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安县立发中学高一语文学科导学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鸿门宴导学案课前准备:【导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2掌握史传文学的传统写法。 德育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学习重难点】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难点:1从鸿门宴会坐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2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知识脉络】1、 走进作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写作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课中导学过程】学生展示1.识记字音飨(xin) 卮(zh) 俎(z)玦(ju)瞋(chn) 杓(sho)戮(l)鲰(zu)跽(j)彘(zh)啖(dn)眦(z) 异读字:沛公欲王关中(wng)道芷阳间行(jin)2.把握文意 1请三位同学分片断讲述鸿门宴的故事经过 2然后请大家指出讲述是否有误,把错误之处纠正过来,把遗漏的重要情节补充出来 3请大家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各个情节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项伯游说 (高潮)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逃席张良留谢无伤被诛【师生互动】一、疏通字词句段 1学生自读原文,凭借故事情节(语境)来推断不明白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习靠文脉找语脉,培养语感,利用语感来推断陌生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2分小组讨论,把自读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讨论切磋。然后将仍然不懂的记录下来。 3每组选一个代表指出不懂的字词句,请别组的同学来解释。在此过程中如有学生解释错误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订正解释。二、设计三个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在讨论问题中,把握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1提问:“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实,人们一提起它,想到的不是揖让进退、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鸿门宴”上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选一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选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座次图。出于对“东向”“南向”“北向”“西向”的错误理解,学生可能画出如下图表: 其他同学质疑:古汉语中“东向”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不是方位名词“东向”,而是“面朝东”之意。 明确: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2提问: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课文中,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之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心理。 3提问: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众目睽睽之下刘邦是怎么逃离鸿门宴的? 明确: 从项羽的思想性格看,项羽骄纵轻信,刚愎自用,这是刘邦逃席的重要原因。项伯求情,项羽“许诺”“善遇沛公”,不辨亲疏;刘邦请罪,项羽胸无城府,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轻易改弦更张。如此,刘邦得以从百万军中脱身,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项羽在“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言论束缚下,放弃攻击刘邦的初衷,而且任由亲者(项伯)公然作奸,放置谋士(范增)喟然无为,致使告密者枉然受诛,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项羽走向败势并最后乌江自刎也就顺理成章了。毛泽东曾总结这一历史教训说:对敌人“不可沽名学霸王”。【精讲答疑】有人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认为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你坚持哪种观点呢? 辩题:项羽有“妇人之仁”(正方) 项羽有“君子之度”(反方) 学生就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结合其身份、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来谈论,有理有据,辩论会上可望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下面是选录的一部分优秀辩词。 情意绵绵的伟丈夫。 在项羽被困于垓下时,他长歌当哭,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垓下歌。英雄征战沙场,固然值得敬仰,英雄的泪,更不可等闲视之。项羽的泪使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后人读到这里,无不为之涕泣。正如郑板桥所叹:“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与刘邦为了逃命而把亲生儿女推于车下的残酷无情相比,项羽是一个富于人性和人情的伟丈夫、硬汉子。 气盖一世的英雄,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 “吾起兵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然今遂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这段话不仅表现了项羽英勇善战,叱咤风云;同时,那富于个性化的语言也把性格中极端自信和自爱的成分表现得非常明显。看到这些,怎不使人想起那“彼可取而代也!”的非凡气概?怎不使人想起他巨鹿战中万夫莫当的雄姿和彭城叱咤风云的气势?项羽从始到终一直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国王,他自信甚至迷信自己的武力和追求,他的精神世界总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而很少受伦常的约束。 忠厚豁达的男子汉。 乌江亭长要渡他东去,并说楚地还有十万人,足可以东山再起。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不忍杀之,以赐公。”这里把项羽坦率豪爽、气度豁达、忠厚诚实而又善良不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宁愿慷慨悲壮地死去,也不愿屈辱惭愧地苟活。正如郑板桥所叹:“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于古无。” 一个典型的性格悲剧。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下了伏笔。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增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在项羽扭曲心理的急剧膨胀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做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教师总结: 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败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躁又优柔寡断;英勇刚烈的山峦上开放着情意绵绵的花朵;豁达宽厚的海洋中荡漾着几道狭隘滞涩的涟漪。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是多种性格因素的统一,项羽无疑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它将牢牢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依然历久不衰,魅力无穷。 我们不能单以是否成就了帝业来评价项羽的是非功过,而要按他的历史实绩来评价。项羽固然没有成就帝业,但他顺应人民的心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推翻了暴秦统治;又自刎而死,结束了内战,使汉统一了全国。这在客观上不能不说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功臣。项羽是一座金铸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战车上,供后人瞻仰。【当堂巩固】解释:沛公欲王关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旦日飨士卒妇女无所幸距关,毋内诸侯籍吏民,封府库至鸿门,谢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沛公起如厕会其怒,不敢献道芷阳间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选择:1下列各句子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请入,与之同命则与一生彘肩B起,立而饮之劳苦而功高如此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不取也D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杀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3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亚父者,范增也。4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客何为者?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5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B竖子不足与(之)谋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D沛公安在(军中)翻译: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惟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解释:称王 / 使称王 / 用酒食犒赏 / 封建社会指妇女受到帝王宠爱 /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登记 / 道歉 / 料想 / 去,往 / 适逢 / 取道;由小路走 / 拜两次选择:1D(连词,来。A介词,和;动词,给。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C介词,替;动词,认为)2B(动词,去,往。A于是;趁机。C于是:才。D疑问代词,哪里;副词,表反问,怎么)3B(陈述句,“者也”用以加强语气,表肯定。ACD均为判断句)4A(状语后置。BCD均为宾语前置)5D(“安在”为宾语前置,不是省略句)翻译:1 秦朝时(他)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急事,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2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攻打刘邦的 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3 秦王有虎狼那样的心肠,杀人好像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好像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反叛他。4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5 干大事不必顾及细小(的礼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课后复习巩固】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1)(4)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附船着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方: 王:且: 西:纵: 兵:(2)与“籍独不愧于心乎”句中的“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相如叶驽,独畏廉将军哉?C。今独臣有船。 D.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3)“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这句话的准确译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层压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叉车司机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野生植物管护巡护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乳腺癌化疗康复饮食方案
- 成都安全培训平台课件
- 成语使用课件
- 成人疫苗接种
- 2025年武汉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统编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选择题真题
- 课件开发权益协议
- 物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上饶市“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汽车技术
-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 厂房酒店改造项目方案(3篇)
- 剧院情景面试题目及答案
- 幼儿园膳食经费管理制度
- 成功销售的八种武器-大客户销售策略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十册 空分设备
- 1.2 观察植物 课件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