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疗法于运动医学处方详述.doc_第1页
冲击波疗法于运动医学处方详述.doc_第2页
冲击波疗法于运动医学处方详述.doc_第3页
冲击波疗法于运动医学处方详述.doc_第4页
冲击波疗法于运动医学处方详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击波疗法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治疗处方目录冲击波疗法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介绍.2定义警告禁忌证及注意事项适应证:肌肉拉伤急性肌肉痉挛肌肉再生促进创伤后愈合冲击波疗法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的介绍放射状冲击波疗法因其强大的组织愈合有效性而被广泛地运用于骨伤科和运动医学领域。冲击波应用于肌肉骨骼的生物机制是刺激骨骼、肌腱、和早期生长新血管的生长因子表达。这引起新血管形成以及促进疾病组织血液循环。这些生物作用体现在肌腱、肌肉、骨头和腱骨界面上。肌肉骨骼愈合的主要适应证与慢性疾病有关,冲击波疗法可刺激急性肌肉损伤和肌肉拉伤的愈合,并刺激其它与肌肉和肌腱损伤或过度使用相关的其它急性病症的愈合。紧随每个肌肉或肌腱损伤之后的是生理炎症反应(生理炎症反应帮助我们解释了冲击波疗法在急性愈合中的机制)。肌肉损伤后生物反应可分为三个相互重叠但又非常鲜明不同的阶段:炎症、扩散-新组织形成和再造。肌肉愈合过程以组织炎症开始,在冲击波治疗程序中需仔细考虑这一点。伤口修复的第一个阶段-炎症-在组织损伤后出现,作用凝血级联的成份,需要炎症通路和免疫系统以防止正在流通的血液和体液流失,以及去除死去和失活组织并防止感染。血小板凝固起到了止血作用,然后是纤维细胞,纤维细胞阻碍细胞渗透。中性白细胞作为对补体激活、血小板脱粒和细菌脱粒的反应而被聚集在伤口处。2-3天后,单核细胞出现在伤口上,并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被认为在后续对损伤反应协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伤口修复的第二个阶段-新组织形成-在损伤2-10天后出现,其特征为细胞增殖和细胞移动。然后形成新血管(称为血管形成过程),与纤维原细胞和巨噬细胞相关的毛细管萌芽用肉芽组织代替纤维细胞。该种组织为修复过程后续阶段最后的细胞移动形成一种新的基层。血管形成最主要的积极调节者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形成也能是由于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集合。在本阶段的后半部分,巨噬细胞刺激纤维原细胞(从伤口边缘或骨髓吸引过来的),其中一些变异为成纤维细胞。随着时间的移动,成肌纤维细胞是收缩的细胞并使伤口的边缘愈合。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纤维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细胞外基质,主要为胶原蛋白的形式,胶原蛋白最终形成大块的成熟疤痕。伤口愈合的第三阶段-重塑-始于损伤的2-3周后,持续几个月或更久的时间。在这一阶段,所有在损伤后激活的过程均慢慢停止下来。大部分的内皮细胞、成肌纤维细胞离开伤口,留下一些细胞、胶原蛋白和其它细胞外基质蛋白。随着本阶段向前推进,伤口的张力增加,随着张力在损伤三个月后达到正常组织的50%,并最终达到正常组织的80%。事实证明,接受冲击波疗法之后会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高表达。由即刻的血管舒张(eNOS释放)和局部肌肉痉挛释放所支持,冲击波疗法对愈合过程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冲击波疗法是许多复杂疗法最优化的办法,冲击波疗法优化了炎症的效果,并且减短了愈合周期。冲击波能量对损伤肌肉早期的激活和愈合刺激,在更快速的肌肉恢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损伤肌肉处产生的疤痕组织总量也可有效地降到最低。物理冲击波能生物反应新血管形成组织再生促进血液供给肌腱修复骨修复BMPeNOSVEGFPCNA名词解释:来回方式旋转方法警告:仪器应放置在儿童够不着的地方。用于急性病症时,只能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治疗,在治疗前应进行超声波、MRI和X光检查。仪器不应用于感染或炎变或皮肤出疹的地方,如: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禁止将冲击波疗法用于癌前病变区域或其附近。如有急性创伤或骨折后有出血或肿胀趋势需注意。应尽可能避免将冲击波应用于肿胀区域。将冲击波应用于疑有或诊断患有癫痫病的患者需谨慎。禁止将冲击波用于治疗病因不明的疼痛病例中。注意事项:在整个治疗期间和各疗程期间停止所有密集的、有氧的训练。在疾病区域,应减少主动训练,特别应减少拉伸训练。在某些病例中,可接受肌肉能力最高40%的疾病肌肉主动训练。在治疗跟腱病症中,各疗程间禁止进行跑步训练。适宜在冲击波各疗程间进行休息疗法。禁忌证用于头部、颈部、脊髓、心肌层、生殖腺、肾、肝、大神经和大血管、含气体器官。焦点区域感觉缺陷。血液凝结障碍和正在使用抗凝血剂。怀孕。血栓形成。癌症、肿瘤疾病。急性炎症和肿胀。儿童软骨和骨生长期。肌肉拉伤-治疗处方冲击波疗法治疗急性拉伤: 轻微肌肉和肌腱损伤后促进愈合过程 释放与微创相关的肌肉张力过高,减少疼痛感 增加胶原蛋白产生,新血管形成和软组织愈合的其他过程注意:使用冲击波疗法之前需进行完整的临床检查。在急性拉伤损伤病症中,治疗前需进行超声波扫描或RMI。冲击波疗法必需由冲击波疗法实践经验丰富的治疗师执行。治疗计划:治疗总次数: 7-10治疗间隔: 每2-4天1次总治疗时间: 5-10分钟治疗频率: 10Hz-17Hz总治疗波数: 2000-3000空气压力(每次脉冲):2.5-3.5 bar(0.15-0.35mJ/mm2/波数)注意:使用更高的治疗频率时,患者会感觉治疗更舒适。但是,使用更高的频率时,要使治疗达到适合的作用,对治疗时的操作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由熟练的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治疗。治疗程序:治疗程序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损伤后的1-4天,需考虑到创伤肌肉的急性愈合状态。第二阶段是损伤后5-28天,当大部分愈合过程已经完成时。拉伤是一种肌肉或肌腱(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组织)的损伤。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拉伤可能是轻微的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引起部分或完全撕裂。在治疗开始时应将这点考虑其中。治疗程序-第1阶段:(损伤后1-4天)在损伤后的前三天,需高度注意急性创伤。冲击波疗法主要集中在肌肉拉伤的周围组织。不适宜将冲击波直接用于损伤点。冲击波引起周围肌肉的局部血管舒张和肌肉放松,因而支持急性愈合反应。冲击波治疗应在损伤两天或四天后进行。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保证由治疗所引起的强烈感觉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危害。患者的体位取决于所需治疗的部位。需考虑待治疗区域和周围区域特别是连接处的肌肉放松,。在急性病症中,应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波检查。经过完整的临床检查后,对整个疼痛区域和周围组织进行触诊检查。触诊检查损伤区域,所有的骨头组织、韧带和其它敏感组织。在整个区域涂抹足量的耦合剂。请确保皮肤表面与探头之间有充分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与皮肤保持接触,在整个治疗期间使用较低的强度。避免直接用于损伤点上。治疗的初始部分:使用较低压力将空气压力设置为2.5 bar,治疗频率为15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和较低的压力,在肌肉拉伤区域周围的软组织使用500波。避免直接将冲击波用于损伤点上。初始治疗的好处在于:让患者适应冲击波疗法的感觉。在最疼痛的区域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提高该区域的血液循环。治疗的主要部分:使用中等压力将空气压力调节至3.5 bar,治疗频率约12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在肌肉拉伤区域周围的软组织打1500波。您可使用更为密集的“中等”压力。同样需避免直接在损伤点上进行治疗。如果在治疗中发现了任何激痛点或压痛点,使用“旋转”移动方式,在激痛点或压痛点多打500波。注意:请勿将探头压力设置高于中等水平。只有患者对治疗耐受限很好的时候才能增加强度。治疗程序-第2阶段(损伤后5-28天)从损伤后第四天开始,可将冲击波应用于损伤区域上以及周围组织上。用于拉伤的治疗强度需随着疗程进行增加。治疗的间隔以每四天一次为宜。在开始此次治疗前,需再一次使用超声波扫描。冲击波治疗加速愈合过程,并通过局部血管舒张和肌肉放松支持愈合。冲击波能量在肌肉组织中被吸引。针对处于深层的组织,需使更高的治疗强度。患者准备:患者的体位取决于所需治疗的部位。需考虑待治疗区域和周围区域特别是联合处的肌肉放松。在急性病症中,在治疗中需使用超声波检查。经过完整的临床检查后,再对整个疼痛区域、周围组织进行触诊检查。触诊按压损伤区域、所有的骨骼组织、韧带、和其它敏感组织。在在整个区域涂抹足量的耦合剂。请确保皮肤表面与探头之间有充分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与皮肤保持接触,在整个治疗期间使用较低的强度。避免直接用于损伤点上。治疗的初始部位:使用较低强度将空气压力设定为2.5 bar,治疗频率为15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使用较低的压力,在肌肉拉伤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上使用500波。在该治疗的本初始部分请勿直接将冲击波用于损伤点上。本初始治疗的作用在于:让患者适应冲击波疗法的感觉。在最疼痛的区域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可帮助加速该区域的血液循环,并使患者对后续治疗耐受限更高。治疗的主要部分:使用中等压力继续使用空气压力2.5 bar,将治疗频率降低至12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在肌肉拉伤和周围区域使用1500波。您现在可以使用更加密集“中等”的压力。注意:请勿将探头压力设置高于中等水平。在后续的疗程中,如果患者对治疗耐受限较好,您最多可将压力调至3.5 bar。治疗的最后部分:使用中等压力现在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创伤位置的整个肌肉群进行500脉冲(空气压力:3.5 bar/频率:15Hz)。这能帮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能缓解由早期疼痛刺激所引起的肌肉僵硬。如果在治疗中找到了僵硬点,使用旋转方式对每个僵硬点多打500-1000波。在该种情况下,您可以将强度增加至患者的最大耐受限。注意:在处于皮肤表面下2cm和更深层的组织使用高达患者耐受限的强度。注意:将冲击波应用于骨头和神经与皮肤皮面接近的区域或点时,需特别注意。治疗不会对这些组织产生任何损伤,但是患者可能会感觉不舒适。治疗后护理: 针对待治疗区域肿胀或疼痛剧烈的情况下,建议重复使用冷敷(间隔不超过30秒)。 在治疗的第一阶段,在疾病区域,禁止进行主动训练。 如果无法完全中止训练活动,可在治疗的第二阶段进行最多40%的肌力能力的主动训练或拉伸锻炼。 在整个治疗期间应中止所有高强度、有氧的训练。 在冲击波各疗程期间适宜进行休息疗法。 每周需对进行的治疗进行临床评估。并发症: 血肿和瘀点 暂时性地对疼痛敏感或疼痛感加剧 局部肿胀 大多数并发症会在治疗几分钟或几小时后消失禁忌证: 治疗区域肿胀 用于头部、颈部、脊髓、心肌层、生殖腺、肾、肝、大神经和大血管、含有气体的器官 焦点区域感觉缺陷 血液凝结障碍和正在使用抗凝血剂 怀孕 血栓形成 癌症、肿瘤疾病 急性炎症 儿童软骨和骨生长期注意:这些治疗处方和相关的信息仅供参考。在使用本仪器治疗患者前,该患者必须先经过持牌医生的检查。急性肌肉痉挛-治疗处方冲击波疗法治疗急性痉挛: 释放由局部关节功能障碍或运动过度使用所引起的肌肉痉挛 减少疼痛感、恢复正常肌肉功能 加速胶原蛋白产生、新血管形成和软组织愈合的其它过程注意:在进行冲击波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临床检查。在急性拉伤损伤病症中,应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波扫描和RMI检查。冲击波疗法必需由冲击波疗法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执行。治疗计划:治疗总数: 1-4治疗频率: 每3天1次总治疗时间: 5-10分钟治疗频率: 10-15Hz总波数: 2000空气压力(每脉冲水平):2-4(0.19-0.38mJ/mm2每脉冲)注意:治疗的总波数取决于治疗区域的大小,因此每个患者所需的治疗的总波数可能会完全不同。因此治疗区域可能会非常大、治疗波数可能会非常多。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保证由治疗所引起的强烈感觉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危害。患者的体位取决于所需治疗的部位。需考虑待治疗区域和周围区域特别是连接处的肌肉放松。治疗程序:针对急性病症,在治疗前需使用超声波检查。经过完整的临床检查后,再对整个疼痛区域和周围组织进行触诊按压检查。触诊按压损伤区域,所有的骨骼组织、韧带和其它敏感组织。在整个区域涂抹足量的耦合剂。请确保皮肤表面与探头之间有充分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与皮肤保持接触,在整个治疗期间使用较低的强度。治疗的初始阶段:使用低强度将空气压力设置为2 bar,治疗频率设定为10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治疗,在最疼痛点的周围使用500脉冲。避免直接用于该点上。该初始治疗的好处在于:让患者适应冲击波疗法的感觉。在最疼痛的区域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可帮助加速该区域的血液循环。治疗的主要部分:使用中等压力将强度增加至患者最大耐受限。您可在张力过高的肌肉上使用约1000脉冲(使用旋转的方式)。注意:如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继续进行触诊按压检查,可达到最好的效果。治疗的最后部分:使用中等压力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对痉挛肌肉周围的其它组织进行约为500脉冲(空气压力:2-3 bar/频率:15Hz)。这将帮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并缓解由早期疼痛刺激引起的肌肉僵硬。如果在治疗中,找到其它的僵硬点,使用旋转方式对每个僵硬点进行附加的500-1000脉冲治疗。注意:使用冲击波治疗骨头或神经与皮肤表面接近的区域/点时,需特别注意。治疗不会给这些组织带来任何损伤,但患者可能会感觉不舒适。治疗后护理: 如果疾病区域有肿胀或疼痛剧烈,建议重复使用冷敷疗法(间隔不超过30秒)。 在待治疗区域,冲击波部法应与拮抗肌群和主动肌群的拉伸训练相结合。 如果无法完全中止训练活动,可在治疗的第二阶段进行最多40%的肌力能力的主动训练或拉伸锻炼。 在整个治疗期间应中止所有高强度、有氧的训练。 每周需对进行的治疗进行临床评估。并发症: 血肿和瘀点 暂时性对疼痛敏感或疼痛感加剧 局部肿胀 大多数并发症会在治疗几分钟或几小时后消失禁忌证: 治疗区域肿胀 用于头部、颈部、脊髓、心肌层、生殖腺、肾、肝、大神经和大血管、含有气体的器官 焦点区域感觉缺陷 血液凝结障碍和正在使用抗凝血剂 怀孕 血栓形成 癌症、肿瘤疾病 急性炎症 儿童软骨和骨生长期注意:这些治疗处方和相关的信息仅供参考。在使用本仪器治疗患者前,该患者必须先经过持牌医生的检查。肌肉再生-治疗处方 在运动过度使用或异常运动活后加速肌肉再生 减少总体的肌肉僵硬和疼痛感 通过强烈的局部血管舒张加速代谢产物的去除 增加胶原蛋白产生、新血管形成和软组织新陈代谢的其它过程注意:在进行冲击波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临床检查。如果疑有损伤,应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波扫描和RMI检查。治疗计划:治疗总数: 3治疗频率: 每3天1次总治疗时间: 5-10分钟治疗频率: 15Hz总脉冲数: 1500空气压力(每次脉冲水平):1.5-2 bar(0.15-0.19mJ/mm2每脉冲)注意:治疗的总波数取决于治疗区域的大小,因此每个患者所需的治疗的总波数可能会完全不同。因此治疗区域和治疗波数可能会非常大。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保证由治疗所引起的强烈感觉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危害。患者的体位取决于所需治疗的部位。需考虑待治疗区域和周围区域特别是连接处的肌肉放松。治疗程序:在急性病症中,需在治疗开始前进行超声波检查。经过完整的临床检查后,再对整个疼痛区域和周围组织行触诊压按检查。触诊压按损伤区域、所有的骨头组织、韧带和其它敏感组织。在整个区域涂抹足量的耦合剂。请确保皮肤皮面与探头之间有充分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与皮肤保持接触,在整个治疗期间使用较低的强度。治疗初始部分:使用较低压力将空气压力设置约为2 bar,治疗频率为10Hz。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治疗,在最疼痛点的周围使用500脉冲。避免直接将冲击用于该点上。该初始治疗的好处在于:让患者适应冲击波疗法的感觉。在最疼痛的区域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可帮助加速该区域的血液循环。治疗的主要部分:使用中等强度将空气压力调至患者最大耐受限。您可以使用旋转方式对张力过高肌肉使用约1000脉冲。注意:如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继续进行触诊按压检查,可达到最好的效果。治疗最后部分:使用中等压力使用来回移动的方式,在痉挛肌肉周围的其它组织使用约500脉冲(空气压力:2-3 bar/频率:15Hz)。这能帮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并缓解由早期疼痛刺激所引起的肌肉僵硬。如果在治疗期间找到其它的僵硬点,使用旋转移动方式使用附加500-1000脉冲治疗各个点。注意:使用冲击波治疗骨头或神经与皮肤表面接近的区域/点时,需特别注意。治疗不会给这些组织带来任何损伤,但患者会感不舒适。治疗后护理: 如果疾病区域有肿胀或疼痛剧烈,建议重复使用冷敷疗法(间隔不超过30秒)。 在待治疗区域,冲击波部法应与拮抗肌群和主动肌群的拉伸训练相结合。 如果无法完全中止训练活动,可在治疗的第二阶段进行最多40%的肌力能力的主动训练或拉伸锻炼。 在整个治疗期间应中止所有高强度、有氧的训练。 每周需对进行的治疗进行临床评估。并发症: 血肿和瘀点 暂时性对疼痛敏感或疼痛感加剧 局部肿胀 大多数并发症会在治疗几分钟或几小时后消失禁忌证: 治疗区域肿胀 用于头部、颈部、脊髓、心肌层、生殖腺、肾、肝、大神经和大血管、含有气体的器官 焦点区域感觉缺陷 血液凝结障碍和正在使用抗凝血剂 怀孕 血栓形成 癌症、肿瘤疾病 急性炎症 儿童软骨和骨生长期注意:这些治疗处方和相关的信息仅供参考。在使用本仪器治疗患者前,该患者必须先经过持牌医生的检查。促进创作后愈合-治疗处方冲击波疗法用于创伤后愈合: 促进韧带和关节囊拉伤后愈合过程 支持长期固定和术后干预的愈合过程 释放与早期损伤相关的肌肉张力过高、减缓疾病感 增加胶原蛋白产生、新血管形成和软组织愈合的其它过程注意:在使用冲击波疗法之前需进行完整的临床检查。在急性拉伤损伤疾病中,需在治疗前使用超声波扫描和RMI。冲击波疗法的治疗必需由冲击波疗法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执行。治疗计划:治疗总数: 6-10治疗间隔: 每3天1次总治疗时间: 5-10分钟治疗频率: 15Hz-20Hz总脉冲数: 1500-2500空气压力(每脉冲压力):1.5-2.5 bar(0.15-0.25mJ/mm2每脉冲)注意:在急性病症中使用更高的治疗频率:治疗频率更高,患者会感觉治疗更舒适。但是,使用更高的频率时,要使治疗达到适合的作用,对治疗时的操作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由熟练的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治疗。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保证由治疗所引起的强烈感觉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危害。患者的体位取决于所需治疗的部位。需考虑待治疗区域和周围区域的特别是连接处肌肉放松。治疗程序:在急性病症中,需在治疗开始前进行超声波检查。经过完整的临床检查后,再对整个疼痛区域和周围组织行触诊压按检查。触诊压按损伤区域、所有的骨头组织、韧带和其它敏感组织。在整个区域涂抹足量的耦合剂。请确保皮肤皮面与探头之间有充分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与皮肤保持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