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doc_第1页
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doc_第2页
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doc_第3页
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doc_第4页
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范化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一、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 (一)常见的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观点2、讲故事,引入观点3、引名言,引入观点4、摆事实,引入观点5、列数据,引观点6、树靶子,批驳中树立自己的观点7、比喻导入法8、类比联想导入法(二)常见的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事实论证(也叫例证法)比喻论证法(喻证法) 引用论证(引证法) 正反论证法(对比法) 类比论证 反证法 归谬法(三)常见的结构形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 、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下面以说“思”这一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1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说“思”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2、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的排出几个能说明纵论点的分论点来。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3、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由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办”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说“思”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3还要“善思”(怎么样) 4正反式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说“思”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5、对比式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说“思”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4应学习第一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6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二、学会打腹稿 写议论文与写记叙文不同,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楚的整体结构,这就如同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一样。写议论文一定要打腹稿,打腹稿,包括中心论点的确定,材料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结构形式的选用等,打腹稿的关键是列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有不少同学不愿意打腹稿,觉得麻烦,耽误时间,结果想到那儿写到哪儿,任意发挥,从而出现观点、重点内容遗漏、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弊病。为了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要打腹稿,议论文腹稿的关键是写提纲,下面我就谈谈议论的提纲编写。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一般应考虑下面几个问题:1.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2.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3.选用哪些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阐述论点?4.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哪些略?5.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对这些问题必须反复思考,然后加以整理,分成条目,固定下来,写提纲时,要注意几点基本要求:(1)观点明确;(2)重点突出;(3)条理清楚;(4)简而明。所谓“简”,是指简要,写出段意即可;所谓“明”就是清楚明白,一看提纲就了解文章的整体安排及部分内容的详略情况。我们看一下谈“骨气”一文的写作提纲:谈“骨气”(一)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三) 从不同角度论述:1.文天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四)总结全文,重申论点这份提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从提纲可以看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及作者的思路。中学生编写提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简单和逻辑性不强。如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提纲: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一)提出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二)说理论证:1.勤奋学习便会取得成就2.不勤奋学习必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提纲太简单,看不出作者的整体构思,实际写作时,仍需要边写边想,这就没能起到提纲应有的作用。同样是这个题目,另一份提纲则明确具体、条理清楚: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 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家度论证: 外国: 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 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 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写提纲除了应该内容具体以外,还要注意有一定的逻辑性。先来看一份提纲: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二)说理论证: 1.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3.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4.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份提纲将“为什么”与“怎样做”混在一起谈了。提纲不合乎逻辑,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混乱。可以做这样的修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二、说理论证:(一)中学生为什么要珍惜青春1.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二)中学生怎样珍惜青春1.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2.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写作提纲一经列出,就应该依“纲”写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随时调理或修改提纲。提纲是文章整体构思的文字化。三、议论文“六段式”结构模式 (一)基本模式1、点:点明中心论点(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2、正:正面举例论述(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二)3、反:反面举例论述4、深:深入开端(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5、联:联系现实(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6、总:总收全文(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二)具体解析点:是引论部分,要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点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说应是正面的,一个简而明的判断句。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意义重大,有经验的阅卷人往往一看开头就能判定你的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是否过关,在语言上的功夫如何。正:正反深联四步是本论部分。正反举例最好各举一例,从正反两方面直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但决不要堆砌例子以充字数。选例要典型,叙例要简明 ,议例要深刻,一两句就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深: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就议论文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开掘,可以揭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讲危害,进行辩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章分析质量的高低。联:这是深的进一步具体的深,我特别强调,如果能联系的话,首先应紧密联系当前这个最大的现实,即使是联系个人的生活,思想,学习的实际,也不能脱离当前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说,这样练习写出的文章立足点高,时代感强,才更有意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有关发展经过的大政方针,敏锐的感知社会潮流,时代气息,人际关系等等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否则就无法准确的 联系现实。总:是总收全文,这是结论部分。是针对中心论点回答怎么办的,可简单概括,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不要变成中心论点的重复。这种模式,一遇掌握 ,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他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嗦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三)模式赏析说“探索”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深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的生活了。诺贝尔早在1862年,在其父亲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就发明了雷管。如果陶醉于这眼前的“小鱼小虾”就不会有后来的炸药的问世,也不会有欧洲工业革命中矿山、铁路、运河业的繁荣,更不会有当今世界有诺贝尔“千百次失败、千百次有重来”的精神而感召着的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等领域的佼佼者的追随。(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说理)/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怪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举例)/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学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