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
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
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
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
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情况汇报一、秋收情况截止到10月18日,全州秋收作物除水稻、薯类外, 其它作物的收割已基本结束;全州已收水稻 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比上年同期多 万亩;收玉米 万亩、杂粮 万亩、黄豆 万亩、薯类 万亩。秋粮已入库5257吨,其中水稻入库3350吨,玉米入库1907吨。已收购烤烟307172担,占计划 万担的 ,其中中上等烟比例达 %以上,担均价 元,最高的长顺县达 元。据州农业局分析预测,今年全州粮食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总量可达 万吨,比去年增 %,其中夏粮 万吨,秋粮 万吨;水稻预计总产量达 万吨,玉米预计总产量达 万吨。二、秋种生产情况今年我州秋种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理论,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大思路、大规划、大产业、大发展”,“一手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手抓现代农业的探索与示范”,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四个大”“两手抓”“三个增”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加大订单农业生产力度,提高复种指数,突出结构调整,启动现代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和实施“五业双千”富民强农工程,使全州秋种工作在发展观念上、重点产业调整上、标准化生产技术上、助民增收上都有新的突破。总的发展目标是“四增两稳”,即增加马铃薯、蔬菜、油菜和牧草种植面积,稳定绿肥、小麦种植面积;重点抓好脱毒马铃薯、商品蔬菜、油菜和牧草种植,力争实现“两提高三增长”,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产量增长、饲料作物产量增长;在草食畜牧业优势区,大力发展牧草种植,推进畜牧业发展,提高种草效益。为此,下达秋种指导性计划为:总面积342万亩(按285万亩耕地安排,342万亩中,有37万亩蔬菜为复种,20万亩绿肥为套种),全州复种指数平均达到220%。其中:夏粮127万亩,同比增 万亩,总产量20万吨,同比增 万吨,其中:小麦60万亩, 同比持平,产量7万吨, 同比增 万吨,马铃薯55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12万吨(折粮),同比增 万吨,其中脱毒马铃薯50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11万吨, 同比增 万吨,杂粮12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1万吨, 同比减 万吨;油菜105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9万吨, 同比增 万吨;冬春蔬菜50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65万吨, 同比增 万吨,其中商品蔬菜35万亩,同比增 万亩,产量56万吨,同比增 万吨;绿肥种植40万亩,同比持平;耕地种草20万亩,同比增 万亩。力争秋种粮、油、菜、草总产值达116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702万元,其中夏粮增1432万元,油菜增810万元,蔬菜增3512万元,牧草增2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 元以上。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县、到乡镇、到村组、到田块。为确保秋种计划任务的完成,我州各级各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一是计划早安排、工作早部署。早在8月上旬,州政府就组织有关部门对今年的秋种进行调研,并出台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XX年秋(冬)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9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秋冬农业生产会精神,州政府在龙里县组织召开了全州秋种现场会,安排部署了今年的秋种工作,要求各县(市)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好秋种工作意见,拟定好计划和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及时将计划分解、安排、落实到乡镇、村组;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普及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秋冬季粮、油、菜、草的种植质量和水平。各县市也先后召开了秋种现场会。二是把抓好旱地延秋作物种植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土地不闲置,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推进一年多熟、构建立体农业产业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州各县(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稳步扩大延秋蔬菜、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据各县(市)统计,至10月上旬,各地抢种延秋作物20多万亩,其中种植蔬菜 万多亩、秋马铃薯 万多亩、牧草 万亩。特别是蔬菜种植,从过去规模小、种植较为分散的现象,逐渐向有组织、有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罗甸县已种延秋果菜近8000亩。三是狠抓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今年秋种重点抓好60万亩小麦规范化种植、50万亩脱毒马铃薯、95万亩杂交油菜、80万亩油菜育苗移栽(其中30万亩免耕油菜育苗移栽)、35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60万亩分带轮作(其中宽厢宽带10万亩)、20万亩耕地种草等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力提升秋(冬)种科技水平。四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在培育壮大“十朵金花”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实施“五业双千” 富民强农工程,按照“点轴衍生”原理和“点面结合”的要求,规划布局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主导产品。在全州大力发展覆盖范围广、市场空间大、资源优势强、增收效益好的畜牧、茶叶、烤烟、蔬菜、林果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州“两纵三横四联线”公路交通骨架干线两侧建立“千里公路沿线种养加特色产业经济带”和“千村万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经济区”。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对市场好、效益高的产业要扩大规模,推进产业升级,建设一县一品、数乡一特或数县一优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基地,着力建设一批加工型、鲜销型、外销型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重点是抓好优质粮、油、菜、烟、林果、中药材、名茶、蚕桑等“八大”基地建设,力争农业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我州各县(市)依托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加快草食畜牧业基地建设,长顺县采取整乡整村推进方式在交麻乡、中坝乡种草7733亩,养羊5493头。惠水县积极发展双孢蘑菇种植,县财政拿出40万元拟打造3000亩双孢蘑菇种植基地。五是强化示范培训。按照“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的成功做法,大力兴办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立体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示范点,要求每县(市)必须办1-3个特色优势产业的高标准示范点,树立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亮点,辐射带动整个秋(冬)种面上工作的开展,并确保一定的资金物资投入;全州现已办示范点429个,面积 万亩;为办好秋季农业生产示范点,提高秋季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州农业局组织各业务站的技术骨干分赴贵新高速公路沿线的县(市)协助各县(市)办好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示范点。继续加大对农民的新技术培训力度,在农村广泛开展适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适应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现已培训农民12万人。六是加大投入。各级财政都安排了资金支持秋(冬)季农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现投入秋种的财政资金达 万元,比去年有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