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ppt_第1页
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ppt_第2页
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ppt_第3页
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ppt_第4页
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 叶兆宁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做中学 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2011 9云南 1 什么是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 回顾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科学探究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 科学概念 2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过程和结果孰轻孰重 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科学对学习的研究 3 神经元Neuron细胞体CellBody轴突Axon树突Dendrite突触Synapse人脑中含有数千亿 1011 的神经元 比它多10倍以上的胶质细胞 每个神经元又可以有数百 数千个 甚至更多的突触 1015 4 突触 人脑中含有数千亿 1011 的神经元 大约和银河系的星星一样多 每个神经元又可以有数百 数千个 甚至更多的突触 1015 5 在发育不同阶段突触连接和密度的变化 出生时 6岁时 14岁时 6 大脑皮层 7 陈述性记忆 情景和语义 有意识的回忆 灵活的表达 非陈述性记忆 海马和副海马区 动作记忆 习惯 技能 感知和动作适应 情绪记忆 习惯性的偏好和厌恶 情绪记忆调节 新纹状体 小脑 脑干和脊髓的动作输出 杏仁体 下丘脑 自动和激素输出 皮层联合区颞叶顶叶扣带回嗅觉区前额叶 工作记忆 感觉记忆 8 在视觉皮层 听觉皮层和前额皮层中突触的生长摘自NeuralPlasticity2002 前额皮层 听觉皮层 视觉皮层 初生儿 4000天 成人 9 人脑的发育 突触的形成和早期的经验有关 年龄 感知回路 视觉 听觉等 语言 高级认知功能 受孕 出生 月 年 10 我们只使用了10 的脑吗 左半脑语言数学逻辑 右半脑空间能力面部识别美术音乐 大脑优势 脑的可塑性 11 睡眠有两种基本的形式 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 每天要睡多少时间 出生时16小时7岁10 5小时14岁8 5小时21岁7 75小时 12 眼见未必为实 13 树突 突触 2为了持续地增强突触 需要激活CREB蛋白 1较强的或是重复的刺激瞬时强化了某个突触并以某种方式通知细胞核生成长期记忆 假定突触 核信号分子 3细胞核内CREB选择性地激活基因 使它转录成信使RNA 并逸出细胞核 轴突 4按mRNA指令产生突触加强蛋白并在神经元内扩散 5当时已经被强化或敏感化的突触会接受这种加强蛋白 加强突触蛋白 CREB 核 编译自ScientificAmericanFeb 2005 14 参考文献 Laura AnnPetitto KevinDunbar NewfindingsfromEducationalNeuroscienceonBilingualBrains ScientificBrains andtheEducatedMind Inpress K Fischer T Katzir Eds BuildingUsableKnowledgeinMind Brain Education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ConferenceonBuildingUsableKnowledgeinMind Brain EducationHarvard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October6 8 2004 即使在概念的改变发生的时候 学生仍然保留了他们原来的认知和想法 只不过新的知识抑制了他们原来的认知 Dunber博士提出了一种新的和不同的观点 15 脑科学的进展给教育怎样的启示 学习的生物基础是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学习是我们所有察觉到的和处理过的信息的整合 这种发生在体内的整合过程中引起了脑结构 突触连接 神经元数目 功能区 神经递质等 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 学习就是连接状态的变化 或是增加了突触连接处的电位 或是强化或剪除突触之间的连接 因而 一个成功的教学通过改变连接状况 影响着脑的结构 16 脑从出生前到20岁左右是主要的建构期 这个建构过程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建构过程是逐渐和连续进行的 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功能的敏感期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别和学生的学习历程 环境 基因 身体 行为 脑 家庭 学校 同伴 社区 文化 17 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建构过程 认知神经科学告诉我们 在学习过程中 对问题的理解是构筑在学习者原有的理解和经验之上的 教育学家 认知科学家 心理学家 认知神经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人是如何学习的 需要从小学习正确的科学概念 18 皮亚杰 JeanPiaget 认为儿童生而具有某种认知结构 他们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依次出现 这些认知能力的出现和环境刺激的关系不大 在预订的时间以前不会出现 相反地 我主张正规教育如果系统地运用儿童自发的思维发展过程会比现在的方法取得多得多的成绩 皮亚杰CommentsonVygotsky scriticalremarks byJeanPiaget 19 1 课程设计 儿童有效地学习要通过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互动来实现 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之间的互动 2 学习指导 在成人适当地帮助下 儿童常常可以完成他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所以要经常根据儿童的水平提供灵活的 脚手架 来帮助儿童 脚手架 并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直接的效果 更是为了慢慢地培养儿童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 评价要考虑 最邻近发展区 的概念 即考虑儿童实际具有的发展水平和在帮助下可能获得的发展水平 两个儿童可能具有同样的发展水平 但在同样的帮助下 可能解决的问题水平不一样 评价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Vygotsky是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 他提出社会建构理论 20 科学家对学习的解读 人是如何学习的 2000年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2009年 21 人是如何学习的 脑 心智 经验和学校 在过去的三十到四十年间对心智的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我们所展示的 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 它会导致新的课程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和评测方法 这些方法与现在我们在学校里通常熟悉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2000 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 22 学习科学对学习的共识 更深刻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注重教 也注重学创设学习环境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上的重要性反思的重要性 23 学习科学对学习的共识 更深刻理解概念的重要性仅仅学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却不一定能胜任工作 只有学习者知道何种情形运用何种知识 并能在新的情况中对原有知识做出恰当修正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是有用的 当学生对概念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时 他们就会以一种更加使用而且深刻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情境中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2009 24 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 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 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尽管专家谙熟自己的学科 但这不能保证他们会教导他人专家应付新情境的方法灵活多样 25 学习科学对儿童学习者的研究 儿童学习者在很多方面区别于成人 对儿童学习者的研究显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图景 在某些特殊领域 比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因果关系 数 语言等 婴儿和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学易学的先天素质儿童缺乏知识和经验 但并不缺乏推理能力早慧的知识可以起动学习过程 但由于有限的经验和逻辑思维系统的不完善 儿童的知识包含错误概念儿童能够通过纯粹的意愿和努力学习 但当儿童被要求学习他并不具优势的领域时则需要具备有目的的学习策略 26 学习科学对儿童学习者的研究 儿童学习者在很多方面区别于成人 对儿童学习者的研究显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图景 儿童需要理解学习的含义 需要反思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学习 元认知技能为学习提供了策略性的能力儿童是问题的解决者 又是问题的制造者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 27 儿童的概念发展与转变 28 活动1 阳光下的影子活动2 镜子 29 要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概念是儿童建构更复杂能力的基石 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主要概念 扩大到探究其他的问题上 触类旁通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大量的关于儿童认知行为的研究表明 当儿童达到入学年龄时 就已经形成关于周围世界的许多方面的概念 因为这些概念是由儿童自己获得的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 不容易被改变 科学课程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30 什么是前概念 儿童在学习某一知识概念前 对这一知识概念的内涵已有的观点和想法 31 学生的前概念 有一些正确的前概念有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有一些对错纠缠的前概念 32 视频 蜗牛吃什么视频 种子里面有什么 学生前概念的来源 来自日常现象的观察归纳 鸟都会飞来自与别人交流后的认同 鸡不会飞 最早是鸟驯化的 所以也是鸟类来自阅读和媒体的宣传 鸟是人类的朋友来自课堂教学 蝙蝠会飞 像鸟 但不是鸟来自其他渠道 如实践活动等 33 儿童的思维为直接经验的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所支配 空气没有重量 否则我们应该会觉得肩膀沉重啊 力量是由肌肉运动施加的 说话的声音只由嘴和舌头发出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唯一存在的声音 34 儿童只能想象出亲身经历过的事物 看过 听过 闻过 摸过等 很难想象看不见的事物 如儿童理解的物质存在就是看得见或能感受到的事物 如 空气中什么都没有 水蒸气 力 细菌 当我们在水中时 就像被包裹了起来 而在空气中却没有任何感觉 35 儿童对因果关系的思考更为线性一些 很难同时处理太多的因素 土壤是生物 因为土壤有营养 里面会长出东西来 儿童认为蚕是一种植物 所以需要浇水和晒太阳 儿童想象不出不属于自己实际经验的需求 36 儿童会将同时发生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 无论这之间是否有关系 如 我很伤心 天下雨了 因为我伤心 所以下雨了 儿童的思维和语言不能脱离具体事物 动物和植物不同 动物有腿 但没有根 37 他们能把一定情境中形成的观念迁移到其他情境 声音碰到固体或液体时会停下来 云碰撞的时候会下雨 云变重或变满了会下雨 学生对水和油混合后的分层现象的解释 学生甲 油比水轻所以油浮在水的上面 学生乙 油比水重 所以油可以把水压住 38 儿童不能牢固树立起前后不能矛盾的观念 儿童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人呼吸需要空气 房间里的窗户和门都关着 所以房间里没有空气 39 儿童的思维为直接经验的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所支配 很难走出自我 超越自身来看待世界他们能把一定情境中形成的观念迁移到其他情境儿童对因果关系的思考更为线性一些 很难同时处理太多的因素儿童不能牢固树立起前后不能矛盾的观念儿童对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有非常复杂的解释儿童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40 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教学意义 1 确定教学的起点 2 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41 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帮助学生在前概念的基础上确认正确的概念 丰富不够完整的概念 纠正错误的前概念 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42 如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43 了解学生前概念的课堂策略 1 画图2 画网状图3 KWLH图4 概念图5 为某个事件或现象选择一项解释6 进行预测 画图或文字 44 了解学生前概念的课堂策略 7 提问8 词汇联想9 双层多项选择测试 45 1 画图让学生画图画 表达他们对某个事件的看法举例 蚂蚁蚯蚓热的传递小灯泡的亮灭 46 学生所画的蚂蚁 47 48 图画让我们发现1 有学生能知道蚂蚁的身体主要有几部分 三部分 头 肚子两部分 2 知道有触角3 知道有腿 6条 4条 4 不知道腿都长在哪儿 49 观察之后所画的蚂蚁 50 学生所画的蚯蚓 看到了 环节 但细节部分不知道 需要感官 眼睛 手 工具 放大镜 51 热的传递 52 学生对热的传递的猜测 53 线性物体 金属棍传热学生能知道 因为生活经验面的物体 金属片学生就不清楚了 54 实验观察后修改的图片 55 学生对小灯泡发亮的猜测 56 实验后所画的图片 暴露出 连接点不清楚 闭合概念不清 57 画图的好处 展示学生原有的想法 上例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线性 面 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对概念的前后对照帮助学生准确表述 表达方式 语言 文字 图画等 58 2 画网状图学生画一个网状图 显示想到的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词汇 画网状图的活动可以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或者由学生集体讨论来完成 59 资料来源 北京四季青育红幼儿园 60 资料来源 北京亮甲店小学 61 动物与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2 资料来源 南京市逸仙小学六 4 班 垃圾的分类 63 KWLH图我们知道什么 Know 我们想知道什么 Want 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 Learn 我们是如何了解的 How 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些活动 然后准备一个分成四个栏目的图表 K W L H学生为每一个栏目提供自己的观点 64 65 4 概念图向学生讲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关键词 并插入连接词 以显示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最好把关键词写在小纸片上 每张纸上写一个词 以便在搭建时能够将其移动 66 资料来源 北京密云县季庄小学 67 一般而言 针对这种包含很多概念的概念图 教师需要更多更系统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画概念图之前 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概念图概念图的基本结构画概念图的步骤 制作一个让人一目了然的概念图 68 5 为某个事件或现象选择一项解释教师在卡片上提供一系列带有插图的解释 让学生分组讨论 水与冰 模块 69 案例分析 这种方法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前概念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 尤其针对一些无法提供实物的课程 例如 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 天气与气候 某些生命领域的课程等 70 进行预测 画图或文字 学生们用图画或文字说明当某个事件的条件改变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举例 如果将物体移近光线 影子会变小吗 71 资料来源 影子的故事 吉姆的工场 72 从以上两张记录单中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 影子方向的变化 有一些错误概念 主要表现在 1 影子与物体不相连 2 影子和光源同侧 73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后发现自己的错误 并能够纠正错误概念 这是一种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测试学生前概念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设计一个适合学生探究的记录单 能够在一张记录单上反映出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 对于下一步的指导教学非常有帮助 74 7 提问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进行回答用提问的方式 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 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教师在提问前能够大致预测出学生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5 视频 水与水蒸气 8 词汇联想词汇联想是给学生一个或几个概念的名称 要求学生写下由给出的名称联想到的词 然后进行分类归纳 运用统计技术检查词汇之间的连结情况 以揭示出学生的前概念 76 有1对触角 有翅膀 有3对足 蜂群有分工 会采蜜 蜜蜂 会跳舞 77 暴露 有3对足 有翅膀 有1对触角等 身体结构会跳舞 会采蜜 蜂群 有分工等 生活习性有了解系统 全面性不够 78 9 双层多项选择测试双层多项选择测试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一个包含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选择题 第二部分是针对第一部分选项提供的原因解释 或者第二部分是一开放式的填空题 要求学生自己说明选择该项的原因 79 小结上述做法可以尝试 适合小学生实际操作中 有的策略之间交叉使用例 画图 提问 应随之有访谈 词汇联想与网状图形式结合了解学生前概念并进行教学设计 不要形式 例 80 要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围绕概念组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81 基于前概念的课堂策略 1 预判学生的前概念2 试测学生的反应3 针对学生的错误概念设计活动针对纠正的概念准备器材针对已有的正确概念进行丰富4 在令人信服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概念 82 学生通过证据信服新的概念 错误概念一旦形成 很难消除 一定情境下仍然反映出错误的认识 只有在有力的证据下 才能真正形成新的正确的概念 83 围绕科学概念设计探究活动 探究应有结构 应考虑教学策略学生主动的学习要和教师有准备地指导相结合 和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学习活动结合学习者需要在持续地 有支持和引导的环境下学习 以逐渐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模型 培养学习的能力 84 有效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参与 这是学习者真正能改变他们的原有概念和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85 围绕概念组织教学 研读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备课 86 如何研读教材 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教学系统的要素有哪些 87 如何研读教材 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 积极进行各个要素的分析 考查 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目标有哪些 学生实际状态怎样 概念 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哪些 采用什么教学情境 探究问题是什么 探究过程怎样进行 88 如何研读教材 89 实例 教科版四下 电 单元 90 读教材 内容 结构 关联 91 电 单元中涉及的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 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 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92 电 单元的主要概念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 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 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 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是异种能量来源 能产生光和热 93 过程与方法 组装简单的电路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 进行预测 观察 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制作简单的开关 并用它来控制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94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 生成的过程关注针对学的过程的设计 给学生以学习的空间有效的教学 不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就能解决的 更不能僵死的 不变的简单执行这个教学预设方案 95 教学设计所经历的基本过程 1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2 观察实验材料的研究分析3 设计教学过程4 书写教案5 准备分组的实验材料 96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原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概念水平解决本课认知的概念水平已建立的关联概念学生已有的学科关联知识学生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 97 学生对电的认识 98 99 学生对电有哪些问题 电有多高的温度 是所有电都会电死人吗 电是从哪里来的 关闭电视后 用手触摸电视 为什么会有静电 为什么抓住一个东西触电时手不会松开 为什么闪电可以把树劈成两半 为什么橡胶不导电 为什么电池摸上去没有感觉 却可以让玩具动起来 为什么不能在电线下钓鱼 100 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 家庭用电 插座 电源 用电器等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很难获得回路的概念 101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方案框架根据教材对学生所形成概念水平的不同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材料 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 102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实例 点亮一个小灯泡的教学设计探究问题 怎样用导线 一根 电池和小灯泡 使小灯泡亮起来 103 点亮一个小灯泡 的活动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 哪些东西可以导电 电路可以控制吗 能让多个小灯泡亮起来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