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doc_第1页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doc_第2页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doc_第3页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doc_第4页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文学概述一、重点:小说、戏曲二、学习要求:了解明代文化思潮对文学的影响;小说部分要求掌握重要长篇小说的成书过程、思想倾向、艺术特色,了解拟话本的特点;戏曲部分了解传奇的体制,了解徐渭、汤显祖等重要作家的戏曲创作;诗文部分了解不同流派的创作特点。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蓬勃发展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代。明代文学的分期:从明初至正德年间是前期,自嘉靖至明亡为后期。明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废除中书、门下、尚书制度,大肆杀戮功臣。中央集权得到空前的加强。由于在文化思想方面实行严酷控制,明初的文字狱十分猖獗。明积极提倡理学,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嘉靖以后,政治更加腐败,积重难返,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但商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界出现松动的现象,异端思想逐渐活跃。前期文学中,诗文体现出对于元末社会动乱的反思。在诗文方面有宋濂、刘基的散文,高启的诗歌;小说方面有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整理写定。诗坛上先后出现歌功颂德的台阁体,追求声调格律的茶陵诗派。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口号。 后期文学在社会危机日趋严重,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思想松动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局面。戏曲进入全盛时期,徐渭的四声猿杂剧,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等传奇,是其中的佼佼者。昆山腔经过改革进入全盛时期。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的出现,更是代表了戏曲高潮的到来。西游记成为神魔小说的顶峰之作。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描写世俗社会的长篇小说的出现,表现出长篇小说向写实方面发展的趋势。冯梦龙所编“三言”(“三言”中包含有少量宋元的话本),凌濛初所编“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主要收获。从总体上看,明代诗文的成就无法与小说、戏曲相比。诗文高唱复古,流派叠起。有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晚明以张岱为代表的小品。 一、三国演义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长篇小说与宋元说话的“讲史”有直接的关系。元末明初的章回小说留下了说话艺术的痕迹。但是,章回小说的继续发展已超越了“讲史”的局限。三国演义、水浒传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点史传的根据,加上民间的传说,野史的记载,渐渐地被用作诗词的典故,说唱文学的题材。宋元时期,这些故事进入瓦舍勾栏,受到说话艺术的浇灌,戏曲的滋补,又经过无数无名氏的修饰加工,并渗透了民众的喜好,民众的爱憎,民众的欣赏习惯,故事越讲越热闹,情节越来越丰富复杂,人物性格越来越生动丰满,最后由一位和几位写定者通过艰苦的再创造,最终集其大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府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均属世代累积型的长篇小说。它们的思想倾向,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风格的方方面面,均与世代累积的成书过程不无关系,而和作家独创的作品是有所区别的。(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两晋时期,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其后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更是记录下很多有关三国历史人物的奇闻异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中有很多三国故事人物的吟咏。宋人绘画有三顾草庐图。宋元说话艺术中有“说三分”。这些已经表现出鲜明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元代至治年间所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内容约八万字,其情节、人物和故事已经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三国志平话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特色,书中的三国英雄充满草莽英雄的气息,离史实比较远,同时也较少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元代近60种三国戏,对后来三国演义的思想艺术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写成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一般都有虚构,都有民间传说的深厚基础。三国演义有嘉靖本,有清初毛纶、毛宗冈父子的修改本。毛本是社会上最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历史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体现出史传文学的潜在影响。左传、 史记对战争的描写,是紧紧抓住战争胜负的原因来描写战争;喜欢写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重在运筹帷幄之中,不在决胜千里之外; 突出主帅驾驭战争的能力;重在斗智,兼写斗勇。三国演义继承了史传文学描写战争的传统。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出色的战争描写。小说写出战争中主动到被动的转化,优势到劣势的转化。小说结构巧妙,节奏有张有弛,人物形成层层的映衬关系。(四)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毛宗冈所谓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即:曹操是奸绝,诸葛亮是智绝,关羽是义绝。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并不重合。“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小说描写曹操的纲。造成曹操形象的复杂性有多种原因:历史上的曹操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有关曹操的各种资料带着复杂的倾向进入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罗贯中有意塑造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曹操的形象凝结着人民对统治者深刻而丰富的认识。诸葛亮是贤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指挥若定。他是刘备集团实际上的灵魂。诸葛亮在全书处于中心的位置,充满魅力,其他人物均成为诸葛亮的陪衬。关羽骁勇善战,超群绝伦;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义重如山,生死相依。但他却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关羽的义气建立在恩怨观念的基础之上。张飞、周瑜、鲁肃、孙权、赵云、吕布、陈宫、黄忠等形象也非常成功。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总体特点是:以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为背景,采用粗线条的勾勒,采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的艺术手法。其中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刘备的三顾茅庐,是典型的例子。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缺点:有过火的现象,如刘备似伪,诸葛似神。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小变化,一出场就定型。二、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宋史张叔夜传,宋史徽宗本纪载有有关宋江起义的历史材料。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载有当时说话中的有关名目: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载有36人的姓名和绰号。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其中有四千字叙述水浒故事,有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杀阎婆惜,九天玄女娘娘授天书,受招安等情节。元杂剧中有水浒戏。水浒戏中有李逵负荆的故事。水浒戏中出现“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的说法。聚义地点也由大宋宣和遗事的“太行山”移到“梁山泊”。从成书过程来看,水浒传是“讲史”与“小说”的结合。水浒传的写定者有几种说法:一是施耐庵作,一是罗贯中作,一是施、罗合作;水浒传的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孰先孰后,迄今尚无定论。成书过程对水浒传思想艺术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金圣叹伪托古本,把梁山泊好汉聚义以后的部分全部删去,在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以后加上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结束;在书前伪造了一篇施耐庵自序,删去书名前的“忠义”二字。金圣叹一面敌视造反起义,一面承认乱自上作,同情人民的苦难。他对水浒传的小说艺术则极为赞赏。金圣叹的七十回本客观上保留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免除了大段平庸累赘的描写,大大削弱了投降的气氛。金圣叹是中国小说戏曲评点派的奠基人,他第一次将小说的艺术创作手法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的创造视为现实小说艺术的中心。但是,金圣叹也开了小说研究中望文生义,风影比附的先河。(二)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有关水浒传思想倾向,有几种不同意见:农民起义说,市民意识说,忠奸斗争说。有人认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常常不是农民,不能以领袖人物的阶级出身来判断起义的性质,市民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有人认为,水浒传的江湖气息十分浓厚。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中,几乎没有农民。从“替天行道”的口号,众多好汉逼上梁山的原因,小说对地主的描写,对农民的描写看,与农民起义相距甚远。小说对于招安和宋江的描写集中体现出作者态度的矛盾。统治者对人民的反抗历来采用“剿”和“抚”的两手。农民和市民在当时不可能产生从根本上否定皇权的思想。小说把招安的结局写得很惨,实际上否定了招安。水浒传给人的整体感受是乱自上作,官逼民反。 (三)水浒传的人物描写林冲形象的塑造极为成功。林冲性格的转变,描写得非常真实,深刻。林冲从温良恭俭让的禁军教头变成叱咤风云的义军骨干,体现出全书逼上梁山的主题。鲁智深的见义勇为,抱打不平,嫉恶如仇,胸怀磊落,粗中有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与鲁智深的思想性格显出同中之异。武松的形象带有浓郁的市井色彩。李逵的个性刻画得极为成功。他鲁莽,坦率,快人快语,乱砍乱杀,体现出流氓无产者的复杂性格。杨志的落草过程极为曲折。他是三代将门之后,对统治者抱有更多的幻想,具有强烈的功名意识。在丢失生辰纲,没有退路以后,他终于走上造反的道路。水浒传中一系列小人物得到了出色的描写。譬如像潘金莲、西门庆、王婆、武大、郓哥、何九、阎婆、阎婆惜等。(四)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中人物的描写极为出色。注意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性格和阅历。对人物的把握极为准确,注意到同中之异,避免了性格的雷同。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人胜,充满传奇色彩。语言个性化,作者从口语中提炼出生动的文学语言,形象、生动、明快、洗练。水浒传单线连环式的结构处处留下世代累积成书过程的痕迹。水浒传作为古代英雄传奇的代表,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三、西游记(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唐朝贞观年间,玄奘历尽千难万险,去天竺取经,被视为惊人的壮举。取经故事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了神通广大的猴行者。猴行者逐渐取代玄奘,成为故事的主角。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有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西游故事也得到了戏曲的滋补。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有唐三藏,元代吴昌龄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还有元明之际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白衣秀才”的猴行者变成了灵活狡黠的孙行者,增添了观音降行者、孙行者大闹天宫、行者战八戒、唐僧的身世等情节。永乐大典中有“梦斩泾河龙”的故事。西游记故事的集大成者是吴承恩。吴承恩最后完成了宗教故事向社会故事的转变。 (二)西游记的形象塑造 1孙悟空的形象。关于孙悟空原型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本土说、外来说和综合说。孙悟空形象的产生和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孙悟空的叛逆精神,反映了民众对于封建秩序的憎恨情绪和反抗要求。2猪八戒是作者根据小生产者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带有喜剧色彩。猪八戒很能劳动,他的生活理想是“怀中抱子,脚后蹬妻”的小农生活。他对高老庄的生活十分眷恋。他经不起一点外来的诱惑,目光短浅,偷懒取巧,私心重,好占小便宜,一遇困难,首先动摇。对猪八戒的描写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小生产者的某些成见和偏见。3唐僧是儒生与佛教徒的结合。他信仰虔诚,严守戒律,在财货、美色、权势的面前毫不动摇。他有甘冒万死,西天取经的决心,但他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顽固怯懦,屡教不改,伪善自私,百无一能。(三)西游记的认识价值西游记对明代吏治的黑暗和腐败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西游记不限于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唐僧的形象是对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的深刻批判,反映了儒家文化的诸多消极面。小说通过对取经成员的描写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几种类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孙悟空的形象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九九八十一难,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征服人间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取经成佛是成书过程所留下的故事结局,在故事从宗教主题向社会主题演变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淡化,成为小说表层的东西。在分析西游记的主题和认识价值时,我们没有必要夸大取经成佛这一结局的意义。孙悟空的思想性格在取经前后也没有本质的变化。猪八戒则是抱着一如既往的世俗愿望,走过了他的人生历程。(四)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塑造人物的主要方式是神性、人性和动物性的和谐结合。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神魔小说特有的魅力,并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金瓶梅(一)成书问题金瓶梅的成书,有人认为是作家独创,有人认为是世代累积积。而从它诸多的艺术特征来看,特别是它区别于线状结构的网状结构,更有理由认为它是一部由作家独创的著作。(二)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的里程碑,显示了中国小说摆脱说唱艺术影响向近代小说转变的轨迹,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从历史到现实生活在金瓶梅之前,中国长篇小说着重写历史和神话故事,而金瓶梅却取材于一个家庭的兴衰,描写微不足道的市井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上以小见大,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反映时代的变迁。2、从理想主义到暴露主义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大多着力表现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金瓶梅是彻底的暴露文学,它写出了官场的黑暗,社会的糜烂。金瓶梅是以生活丑为作品的题材,作者对丑恶的现实怀着强烈的憎恨,总体上来说,它描绘了丑,却创造了美。3、从类型化到典型化金瓶梅以前的小说,所写的人物或大善或大恶,属于类型化的典型。而金瓶梅则写普通人物,改变了人物的单色调,出现了“美丑并举”的二元组合。4、从线状结构到网状结构金瓶梅以前的长篇小说,都是从“说话”演变来的,受说话艺术的影响,重故事性,是一个个故事联结起来的,可以说是短篇加短篇的结构,是线性结构。而金瓶梅虽然仍然采用章回小说的形式,但它从生活的复杂性出发,发展成网状结构。它的特点是严密细致,自然展开。 五、明代的其他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杨家府演义和封神演义。明中叶以后,长篇小说创作日趋繁荣,历史演义小说大量出现。有余邵鱼的列国志传,冯梦龙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加以润色,添上评语,改名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谴责暴君、昏君,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艺术上虚构不足,过于依赖史实。世代累积型的英雄传奇杨家府演义带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神魔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封神演义,围绕纣王的暴露性描写,表现出对暴君的否定,同时又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和女人祸水论的观念。全书想象丰富,风格夸张,是一部除西游记以外影响较大的神魔小说。 六、明代的拟话本 (一)拟话本的创作 拟话本是明代文人模仿宋元话本所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与宋元话本有所区别。拟话本主要采用南方的官话,以书面语言为主。象宋元话本一样,拟话本也是以情节取胜。但拟话本的情节更丰富,针脚更加细密。宋元话本广泛流行以后,文人开始仿作。宋元话本,乃至明话本,均为模仿对象。 (二)冯梦龙的“三言”“三言”指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种40篇小说,一共120篇。“三言”的成分,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其中的宋元话本,一般也经过了明人的润色加工。卖油郎独占花魁写卖油郎秦重和妓女辛瑶琴相爱成婚的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出商品经济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平铺直叙地推出一个沉江的悲剧。人物的思想性格随着故事的发展,层层深入地被展示出来。作品对男女主人公心理的把握极为准确细腻。杜十娘是一位地位卑贱、心地高尚、内热外冷、性格刚烈的风尘女子,她用年轻的生命向压迫她的封建制度、金钱势力作了最后的抗争。百宝箱在作品结构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充满阴差阳错、轻松诙谐的喜剧气氛。作品以世态人情为背景,婚姻问题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喜剧冲突。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同情和谅解。(三)凌濛初的“二拍取材多涉及各种公案,对社会问题作了广泛和及时的反映。其艺术水平略低于“三言”。 七、明代的戏剧(一)明代前期的戏剧创作明前期的戏剧创作进入低潮。明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是传奇。传奇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传奇的体制:各本分出没有限制,一般四五十出,分上下两本;首出的“副末开场”,介绍剧情梗概和创作意图;二、三出的“生旦家门”,由男主角和女主角先后出场,自我介绍。乐曲丰富灵活,;各类角色都可以唱。有分唱、独唱、轮唱。角色细分为生、旦、外、贴、丑、净、末或小生、老旦、小旦、小外、小丑、副净、副末等。一般由一生一旦为全剧中心,借其悲欢离合,敷演故事,反映社会生活。明末传奇的演唱有所谓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二)明代中后期杂剧的概况明代杂剧的存留情况可参考孤本元明杂剧、盛明杂剧初集、二集等。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徐渭多才多艺,戏曲的代表作是四声猿,包括四种杂剧。徐渭豪迈不羁,蔑视礼法,他的一生坎坷奇特。他思想上的离经叛道,艺术上的突破传统,结合在一起。四声猿中以狂鼓吏渔阳三弄最负盛名。该剧写弥衡应判官之请,在阴司重现击鼓骂曹情景,历数曹操一生劣迹,借此影射明代权奸佞臣的误国害民。(三)明代中叶后的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对水浒传有关情节作了较大改动,突出了忠奸斗争的政治内容。剧本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明中叶奸臣当道的冷酷现实。梁辰鱼的浣纱记共45出,以范蠡、西施为主角,写吴越兴亡。作者借此历史故事表达期盼明王朝奋发图强的愿望,并曲折地对明朝杀戮功臣表示愤慨。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剧本。明代传奇至浣纱记形成传奇中的骈俪派。无名氏的鸣凤记是一部时事戏。剧中八谏臣与严嵩集团展开生死搏斗,使全剧充满现实感和战斗性。明代的传奇创作分为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前者讲究音律,后者强调才华。 八、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一)汤显祖的生平 汤显祖(15501616)秉性刚直,独立不倚,先是不肯依附权相张居正,后又拒绝宰相申时行的拉拢。他傲岸不屈,一生不曾得志,仕途坎坷,做了个无权无势的南京太常寺博士。万历十九年,他上论辅臣科臣疏,猛烈抨击朝政,被贬为岭南徐闻典史,后又迁遂昌知县。万历二十九年,他深感抱负无法实现,遂毅然归隐,潜心著述。汤显祖的思想与明中期以后个性解放思潮有密切的关系。汤显祖深受李贽的影响。汤显祖的戏剧创作以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为代表。(二)牡丹亭的思想和艺术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其中杜丽娘的形象光彩照人,她“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思想冲破牢笼,体现了她与时代思潮的联系。杜丽娘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三种境界。四个阶段即:从现实到梦幻,从梦幻到幽冥世界,从幽冥世界又回到现实。杜宝夫妇和塾师陈最良,构成了杜丽娘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作品对女主角生活环境的刻画,抓住了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表现的深度和广度突破了一般的爱情故事。作者用大量篇幅去描写杜丽娘的身世、家庭和教养,并揭示出由此而形成的杜丽娘的思想性格。围绕杜丽娘的环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杜丽娘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一个“情”字,包括了一切合理的欲望和要求。这种欲望和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和解决,于是寄理想于人世之外。杜丽娘对自由爱情的渴望,集中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明中叶以后涌动着的个性解放思潮。杜丽娘的叛逆思想具有复杂性。杜丽娘的斗争局限在精神生活的领域,染上了浮生若梦的虚无色彩,是一种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痛苦。陈最良的腐儒形象,使人想起后来的周进、范进,一直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牡丹亭的戏剧冲突曲折多变。全剧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曲词非常优美,杜柳爱情主线和杜宝抗金副线的交叉,生、旦排场和金鼓排场的冷热相济,剑拔弩张和缠绵悱恻的节奏调节,处理得恰到好处。严肃中有诙谐,悲剧包含着喜剧的因素。一面是极认真的写实,一面是极大胆的虚构与想象。虚无的色彩,某些庸俗的插科打诨,是该剧的缺点。牡丹亭的演出造成了轰动的效应,尤其在青年女性中引起了强烈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