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源于实践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组20127第 2 页 共 53 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目 录实验一 网线的制作.1实验二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4实验三 VLAN的基本配置7实验四 VLAN间的通信9实验五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12实验六 ARP协议分析.16实验七 IP协议分析.20实验八 ICMP协议分析.24实验九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29实验十 网络地址转换.34实验十一 TCP协议分析.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网线的制作1 实验目的掌握网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了解标准568A与568B网线的线序。2 实验内容每2人一组,剪取适当长度的双绞线进行实验,一个人制作直连网线,另一人制作交叉线。3 实验原理3.1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简称UTP)是在塑料绝缘外皮里面包裹着8根信号线,它们每2根为一对相互缠绕,形成总共4对,双绞线也因此得名,如图1-1所示。双绞线这样互相缠绕的目的就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每对线在每英寸长度上相互缠绕的次数决定了抗干扰的能力和通讯的质量,缠绕得越紧密其通讯质量越高,就可以支持更高的网络数据传送速率,当然它的成本也就越高。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委员会EIA/T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已经建立了UTP网线的国际标准并根据使用的领域分为几个类别(Category或者简称CAT),每种类别的网线生产厂家都会在其绝缘外皮上标注其种类,例如CAT-5或者Categories-5。在日常的局域网当中,一般的双绞线、集线器和交换机均使用RJ-45连接器进行连接。基于RJ-45的网络连接线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3.2 RJ-45水晶头之所把它称之为“水晶头”,估计是因为它的外表晶莹透亮的原因而得名的吧。双绞线的两端必须都安装RJ-45插头,以便插在网卡、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RJ-45接口上。水晶头也有几种档次之分,一般比较好的也是如AMP这样的名牌大厂的质量好些。价格嘛,很便宜,约为1.5元一个。不过在选购时千万别贪图便宜,否则质量得不到保证,主要体现在:(1)它的接触探针是镀铜的,容易生锈,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不通。(2)质量差的还有一点明显表现为塑料扣位不紧(通常是变形所致),也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中断。如图所示的左图是单个的水晶头图示,右图为一段做好网线的水晶头。水晶头虽小,但在网络的重要性一点都不能小看,在许多网络故障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水晶头质量不好而造成的。3.3 T568A和T568B标准568A的线序如下:线序12345678颜色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标准568B的线序如下:线序12345678颜色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3.4 直通线与交叉线1.直通线的作用和线图:直通线用于将计算机连入到HUB 或交换机,或在结构化布线中由接线面板连到HUB 或交换机等。根据EIA/TIA 568-B 标准(又俗称为端接B),直通线线图如表1所示:表1 直通线线图端1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端2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2. 交叉线(crossover )的作用和线图交叉线用于将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相连、交换机与交换机直接相连,也被用于计算机直接接入路由器的以太网口。根据568A标准和568B 标准,交叉线线图如表2所示:表2 交叉线线图端1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端2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4 实验环境与分组 网线2段,卡线钳2个,水晶头若干,电缆测试仪1台; 每组2名同学,两两合作进行实验。5 实验步骤5.1制作直连线的步骤 用剥线钳在线缆的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地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按表1端1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蓝线与绿线的位置) 将线缆整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2cm)。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 插头的把子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检查已放入RJ-45插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的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用力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 重复步骤制作线缆的另一端,直至完成直连线的制作。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5.2制作交叉线的步骤 按制作直连线中的步骤制作线缆的一端。 用剥线工具在线缆的另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绿、绿、白橙、橙、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地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按表2端2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橙线与蓝线的位置。 将线缆整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2cm)。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子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检查已放入RJ-45插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的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用力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直至完成对接线的制作。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应该了解网线制作和测试的方法,熟悉不同标准RJ-45连接器的线序。实验二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 实验目的了解锐捷系列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模式,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与命令。2 实验内容常用命令的使用。3 实验原理3.1 CLI的五种模式模式特征用户模式Red-Giant特权模式Red-Giant#全局配置模式Red-Giant (config)# 接口配置模式Red-Giant (config-if)# vlan配置模式Red-Giant (config-vlan)#3.2五种模式的进入与退出1.进入:Red_Giantenable !当前模式是用户模式,输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Password:xcu2008 !密码验证Red_Giant#configure terminal !当前模式是特权模式,输入configure!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ed_Giant(config)#hostname RouterA !更改主机名RouterA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 !接口配置模式RouterA (config-if)# ip address !为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switch(config)#vlan 10 !vlan配置模式2.退出:disable !从特权模式退到用户模式end !从当前状态退到特权模式exit !从当前状态退到上一级,一次只能退一级4 实验步骤4.1 以太网端口配置(1)进入以太网端口 interface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 | interface_name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以太网端口1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3 /进入以太网端口1-3(2)打开/关闭以太网端口当端口的相关参数及协议配置好之后,可以使用打开以太网端口命令打开端口;如果想使某端口不再转发数据,可以使用关闭以太网端口命令关闭端口。在以太网端口视图下进行下列配置:关闭以太网端口 shutdown打开以太网端口 no shutdown(3)以太网端口显示和调试在完全配置后,在所有视图下执行show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以太网端口的动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正配置的效果。显示端口的所有信息:show interface interface_type |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interface_name 例如:显示以太网端口0/1的所有信息: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4)配置交换机管理接口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交换机管理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交换机管理接口IP地址为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交换机管理接口(5)验证交换机管理IP地址已经配置和开启 Swith#show ip interface /验证交换机管理IP地址已经配置,管理接口已开启。(6)保存在交换机上所做的配置 Swith#write memory 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交换机配置(7)显示交换机上所有配置 Swith#show running-config4.2 路由器基本配置 (1)进入指定以太网接口同交换机(2)配置某接口的IP地址 route(config-if)#ip address ip address mask /设置接口IP地址 route(config-if)# no ip address ip address mask /取消接口的IP地址 (3)开启路由器接口 Route(config)#no shutdown(4)验证接口的IP 地址已配置Route# show ip interface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5)显示路由器指定以太网接口的状态 Route#show interfaces Ethernet_number(6)保存路由器上所做配置 Route#write memory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几种配置模式及其之间的转换,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验三 vlan的基本配置1 实验目的 认识交换机的几种工作模式和进入方式; 了解vlan的用途、工作原理和几种实现技术; 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2 实验内容 交换机上连接两台主机,测试主机联通性; 在交换机上分别创建两个vlan,并为它们分配相应的端口; 测试vlan内连通性和vlan间连通性。3 实验拓扑实验拓扑如图所示: 计算机A 计算机B/24 /24图4_1 vlan10 vlan20 计算机A 计算机B 计算机C/24 /24 /24图4_24 实验步骤4.1准备工作分别按图4_1和图4_2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全为。(图4_1中计算机A的网关为54、计算机B的网关为54;图4_2中网关全为54)。4.2网络连通性测试(1)按图4_1连接,计算机A连接交换机f0/1端口,计算机B连接f0/20(2)按图对两主机配置IP地址,在计算机A中ping计算机B,查看结果(3)修改计算机B的IP地址为,网关改为54,在计算机A中ping计算机B,查看结果4.3vlan配置(1)按图4_2连接好后,计算机A连接交换机f0/1端口,计算机B连接交换机f0/4端口,计算机C连接f0/20(2)分别对三个主机配置IP地址(3)在交换机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进入全局配置模式(4)键入命令vlan 10 创建10号VLAN。(5)键入命令name test10将新创建的VLAN 10命名为test10。(6)键入命令exit 退出VLAN 10的设置。(7)键入命令vlan 20 创建20号VLAN。(8)键入命令name test20将新创建的VLAN 20命名为test20。(9)键入命令exit 退出VLAN 20 的设置。(10)键入命令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6,进入到接口配置模式(11)键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接口工作模式(12) 键入命令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把接口加入vlan10(13)键入命令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0(14)键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接口工作模式(15) 键入命令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把接口加入vlan20(16)键入命令 show vlan ,查看VLAN信息,这时交换机上有 个VLAN,其ID号分别为 ;写出接口0/1、0/4,0/20所属的VLAN: 。(17)在计算机A中分别ping计算机B和C查看连通性5 实验分析(1)测试网络连通性时为什么第一次无法通信,第二次却可以?(2)划分虚拟局域网后为什么计算机A,B可以通信,和计算机C却无法通信?(3)说明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意义。实验四 vlan间的通信1 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路由器的多个快速以太网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选择的方法; 掌握利用路由器快速太网接口以及802.1Q封装实现VLAN间路由的方法。2 实验内容 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配置路由器的多个快速以太网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选择; 配置路由器快速以太网接口和交换机上的802.1Q封装实现VLAN间路由选择; 测试VLAN间的连通性。3 实验拓扑 实验拓扑如图所示: /24 /24 E1/0 E1/1 VLAN10 VLAN20 计算机A 计算机B 1/24 2/24图5-1 利用多个路由器接口/24/24 E1/0 VLAN10 VLAN20 计算机A 计算机B 1/24 2/24图5-2 利用一个路由器的多个虚拟子接口4 实验步骤4.1准备工作启动交换机,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分别为1和2,掩码为,网关分别为和。4.2 VLAN配置(1)在交换机的特权配置模式下键入命令config,进入全局配置模式。(2)键入命令vlan 10 创建10号VLAN。(3)键入命令name test10将新创建的VLAN 10命名为test10。(4)键入命令vlan 20 创建20号VLAN。(5)键入命令name test20将新创建的VLAN 20命名为test20。(6)键入命令interface fa0/1 进入到接口0/1(7)键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接口工作模式(8)键入命令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接口加入到vlan10(9)用同样的方法把fa0/3加入vlan10,fa0/21-24加入vlan20(10)键入命令interface fa0/14。(11)键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trunk将端口14设置为VLAN主干道模式。(12)键入命令 show vlan ,查看VLAN信息,这时交换机上有 个VLAN,其ID号分别为 ;写出接口0/0/13所属的VLAN: 。4.3 利用多个路由器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1)按照上图5-1连接路由器、交换机和计算机。(2)用双绞线将计算机A接入交换机的端口3。(3)用双绞线将计算机B接入交换机的端口21。(4)用双绞线将路由器的端口1/0接入交换机的端口1。(5)用双绞线将路由器的端口1/1接入交换机的端口24。(6)在路由器的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命令interface f1/0,进入接口配置模式。(7)键入命令ip address ,为接口0/1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8)键入命令interface f1/1。(9)键入命令ip address 54 ,为接口1/1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10)在计算机A执行命令ping 2,测试到计算机B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应为成功。(11)在计算机A执行命令tracert 2,写出命令的输出结果。4.4 802.1Q封装实现VLAN间路由(1)在路由器的特权用户模式下键入命令reload重启路由器。(2)按照图5-2连接路由器、交换机和计算机。(3)用双绞线将计算机A接入交换机的端口3。(4)用双绞线将计算机B接入交换机的端口21。(5)用双绞线将路由器的端口1/0接入交换机的端口14。(6)配置命令清单routerenablepassword:xcxy2006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interface f1/0.10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subif)#exitrouter(config)#interface f1/0.20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subif)#exit(7)在计算机A执行命令ping 2,测试到计算机B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应为成功。(8)在计算机A执行命令tracert 2,写出命令的输出结果。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的方法及具体配置过程。实验五 常用网络命令1命令帮助:ping /? 查看支持的参数扩展命令:ping x.x.x.x t连续ping目标主机,直到按Ctrl+C停止Ping x.x.x.x l 1000 指定测试包大小,默认为32字节,本例为1000字节,包大小范围1-65500 Ping x.x.x.x n 100 指定发送测试包的数量,本例为100个 Ping -l 大包会造成网络延时,大延时对检测网络稳定性很有帮助。Ping -t 不间断ping包。如,ping 1 l 2000 tping tping 2IPConfig 命令IPConfig用于显示当前TCP/IP配置。如果我们的机子和所在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这时IPConfig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址。了解机器当前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实际上有利于测试和分析故障。 ipconfig 它显示每个已经配置的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all 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显示它已经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等),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3ArpARP(地址转换协议)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ARP命令能够查看本地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Arp -a 显示所有arp catch中的数据Arp -d 删除(清空catch)Arp -s 00-aa-00-62-c6-09静态添加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针对arp欺骗病毒)。4. NetstatNetstat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a显示所有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连接(ESTABLISHED)与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连接。-r 显示路由表信息,对应命令:route print。-s 按照各协议分别显示其统计数据。如果我们的应用程序或浏览器运行速度较慢,或者不能显示Web页之类的数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本选项来查看所显示的信息。 -e 显示以太网统计数据。它列出了发送和接收端的数据报数量,包括传送的数据报的总字节数、错误数、删除数、数据报的数量和广播的数量,可用来统计基本的网流量。 n以数字形式显示当前连接 an查看侦听及当前TCP/UDP连接5. 路由跟踪命令 tracert 6. NBTStat命令本命令可释放和刷新NetBIOS名称。运用NetBIOS,我们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名字表格。 nbtstat-n 显示寄存在本地的名字和服务程序。 nbtstat-c 用于显示NetBIOS名字高速缓存的内容。NetBIOS名字高速缓存用于存放与本计算机最近进行通信的其他计算机的NetBIOS名字和IP地址对。 nbtstat-r 用于清除和重新加载NetBIOS名字高速缓存。 nbtstat-a IP 通过IP显示另一台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名字列表,我们所显示的内容就像对方计算机自己运行nbtstat-n一样。 nbtstat-s IP 显示使用其IP地址的另一台计算机的NetBIOS连接表。 实验五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1 实验目的分析Ethernet V2标准规定MAC层帧结构,了解IEEE802.3标准规定的 MAC层帧结构和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2 实验内容通过对截获帧进行分析,分析和验证Ethernet V2标准和IEEE802.3标准规定的 MAC层帧结构,初步了解TCP/IP的 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3 实验原理局域网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树形网,相应代表的网络主要有以太网、令牌环形网、令牌总线网等。局域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些年来快速以太网(100Mb/s)、吉比特以太网(1Gb/s)和10吉比特以太网(10Gb/s)的飞速发展,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接入方法的以太网已经在局域网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以太网几乎成为局域网的同义词。因此,本章的局域网实验以以太网为主。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图6-1显示了这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帧长度:641518字节(从DAFCS)803.3帧格式PA10101010前导SFD10101011帧起始DA目标地址SA源地址L数据字段长度DATA数据PAD帧填充FCS帧校验7字节 1字节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46-1500字节 4字节以太网帧格式PA10101010前导11同步DA目标地址SA源地址类型DATAPADFCS帧校验MAC控制操作码(2字节)控制码参数(60字节,不足填0)62位 2位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46-1500字节 4字节 PA=Preamble SFD=Start-of-Frame DelimiterDA=Destination Address SA=Source Address FCS=Frame Check Sequence图6-1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注】 类型值不超过1500时,表示数据字段长度;等于8888(十六进制)时,表示MAC控制帧,等于8100(十六进制)时,表示VLAN-tagged(标识)帧,用来辅助路由和网络管理。值为其他时,表示非标准的专用帧。3.1 Ethernet V2标准的 MAC帧格式DIX Ethernrt V2标准是指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 一个表/标准。它是目前最常用的 MAC帧格式、它比较简单,由5个字段组成。第一、二字段分别是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长度是6字节,第三字段是类型字段,长度是2字节,标志上一层使用的协议类型;第四字段是数据字段,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第五字段是帧检验序列FCS,长度是4字节。此外,为了使发送端和接受端达到位同步,实际传送是要在MAC帧前设置前同步码(7字节)和帧开始界定符(1字节)。这两个字段和帧检验序列FCS在网卡接受MAC帧时被去掉了,因此实验中抓包软件截获报文中没有这些字段。Ethernet V2标准定义MAC帧都有最小长度要求,规定数据部分必须至少为46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要是需要插入填充(pad)字节。3.2 IEEE802.3标准的 MAC帧格式1983年,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和Eteernt V2标准稍有不同的标准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被拆成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MAC子层中定义了几种不同的局域网标准,如802.3针对整个CSMA/CD网络,802.4针对令牌总线网络,802.5针对令牌环网络。如图6-1所示,802.2和802.3定义了一个与DIX Ethernet V2标准不同的以太帧格式。IEEE802.3标准实际的主要特点是MAC层能够知道其有效数据的长度并能够为局域网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与DIX Eehernet V2标准相比要复杂一些。IEEE802.3MAC帧的第一、二字段分别是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长度都是6字节;第三字段是长度/类型字段,如果该字段数值小于1500,它就表示MAC帧数据字段的长度;如果其数值大于0x0600,就表示类型,即上层协议类型,此时802.3的MAC帧和Ethernet V2的 MAC帧一样。当长度/类型字段表示长度时,MAC帧的数据部分为802.2标准定义的LLC子层的LLC帧,其长度就是长度/类型字段的值。LLC帧的 首部有3个字段,目的服务访问点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Point,1字节)、源服务访问SSAP(SourceServiceAccessPoint,1字节)和控制字段(1或2字节)。DSAP指出LLC帧的数据应当上交的协议,SSAP指出发送数据的协议,控制字段则指出LLC帧的类型。其数据字段、帧检验序列FSC字段、MAC帧前前同步码、帧开始界定符,以及最小长度要求与Ethernet V2标准类似。此外,802.3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与Ethernet V2标准兼容,802委员会又制定了802.3子网接入协议SNAP(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对LLC首部进行扩展。使用SNAP协议时,DSAP和SSAF的值都设为0xaa,Control字段的值设为3,随后的3个字节Organization Code一般都置为0。在接下来的2个字节类型字段和以太网帧格式一样。显然,与Ethernet V2标准相比,802.3标准在MAC帧中增加了8个字节的开销,而且实验证明,这样作过于繁琐,使得其在实际中很少得到使用。因此,本章实验中重点分析Ethernet V2MAC帧的格式,802.3MAC帧只做一般了解。4 实验环境与分组 三层交换机2台,标准网线4根,console线4条,计算机4台; 计算机均需要在网络设置中配置NWLink IPX/SPX/NETBIOS协议; 每组4名同学,其中2名同学作为一个小组,每小组共同配置1台交换机。5 实验组网PCA IP :2 PCB IP :2 E0/2E0/1 图6-2 Ethereal实验组网图6 实验步骤步骤1 按照图6-2所示连接好设备,正确配置PCA和PCB的IP地址。将交换机的配置清空。步骤2 在PCA和PCB上运行Erhereal截获报文,然后进入PCA的Windows命令行窗口,执行如下命令: Net send 1.3 hello这是PCA向PCB发送消息的命令,等到PCB显示器上显示受到消息后,终止截获报文,将截获报文命名为HELLO-学号,并传到FTP服务器的“网络实验/链路层实验”目录下。PCC与PCD的操作与上面完全一样。步骤3 对截获的报文进行分析:(1)列出截获报文的协议种类,各属于哪种网络?(2)找到发送消息的报文并进行分析,研究主窗口中的数据报文列表窗口和协议树窗口信息,填写表6-1。 表6-1 报文分析此报文文类型此报文的基本信息(数据报文列表窗口中的I项的内容)Ethernet 协议树中Source字段值Destination字段值Internet Protocol协议树中Source字段值Destination字段值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树中Source Port字段值Destination Port字段值应用层协议协议名称包含Hello的字段名(3)查找并分析一个基于802.3的报文,体会802.3MAC帧的结构。(4)在网络课程学习中,802.3和Ethernet II规定了以太网MAC层的报文格式分为7字节的前导符、6字节的目的的MAC地址、6字节的源MAC地址、2字节的类型、数据字段和4字节的 数据校验字段。对于选中的报文,缺少那些字段,为什么?步骤4 (选作)在PCA和PCB上运行Ethereal截获报文,然后在其爱PCA上单击“开始/运行”,键入:1,单击“确认”。这个操作是在PCA上查看PCB的共享目录和文件,在PCA上成功显示后,终止截获报文,将截获报文命名为Ethernet-学号,并上传到FTP服务器的“网络实验链路层实验”目录下。查看和分析TCO/IP协议簇中的协议,初步体会主要的协议和协议的结构。7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对Ethernet V2标准规定的MAC层报文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了解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验证了IEEE802.3标准规定的MAC层报文结构。实验六 TCP/IP协议分析1 实验目的分析IP、ARP协议、ICMP及MAC帧格式。2 实验内容通过主机之间执行Ping命令,截获报文,分析IP、ARP协议、ICMP及MAC帧格式报文结构。3 实验原理3.1 ARP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的简称.在实际通信中,物理网络使用硬件地址进行报文传输,IP地址不能被物理网络所识别.所以必须建立两种地址的映射关系,这一过程称为地址解析.用于将IP地址解析成硬件地址的协议就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协议).ARP是动态协议,就是说这个过程是自动完成的。在每台使用ARP的主机中,都保留了一个专用的内存区(称为缓存),存放最近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一旦收到ARP应答,主机就将获得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存到缓存中.当发送报文时,首先去缓存中查找相应的项,如果找到相应项后,便将报文直接发送出去;如果找不到,再利用ARP进行解析.ARP缓存信息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过期不更新就会被删除。4 实验环境与分组 三层交换机动2台,标准网线4根,CONSOLE线4条,计算机4台; 每4名同学为一组,其中每2名同学作为一小组,每小组共同配置1台交换机。5 实验组网PCB IP :3 PCA IP :2 E0/13E0/1图6-1 ARP协议实验组网图6 实验步骤6.1同一网段的ARP协议分析步骤1 按照图6-1所示进行组网,确保组网正确,并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步骤2 在PCA、PCB的命令行窗口中执行以下命令: C: arp -a结果是: 。如果ARP缓存非空,可以执行arp d命令,清空ARP缓存。步骤3 运行PCA、PCB上的Ethereal,开始截获数据报文;在PCA的命令行窗口中执行Ping3命令。执行完之后,停止PCA、PCB上的Ethereal报文截获,将此次结果命名为Ping1-学号。步骤4 在PCA、PCB的命令行窗口中执行以下命令: C: arp -a结果是: 。 步骤5(1)统计“Protocol”字段填空:有 个ARP报文。(2)在所有报文中,ARP报文中ARP协议树的Opcode字段有两个取值1、2,两个取值分别表达什么信息?(3)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中的字段信息填入表7-1。 表7-1 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的字段信息字段项ARP请求数据报文ARP应答数据报文链路层Destination项链路层Source项网络层Sender MAC Address网络层Sender IP Address网络层Target MAC Address网络层Target IP Address步骤6 分析截获的ICMP报文。 共有 个ICMP报文,分别属于哪些种类?对应的种类和代码字段分别是什么?步骤7 分析第1个ICMP报文的IP协议部分,填写下面表格。询问请求报文询问应答报文IP字段名字段值IP字段名字段值首部长度总长度标识NFMF片偏移协议SRCDST步骤8分析第1个ICMP报文的帧首部与尾部信息,填写下面表格此报文文类型此报文的基本信息(数据报文列表窗口中的I项的内容)Ethernet 协议树中Source字段值Destination字段值类型字段值FCS字段值Internet Protocol协议树中Source字段值Destination字段值步骤9 重复步骤3。将此次结果命名为Ping2-学号。步骤10 分析文件Ping2-学号,将其与Ping1学号比较,文件Ping2学号中截获的报文信息,少了什么报文?简述ARP Cache的作用。7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分析了IP、ARP协议、ICMP协议的工作过程,分析了MAC帧格式,以便读者理解ARP缓存、ICMP等的作用。实验七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1 实验目的 了解路由器的作用; 掌握通过静态路由实现网络连通的配置过程; 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RIP V1。2 实验内容 在两台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在连接三个子网的两台路由器上配置RIP,实现全网的互连互通。3 实验环境与分组 R2624路由器2台,标准网线2根,V35 DCE/DTE电缆1条,计算机2台; 每2名同学为一组,每名学生配置1台路由器与1台交换机。4 实验拓扑 实验拓扑如图所示: PC11 Fa1/0 S1/2 S1/2 Fa1/0 PC225 实验步骤5.1准备工作启动交换机,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分别为1和2,掩码为,网关分别为和。5.2 静态路由配置步骤1:在路由器1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 Red-Giant(config)#hostname RA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R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A(config-if)#ip address RA(config-if)#no shutdown RA(config)#interface serial 1/2 RA(config-if)#ip add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