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导尿包风险管理报告.doc_第1页
一次性使用导尿包风险管理报告.doc_第2页
一次性使用导尿包风险管理报告.doc_第3页
一次性使用导尿包风险管理报告.doc_第4页
一次性使用导尿包风险管理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性使用导尿包安全风险管理报告企业名称年 月 日目 录第1章 概述 1.1 产品介绍 1.2 风险管理目的 1.3 风险管理范围 1.4 风险管理流程 1.5 风险管理小组第2章 风险评价准则2.1危害的严重度的分类2.2危害发生概率的分类2.3风险可接受准则第3章 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第4章 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4.1分析方法4.2危害判定第5章 风险估计及风险评价5.1 风险概率估计5.2 风险评价第6章 风险控制6.1 剩余风险评价6.2 产生的其它危害6.3 评价的完整性第7章 风险管理结论第1章 概述1.1产品介绍导尿术(catheterization),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馀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是临床操作中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导尿是否成功除了与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外,与导尿包产品的质量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本导尿包产品由导尿管、方巾、洞巾、托盘、液体推助器、润滑剂棉球、消毒棉球、纱布、镊子、乳胶手套组成。可用于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等治疗。其中导尿管为天然橡胶胶乳导尿管,采用胶乳经浸渍、烘干等工艺制成。液体推助器用于充起导尿管球囊。方巾、洞巾由无纺布材料制成。(本产品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其他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等。)1.2 风险管理的目的任何医疗器械产品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本产品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对其风险进行管理,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始终保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3风险管理的范围 1)覆盖的产品范围: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 2)风险管理的阶段: a) 产品实现的过程(包括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灭菌等过程) b) 交付过程(主要是运输过程) c) 交付后(包括使用、产品贮存等过程) d) 失效后的处理1.4 风险管理流程根据YY0316的要求,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生产和生产后信息。1.5风险管理小组人员职务/部门职责备注张三总经理总负责组长李四质量部经理编制计划、制定准则组员第2章 风险评价准则2.1风险严重度分类严重度分类分类标准S1可忽略的(negligible)可能导致轻度伤害或无伤害S2严重的(marginal)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害S3致命的(critical)可能导致死亡、严重伤害或损害S4灾难的(catastrophic)可能导致多人死亡或严重伤害2.2风险发生概率的分类风险概率的分类发生频次/年P6经常发生(frequent)1P5有时发生(probable)110-1P4偶然发生(occasional)10-110-2P3很少发生(remote)10-210-4P2极少发生(unlikely)10-410-6P1几乎不可能(incredible)10-62.3风险评价准则根据危害严重度和发生概率,将所有风险分为三个区域:不可接受区(N/ACC)、可接受区(ACC)和警戒区(ALARP)。分区图如下:风险发生概率风险严重度S1S2S3S4P6ALARPN/ACCN/ACCN/ACCP5ALARPALARPN/ACCN/ACCP4ALARPALARPN/ACCN/ACCP3ACCALARPALARPN/ACCP2ACCACCALARPALARPP1ACCACCACCACC采取措施后,全部剩余风险必须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第3章 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可能影响安全性的定性、定量特征根据YY0316对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影响其安全性的有关特征如下表所示:序号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清单特征判定C.2.1预期用途是什么?如何使用? 1) 作为治疗疾病的辅助器械在临床中应用的。主要用于导尿、膀胱冲洗等。2) 操作使用者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患者只能终止其使用而不会影响或增加产品在使用中的风险。C.2.2是否植入否,但一般会留置七天。C.2.3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它人员接触导尿管预期在无创条件下与患者的尿道粘膜组织接触,其他与皮肤接触,液体推助器内无菌水可能会与组织粘膜接触。C.2.4在产品中包含有何种材料和/或成分或与其共同使用,或与产品接触?天然橡胶胶乳、硫化剂、无纺布等。C.2.5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 否C.2.6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否C.2.7是否由医疗器械处理生物材料然后再次使用?否C.2.8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用户灭菌,或用其他微生物控制方法灭菌?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方式进行灭菌,提供给用户的是无菌形式的产品,仅限于一次性使用。C.2.9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否C.2.10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否C.2.11是否进行测量?否C.2.12是否进行分析处理?否C.2.13是否预期和医药或其他医疗技术联合使用?导尿管有时会作为药物灌注通道使用,如灌肠操作等,不存在药物识别以及相互作用问题;操作由医护人员进行,患者无法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C.2.14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否C.2.15是否的对环境影响敏感? 使用环境不良:会影响产品的无菌性;贮存环境不良:会导致产品物理性能、生物性能降低。C.2.16是否影响环境?使用后应集中销毁,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C.2.17是否有基本消耗品和附件?否C.2.18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否C.2.19是否有软件? 否C.2.20是否有储存寿命限制? 有。在正常贮存条件下,无菌有效期为三年。在产品包装上标识了有效期年限。C.2.21是否有延迟和/或长期使用效应?否C.2.22承受何种机械力? 在使用过程中,导尿管需承受医护人员插管时所施加的力,力的大小由医护人员控制。C.2.23是什么决定产品的寿命? 灭菌有效期和储存条件。C.2.24是否预期一次性使用?仅限一次性使用。C.2.25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的退出运行或处置? 对留置导尿管,在取出导管时需先抽出气囊内的生理盐水,使气囊排空才能顺利拔管。使用后的导尿管带有细菌的可能性较大,为避免交叉感染,因此需要销毁。C.2.26产品的安装或使用是否要求专门的培训?使用本产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经验,或经过护理业务培训。通过产品包装上的警示语言或符号、使用说明书等信息,直接给客户提供了操作的安全准则,无需经过专门的再培训。C.2.27如何提供安全使用信息?培训、说明书C.2.28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生产过程? 否C.2.29产品的成功使用,是否决定性的取决于人为因素?1) 设计特征是否促成使用错误?2) 是否在干扰环境中使用?3) 是否有连接部分或附件?4) 是否有控制接口?5) 是否显示信息?6) 是否由菜单控制?7) 是否由特殊的人使用?8) 用户界面是否用于启动使用者动作?产品的使用成功与否,与操作者有关但不是决定性的。否C.2.30是否使用报警系统?否C.2.31可能以什么方式被故意的误用?否C.2.32是否持有关键数据?否C.2.33是否预期为移动式或便携式?否C.2.34是否依赖基本性能?否第4章 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4.1分析方法1) 在对危害的判定及分析中,要考虑合理的可预见的情况,包括:正常使用条件下;非正常使用条件下。2) 危害判定及分析应包括:对于患者的危害;对于操作者的危害;对于环境的危害。3) 危害形成的初始原因应包括: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操作;产品结构的危害;原材料危害;综合危害;环境条件。4) 危害判定及分析考虑的问题包括:原材料生物学危害;产品质量是否会导致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结果;操作信息,包括警示性语言、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法的准确性;产品留置使用可能存在的危害;风险/受益准则。4.2危害判定清单根据YY0316附录E中表E.1对产品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进行判定。序号危害的分类正常/故障条件下发生危害的形成因素可能的后果能量危害电能否磁能否电离辐射否非电离辐射否热能否机械能否振动否运动零件否声能否压力否生物学和化学危害生物污染是生产环境控制不好灭菌操作不严格包装破损使用时操作不正规产品带菌,引起患者尿路感染生物相容性是残留物过多产生细胞毒性、致敏反应不正确的配方(化学成分)是未按照工艺要求配料生产残留物过多,造成毒性危害毒性是不正确的配方加工工艺控制不严格后处理工艺控制不严格生物相容性不符合要求操作危害由不熟练/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是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因尿道狭窄造成的插管困难气囊无法排空造成粘膜摩擦性损伤;导尿管放置位置不合适导尿效果受影响;气囊充起超出设计要求而引起气囊破损无法导尿导尿管拔出困难误用是规格型号选用错误导致无法达到满意的导尿效果违反或缩减说明书、程序等是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警示事项等表述不清导尿失败、重复使用引起感染、没有集中销毁造成环境危害等信息危害不适当的标记是标记不清晰、错误、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标记错误使用、储存错误、产品辨别错误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很可能再次使用的危害警告不适当是造成重复使用交叉感染气囊破裂不适当的操作说明,如:和医疗器械一起使用的附件规范不适当预先检查规范不适当操作说明书过于复杂服务和维修规范不适当是包装破损无法识别 操作要点不突出无法保证使用安全性导致操作失误对医疗器械寿命终止缺少适当的决定是没有标识产品有效期超出有效期的产品被使用,造成细菌感染或因材料老化产生而导致性能不符合要求。对副作用的警告不充分是对操作人员警示不足重复使用二次灭菌使用者出现过敏、刺激反应不适当的包装是没有进行包装确认不能确保产品无菌,从而导致出现细菌感染不恰当的存储、处理信息是储运条件(如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使用后的产品没有按照要求集中销毁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产品老化、有效期缩短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细菌的交叉感染产品使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第5章 风险估计及风险评价5.1 风险概率估计对上述已知或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判定后,根据有关标准、科学资料、已使用的类似产品的公开发表的临床资料、适当的调研结果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统计等数据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概率估计结果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分析表”。5.2 风险评价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严重程度来进行风险评价,以判断该危害的可接受程度。风险评价用量化的形式来描述风险水平:风险水平风险发生概率风险严重程度评价准则:风险水平:06 可接受的风险 (AC)风险水平:711 担忧的风险,但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风险 (ALARP) 风险水平:1224 不可接受的风险 (NAC)风险评价结果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分析表”。第6章 风险控制6.1 剩余风险评价按照风险评价的结果,对风险水平在ALARP的危害应进行降低风险,通过采用直接/间接的安全手段,限制危害的风险水平,使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对采取措施后的这些风险进行验证,进行剩余风险评价,确定所有以判断的危害和风险都得到评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验证结果及剩余风险评价情况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分析表”。6.2 产生的其它危害在风险降低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通过控制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的,没有增加新的原材料和新工艺,没有产生新的危害产生。6.3 评价的完整性 通过上述风险分析,确保已判定危害都得到了评价,评价结果标明,在该产品的各个阶段的危害风险全部在可接受的水平范围之内。 2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分析表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危害的形成因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验证结果剩余风险评价严重程度发生概率风险水平风险评价严重程度发生概率风险水平风险评价材料的毒性天然橡胶胶乳中蛋白质、残留化学成分过多S2P48ALARP正规厂家进货、加强供方管理进行硅化处理,以减少产品与粘膜的接触产品易氧化物含量合格产品生物检测报告,细胞毒性符合要求S3P26AC生物污染生产环境控制不好灭菌工艺不严格包装破损使用操作不正规S2S2S2S2P4P3P3P48668ALARPACACALARP严格洁净车间控制参数加强培训、规范使用说明书洁净厂房检验报告医院随访调研、检查使用说明书S2S2P3P366ACAC生物不相容性材料中残留物过多加工工艺控制不严格后处理工艺控制不严格S2S2S2P4P4P4888ALARPALARP ALARP规范原材料检验规程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加强生产管理原材料、成品检验报告产品过程、出厂检验报告S2S2S2P2P3P3466ACACAC不正确的配方未按照工艺要求配料S2P36AC再感染/交叉感染重复使用、操作不当S2P36AC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危害的形成因素未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验证结果剩余风险严重度发生概率风险水平风险评价严重度发生概率风险水平风险评价储存或运行偏离预定的环境条件储运条件(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S1P44AC意外的损坏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损坏S2P36AC由于废物和(或)医疗器械处置的污染使用后的产品没有按照要求集中销毁S2P36AC不适当的标记标记不清晰、错误或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标记S1P33AC不适当的操作说明,如预先检查规范不适当操作说明过于复杂包装破损无法识别操作要点不突出S2S2P3P366ACAC由不熟练/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尿道狭窄造成的插管困难气囊无法排空S2S2S2P3P2P3646ACACAC对副作用的警告不充分对操作人员警示不足S2P36AC对一次性使用产品很可能再次使用的危害警告不适当造成重复使用S3P39ALARP加强培训,规范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书核查产品标签、使用说明书S3P26AC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危害的形成因素未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验证结果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