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doc_第1页
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doc_第2页
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doc_第3页
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doc_第4页
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年拆迁难题12天破解京石客运专线吴家庄节点和谐拆迁调查50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汇总出8个方面26个问题并逐一解决;530名机关干部组成54个工作小组,将“明白纸”送到各家各户,促膝谈心细算拆迁账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干部真正深入到拆迁一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短短12天时间,150户涉拆居民由坚决不拆到主动拆迁,曾使城中村改造搁浅4年之久的吴家庄拆迁难题成功化解,京石铁路客运专线一大控制性节点顺利打通,创造出一个和谐拆迁的样本。12月16日,记者在石家庄市桥东区吴家庄旧址看到,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宽40多米、深20多米的省会铁路六线隧道入地基坑已现雏形。再过不到三年,京广线上的客运列车将由此呼啸入地穿越石家庄主城区,并与东侧拔地而起的新吴家庄11栋33层高楼、宽达140米的胜利大街景观大道相映生辉。 城中村改造4年未果,铁路入地又成节点打开石家庄市城区图可以清晰看到,位于京广铁路和石德铁路交口处的吴家庄,被紧紧包裹在主城区中。“在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映托下,吴家庄村容村貌显得愈发低矮残破。”曾代理吴家庄党支部书记的桥东区胜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志海介绍,早在2005年,吴家庄作为石家庄市4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就与北京一家开发商合作整体拆迁改造。“然而,由于家族矛盾、土地遗留问题以及村民内部纠纷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改造规划数次修改,拆迁工作两次启动又两次搁浅。居民对拆迁抵触情绪越来越大,多次集体上访,成了远近闻名的拆迁老大难。” 就在开发商一筹莫展、城中村改造陷入停顿之际,去年,石家庄铁路入地正式立项,吴家庄被确定为穿越主城区的铁路六线隧道入地口,也成为京石客运专线的控制性节点。 因为涉及村庄整体改造,按照规定,吴家庄铁路入地工程拆迁部分被列为代拆项目,由开发商负责实施。由于前期宣传不力,具体政策不明晰,拆迁依旧阻力重重,完成时限从今年4月15日一推再推,直至10月10日,吴家庄铁路入地工程红线内涉拆的188户,尚有150户居民未签协议。此时,距10月25日拆迁的最后期限只剩下半个月时间。 一边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期丝毫不容延误;一边是150户涉拆居民,提出各种各样要求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困难,推动吴家庄拆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摆在了石家庄市桥东区党委、政府面前。 4年都拆不动,15天能拆完吗?人们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50名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房产是群众的最大家产,决不能片面强调为重点工程让路而强行拆迁,破坏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了这一思路后,桥东区举全区之力,迅速投入到这场拆迁硬仗中。“群众为什么对拆迁的抵触情绪这么强烈?他们的诉求到底是什么?”为摸清民意所向和难点所在,桥东区组织了全面的摸底调查。从各部门、单位抽调出的50名机关干部组成下派工作组,进村入户征求意见,汇总出8个方面26个问题。“我们首先把功夫下在了干部身上,要求他们换位思考,力争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使群众利益最大化。”石家庄市桥东区区长陈彦报说。 群众的合理诉求首先被列入清单。拆迁补偿费偏低问题,由区政府牵头组成吴家庄政策咨询和拆迁补偿组,做通开发商的工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幅提高拆迁安置比例:有证房补偿由1:1.75提高到1:1.80,无证房补偿由1:0.5提高到1:0.8,过渡安置费由每平方米8元/月提高到15元/月;对个别村干部不廉洁问题,区纪检委调查核实后,开除了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党籍;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村属兴华实业公司25年来的账目予以全面审计;针对地多房少、一户多证等问题,明确了“一户一策、一证一议”的拆迁具体政策“着眼吴家庄的未来发展,我们没有就拆迁抓拆迁,而是把铁路入地与整个吴家庄拆迁改造结合起来,把解决铁路拆迁问题与吴家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结合起来,改造范围由铁路红线内的188户扩展到全村的400多户,维护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石家庄市桥东区铁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庆华说。 10月10日,经过数十次修改和调整的吴家庄拆迁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530名干部入户送“明白纸”,一对一解疑释惑新方案出台了,群众理解不理解、支持不支持,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将这张“明白纸”迅速送到群众手中,桥东区组成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群众工作队,来自54个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530名机关干部,分成54个拆迁工作小组,由10位区领导挂帅,从10月14日中午开始进村入户,一对一为群众解疑释惑。然而,入户伊始,部分村民抵触情绪非常强烈,“你们还是别费功夫了,这么多年了哪能说拆就拆!”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三道难题摆在面前。工作组的同志没有气馁,“坐马扎、吃盒饭”,先过入门关。桥东区教育局负责三家涉拆户的沟通工作。其中一户家中养了三条狗,敲门时,人没见到,狗先叫起来。工作队的同志就天天守在门口,后来去得多了,狗不叫了,户主也为工作组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打开了门。“其实,拆迁难的症结在于群众对政策不了解,对信息不掌握,只要千方百计与群众接上头、对上话,就成功了一半。”桥东区教育局副局长贾志强说。“早上7点半,中午嘴含饭,晚上看不见”,各个工作组天天深入到拆迁户中,一家一家做工作,一户一户做动员,群众由不理睬到可以搭话了。“一开始不知道干部向着谁说话,后来大家明白了,他们那么辛苦,确实是为了我们。”村民吴海涛对记者说:“以前大家和开发商谈过多次,觉得政策不透明,不到位。其实,哪一个不想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呢?”在搞清工作组办实事、解难题的本意后,涉拆户的大门打开了,心扉也敞开了。150户涉拆居民顺利签约,吴家庄难题成功化解“铁路入地是国家的大工程,咱们心里清楚。只是房子确实是大家的命根子,都担心拆了后日子怎么过。”家距京广铁路只有12米的吴文杰谈到了村民们的顾虑,“拆迁条款很多,大家都算不清账,总怕被糊弄了。”入户的工作组让他心里透亮了:200多平方米旧平房,可以置换成3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全家五口人,居住一部分就够了,其余可以出租。最终,吴文杰放弃了货币补偿,选择了四套小户型住房。“住两套,租两套,租金足够生活费了,现在我就盼着三年后领钥匙呢。”吴文杰高兴地说。把所有政策公之于众,让每一个程序都在阳光下操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个涉拆户,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住高层楼房物业费用相对较高,将来支出大也是群众思想上的一个大“疙瘩”。工作组多方协调,在新建楼房中划出5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归村集体所有,集体有了稳定收入使群众吃了“定心丸”。区司法局与一名分包涉拆户沟通时,了解到他的疑虑在另一处宅基地上,老人去世后未办过户手续,工作组主动联系相关单位上门办理了公证等手续。低收入家庭、困难户、孤老残疾人等拆迁后的困难怎样解决?工作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通过发放救济金、寻找就业门路、帮助子女上学等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政府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了,也都给解决了,咱们还有什么担心的?”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