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doc_第1页
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doc_第2页
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doc_第3页
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模型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 一、前 言受湖南省计量认证娄底评审组的委托,湖南省天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对中南大学2根模型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了检测。二、工程概况 工 程 名 称中南大学铁道校区模型桩工 程 地 点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建 设 单 位/设 计 单 位/承 建 单 位/监 理 单 位/结 构 形 式/层 数/桩 型人工挖孔桩径(mm)900、1000设计孔深(m)/桩端持力层粘土岩基端阻力特征值(KPa)/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C25检测鉴定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鉴定日期2010.04.30备 注三、测试方法原理及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是基于一维杆的波动理论,将桩等价于一维杆,在桩顶初始扰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并且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式中:us方向位移;c桩身材料的纵波速度。弹性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密度、截面积变化时波阻抗将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透射,采用高灵敏传感器及配套的波形记录仪器,即可记录反射波在桩身中传播的波形,通过对反射波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即可对桩身的完整性、缺陷的位置进行判定,测定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按下式计算:C=2000L/T式中:C桩身纵波平均波速(m/s); L桩身(m);T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ms)。 桩身缺陷位置按下式计算: or 式中场区同条件桩平均波速,桩身第j个缺陷的距离(m),桩身第j个缺陷的首次反射波峰与入射波波峰对应的时差(s),同一缺陷两相邻峰间频差 工程桩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激振点为桩心,传感器安装点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有效信号数不少于3个。采样时间间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合理选择,一般3060s。传感器安装与桩顶面垂直,用有足够强度的耦合剂粘结。激振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得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检测仪器为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RS-1616K(p)基桩动测仪,传感器为与本机兼容的高灵敏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湖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定期检验和标定。 四、评判依据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将桩身质量等级分为类桩、类桩、类桩、类桩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见下表:类别时域信号特性幅频信号特征分类原则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桩身完整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c/2L桩身有轻微缺陷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类和类之间桩身有明显缺陷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fc/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五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一览表:序号桩号设 计 施 工 参 数测 试 结 果完整性类别备注桩径mm桩长m桩身纵波波速m/s桩 身 质 量 情 况119007.6042392.13m左右轻微离析II2210008.0042192.43、4.15m左右轻微离析II六、结论1、1号桩的波速4239.m/s,2号桩的波速4219.m/s。2、1号号桩2.13m左右轻微离析,判断为II类桩; 2号桩2.43m、4.15m左右轻微离析,判断为II类桩。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