152210331544205525表二:50克煤油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分)625741086159820101025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6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另一小组的同学将图中的小瓶表面涂成黑色,在瓶内装入50克的水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三所示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F4某小组同学研究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的物块分别放置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三 钢块在木板上运动实验序号质量(克)拉力(牛)73000.984001.295001.5表二 木块在橡胶板上运动表一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实验序号质量(克)拉力(牛)13001.524002.035002.5实验序号质量(克)拉力(牛)43002.154002.865003.5 根据该小组的实验设计,可以判断他们是在研究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力大小与 的关系。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实验序号质量(克)拉力(牛)103000.9114001.2125001.5表四 铸铁放在纸板上另一小组同学也进行了实验,拿出其中的一组实验数据(见表四)和表三进行比较。小徐认为: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拉力大小也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小佳认为: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拉力大小不一定相同。你认为 (选填“小徐”或“小佳”)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表一次数h(米)L(米)F(牛)10.050.500.120.101.000.130.202.000.1表二次数h(米)L(米)F(牛)40.100.500.250.201.000.260.301.500.2表三次数h(米)L(米)F(牛)70.100.250.480.200.500.490.300.750.45为研究沿光滑斜面向上拉重物所需的拉力F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多次改变斜面长度L和高度h,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重为1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缓慢拉伸至顶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提升同一重物时,当斜面长度L相同,拉力F与高度h成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与7(或3、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提升同一重物时, 。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 。6. 某同学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与二个分力大小、合力的方向与二个分力方向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利用橡皮筯、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研究。橡皮筯的原长为AB,在F4牛的拉力作用下橡皮筯从AB伸长到AC,如图(a)所示;换用二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橡皮筋的B点,保持二个弹簧测力计用力的方向不变(与拉力F的方向相同),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这时,也能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BD=BC),如图(b)所示;保持二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不变,三次改变拉力的大小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接着,使F1和F2沿相反方向同时拉橡皮筋的B点,三次改变拉力的大小使橡皮筯伸长同样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与前面实验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二中。(a) (b) 表一:实验序号拉力F1(牛)拉力F2(牛)拉力F(牛)(F1F2)(牛)131442224431344表二:实验序号拉力F1(牛)拉力F2(牛)拉力F(牛)(F1F2)(牛)151442624437344实验前,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比较F和F1、F2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合力方向为 。根据表二中的实验数据,比较F和F1、F2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 。实验过程中应用的科学方法为 。7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对一定质量的水进行加热,并测出水升高的温度和相应的加热时间,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然后他们改变水的质量继续进行探究,水升高的温度和相应的加热时间结果如表二、表三所示。(设水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表一 100克水 表二200克水 表三 500克水实验序号升高温度()加热时间(分钟验序号升高温度()加热时间(分钟)42.5155 267.53实验序号升高温度()加热时间(分钟)755810109151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相关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 成正比。实验序号升高温度()加热时间(分钟)4 /5 /6 /表四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不等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中的相关实验数据,可得:同种物质,当 ,吸收的热量相等。(4)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四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8.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 (厘米)419.021.18.9515.030.016.0612.060.040.0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 (厘米)132.014.43.6225.016.75.3322.018.36.7表一 表二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且_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小红同学计算了表一中物距与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小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判断小红的结论是_的(选填“正确”、“错误”)。 小华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物距与像距之和,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与像距之和最小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该猜想,他们应将物距设定在_厘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实验。9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影响其长度增加量的有关因素,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分别用力通过测力计拉伸不同的弹簧,测量并记录每根弹簧的原长、弹簧圈直径、长度增加量、所受拉力的大小等。记录数据如下列各表格所示,已知在同一表格中,实验所用弹簧的材料相同(即相同粗细的同种金属丝)。表一 材料甲表二 材料乙序号原长(cm)弹簧圈直径(cm )长度增加量(cm)测力计示数(N)序号原长(cm)弹簧圈直径(cm )长度增加量(cm)测力计示数(N)11012551012.25210141061014.41031024571024.4542014582014.45 请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增加量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材料、原长、弹簧圈直径相同的弹簧,所受拉力越大,长度增加量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拉力相同时,材料、原长相同的弹簧,弹簧圈直径越大,长度增加量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5、8)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10.某小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B: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C: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D: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根据现象 ,可以提出猜想一: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一组作为研究的材料 (选填序号)。(a)10cm3的铜块; (b)10cm3的铝块; (c)10cm3的铁块;(d)20cm3的铝块; (e)30cm3的铝块。另一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分别选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甲液体乙液体丙液体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11018410107108220365202082016330546303093024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 。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对于第问结论中的“同种物质”的依据,小王认为是三种不同液体都要符合的规律;而小李认为只需一种液体符合的规律即可。请你判断, 是正确的。(选填“小王”或“小李”)。为了使的结论更科学,他们还应该用 。11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牛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大全
- 2025年青海省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风险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初级会计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训市场价格课件
- 期货从业考试拍的照片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数据库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史》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媒体营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全国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河南入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北京)
- 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
- 甘肃省秦安县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选聘16名大学生村文书和专职社区工作者【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上课用课件
- NB∕T 33009-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 华为的时间管理学习培训讲义
- 高中历史:两宋文化课件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 企业废品回收招标书1
-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