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滁州2017年拆迁计划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篇一: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滁政201133号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滁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是滁州追赶跨越、奋力“双超”、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攻坚时期,是经济发展快速起飞、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的关键时期。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1 全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增强执行纲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市场、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要将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时分解落实,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认真检查督促落实,妥善解决执行中的问题,为实现全市“十二五”时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2 目 录第一篇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章 现实基础 第二章 发展环境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 第四章 主要目标第三篇 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第五章 示范园区 第六章 产业发展 第七章 城乡统筹 第八章 基础设施 第九章 科技教育 第十章 资源环境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 第十二章 文化建设 第十三章 社会建设 第四篇 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第十四章 着力扩大内需 第十五章 强化要素保障 第十六章 强化组织保障3 第十七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价与考核体系 附 图1 “三大片区”空间开发格局示意图 2 滁州市生态网架建设示意图 3 滁州市“十二五”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 4 滁州市“十二五”内河航道网及港口规划图 5 滁州市“十二五”铁路网及枢纽规划图 6 滁州市“十二五”航空虚拟空港规划图 7 滁州市“十二五”水利重点项目分布示意图 8 滁州市“十二五”电力设施规划图 4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滁州追赶跨越、奋力“双超”、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滁州市委关于制定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立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发展任务、发展重点,是今后五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 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力强攻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战胜了冰雪、洪涝等多重自然灾害,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滁州已经站到了新的起飞点上,步入 5 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篇二: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滁州市水利发展 “十二五”规划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办公室滁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一年十一月批准:朱金沂核定:沈登乐 邹 军审查:朱飞龙 陈宏伟 奚学军 吕本贵 任明伟编写:宋齐宝 杨 兵 董春阳 彭忠涛 卫 婷张广发 时建祥 张 静 尹宗虎 范维涛赵 旭 陈传明 夏汇彬 李德兴 杨正东李 勇 杨正东 程 帆 孔凯夫 闻根荣罗元成 厉作人 何翠敏 杨自义 唐起发前 言滁州市位于皖东,东临高邮湖,南依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滁河,西接大别山东延残丘,北濒淮河。江淮分水岭穿境而过。全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面积8915.8平方公里,长江流域面积4411.7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山、丘、圩、湖并存。滁州市已建成各类水库1059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46座,塘坝12.1万面,固定机电排灌站1006处2676台套20.1万千瓦,总蓄水能力24.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20.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13.9万亩。滁州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降雨量9471051毫米,降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市已基本建成洪能防、蓄得住、排得出、灌得上的水利骨干工程体系,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这些工程的建成为抵御洪涝旱灾、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依然存在整体防洪标准偏低,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不尽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滁州市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十二五”及到2020年,是我市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争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前列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关键阶段。水利发展问题一直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根据水利部、安徽省水利厅和滁州市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求,市水利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组织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完成滁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本规划经评审、修改、相关会议通过后现予付印,作为指导“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水利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依据。目 录一、水利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 - 1 -(一)水利发展与改革成就 -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重大需求 - 9 -(四)水利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 10 -二、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 14 -(一)指导思想 - 14 -(二)规划原则 - 14 -(三)总体思路 - 15 -三、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 - 18 -(一)水利发展目标 - 18 -(二)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 - 21 -四、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 24 -(一)防洪减灾 - 24 -(二)民生水利 - 26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 28 -(四)水资源节约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 - 30 -(五)水土保持 - 31 -(六)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 32 -(七)水利改革与管理 - 34 -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五、投资测算与规划效果评价 - 39 -(一)投资测算 - 39 -(二)经济效果评价 - 39 -(三)社会效果评价 - 40 -(四)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 40 -六、保障措施 - 41 -(一)科学制订规划,加强分类指导 - 41 -(二)加大政府投入,确保投资需求 - 41 -(三)履行政府职能,认真组织实施 - 42 -(四)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运行效率 - 43 -(五)重大前期基础工作 - 43 -七、附件、附表及附图 - 45 -(一)附件 重点项目简介 - 45 -1、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 - 45 -2、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 - 47 -3、高邮湖大堤堤防加固建设工程 - 49 -4、天长市白塔河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 51 -5、炉桥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 53 -6、沙河集水库抬高蓄水位工程 - 54 -7、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 55 -8、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58 -9、新建定远县江巷水库工程 - 61 -10、新建滁州市山许水库工程 - 62 -11、新建明光市崔家湾水库工程 - 63 -12、新建南谯区郑家坝水库工程 - 63 -13、滁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64 -14、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65 -15、水土保持工程 - 67 -16、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 68 -17、城市防洪工程 - 71 -18、大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 74 -19、洼地治理工程 - 77 -(二)附表 - 79 -(三)附图 - 79 -一、水利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一)水利发展与改革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厅指导与支持下,抓住了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持续开展了以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沿淮支流及洼地治理、泵站更新改造、农村水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总体进展顺利,除规划中新建定远县江巷水库、明光市崔家湾水库、滁州市山许水库、沙河集水库抬高蓄水位工程,“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总投资估算17.91亿元,以上“十一五”规划中的未实施的工程估算投资3.5亿元,约占总投资的20%。“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的,已建和在建工程投资计划合计25.0亿元。到2009年底已经完成投资24.15亿元,占计划的97%。其中: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5.65亿元、城市防洪工程约1亿元、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2.8547亿元、泵站技改1005万元、沿淮行蓄洪区安全建设1.045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3.5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投资是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时期。分析“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实施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偏差,主要是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集中,较“十一五”规划估算的增加了约11.0亿元;新增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较“十一五”规划的增加了近0.6亿元;沿淮行蓄洪区安全建设较“十一五”规划的增加投资近1.1亿元;大型灌区工程较“十一五”规划的投资减少0.8亿元;城市防洪工程较“十一五”规划的减少1.3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进一步落实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规划编制中,体现在投资安排中,体现在工程建设中,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利的需求。二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着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在改善人的发展环境的同时,注意改善水环境,实现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三是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着力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加快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的一体化进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着力推进水利协调发展。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五是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增强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6座,总投资9.48亿元;加固堤防150公里;泵站更新改造4处0.313万千瓦;改善排灌面积9.45万亩;沿淮支流和洼地治理及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加速推进,池河、杨村河、铜龙河洼地治理1213万元,完成行蓄洪区撤退道路86公里投资1.045亿元;淮河干堤加固,滁河、濠河堤防加固等一批灾后重建工程全面完成;驷马山、女山湖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6288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万亩。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洪水风险管理得到加强,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全面展开。完成滁州市、天长市、全椒县城市防洪工程部分建设内容。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全部申报文件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初步设计工作同步进行。未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双河、岗王、大余、三湾、红丰、跃进、安乐、大涧口、南店、解放、新集、鹿塘等12座中型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全部完成,均核定为三类坝。其中:双河、跃进、安乐3座中型水库已完成初设审查工作,并上报水利部争取投资计划。3、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展开,累计投入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资金28547万元(其中水利资金25547万元)。争取国家、省投入资金1419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310万元,省级资金3881万元),地方配套及受益群众自筹资金8897万元。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1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45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固小水库271座,完成总投资4.5亿元(国家专项资金0.922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737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841亿元),其中列入国家规划重点小水库38座,完成总投资1.71亿元(国家专项资金0.922亿元,省级配套资金0.34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446亿元);列入省计划的一般小水库233座,完成总投资2.79亿元(省级资金1.395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395亿元)。4、水利抗灾减灾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于2005年、2007年、2008年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2009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我市紧紧依托水利工程体系,以人为本,科学调度,把洪涝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减灾效益约达100亿元,尽管如此,仍然有一定的灾害损失。2005年先后遭遇了干旱、风雹、龙卷风、台风、秋汛等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遭受了9号台风“麦莎”和13号台风“泰利”袭击,造成滁河、淮河流域暴雨台风成灾,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2007年我市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滁河襄河口以上段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历史第二高水位,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8年受第8号台风减弱成的低气压影响,7月31日至8月2日,我市滁河流域普降暴雨、特大暴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洪水,洪涝灾情严重,直接经济损失30.25亿元。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对5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8.57平方公里,新建水保林3.53平方公里,新建经果林1.71平方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6、水管体制改革全面结束、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水管体制改革全面结束。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全面推行了建设管理“四项制度”,水利建筑市场逐步规范。水文观测设施,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布点趋于合理。“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水利建设、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执法、普法、政策研究和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推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4102号)文件精神,我市于2005年元月10日正式启动了全市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过4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于2008年底基本完成4县、2市1区和3个市直属管理单位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一是理顺体制,职责明确。通过改革,所有水管单位全部定性纯公益性单位或准公益性单位,科学设置了岗位,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对职工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二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改革后125个水管单位,水管单位总数减少了2个;共批准编制2853个,实际上岗职工2718人,分流职工1089人。三是“两费”落实,队伍稳定。2008、2009年各级财政投入水管单位经费4071.9万元、4074万元,2010年接近5000万元,人均月工资达到1000元以上,职工收入稳定、思想稳定、工作稳定。四是激发活力,管理规范。改革后,引入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增强了职工压力感和责任感,职工工作动力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水库检查、观测等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管理面貌得到改观,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完成19座中型水库、7座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工作。五是目标明确,争先竞优。水管单位积极开展了达标建设工作,各地都在争创省级和部级管理单位,形成了以达标建设促工程管理的良好氛围。沙河集水库管理处、黄栗树水库管理处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省二级管理单位。牢牢抓住工程安全这项中心任务,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优化服务,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跨越池河及唐河桥梁建设方案、菱溪变电站进站小桥建设方案、清流污水处理厂尾水及超越水排放管道施工方案、滁州市纬二路过路箱涵建设方案等20多项涉河项目建设方案审批工作,规范了涉河项目审批管理,初步建立起了涉河建设项目工程审批制度。7、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取水管理不断加强,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许可审批率为95,农业取水审批率为90。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深入,逐步完善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计量设施,初步建立了取水、用水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费收取力度逐年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滁州市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篇三: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滁州市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2008年6月17日“大滁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指办20087号文印发)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区内房屋拆迁认证工作,依据滁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滁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滁州市房屋拆迁认证暂行办法,经研究制定本暂行规定。一、本规定所称房屋拆迁认证,是指对被拆迁房屋的面积、竣工时间、结构、用途、补偿标准和被拆迁人的户数、安置人口进行认证,以及对琅琊区、南谯区政府(以下简称两区政府)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拟定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进行确认的行为。二、市设立房屋拆迁认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认证办公室),具体成员由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市建设委员会、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监察局、市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抽调人员组成。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也相应设立房屋拆迁认证办公室,其组成人员由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确定。三、房屋拆迁工作由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根据规划确定的拆迁范围,组织对被拆迁区域人口、土地、房屋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并按村组、街巷分户造册,对调查登记进行审查后,提出调查登记情况报告,拟定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四、认证实行“三审”制,即初审、复审、终审。(一)初审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房屋拆迁调查工作组(队)为初审单位,对调查登记的房屋面积、用途、结构、竣工时间及附属物数量、面积和安置人口等内容进行初审,并在社区居委会(村)或居民小组(村民小组)进行三天公示,公示后提出初审意见。(二)复审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房屋拆迁认证办公室对房屋拆迁调查工作组(队)的初审意见逐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在办事处(乡、镇)进行三天公示,公示后提出复审意见。复审内容可参照终审内容实施,复审时间为20个工作日。(三)终审由市认证办公室对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认证办公室报送的复审材料(所需提交材料清单见附件)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抽查、走访了解等方式进行审核。1、抽查比例。分村组、街巷或工作队工作地块安排抽查,被拆迁范围户数在100户(含100户)以下,按10%20%的比例进行抽查;被拆迁范围户数在100户以上,按5%10%的比例进行抽查。2、抽查内容。主要指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附属物数量、面积是否准确,调查登记的房屋面积、用途、结构、竣工时间、安置人口是否符合事实,核实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认证办公室复审意见。3、抽查认定。安置人口、土地性质、房屋结构、用途、面积(面积误差为3%)、竣工时间,其中一项与实际不符的,均视为不合格;经抽查,不合格率低于5%的,由送审单位对调查登记进行纠正;不合格率高于5%的,由送审单位对被抽查的拆迁区域重新复核确认。抽查合格的,由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将拆迁调查区域的调查登记情况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并将公示结果报市认证办公室。五、认证过程中,公示时有群众举报的,由两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责成相关部门核实纠错,对工作人员循私舞弊、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六、市认证办公室根据公示结果,经集体研究后,确定终审认证意见,并经认证办公室成员签字后报“大滁城”建设指挥部批准实施。终审认证工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证过程中,送审单位纠错或重新调查及公示与公示反馈处理时间不计入认证时间。七、本暂行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滁州市旅游篇四:滁州市13片拆迁计划滁州市区号:0550邮编:239000面积:13398平方公里人口:447.4万人位置:位于安徽省东部行政区划:辖2个市辖区、4个县,另外代管2个县级市【地区概况】滁州位于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滨临长江,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接壤,西与安徽省淮南市、合肥市毗邻,南与巢湖市相连,北与蚌埠市交界。滁州下辖两区四县,代管两个县级市,全市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籽、玉米、花生、山芋、芝麻、黄豆、绿豆等农副产品。滁州地区除了凤阳县以及定远县北部地区以外,皆通行江淮官话。而通行江淮官话的各县市区以天长市最为特别,天长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凤阳县及定远北部主要通行中原官话(信蚌片)为主。滁州市市花是桂花。(不是滁菊)滁州滨临长江,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锁钥”之称。滁州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化工、汽车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滁州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群的伙伴城市,并且获得2007年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浙商(安徽)最佳服务城市、2008年深港企业投资最具潜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滁州是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皖东各类商品粮的重要集散地。【行政区划】滁州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另外代管2个县级市。面积13398平方公里。人口447.4万。琅琊区 面积125.9平方千米,人口24.87万。邮政编码239000。区人民政府驻西涧路(后将迁至琅琊新区)。南谯区 面积12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239000。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后将迁至南谯新区)。 来安县 面积1481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邮政编码239200。县人民政府驻来安县塔山中路。 全椒县 面积1572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邮政编码239500。县人民政府驻全椒县儒林街。 定远县 面积2998平方公里,人口93.8万人。邮政编码233200。县人民政府驻定远县城东新区。 凤阳县 面积1949.5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邮政编码233100。县人民政府驻凤阳县府东街。 天长市 面积1770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邮政编码239300。市人民政府驻天长市建设西路。 明光市 面积2335平方公里,人口64.3万人。邮政编码239400。市人民政府驻明光市广场路。【历史沿革】滁州最早为楚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管辖。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原侨置于今来安县城顿丘山上的顿丘县改治涂中镇(今滁州市区),置新昌郡,属徐州新昌郡顿丘县,这是今滁州市区建制之始。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迁郡、县(顿丘)治于涂中镇(今滁州市区)。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新昌郡为永阳郡,并置南谯州(均治顿丘,今市区)。.隋开皇九年(589年)“滁州”之名正式出现。此后一千多年基本保持建置,管辖清流(今滁州市辖区)、全椒、来安三县。民国初年废为“滁县”,不再辖县。1949年滁县解放后,设立滁县专区,辖9县。1982年恢复“滁州”,称滁州市。1992年升级为地级市,辖2区6县。1993年、1994年天长、嘉山相继撤县设市,滁州辖2区4县,代管2个县级市。【自然地理】主要河流滁河(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清流河(琅琊区、南谯区)、襄河(全椒县)、来安河(来安县)、沙河(南谯区)、池河(明光市、定远县)、淮河(凤阳县、明光市)、白塔河(天长市)。主要湖泊西涧湖城西水库(琅琊区)、沙河集水库(南谯区)、碧云湖黄栗树水库(全椒县、南谯区)、女山湖(明光市)、七里湖(明光市)、高邮湖(天长市)、花园湖(凤阳县、明光市)、屯仓水库(来安县)、釜山水库(来安县、天长市)、城北水库(定远县)。气候地理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口县2025山西吕梁市交口县农业类校园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莞市2025广东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招聘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沧州海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春季福建三钢集团三明本部校园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恒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聘项目用工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济南环球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雇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置业有限公司招聘核算会计等岗位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知识解读
- 2025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三级律师试题题库及答案
-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收费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全套 第1-5章 计算机视觉概述-图像噪声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酒店运营管理权委托合同
- 移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