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规范培训教材(ppt 26页).ppt_第1页
个人礼仪规范培训教材(ppt 26页).ppt_第2页
个人礼仪规范培训教材(ppt 26页).ppt_第3页
个人礼仪规范培训教材(ppt 26页).ppt_第4页
个人礼仪规范培训教材(ppt 26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个人礼仪规范 培根说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 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举止礼仪第三节仪容礼仪第四节服饰礼仪 第一节概述 一 个人礼仪及其基本特点1 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准则 是个人仪表 仪容 言谈 举止 待人 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是个人道德品质 文化素养 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2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点 以美好为目标 个人礼仪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 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 以尊敬为原则 讲究个人礼仪 自觉按个人礼仪的各项规定办事 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 以个人为支点 个人礼仪是对个人自身行为的种种规定 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 以修养为基础 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品格与文化修养的反映 3 培养个人礼仪的动力 自身的能动性是原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个人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 也是个人提高自身素质 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 教育是礼仪的推动力 礼仪是塑造人们精神面貌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教育在培养个人礼仪的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环境的礼仪的影响力 个人礼仪的形成 还要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 首因效应理论 首因效应 主要是研究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留给他人的客观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它是一种有关个人形象 单位形象的成因及其塑造的理论 首因效应理论的核心之点是 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初次接触某人 某物 某事时所产生的即刻的印象 通常会在对该人 该物 该事的认知方面发挥明显的 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人际交往而言 这种认知往往直接制约着交往双方的关系 构成首因效应理论观点的三个方面 一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理论的第一个观点 是认为人们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第一印象甚至往往会决定一切 这一观点 是首因效应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 二 心理定势 人们对于某人 某物 某事所产生的第一印象 一旦形成以后 通常都是难以逆转的 往往会使人们产生某种心理定势 三 制约因素 人们对于某人 某物 某事所形成的第一印象 主要来自于彼此交往 接触之初所获取的某些重要信息以及据此对对方的基本特征所做出的即刻判断 在这里 那些人们在与某人 某物 某事交往或接触之初所获取的某些重要信息 即为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节举止礼仪 举止 是指一个人的动作和表情 是一种展示自己风度气质 修养和才华的外在形态 它包括人在社会活动中坐 立 行走的各种姿态 以及手势与表情等 图4 2 一 站姿 一 肃立 头正 颈直 双目平视 面容平和自然 两肩放松 稍向下沉 躯干挺直 收腹 立腰 挺胸 提臀 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手指并拢自然弯曲 中指贴拢裤缝 双膝并拢 两腿直立 脚跟靠紧 脚掌分开呈 V 字型 角度呈45 至60 肃立适用于隆重集会 如升旗 庆典 剪彩等仪式 二 直立 1 男士 两脚平行分开 两脚之间距离不超过肩宽 以20cm为宜 两手叠放在背后 双目平视 面带微笑 其余与肃立相同 见 图4 3 男士直立另种姿态 两脚展开的角度呈90 右脚向前将脚跟靠于左脚内侧中间位置 成右丁字步 左手背后 右手下垂 身体直立 重心置于两脚 双目平视 面带微笑 或成左丁字步 右手背后 左手下垂 身体直立 重心置于两脚 双目平视 面带微笑 余同肃立 此种站姿适用于给客人指示方向 或解决疑难问题 提供其他服务 见 图4 5 图4 3 图4 5 2 女士 两脚并拢或两脚尖略展开 右脚在前 将右脚跟前于左脚内侧 两手自然并拢 大拇指交叉 一手放在另手上 轻贴在腹前 身体直立 挺胸收腹 身体重心可放在两脚上 也可放在脚上 通过重心移动减轻疲劳 余同肃立 此种站姿适用于商业服务 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 见 图4 4 图4 4 2 女士 两脚并拢或两脚尖略展开 右脚在前 将右脚跟前于左脚内侧 两手自然并拢 大拇指交叉 一手放在另手上 轻贴在腹前 身体直立 挺胸收腹 身体重心可放在两脚上 也可放在脚上 通过重心移动减轻疲劳 余同肃立 此种站姿适用于商业服务 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 见 图4 4 图4 4 四 站姿禁忌1 站立时 切忌手插在衣袋里 无精打采或东倒西歪 2 忌弯腰驼背 低头 两肩一高一低 3 忌把其他物品作为支撑点 依物站立 更不要依靠在墙上 4 双手忌做无意的小动作 更不要叉在腰间或抱在胸前 5 腿忌不停地抖动 二 坐姿 一 坐姿的基本要求 1 入座时要轻稳 走到座位前转身后 右脚向后退半步 然后轻稳坐下再把右脚与左脚并齐 2 入座后上体自然挺直 双膝并拢 双腿弯曲 双肩平正放松 两臂弯曲 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 3 头正双目平视 面容平和自然 4 坐在椅子上 应至少坐满椅子的2 3 一般情况下 不要靠背 休息时可轻轻靠背 5 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右脚向后收半步 然后起立 起立后右脚与左脚并齐 二 女士坐姿 1 正坐式 双腿并拢 上身挺直 坐下 两脚尖并拢略向前伸 两手叠放在双腿上 略靠近大腿根部 入座时 若是着裙装 应用手将裙摆稍稍拢一下 然后坐下 见 图4 8 2 曲直式 上身挺直 左腿前伸 右小腿屈回 用脚掌着地 大腿靠紧 两脚前后在一条线上 见 图4 9 图4 8 图4 9 3 重叠式 上身挺直 坐正 腿向前方 左小腿垂直于地面 全脚支撑 右腿重叠于左腿上 小腿向里收 脚尖向下 双臂交叉支撑左右腿上 特别要注意将上面的小腿回收 脚尖向下 见 图4 10 4 斜放式 坐在较低的沙发上时 若双腿垂直放置的话 膝盖可高过腰 极不雅观 这时最好采用双腿斜放式 即双腿并拢后 双脚同时向右侧或左侧斜放 并且与地面形45度左右角 见 图4 11 5 交叉式 双腿并拢 双脚在踝部交叉之后略向左侧斜放 坐在办公桌后面 主席台上或汽车上时 比较合适采用这种坐姿 感觉比较自然 舒适 见 图4 12 图4 10 图4 11 图4 12 三 男士坐姿1 正坐式 上身挺直 坐正 双腿自然弯曲 小腿垂直于地面并略分开 双手分放在两膝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见 图4 13 2 重叠式 右小腿垂直于地面 左腿在上重叠 左小腿向里收 脚尖向下 双手放在扶手上或放在腿上 见 图4 14 3 扶手式 如果坐在有扶手的沙发上 入座后上体自然挺直 男士可将双手分别搭在扶手上 图4 13 图4 14 四 写姿伏案书写时工作坐势 上体稍前倾 眼睛与书写距离33厘米 两臂曲扶台面约一肩半宽 两腿并拢微屈稍分开 小腿垂直地面 时间长时在不影响姿态美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 见图4 15和图4 16 图4 15 图4 16 五 坐姿禁忌1 入座后 忌弯腰驼背 东倒西歪 前伏后仰 2 入座后 忌双腿不停地抖动 甚至鞋跟离开脚跟在晃动 3 忌坐姿不符合环境要求 如求职面试 与领导 长辈的谈话 不用重叠式坐姿 4 坐下后忌脚尖相对 或双腿拉开成八字型 也不能将脚伸得很远 三 步态禁忌1 走路时忌摇头晃脑 弯腰驼背 歪肩晃膀 左顾右盼 2 走路时忌内八字和外八字步伐 不可脚蹭地面 发出声响 3 走路时忌步幅过大 大甩手 扭腰摆臀 4 行走时 切忌把双手插在衣裤口袋里 更不要把手背在体后 以免摔倒 四 蹲姿 一 蹲姿的基本要求1 下蹲时 应使头 胸 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 使蹲姿优美 2 下蹲时 应自然 得体 大方 两腿合力支撑身体 避免滑倒 3 女士无论采用哪种蹲姿 都要将腿靠紧 臀部向下 二 常用的蹲姿1 半蹲式 这种姿态一般用来从地上取较高的物品 如较大的手提箱等 其要求是在走到物品的一侧 上身稍许弯下 但不宜与下肢构成直角或锐角 臀部应向下而不是撅起 物品在右侧 则重心放在右腿上 反之亦然 2 高低式 下蹲时 双脚不在一条直线上 且一只脚在前 一只脚在后 在前的脚全着地 小腿基本上垂直于地面 在后的脚脚掌着地 脚跟提起 后膝应低于前膝 头和腰应保持一条直线 臀部向下 女性两腿应靠近 见 图4 19 3 交叉式 下蹲时右脚在前 左脚在后 右小腿垂直于地面 全脚着地 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 左脚跟抬起 脚掌着地 两腿靠紧 合力支撑身体 臀部向下 上身稍前倾 见 图4 20 图4 19 图4 20 五 鞠躬 一 鞠躬的基本要求 1 应立正站好 保持身体端正 距受礼者约二三步 2 鞠躬时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在体前搭好 面带微笑 以臀部为轴心 将上身挺直地向前倾斜15 90 目光随身体向下 同时问候 您好 欢迎光临 等 3 鞠躬礼节起身时 恢复站姿 目光再回到对方脸上 见 图4 21 二 不同角度的鞠躬礼1 15度鞠躬礼运用于一般的应酬 如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