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页 次 版 本 修 改 内 容 修改日期 共29页 A 0 新制订 2006 10 29 共23页 A 1 修改热冲击的条件及蚀刻因子的标准图片 2007 6 25 修 改 记 录 序号 分发部门会签 分发份数 接收签名回收份数 回收签名 回收日期 1 管理者代表 2 企管部 3 生产部 4 品管部 1 份 5 工程部 6 工艺部 7 财务部 8 市场部 受 控 文 件 分 发 记 录 9 物流部 受 控 文 件 回 收 记 录 签 署 栏 批 准 聂昌猛 签 名 日 期 审 核 王胜兰 签 名 日 期 编 制 李小梨 签 名 日 期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2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1 0 目 录 1 0 目 录 1 0 目录 2 0 实验室方针 3 0 实验室范围 4 0 实验室组织架构及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4 1 组织架构 4 2 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4 2 1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4 2 2 仪校人员主要职责 4 2 3 试验人员主要职责 5 0 实验室工作规定 5 1 试验工作流程 5 2 试验过程控制 6 0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 7 0 环境控制 7 1 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7 2 实验室安全 8 0 测量系统分析 9 0 统计技朮应用 10 0 培训 11 0 外部实验室 校验机构要求 12 0 质量记录 12 1 检定证书及检测数据公正性 12 2 相关文件 记录 13 0 试验操作方法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 13 2 阻焊剂硬度的测试 13 3 阻焊剂厚度的测试 13 4 可焊性测试 13 5 热应力冲击测试 13 6 蚀刻因子的测试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3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13 7 孔壁铜厚的测试 13 8 背光级数的测试 13 9 弯曲 扭曲度的测试 13 10 孔壁粗糙度测试 13 11 3M 胶测试 13 12 曝光均匀度测试 13 13 烤箱温度测试 2 0 实验室方针 2 0 实验室方针 真实客观 公正有效 事实求是 精益求精 持久创新 3 0 实验室范围 3 0 实验室范围 3 1 实验室的试验及检测设备 详见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清单 3 2 测试项目及范围 过 程 测试项目 式样 提供 责任 人 试验设备 仪 器 测试 责任 人 频率 测试 数量 能力范围 过 程 测试项目 式样 提供 责任 人 试验设备 仪 器 测试 责任 人 频率 测试 数量 能力范围 弯曲 扭 曲度 300 300 IQC 塞尺 大理石 平台 实验 室 每批 1 张 批 0 5 0 75 来 料 板料 热冲击 300 280 IQC 锡炉 秒表 实验 室 每批 1 张 批 260 10 1 次 288 10 3 次 硬度测 试 试验板 PE 硬度铅笔 实验 室 开发 新油 3PNL 6H 热冲击 试验板 PE 锡炉 秒表 实验 室 开发 新油 1PNL 288 10S 3 次 工 艺 部 油墨 3M 胶测 试 试验板 PE 3M 胶纸 实验 室 开发 新油 3PNL 同一位置试 拉 3 次 钻 房 双面 多层 孔壁粗 糙度 PNL 板 PE 金相显微镜 研机 烘箱 实验 室 参数 更改 时 1PNL 1 4mil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4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开 料 烘箱 温度均 匀度 测试 9 点 钻房 数位测温仪 实验 室 2 周 1 次 每台 10 沉 铜 双面 多层 背光 PNL 板 电镀 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 室 1 次 2H 1PNL 8 级 曝光 机 曝光均 匀度 测试 5 点 D F UV 能量计 实验室 2 周 1 次 每台 80 线 路 烘箱 温度均 匀度 测试 9 点 钻房 数位测温仪 实验 室 2 周 1 次 每台 10 孔壁 Cu 厚 PNL 板 电镀 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每个 PO 每 班 1PNL 依 MI 电板 Ni Au 孔壁粗 糙度 PNL 板 PE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参数更 改时 1PNL 1 0mil 电 镀 电板 Pb Sn 孔壁 Cu 厚 PNL 板 电镀 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每个 PO 每 班 1PNL 依 MI 电 镀 电板 Pb Sn 孔壁粗 糙度 PNL 板 PE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参数更 改时 1PNL 1 0mil 蚀 刻 双面 蚀刻因 子 PNL 板 电镀 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每班 1 次 1PNL 1 3 曝光 机 曝光均 匀度 测试 5 点网房 UV 能量计 实验室 2 周 1 次 每台 80 房 网 烘箱 温度均 匀度 测试 9 点网房 数字测温机 实验室 2 周 1 次 每台 10 曝光 机 曝光均 匀度 测试 5 点W F UV 能量计 实验室 2 周 1 次 每台 80 绿 油 烘箱 温度均 匀度 测试 9 点W F 数字测温仪 实验室 2 周 1 次 每台 10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5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品管部 热冲击 PNL 板 WFQA 锡炉 秒表 实验室 同种油 墨 每 班一次 1PNL 260 5S 1 次 厚度 PNL 板 WF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室 同种油 墨 每 班一次 1PNL 线路 10UM 线路拐角 5UM 阻焊 印刷 硬度 PNL 板 WFQA 硬度铅笔 实验室 同种油 墨 每 班一次 1PNL 6H 成品 板 微切片 SET 板 FQA 金相显微镜 研磨机 烘箱 实验 室 据客 户要 求 据客 户要 求 依 MI 可焊性 试验 SET 板 FQA 锡炉 秒表 实验 室 每个 PO 1SET 260 5S 1 次 热冲击 SET 板 FQA 锡炉 秒表 实验 室 每个 PO 1SET 260 5S 1 次 FQA 双面 多层 孔壁铜 厚 SET 板 FQA CMI 测铜仪 金相显微镜 实验 室 每个 PO 1SET 依 MI 备注 1 对于外发加工板依 进料加工检验规范 HKSOP 08 WI 001 的相关要求进行测试 2 如客户有其它要求依客户要求由本厂或委外进行测试 4 0 实验室组织架构及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4 0 实验室组织架构及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4 1 组织架构 品保课 物理实验室 仪器校验与管理 制程设备检测 试验测试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6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4 2 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4 2 1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a 保证实验室设备仪器的配备 人员素质 实验室环境条件等 负责组织检测试验 人员的培训 考核和取证工作 b 对实验室检测试验的公正性 独立性 正确性 科学性负全面的责任 c 负责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及工作安排 d 承接各部门的试验申请 e 负责审阅校验规范 仪器操作规范 试验方法等内部文件 f 负责审核产品试验报告 g 协调实验室各项工作及确保试验 检测质量 h 工作区间的 7S 工作 i 及时完成上级交付之工作 j 实验室消耗品的申购 申领及保管 4 2 2 仪校人员岗位职责 a 按照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及作业手册的要求 承担计量检测设备的校验任务 b 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校验必须按校验规范进行操作 c 按要求作好校验记录 保证数据的真实客观 d 对计量检测设备的停用 报废作出技朮性鉴定 必要时可签署处理意见 e 对标准件等的完好性负责 并做好计量检测设备 标准件等的每周巡检工作 f 对测量件进行标识 认真做好检测记录并开具试验 检测报告 并对检测结果的正 确性负责 g 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收发记录并合理利用和妥善保管修理配件 h 对计量检测设备的定期 MSA 工作 4 2 3 试验人员的岗位职责 a 所有试验必须严格按照 试验 检测申请反馈单 的要求及本手册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试验 并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控 b 按要求作好试验记录 出具试验报告 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客观 c 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及申请部门报告试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d 定斯或不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维护 保养 5 0 实验室工作规定 5 0 实验室工作规定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7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5 1 试验 检测工作流程参见 实验室管理控制程序 5 2 试验过程控制 5 2 1 试验人员在接收 试验 检测申请反馈单 时 必须检查其测试要求 并核对申请人 员提供的数据 样品等是否完整 正确 5 2 2 各项试验必须按照有关测试条件 操作规范 测试方法 规定的环境试验条件 设备 和程序进行试验 5 2 3 试验样品在试验前应进行产品标识 如 编号 涂色等 以防不同试验条件下测试样 品混淆 试验结束后的式样应及时归档或放置在规定的标识区域内 5 2 4 测试样品在试验设备中的放置必须符合试验条件的要求 按操作规范的标准进行放 置 5 2 5 试验人员在试验前 必须消化数据 熟悉内容和操作要求 试验所用的操作规程 技 朮数据应现行有效 被测试式样安装 放置完毕后 必须进行工作性检查 不能发生 因安装不当而造成的故障 5 2 6 试验过程中不允许随意中断试验 如出现异常或故障时 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通知实验 室负责人或检修人员处理 如发生重大故障 应做好原始记录 保护现场 立即通知 报告品管部主管和经理 5 2 7 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 要随时观察和记录各类仪器仪表 试验设备 的工作状态 换班时必须做好交接班记录 5 2 8 试验过程中 试验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客观事实对数据 结果进行记录 不得添 加任何个人的主观意识 观念 5 2 9 试验过程中 试验人员应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并对数据及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公证性 负责 操作人员在试验记录上签名或盖章 并注明日期 保证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原 始记录不得任意涂改 如有改动 必须是杠改 并由更改人在更改处签名或盖章 5 2 10 试验结束后 应及时对试验结果 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 并出具 试验报告 和式 样 底单的归档保存工作 5 2 11 试验人员应按 试验 检测申请反馈单 的要求 及时的完成各试验项目 将试验 结果准时反馈给申请人员 申请部门 5 2 12 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时 应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统筹安排 达到节约试验成本 包 括式样 试验材料 工作时间等 的目的 6 0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 6 0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 按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执行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8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7 0 环境控制 7 0 环境控制 7 1 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7 1 1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 7 1 1 1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 20 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 20 5 7 1 1 2 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 60 15 7 1 1 3 实验室的噪音 防震 防尘 防腐蚀 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试验项 目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室内采光应利于试验检定 工作和计量检测工作的 进行 7 1 2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出现异常 例如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且明显影响检定或检测结 果时 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并逐级报告品保课主管及品管部经理 当环境条件经常出 现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试验项目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工作时 应据实书面报告公司有关领导 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 在已有的条件下 实验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管维护好计量仪器设备 和计量标准器具 7 1 3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日常控制与管理 7 1 3 1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 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 定期擦拭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器具及其附件摆放整齐 盖上仪器罩或防尘布 一切用电的仪器设备 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 7 1 3 2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吃零食和存放食物等 非试验室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室内 经同意进入的人中在人数上就应严格控制 以免引起室内温度 湿度的波动变化 7 1 3 3 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本室内温 湿度情况的记录 有空调和除湿设备的室内不应随 便开启门窗 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控调设备或除湿机 确保计量检测设备在操作手册规定的 温 湿度条件下进行操作和试验 7 2 实验室安全 7 2 1 实验室是存放公司各类主要计量检测设备的地方 是进行校验 进行各项性能试验的重 要场所 全体试验人员应保障试验室工作场地公共安全与技朮安全 7 2 2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校验和试验 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 7 2 3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高温 高压 带电场合时 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方许操作 发现不安全 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排除不安全等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操作 7 2 4 校验 维修及试验 检测所用易燃 易爆及有毒危险品应单独存放 少存少放 指定专 人负责领用 保管 保管与使用场地禁止烟火 7 2 6 本公司非实验定人员未有试验申请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 公司以外人员需进入实验室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9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时应报告质量部领导获得批准后通知试验室方可进入 经同意进入试验室的公司外人员就有 本室或检测人员的陪同 遵守试验室的各项规定 严禁乱摸乱动室内仪器设备及其它各项设 施 8 0 测量系统分析 8 0 测量系统分析 8 1 为了更好地了解变差的来源 避免这些变差影响系统产生的结果 并难定量表示和传递特 定的测量系统的局限性 采用测量系统分析 以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且在以下 条件下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a 计量检测设备新采购在验收 先期评估时 b 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每年至少分析一次 且间隔不大于 12 个月 c 当影响测量系统的变差因素 人员 量具 方法和环境 发生较大变化时 应重新作测量 系统分析 d 如顾客有要求 应将顾客提出的测量系统分析列入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8 2 实验室主导测量系统分析的进行 收集数据并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结论评估 8 3 各相关部门的评价人负责提供真实 可靠的数据 配合实验室进行测理系统分析 8 3 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方法按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 执行 9 0 统计技朮应用 9 0 统计技朮应用 9 1 按控制计划提及的测量系统 实施测量系统分析 以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具体按 8 0 进行操作 9 2 对一些形成数据的验证活动应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朮 10 0 培训 10 0 培训 10 1 进行试验或校验的所有操作员之最低资历必须满足 培训控制程序 的相关条件 并接 受本公司相关培训 取得资格后才可独立进行理化试验操作 10 2 所有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 并且严格按有关标准及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11 0 外部实验室 校验机构要求 11 0 外部实验室 校验机构要求 11 1 外部试验室 校验机构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或顾客资格认可 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以 证明其能满足顾客要求的试验 检测 校验能力 11 2 如果顾客有指定的外部实验室 按顾客要求执行 11 3 在计量检测设备校验时 如果外校验结构没有能力校验 可由计量检测设备的供货商或 制造商校验 12 0 质量记录 12 0 质量记录 12 1 校验证书与试验 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0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12 1 1 对计量检测设备进行校验的原始记录及最后的结论应和所出具的校验证书 合格证 内容一致 12 1 2 各种计量检测设备的原始记录表格 校验证书 合格证 试验检测报告单和其它各 种彩色标志等由物理实验室统一设计印制或采购 12 1 3 校验证书 试验 检测报告及其它原始记录的检测数据应完整 正确 清楚 并应有 试验人员和校验人员及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 12 1 4 各种校验证书 试验 检测报告及标签填写错时则不准杠改 必须重新签发校验证书 报告及标签 12 1 5 送检部门与个人不得私自涂改校验证书 试验 检测报告 合格证等标签上的数据 若对校验证书 试验 检测报告 合格证等标签上的内容有疑问 或发现有不实之处 可向品管部提出质疑 待品管部查实后由物理实验室予以更正 12 1 6 送检部门与个人及其它人员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拢和阻碍计量 试验人员按照规定出 具校验证书 试验 检测报告 合格证以及各种原始记录 12 2 相关文件 质量记录 12 2 1 计量检测设备校验证书 12 2 2 IPC TM650 印制线路板测试方法 12 2 3 IPC A 600F 印制线路板的可接收性 12 2 4 IPC 6012A 印制线路板性能技朮规范 12 2 5 计量检测设备使用操作手册 12 2 6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12 2 7 生产作业指导书 12 2 8 IPC 4101 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 13 0 试验操作方法 13 0 试验操作方法 各试验 检测操作方法件以下附页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 1 0 目的 测试镀层厚度 观察镀层分布结构 精确测试孔壁铜厚 线路铜厚 线径 阻焊剂厚度等 测试孔壁粗糙度 蚀刻因子 及其它微观分析等 2 0 范围 板材 半成品及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1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3 1 金相研磨机 3 2 金相显微镜 3 3 烘箱 4 0 用具 冲切片机 铝片 剪刀 双面胶 水晶胶 催化剂 固化剂 勾针 胶模 润滑油 棉 签 无尘纸 洗涤剂 微蚀液 5 0 制作步骤 5 1 冲切片 用冲切片机在被测板上选择要做切片的位置冲出切片 5 2 预磨切片 将切片的一边磨平 使之能垂直立于水平桌面上 在做孔切片时 此边应与排孔平行 5 3 磨胶模 将水晶胶模一端磨平 放在水平桌面上无缝隙 5 4 调水晶胶 将水晶胶倒入容器中 先滴入催化剂 充分搅拌均匀后滴入固化剂 再将固化剂搅拌均匀 在搅拌时应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水晶胶 催化剂 固化剂按 1 1 1 配置 即 1 个切片 的水晶胶配 1 滴催化剂和 1 滴固化剂 5 5 做底板 用剪刀剪切合适的铝片大小 将双面胶紧密的贴在铝片上 注意不要留缝隙 5 6 灌胶 将切片立于铝片上 在胶模内壁均匀的涂上润滑油 将胶模立于铝片上 使切片置于中央 压紧 将调好的水晶胶倒入切片模具 直到浸没切片 如孔内有气泡则用针或铅笔芯捅出 5 7 冷却 当切片完全被固化 冷却后则可将切片取出研磨 5 8 研磨 待切片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 拿到金相碾磨机上用 400 目的粗砂纸磨至接近孔的位置 然后用 800 目左右的砂纸磨至孔的位置 再用 2000 目的砂纸磨至接近孔的 1 3 位置 最后 用 3000 目细磨至孔的中心位置 要求磨出的切片观察面水平 光滑 处于孔的中心位置 非孔切片 也应按上述步骤研磨 5 9 抛光 磨好后的切片用抛光粉对其进行抛光 使做好的切片光亮 美观易于观测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2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5 10 清洗 用洗洁精清洗切片 将抛光粉清洗干净 5 11 微蚀 滴微蚀剂于观测面上 3 5 秒后用净布擦去微蚀 即可进行观测 微蚀剂的配制 5 10cc 氨 水 45cc 纯水 2 3 滴双氧水 在测试蚀刻因子时 不需进行微蚀 5 13 观测 根据要求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测试或观察金相切片 5 14 记录 保存 将观测结果记录于 试验 检测申请 反馈单 或出具 试验 检测报告 将结果反馈到 申请部门 将金相切片做好标识并保存 6 0 标准 根据测试项目作具体要求 13 2 阻焊剂硬度的测试 13 2 阻焊剂硬度的测试 1 0 目的 测试阻焊油墨及线路油墨的硬度 2 0 范围 所有丝印后的半成品板或成品板 3 0 参考文件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4 0 用具 1 8H 标准测试硬度铅笔 橡皮擦 5 0 测试方法 将测试板放在一个牢固的水平平面上 首先从最硬的铅笔开始 将铅笔相对于板面 45 o的角度 斜压着阻焊膜 用均匀的压力将铅笔斜向下往前推进 1 英吋 将铅笔由硬至软重复以上过程 直到不能刺破阻焊膜为止 此时使用的铅笔的硬度即为油墨硬度 6 0 标准 6 1 线路油墨硬度 2H 或依供货商提供相关标准 6 2 曝光阻焊油硬度 6H 或依客户相关标准 MI 13 3 阻焊剂厚度的测试 13 3 阻焊剂厚度的测试 1 0 目的 测试线路油墨 阻焊油墨的厚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3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2 0 范围 所有丝印后的半成品板 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金相显微镜 3 2 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 3 4 IPC A 600F 3 5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4 0 测试方法 4 1 做金相切片测试 4 1 1 根据要求确定待测试的部位 4 1 2 按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做好金相切片 4 1 3 用金相显微镜测试线路上及线路拐角处油墨厚度 如下图 a 为线路上 b 为拐角处 油墨层 a b 5 0 标准 5 1 客户有特别要求依 MI 指示 5 2 客户无明确要求按 IPC A 600F 大铜皮及线路上 10um 线路拐角处 5um 13 4 可焊性测试 13 4 可焊性测试 1 0 目的 测试焊盘 铜箔的焊锡能力 2 0 范围 所有半成品板 成品板 板料等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锡炉 3 2 烘箱 3 3 IPC TM 650 2 4 14 IPC S 804 3 4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4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4 0 测试方法 4 1 选取在正常生产流程的半成品板或成品板 4 2 在烘箱中 105 烤板 4H 4 3 将试样浸入助焊剂中至少保持 5sec 注意除去金属化孔内气泡 取出 垂直放置以便流 掉多余的助焊剂 客户无特别要求 应使用中性助焊剂 4 4 将锡炉温度旋扭调整至 260 用胶板拂去锡炉表面锡渣 4 5 用铁夹夹住实验板的两边 一边接触锡面 斜着放下至另一边 稍微用力 使板面紧贴锡 面 并轻轻摇摆以便排出产生的气泡 板面接触锡面 5 1 秒后取出 4 6 用异丙醇溶剂清除试样上的焊剂残渣 5 0 标准 5 1 目视铜箔上锡情况 检查有无不沾锡 锡面针孔等不良 至少 95 的焊点完全湿润 至多 允许 5 的焊点半湿润 不允许不湿润的现象 5 2 客户有特别要求依 MI 指示 13 5 热应力冲击测试 13 5 热应力冲击测试 1 0 目的 测试阻焊剂 半成品板 成品板 板料的耐热应力冲击能力 2 0 范围 所有阻焊剂 半成品板 成品板 板料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锡炉 3 2 烘箱 3 3 IPC TM 650 2 6 8 4 0 测试方法 4 1 生产半成品板 成品板的试验方法 4 1 1 选取在正常生产流程的半成品板或成品板 4 1 2 所取试验板须经 150 30min 烘干处理 4 1 3 将试样浸入助焊剂中至少保持 5sec 注意除去金属化孔内气泡 取出 垂直放置以便 流掉多余的助焊剂 客户无特别要求 应使用中性助焊剂 4 1 4 根据不同类型的板将锡炉温度旋扭调整至 260 用胶板拂去锡炉表面锡渣 4 1 5 用铁夹夹住试验板的两边 热固油及感光油在 260 条件下浮锡 1 次 UV 油 在 260 条件下浮锡 1 次 5s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5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4 1 6 用异丙醇溶剂清除试样上的焊剂残渣 4 2 板料的试验方法 4 2 1 式样尺寸为 50 8 0 75 mm 50 8 0 75 mm 应包括覆铜箔和完全蚀刻掉铜箔两种 式样 且式样边缘需用砂纸打磨 使呈光滑状态 4 2 2 式样应放置在 125 2 的空气循环式烘箱中保持 4 6h 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4 2 3 式样冷却后用 RF100 25 型号助焊剂清洗式样表面 将式样保持在规定温度的焊锡槽液 面浮焊所要求的时间 见下表 保持式样与焊锡面直接接触 并用向下按压的方法搅动焊锡 板材类型 时间 温度 FR4 CEM 1 CEM 3 288 5 10S 3 次 260 5 20S 1 次 4 2 4 用异丙醇溶剂清除试样上的焊剂残渣 5 0 标准 基材及阻焊层无任何形式的起泡 分层 焦点 白斑 碎裂或空洞及其它损伤 距离板 边 2mm 内不作评定 13 6 蚀刻因子的测试 13 6 蚀刻因子的测试 1 0 目的 考察侧蚀效果 侧入蚀指数 2 0 范围 所有蚀刻后的半成品板 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金相研磨机 3 2 金相显微镜 3 3 烘箱 3 4 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 3 5 IPC A 600 3 6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4 0 测试方法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6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4 1 按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做测试蚀刻因子的金相切片 4 2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金相切片会看到如上图所示的图形 依 Au Ni 板为例 4 3 分别测试出 w1 w2 h 的数值 4 4 计算 蚀刻因子 En 2h w1 w2 5 0 标准 5 1 按 IPC 标准 En 1 3 合格 5 2 客户有特殊要求 依 MI 指示 13 7 孔壁铜厚的测试 13 7 孔壁铜厚的测试 1 0 目的 测试 PTH 孔壁铜厚度 2 0 范围 所有电镀后半成品板 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测铜厚仪 3 2 金相显微镜 3 3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3 4 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 4 0 金相切片测试 适用于电 Ni Au 板 4 0 1 按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的制作方法制作孔铜测试切片 4 0 2 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孔壁铜厚 每孔测试 6 点 测试位置如下图 4 0 3 记下每点读数 并计算平均值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7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4 2 用 MRX 测铜厚仪测试 适用于电 CU 板 电 SN PB 板 4 2 1 在测试板上选取孔径相同 位置相同的点用 MRX 测铜厚仪进行测试 4 2 2 在板上按统计原理均匀选取 9 个孔分别进行测试 4 2 3 记下每点读数及测量平均值 5 0 标准 依 MI 客户要求 13 8 背光级数的测试 13 8 背光级数的测试 1 0 目的 检查 PCB 沉铜效果 2 0 范围 沉铜后的半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金相研磨机 金相显微镜 4 0 测试方法 4 1 试样制作 用冲切片机冲出板边缘的测试孔 用金相研磨机把切片的一边磨平 露出纤维层 另一边 则磨至孔的中心位置 剩余厚度一般为 3 5mm 左右 4 2 用 40 倍的金相显微镜观察半破孔的透光度 4 3 将观察结果与背光试验等级标准图 见附件 对照 判定样品的级数 5 0 标准 背光级数 8 级为合格 6 0 相关质量记录 6 1 沉铜背光检测记录表 HKSOP 09 WI 001 R1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8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19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13 9 弯曲 扭曲度的测试 13 9 弯曲 扭曲度的测试 1 0 目的 测试覆铜板 成品板弯曲或扭曲程度 2 0 范围 板料 成品板等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塞尺 3 2 大理石平台 3 3 IPC TM 650 2 4 22 1 3 4 IPC 6012A 3 5 IPC 4101 4 0 测试方法 4 1 对于覆铜板式样尺寸应为 300 2mm 300 2mm 对切成较小尺寸的板及成品 PCB 用 其实际尺寸计算 4 2 在切割时应注意使力学弯曲最小的方式进行切割 切不允许对式样进行化学或机械清洗 4 3 把式样放在大理石平台上 反复转动后确定最大垂直位移 把塞规插入大理石平台和式样 下表面之间 测量最大垂直位移值 计算弯曲度或扭曲度 弯曲度 所测最大垂直位移 该边 长度 100 扭曲度 所测最大垂直位移 该对角线长度 100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P 09 WI 001 制订日期 2006 年 10 月 29 日 版 本 A 1 页 码 第 20 页 共 23 页 文 件 名 称 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物理实验室工作手册 弯曲 5 0 标准 5 1 成品板接收标准 有表面贴装的板 0 75 无表面贴装的板 1 0 5 2 客户有特别要求依 MI 指示 13 10 孔壁粗糙度测试 13 10 孔壁粗糙度测试 1 0 目的 测试孔壁粗糙程度 2 0 范围 电钻 电镀后半成品板或成品板 3 0 仪器 设备及参考文件 3 1 金相研磨机 3 2 金相显微镜 3 3 烘箱 3 4 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制作方法 3 5 MI 生产制作指示单 4 0 测试方法 4 1 按本手册 13 1 金相切片制作方法 做要测板的排孔金相切片 4 2 在金相显微镜下选择孔壁粗糙度大的那一边孔壁进行测量 4 3 在显微镜下从孔壁的上端点移到下端点 在孔最粗时 测出此点与孔壁边缘的距离 即为 该孔的孔壁粗糙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K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烧结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属闪光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保型防蚊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速公路雾区诱导设施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教师版-文言断句
- 防汛措施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f) (内嵌音视频)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 物业租赁合同格式解析
- 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4篇
- 金融借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第一届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贵州省贵阳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公司年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生育津贴相关管理办法
- 供电所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3-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辽宁专用)解析版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办事处 编外人员招聘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百果园水果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灌注桩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
- 数控机加工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