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唐代律令制度研究有感唐代是中国封建法律里程碑似的发展阶段,以唐律疏议为核心、律令格式并存的法典体系代表着中华法系最高的立法成就。怀揣着对这部法典的敬畏与好奇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郑显文先生的唐代律令制度研究想更深入的从各个方面了解一下这部法典。唐代律令制是秦汉以来国家制定发发展之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封建法律最为成熟的阶段唐律疏是汉代以来法律学发展的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法律的典范。唐律、律疏对后世法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南宋(1279年)之世,一直作为现行法延续实施。元朝时期,唐律、唐疏随从现行法的地位退出,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广为援引。明朝的法典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也都是在唐律显著影响下制定实施的。由此可见,唐律是中国古代一部有着承前启后性质的法典。看完唐律制度研究后,我想先就感触最大的唐律中有关于孝的规定和唐律中的保辜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唐代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唐前期的许多皇帝都大力提倡孝道。唐律中关于孝的规定站有很大的比例。在唐律条文及疏议中涉及到的孝的条款有58条,这其中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对危及孝行为的惩罚细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孝罪。无论是子孙本人或其他人等,只要是触犯了统治者认定的孝的行为,一律加以严惩,轻者处以笞、杖,重者处以绞、斩。其二是对孝行为的保护。凡祖父母、父母犯罪,子孙为之容隐者无罪;祖父母,父母被人欧击,子孙前往救助,致对手“非折伤者,折伤者减等处罚”。看完一部分对于不孝的处罚后最大的感触便是定罪量刑都十分重。如“詈祖父母,父母者,绞”,“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最有力的表现,不知这样严酷的处罚会不会为当代人再度敲响孝的敬重呢。再者是涉及的范围广,如唐律中不仅规定在父母丧期期间不准嫁娶,甚至父母、祖父母被囚禁也禁止婚嫁,充分体现了孝的地位。唐代统治者认为,仅以根本法的形式对不孝的行为给予严惩还远远不够,若要使孝的思想能够真正地贯彻实施,处罚的重当然奖赏也不会小,就当然还必须以其他法律形式对孝的行为给予保障,如在选官或经济上面给予优待和照顾。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规范中有关人身伤害与责任挽救相结合的一项法律制度。由于古代“医学水平远不能对常见的伤害行为与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作出科学的判断,为确保犯罪者对伤害行为负担应有的罪责,就创立了保辜制度。在唐代律令制度研究中引述了一段勘问康失芬行车商人事案卷的残卷的内容。分为原告代理人的诉词,被告的陈述,主审官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及被告对本案最终判决所发表的意见。从中不难看出,第一,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范围颇广,除唐律疏议斗讼律保辜条规定的情况外,还适用于交通肇事伤人等其他情节。第二,唐代的保辜制度的具体实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不允许有丝毫的漏洞,这也反映了唐代司法制度高度严密的特点。第三,唐代保辜制度在促使加害人尽力救助被加害者以减轻自己的责任方面是有重要意义,更体现出社会的以人为本思想。保辜制度引起了我对当代社会对人造成伤害后出现后先考虑怎样逃避法律惩处而不是先救人,又或者开车撞伤人后害怕负担巨额的医药费索性再从伤者身上狠狠压过,只因为交通肇事罪中过失致人死亡或许会判的轻一些。这到底是法律的漏洞还是人性的丑恶?其次我想说说看完本书后让我对民事法律产生了兴趣的唐代律令制度下的民事法律制度。首先是律令制度下的唐代婚姻,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经过漫长的发展,到隋唐时期终于成熟和完备。自西周以来,我国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子女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唐律疏议中写道,“卑幼自取妻”则杖一百。唐代的法律对婚姻的成立做了许多禁止性的规定,以保证婚姻关系不违背封建礼教和妨害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而我则想谈谈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禁止同姓为婚及亲属为婚一条。同姓不婚的原则早在先秦时期既已出现,唐代的婚姻法沿袭了前代的规定,“住同姓未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近亲结婚是为确保生儿育女的质量,唐律中却规定连同姓结婚也是违法的,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在长孙无忌等人编著的疏议中还提到:“买且不知其姓者,则卜之。取决著龟,本防同姓。同姓之人,即尝同祖,为妻为妾,论法不殊。”凡违反规定,取同姓为妻妾者,除强制离异外还要追究双方的法律责任。当然研究当时的法律制度不应带以现代的眼光去甄别,殊不知在时唐代的这种制度下又有多少对鸳鸯被无情的打散,偏只因为他们或许五百年前是一家。其次是唐代较其他朝代相对文明的离婚制度。中国古代在婚姻的解除上,丈夫拥有完全的权利,妻子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离婚全完全操纵在丈夫手中。妻子自从结婚那天起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的寄托在丈夫的手中,公婆或丈夫对妻子稍有不如意,或妻子有过错就会被休弃。但在唐朝,除了“七出、三不出”之外还有另一项法定条件即义绝,它是指夫妻双方恩义已绝,夫妻关系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不离婚,对于夫妻双方家庭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夫妻离婚。法律规定,对不离异者,将给予严重惩罚。在唐朝其实最为普遍的是和离。唐律中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种离婚形式非常平和,夫妻双方都愿意接受,对双方家庭也未造成伤害。这种形式的离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妇女在婚姻关系上的痛苦,体现着唐代社会正向着更加文明的社会迈进。再者是有关唐代妇女改嫁的问题,唐律疏议卷14“夫丧守志而强嫁”条规定:“诸夫丧服处而欲守志,非女之父母、父母而强嫁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该条视乎实在保护妇女寡妇的守志行为,实际上确实为寡妇再嫁提供了口实,如果妇女之祖父母、父母强迫其改嫁则不在处罚之列。更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公主再嫁者有23人,其中高祖女4人,太宗女6人,玄宗女8人,这样如此高的的再婚率,说明唐代的婚姻制度所受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并不像宋元明清时那样显著。对于唐代的继承制度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唐代的继承制度分为两类:一为身份地位的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一为家庭财产的继承。唐代的家庭财产继承制度除了沿用两汉以来的“诸子均分”的原则外,还有许多新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特殊的情况,如对于收养的养子、无子的出嫁女如何继承家庭财产,唐代的法律规定的很模糊,有的学者认为养子与亲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因为唐律中禁止收养异性之子,收养则即从其姓。但在宋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继承上还是不平等的,会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而出嫁女在父母户绝时有权优先继承娘家财产(父母另有遗嘱除外)但孝道不全的女儿不在给予之限。遗嘱继承是唐代财产继承的重要形式,有如下几个标志性特征:其一,遗嘱的制定者大都是家庭中的长者;其二,遗嘱中关于财产的分割保留了未成年女儿的份额;其三,财产实行诸子均分;其四,有明确的违反一株规定的惩罚方式;其五,遗嘱的制定都是在行为人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制定的,指定时有证人在场以确保遗嘱的证据力。而这些特点也随着时间在不断的完善,为后世遗嘱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因为只是初读,而且也并没有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焦炭采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潍坊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 CN120203771A 用于医疗装置的形状感测系统和方法(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U盘课件在电脑上不显示问题
- 汽车电器考试题及答案
- CN120100742B 一种高速离心风机 (渤森动力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CN120079839B 多模交替式铅酸蓄电池板栅铸造设备的快速切换结构 (江西奥沃森新能源有限公司)
- 行业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指导作用
- 委托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违章作业培训课件
- 软件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 门急诊管理制度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模拟试题题库(附答案)
- 焰火制作技艺与传承考核试卷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网络系统维护记录日志表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施工合同范本
- 金属冶炼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 SMT主管岗位工作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