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本]_第1页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本]_第2页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本]_第3页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本]_第4页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在我省既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人口大县,现有耕地约万亩,农业人口约79万人,应补农户178000户。2016年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6549万元;2016年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6587万元。这些支农惠农资金采用“一折通”的方式,安全、及时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和扩大农业结构调整成果,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近年来,该县农业生产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实行“一折通”的缘由 对国家支农惠农资金发放程序和过程实施改革,是基于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及时整改。改革前,在这项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粮食补贴资金到位晚,影响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的最佳效果。由于过去政府补贴资金的发放,经过县、乡、村、户四级,中间环节多,因而政府补贴资金一般不能在当季发挥作用。二是部分粮食补贴没有落实到种粮户。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增多,承包的耕地流转频繁,转入方每年只负责向转出方付地租,国家的粮食补贴补给了转出方,而转入方得不到补贴。三是重补贴轻监管。虽然每年都对补贴工作如数发放到农民手中提出严格要求,但由于中间环节较多,时常出现贪污、挤占、挪用、抵扣政府补贴资金的现象,引发农民群众上访不断,监管难以到位。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在直补工作中具体推行“十步”工作法:核准数据、编制清册、审核汇总、张榜公示、制定方案、复核反馈、拨付资金、资金入折、发放存折、支取现金。 粮食直补资金和综合直补资金统一由县财政局负责管理,在县农业发展银行设立专户,实行严格的专户管理。 在直补资金发放前,由各乡镇负责将统一印制的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通知书,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让他们对补贴项目、补贴标准、自己应享受的补贴数额、补贴发放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以村为单位,对补贴标准、核定到户的应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等主要内容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一折通”办理,由乡镇财政所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储蓄营业网点为享受补贴的每个农户开设固定的补贴存款账户,免费为每个农户办理补贴专用存款折,在乡(镇)财政所、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全程监督下,由应领补贴的农户户主或成年家庭成员凭身份证或户口簿领取。直补资金存折全部发放到户后,由负责发放的包村乡(镇)干部、信用社工作人员在直补花名册上签字后叫乡财政所留存。农民可以持存折到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进行查询或领取补贴资金。 实行“一折通”兑现补贴办法,首先使政府的各项惠农补贴通过固定的补贴存款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农民持存款折和有效证件即可到任何一个农信社网点进行查询或领取补贴资金,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举家外出打工人员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兑现问题。其次是将政府对农民的各项补贴通过固定存款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截留挪用现象,使补贴资金运行更加安全。其三实行“一折通”,补贴账户和存款折可多次、多年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落实惠农补贴的行政成本。 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兑付补贴前,采取对每户农民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以村(组)为单位张榜公布、让农民互相监督,有效保障补贴的真实可靠。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在资金拨付上,县级财政部门从农发行直接拨付到县级农村信用社,乡镇财政所直接在农信社营业网点为农户办理存款折(银行卡),确保补贴资金在乡镇以上封闭运行。三是在兑现方法上,实行政策宣传、方案制订、信访处理、督导检查四个“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对外公布政策咨询电话,接受农民群众监督,直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关心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确保直补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在补贴兑现过程中,切实做好“四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补贴兑现到户;严格执行“六不准”,即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存款折(银行卡),不准借发存款折(银行卡)之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五是加强督导检查。在整个直补工作期间,县分别向每个乡镇派驻督导员,全程监督检查。农民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和补贴存款折(银行卡),可随时到当地或其他农信社营业网点办理补贴资金存取业务,有关农信社营业网点免费提供服务,为农民保留补贴存款零余额账户。 三、效果及评价 县从2016年开展两项直补“一折通”工作以来,共及时向种粮农民发放国家补贴资金13136万元,这些资金被广大农民群众称之为“及时雨”,对该县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这一措施的实施,使资金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与影响惠农资金的因素隔离,降低了资金运行的风险,保障了此项资金的安全。该县两年来,没有出现一起因补贴资金未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引发的上访,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真正使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实行“一折通”发放农民补贴资金,是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发放机制的一次改革,一是有利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效杜绝截留、抵扣补贴资金的问题,确保各项涉农补贴不折不扣地兑付到农户手中;二是有利于促进乡财政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强化对涉农资金的管理;三是规范资金发放流程,提高补贴发放的透明度,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四是改变多部门、多次发放的状况,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消耗,节约行政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四、几点建议 1、逐步扩大“一折通”形式补贴的范围。 “一折通”这种形式,是县探索的一种有效的直接把政府补贴发放至农民手中的操作方法。当前,国家对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补助资金总量巨大,其他项目的补贴运作过程,目前还不十分规范。因此,建议逐步扩大“一折通”形式补贴范围,将其他项目纳入其中。如退耕还林粮改现补贴资金;退耕还林种苗费、管护费;良种推广、新技术推广补助资金;能繁母猪补助资金;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农村低保户生活补助资金;优抚和社会定期定量人员补助资金;生态移民和迁移式扶贫工程补助资金;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补助;一次性救济补助;计划生育奖补资金等其他可以直接结算到户的项目资金,逐步纳入“一卡通”兑付。 2、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的管理制度,有效预防涉农职务犯罪。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补贴资金的专户管理、财务公开、村级公示、补贴旬报、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每次补贴都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邀请纪检监察、审计、检察进行预防咨询和监督,补贴工作结束后,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尽快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杜绝截留、贪污、挪用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3、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涉农案件的查处力度。 国家的各项补贴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粮食、国土、农信社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尤其要做好对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