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脉学十讲读后感 1楼 基本上,中医脉学十讲从一开头就对于中医脉诊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并且引经据典证明中医脉诊具有许多不合理及不科学的地方,甚至是以西医理论的角度来看待中医脉诊。 尤其是第四讲 桡骨动脉分主脏腑的不合理更直接否定了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我节录该讲之小结,如下: - 说来说去,强以一条动脉分主脏腑的理论,上不宗内经,下难符科学,凭空臆说,仍不离五行往复,无论于古于今,稍微明理者,都不足置辨,即以古还今,请看几辈古人的批评罢! 李时珍濒湖脉学: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若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吴草芦文集: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肺为气所出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王正宗难经疏义: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沈,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者,非也。 李、吴、王的说法,固然不尽如人意,然而他们都不信任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这一点是正确的。 - 在本版(爱爱医论坛)的讨论中通往上工之路-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上)也有一样的引述! 遗憾的是我在濒湖脉学里找不到任应秋先生所引用的内容,想必任先生所使用的书可能是较不流通的版本吧?!烦请有读过这版本的朋友,告知一下,长长见识也好。 另外,我在中医瑰宝苑里,看到一篇脉诊经验交流座谈的内容,其中脉诊学的宝藏作者:萧熙,我节录一部分,如下: - 四、关于脉学的反对论者 在前人的书籍里面,也有人持反对的论调来非难脉学。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它呢?我看:唯脉学论者给予他以一些适当的批判,是合乎情理之常的。但是对于无视和蔑视脉学的谰言,则应有所区别。一些对脉学在诊断上的重要地位持一棍子打死态度的,这样的人大约有两种:一种是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一种是不肯去细心体会,这种人在脉上摸来摸去,一辈子摸不到什么东西。由于他个人摸不着,便说切而知之或据脉论症和据脉议药是靠不住的,甚至反口诋之为江湖术。这种人除一般的几个显而易见的脉象外,根本不承认什么叫脉学。他的毛病主要是既不虚心研索,又未曾得到师傅口授,以致摸不着窍门。因而在治理奇难大症方面,往往把捉不定,或竟望望然而去之。龙君由先生说:学医者,每多药性不熟,脉理不精。果能心如明镜,洞悉某药与某病相称,某脉与某症相应,则治病自不难矣。可见心必精脉,是和熟悉药性同样重要的。 好几位老先生和在座的几位前辈,对任应秋先生的脉学研究十讲有意见,关于脉学方面的见仁见智,当然很难强人所同。但把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之一的脉诊,全盘否定;认为看脉知病是医生像煞有介事的故弄玄虚,属于欺人之谈,从而对于医生在临床上聚精会神诊脉的工作态度,加以歪曲的夸张和丑化,这一点对所著十讲一书的价值是十分叫人惋惜的。任先生是我的后期同学,渊博精勤,也可能在脉学上有他的真知灼见,则非余之所敢知。这里,纯然是就学术方面来谈脉诊,对事不对人。 - 上文中暗指任应秋先生是属于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的人,难怪他着的中医脉学十讲,不管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讲脉学却又否定脉学,这不很奇怪吗? 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只有几个人写书说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是胡说八道,那又为何大多数医者皆乐以寸关尺为诊呢?反过来说,假如写书的人根本不懂脉诊,很自然的就会鄙视脉诊,也不会相信有如此神奇的诊断法了!所以假设性的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不会脉诊,而大多数人的自我陶醉,以为自己会脉诊,少数人觉醒既然大家都不会脉诊,可见脉诊是假的!又有极少数的人以科学观点来检视脉诊,只要科学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伪科学,不足采信。 如果去除医疗检查仪器,照理来说,中医会比西医更厉害些,尤其是中医多了个脉诊,这是西医稍微欠缺的地方。 但事实上,据我十余年以来当病人的经验来说,看中医跟看西医,基本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靠问诊开的药。至于脉诊方面,坦白说,我所知道的有执照医师,几乎没有一位会把脉的,他们大都只是演戏给病人瞧瞧而已,根本无法从脉象里面知道什么。 有时候,我总觉得医生反而被病人牵着鼻子走,也就是当病人主诉哪儿不舒服,哪儿有些疼,医师就往哪里去诊,所以按症(按病人指示)开药的医师大有人在。 我对于中医脉诊有亲身经历,我十分确信可以仅凭寸关尺诊断出病情。可惜,这些医师并没有正式的医师执照,但他们诊断的方法,确实比教育体系下的医师强很多,单单以脉诊来说,就可以凭脉断病,而病人的问诊,实际上就显得有点多余了!若想跟他们学习这种脉诊,他们大多不愿意教,都推说书上都有写,自己去研究即可.等语。 我也是因为中医脉诊的神奇,才会对中医的诊疗有兴趣,自己买书学习一下,很不幸的买到中医脉学十讲这种书,说穿了,对中医的脉诊学习一点帮助也无,反而会让人感到厌恶! 幸运的是,还好只有买一本任应秋先生着的中医脉学十讲,若依他治学的本事,恐怕其他的相关著作也相差无几,若不幸又读他的书,恐怕连学中医的兴趣也会被彻底的瓦解。 在我读过中医脉学十讲之后,我的感觉就是,学中医就得用中医的理论来学,若用西医的理论来学中医,就好像是把阴阳五行和相对论搅和在一起,毕竟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科学理论是两码事,这也好像硬是要把易经八卦用计算机概论来解释一样,很令人费解,也有些不伦不类。 最后,我常听到发扬中医的呼声不绝,但实际上扼杀中医的人,居然还是中医门内人居多,这很令人震惊!从中药的假药开始,再到利用中医之名到处藉机行骗。 许多学艺不精的中医,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反而到处收集XX秘方,然后以某某专家自居。我也常看到许多人在网路上贴所谓的验方,甚至还有人以经方家自居,想想看,也真的很可怕。 中医不是讲求辨症论治、八纲辩证吗?怎么反而沦落到使用现成的方剂了呢?若蒙上了,算医术高明,若没蒙上,岂不是害了病人?这些验方、秘方又是如何开出来的呢?能不能适用于每个人呢? 换句话说,是中医自己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尤其是脉诊,不从民间流传里重新拾起,宁可在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安全教育培训
- 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细则
- 2025重庆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招聘学科教师若干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成人用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利用数据分析优化营销方案
- 公司客户信息保护
- 促销活动执行规定
- 水利工程设计规范与规定
- 2025年泌尿科尿路感染临床诊疗经验交流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船舶货物运输管理规程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制订研学课程目标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公安当场处罚案件培训课件
- 肉毒中毒医学课件
- EGFR信号转导机制及靶向治疗
-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技巧
- 畜牧业的畜禽疫病防控
- 抹灰工实操比赛方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 《冠心病科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