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取向!.docx_第1页
毛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取向!.docx_第2页
毛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取向!.docx_第3页
毛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取向!.docx_第4页
毛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取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学号:090305117 姓名:路洪鑫关于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材料与化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090305117 路洪鑫一、前言随着高考的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该如何择业呢?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不知所措。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择业取向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为未来的就业有明确的认识。(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帮助对大学生择业的方法。(二)调查过程调查时间:2012年调查地点:问卷星网站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调查方式:问卷星网站发起的网络调查(/jq/1630219.aspx)调查人:路洪鑫(学号:09030511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等。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二)调查数据分析: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60.32%,女同学占39.6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男同学比较多。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所在年级:大一学生占6.35%,大二学生占11.11%,大三学生占61.9%,大四学生占20.63%,调查的学生与就业关系密切,即将要步入社会或者已经步入社会,对就业认识的更为清晰。3.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认识:人为十分严峻的占14.29%,认为有些严峻的,但比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群更容易些占65.08%,有些严峻,与其他低学历的人群差不多占15.87%,不了解的占4.76%,说明现在大学生对于本身专业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将来就业前景的认识:认为很乐观的占11.11%,不太乐观的占57.14%,现在难以也侧未来的占31.75%,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于就业前景并不看好。5.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对所学专业在未来就职中的优势:认为很有优势的占7.94%,优势不大的占69.84%,毫无优势的占18.87%,说不清楚的占6.35%。说明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在求职中有了一定的认识。6.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对求职中所担心的问题:没有工作经验的占73.02%,对社会缺乏了解的占17.46%,而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专业课程及担心的占很少。说明大学生对于求职认识与用人单位有了共识。7.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于工作地点的认识:愿意去基层或偏远地区的人占14.29%,不愿意的占68.25%,说不清的占17.46%。说明大学生对于就业地点有要求。8.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若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占65.08%,考研深造的占14.29%,自主创业的占14.29%,继续找工作的占6.35%。说明大学生对于找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表明“要先有饭吃在选择吃什么”,而且有一部分选择考研或者创业,但是人数比例还是占有的较少。9.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对于就业难的认识:毕业生过多占23.81%,素质有待提高占58.73%,不能迎合市场需求的占61.9%,部分人高不成低不就占39.68%。说明大学生对于就业难的认识有分歧,但大多都是从自身上找问题。10.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工作待遇及地区占68.25%,职业兴趣占20.63%,而专业不对口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很少。说明大学生已经从找工作必须专业对口的要求转化到工资待遇以及地区上来,大学生选择考虑的更多的已经是兴趣以及需求上来。 1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的态度:待遇好且稳定占60.32%,符合兴趣的,有发展空间的占33.33%。说明大学生对于工作的要求主要是待遇以及稳定,兴趣以及发展空间,大家对于未来工作有着清晰地认识。1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求职优先考虑的因素:薪金待遇,工作地点,发展空间,企业前景以及家庭期望占多数,而企业知名度,专业对口以及其他考虑不多。说明大学生主要方向都是寻求发展,务实派。13.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证书对于工作的影响:大家都比较同意证书的影响。说明大家对于找工作不知从哪些方面加强自己,只好从证书入手。1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找工作对人脉关系的看法:认为非常同意以及比较同意的占大多数。说明现实社会中人脉的影响已经深人人心。15.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认为自己基本解决能力的占3.17%,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30.16%,相关的工作经验占55.56%,专业知识的占11.11%。表明认为现实找工作中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很看重,大家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兼职很多。16.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用人单位的条件认识:大多数选择了发展潜力,综合能力等,说明大家对于自身的不足有认识,认为用人单位会抓住自己的弱势来否定自己。17.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就业难解决方法的认识:大多数选择的是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并且要调整心态,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和合适的渠道。18.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的认识:很多人选择了企业科研单位以及机关的招生,并且提高就业能力。一方面希望去好的企业,一方面对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有一定的认识。19.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获取就业信息的倾向:选择参加校内招聘会的占61.9%,选择上网找工作的占14.29%,选择报纸期刊等的占11.11%,选择校内海报或传单的占12.7%。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就业方式。上网找工作同样要面试,参加现场招聘会可以马上把握机会。20.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单位的选择:国有企业占58.73%,政府部门占60.32%,其他较少。说明大家对于工作的稳定以及舒适很看重。2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薪酬的要求:1000一下的占3.17%,10002000元的占3.17%,20003000元的占20.63%,3000元以上的占70.32%。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3000以上元比较适合,主要是物价的上升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影响,太低的收入不能够维持生活。但还是有对于自身不足而选择较少薪资的。 2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择业的目的:多数人选择的是家庭的奠定基础,生计,以及兴趣爱好。23.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择业的地区选择:省会占63.49%,沿海发展城市占22.22%,国家急需人才的边区及其农村占9.52%,国外占4.76%。说明现如今岁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人对于国外有了向往,而大部分人还是向往省会的繁华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三、对策建议1.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2.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3.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4.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5.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6.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7.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8.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四、结束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的人士以及情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对于就业认识,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望每一名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附件: 关于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问卷 作者:luhongxin 时间:2012年6月样本总数:63 份原始数据来源:/report/1630219.aspx数据与分析:第1题 你的性别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38 60.32%女25 39.6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2题 你现在读的是大几?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大一4 6.35%大二7 11.11%大三39 61.9%大四13 20.6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3题 你了解当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9 14.29%有点严峻,但比其他学历较低的人群要容易41 65.08%有点严峻,与其他学历较低的人群差不多10 15.87%不了解3 4.7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4题 你认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很乐观7 11.11%不太乐观36 57.14%现在难以预测未来的就业前景20 31.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5题 你认为你所学的专业在未来求职中有优势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很有优势5 7.94%优势不大44 69.84%毫无优势10 15.87%说不清楚4 6.3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6题 对你将来求职,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4 6.35%专业课成绩不稳定2 3.17%没有工作经验46 73.02%对社会缺乏了解11 17.4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7题 如果相对较好的工作找不到,但有份工作,让你去基层或偏远地区就职,你愿意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愿意9 14.29%不愿意43 68.25%说不清11 17.4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8题 若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会?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考研深造9 14.29%先就业再择业41 65.08%自主创业9 14.29%继续找工作4 6.3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9题 你认为造成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毕业生过多,用人单位供不应求15 23.81%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37 58.73%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迎合市场的需求39 61.9%部分大学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25 39.6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0题 你找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专业对不对口5 7.94%工资待遇与地区43 68.25%职业兴趣13 20.63%实现自我价值2 3.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1题 请问你对自己从事何方面、何种工作的态度是什么?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没有待定的目标2 3.17%待遇好且稳定38 60.32%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的可能空间21 33.33%与专业对不对口2 3.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2题 在求职时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工作地域28 44.44%薪酬待遇38 60.32%个人的发展空间40 63.49%企业的知名度9 14.29%企业的前景28 44.44%家庭的期望19 30.16%是否与专业对口8 12.7%其他5 7.9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3题 你同意资格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的观点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非常同意4 6.35%比较同意38 60.32%不太同意18 28.57%不同意3 4.7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4题 你同意找工作时人脉关系很重要的观点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非常同意41 65.08%比较同意18 28.57%不太同意2 3.17%不同意2 3.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5题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2 3.17%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19 30.16%相关的工作经验35 55.56%专业知识和技能7 11.1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6题 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专业成绩12 19.05%专业技能28 44.44%综合能力33 52.38%学校名气15 23.81%社会经验30 47.62%发展潜力37 58.73%思想品德25 39.6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7题 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提高技能28 44.44%调整择业期望值15 23.81%提高职业素质24 38.1%职业培训23 36.51%调整心态25 39.68%就业渠道26 41.27%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23 36.5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63第18题 对国家提出来的一些就业政策你比较喜欢哪些?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4 38.1%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16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