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地质报告 目 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 位置及自然地理1 第三节 以往地质工作2 第二章勘探工作2 第一节 勘探方法2 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3 第三章井田地质5 第一节地层5 第二节构造5 第四章煤层5 第一节 含煤性6 第二节 可采煤层6 第五章水文地质6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6 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7 第三节 供水水源7 第六章储量计算8 第一节 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8 第二节 储量计算结果8 第七章其它有益矿产8 第八章结论9 第一节 勘探成果评价9 第二节 下步工作建议9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为了加快阳泉市郊区煤炭工业的发展,经有关部门批准,阳泉市郊区成立“保安煤矿”筹建处,并于1993年3月12日定名为“保安井田”,筹建处对保安井田的勘探工作提出如下任务:一、保安井田勘探性质属精查勘探;二、勘探工勘期:二年以内,一次搞完不再补勘;三、设计钻孔应考虑一孔多用,并对井田内瓦斯突出的点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增加采样密度。四、各项地质任务按照“规范”中对精查勘探的要求,高级储量比例在全井田内达到60%以上,且分布合理。 第二节 位置及自然地理 一、位置保安井田位于阳泉矿区西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和寿阳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31132232北纬375147 375324井田范围:东起保安沟与阳泉三矿扩区相邻;西至原寿阳东详查勘探区F27断层,(独立坐标点:X=102250,Y=76550和X=100000,Y=76200的连线)北以独立带坐标点:X=102250;Y=76550和X=102250,Y=82000的连线为界;南至石太铁路保安煤柱。井田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本区交通较为方便,石太铁路、石太公路(307国道)、太旧高速从井田以南平行通过,通往全国各地。二、地形与地貌本区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井田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高坡陡,冲沟发育,形成中高山地貌。三、水文1、河流-保安河;2、水库山南水库。四、气象井田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根据山西省地震局1982年颁布的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应属6级烈度区。 第三节 以往地质工作 阳泉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开采历史悠久,早已中外闻名。本井田由于煤层赋存较深,目前尚未有矿井开采。1973年阳泉矿务局地质处在东部完成1:5000航片地质调绘。119队于1986年完成寿阳东勘探区1:5000航片地质调绘,其范围包括了本井田。第二章 勘探工作 第一节 勘探方法 一、勘探手段的选择及使用保安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北部,山高沟深,地形变化较大,其勘探手段采用以钻探工程和物探测井为主,同时辅以地面地质测量及收集邻近生产矿井的地质资料,综合多种手段解决地质问题。二、勘探类型的确定本井田从总体上看为一地层走向东西,综合煤层稳定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本井田勘探类型应属类型,即构造简单,煤层稳定较稳定。三、工程布置原则根据所确定的勘探类型,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和阳泉矿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工程布置采用以下原则:1、精查勘探初期进行地面地质测量工作。2、基本钻控工程采用勘探线,其方向近于南北向,基本垂直于地层走向。3、严格控制水平大巷的煤层底板标高。4、大部分钻孔的非煤系地层采用无芯钻进。5、先期施工全取芯及煤系取芯孔,无芯孔基本放在后期施工。6、钻探、测井密切配合,并选择12孔进行数字测井和模拟测井对比工作。 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一、地形图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二、地质填图本井田西部原属寿阳详查区的一部分,已有1:5000地形地质图。其方法是采用航片填图法,外业调绘由一一九队和第一勘探局普查大队于1986年共同完成。三、钻探工程(一)钻探工程量本次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16个,总工程量13389.11米。其中水文孔一个,工程量880.41米。(二)钻探工程质量1、钻孔质量本次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16个;2、岩、煤层采取情况本次施工全取芯孔3个,计2725.72米,半取芯孔8个,计6495.16米,无芯孔5个,计4168.23米。3、钻孔测斜所有16个钻孔均进行了测斜,资料齐全,数据可靠。4、钻孔封闭5、原始记录及其它原始资料清洁,完整、准确,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六、水文地质工作1、水文地质工作量井田水文地质工作以收集阳泉矿务局三矿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主,配合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及抽水试验工作,并进行了化学样,岩石物理力学采集工作。2、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保安河动态观测;(2)简易水文观测;(3)抽水试验工作;(4)奥灰延深孔;(5)采样。第三章 井田地质 第一节 地层 一、区域地层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复背斜之西翼,沁水煤田之东北边缘,阳泉矿区西部。二、井田地层井田内煤系地层埋藏深度均大于500米,地表仅出露有二迭系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地层,钻孔揭露的最老地层为上马家沟组。新生界地层不整合于各时代基岩之上。现将地层自老至新分述如下:O2m、O2f、C2C3、P11、P12、P12、P22、Q2+3、Q4。 第二节 构造 一、褶曲井田内背向斜相间排列,向西南收敛,往东北敞开。现将褶曲由西向东分述如下:窑垴向斜、南叉背斜、郭垴向斜、菜芽坡背斜、高垴向斜、茶段背斜。、杨窑向斜、大阳窑背斜、保安河向斜、晓庄背斜。二、断层井田内断层稀少,地表仅发现F19、F20两条断层。三、非构造变动(柱状陷落)经野外地质调查,在井田内地表未发现柱状陷落。仅在部分钻孔中有所揭露。 第四章 煤 层 第一节 含煤性 层。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5、6、8、8下、9、11、12、12下、13、15、15下、16共16层煤。可采煤层为3、6、8、8下、9、15、15下共六层。煤系地层总厚度170.33米,可采煤层总厚度10.75米。 第二节 可采煤层 一、3号煤: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K825米左右。厚度02.58米,可采厚度0.802.58米,平均1.32米,含夹矸12层,上层最稳定。二、6号煤位于山西组底部,K7之上,距3号煤18.0825.66米,一般21.58米。厚度01.90米,可采厚度0.801.90米,平均1.36米。三、8号煤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之下,距K75.8319.40米,一般12.32米。厚度1.303.26米,平均厚2.32米。含夹矸1层。四、9号煤太原组上部,8煤之下,上距8煤.2.7012.98米,一般11.29米。厚度0.672.35米,可采厚度0.802.35米,平均1.65米。五、15#煤太原组下部,上距9煤约65米,厚度3.325.27米,平均3.91米。六、15下煤C3t下部,15煤之下距15煤3.917.95米,一般4.85米。第五章 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 本井田属于娘子关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变化规律大致为补给、排泄区较陡,迳流区较平缓。区域裂隙岩溶水迳流条件较好,区域含水层可分为松散岩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裂隙岩溶含水层。 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根据含水空间特征,区内含水层可分为三类: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裂隙岩溶含水层,不排除奥灰突水的可能性。K2石灰岩、K3石灰岩、K4石灰岩、K7砂岩裂隙含水层、3号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组、K8砂岩裂隙含水层、K12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砂砾含水层组。二、隔水层(组)井田内隔水层较多,各含水层之间都有厚度稳定的泥岩、砂质泥岩,可起到隔水作用,主要隔水层(组)有:15号煤至奥灰间压盖隔水层组和K8K12间隔水层组。三、断层导水性断层对矿床的充水因素,取决于断层的性质、规模、密度、断层两盘的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诸因素,可能引起断层的导水,甚至突水。四、水文地质类型15号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为K2、K2上、及K3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勘探资料表明:15号煤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三类一亚类一型,即以岩溶充水顶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第三节 供水水源 井田内没有工矿企业,而目前阳泉矿区各厂矿工业用水及饮用水有五个供水源娘子关泉域提水水源、河流水及水库水、奥灰深层水、自建桃河潜水井、矿坑水,井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石灰岩中寻求解决。第六章 储量计算 第一节 储量计算的范围及指标 一、储量计算的范围参与储量计算的煤层自上而下为3#、6#、8#、9#、15#、15#下煤层。二、储量计算的方法井田内地层平缓,一般倾角小于15,故在储量计算中采用煤层的伪厚和水平面积。计算公式:储量=面积视密度厚度 第二节 储量计算结果 经本次勘探后储量计算结果为:工业广场储量1965万吨,井田内获得能利用储量16338万吨,各煤层各级别储量,其中A级:2985万吨,B级:5916万吨,C级:7437万吨井田内暂不能利用储量357万吨。其中3#煤层储量193万吨、6#煤层储量1435万吨、8#煤层储量4482万吨、9#煤层储量3021万吨、15#煤层储量6831万吨、15#下煤层储量376万吨。第七章 其它有益矿产一、石灰岩、铝质泥岩、铝土矿及石膏据寿东详查报告,石灰岩、石膏、铝质泥岩及铝土矿经采样化验(表9-1),其品位均低,又因埋藏深,不易开采,故经济价值不大。二、稀散、放射性元素本次勘探在煤芯煤样中测了锗、镓、铀、钍稀散及放射性元素,其结果均达不到工业品位要求。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勘探成果评价 一、全井田勘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共施工钻孔16个,总工程量13389.11米。二、查明了井田内地层发育及变化情况。三、对边界断层F27进一步进行了控制。四、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确定了煤类属无烟煤3号。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