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 大学就业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 院: 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矿山机电 年 级: 2011级 学 号: 1120020557 1120020559 1120020546 学生姓名: 周陈 王以强 左桂荣 指导教师: 高宝丽 2011年12月15日报告成绩评语 2011年12月24日目录前言4第一章.毕业去向5第二章.就业数量分析6第三章.就业质量分析9第四章.专业预警12第五章.能力与知识培养质第12第六章.求职分析13第七章.自主创业14第八章.读研、留学与专转本15第九章.高考志愿填报16主要参考文献18附录19一.调查提纲.19二.调查问卷样卷22三.本次实践课调查过程的心得体会25前言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因此,研究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毕业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第一章.毕业去向 1.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75.4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毕业半年后调查时有480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有8万余人自主创业,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 2010届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的比例较2009届减少了1.1个百分点,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2.7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形势好转,2010届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读研。需要注意的是,尽管2010届研究生扩招了5.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201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得更多(8.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也可能是读研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3. 2010届本科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增加,2010届(82.6%)比2009届(77.8%)增加了4.8个百分点,而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0届(7.6%)比2009届(9.4%)减少了1.8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4.7%)比2009届(7.4%)减少了2.7个百分点;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82.2%)比2009届(79.5%)增加2.7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8.8%)比2009届(11.8%)下降了3.0个百分点。4.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苏),占26.0%;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4.5%;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3.1%。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6.8%、26.0%和23.1%。 5. 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比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直辖市就业的比例高6个百分点(分别为20%和14%)。第二章就业数量分析 1.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2009届和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09届上升了3.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比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 2.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居各经济区域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首位(92.8%),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居各经济区域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首位(90.5%)。 3. 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9.1%)。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能源动力类(95.9%),最低为中医学类(83.9%);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建筑设备类(93.8%),最低为临床医学类(70.6%)。绝大多数专业门类的2010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比2009届有明显上升。 4.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是销售,就业比例为12.0%,其后为财务/审计/税务/统计(9.6%)和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8.8%)。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是销售(15.3%)、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1.3%)和行政/后勤(9.0%)。 5. 2010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量增加最快的职业类均为财务/审计/税务/统计。 6.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工作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就业比例为12.9%,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10.7%)。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工作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9.0%),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8.7%)。 7.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量增加最快的行业类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量增加最快的行业类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 8. “民营企业/个体”是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0%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3%毕业半年后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另外本科院校中有10%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5%。 9. 在各专业门类中,经济学和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的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42%和36%)。材料能源大类和交通运输大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66%和31%)。 10. 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1人以上的大型单位(28%),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36%,高职高专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为50人以下(28%)和51-300人(27%)的中小规模。 11. 在各专业门类中,经济学和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在3001人以上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43%和40%)。材料能源大类和制造大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在3001人以上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37%和30%)。 12. 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失业人群中,大多数毕业生还在继续找工作。本科院校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有20%为“待定族”(不求学不求职),高职高专院校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24%为“待定族”。 13. 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临床医学(30.7%),其次为法律事务(19.2%)。 第三章就业质量分析 1.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009届、2010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全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元)比2009届(2130元)增长了349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0届(2815元)比2009届(2369元)增长了44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0届(2142元)比2009届(1890元)增长了252元。“211”院校2010届月收入增长了649元,增长最为显著。 2. 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收入变化的最大特征是高收入人群增加,中低收入人群减少。收入的增加与就业率的上升是一致的,体现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增强。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10%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2009届这一比例仅为4.7%;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1%,比2009届(2.4%)高出0.7个百分点。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6.2%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而2009届这一比例为14.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比例为18.9%,比2009届(29.9%)低11.0个百分点。 3. 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其月收入为3023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491元)。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其月收入为2586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1713元)。 4.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矿山/石油,其月收入为3488元,其次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3450元)。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为矿山/石油(2822元),其次是电力/能源(2524元)。 5.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3370元),其次是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3190元)。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矿业(2579元),其次是水电煤气公用事业(2411元)。 6. 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单位就业的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本科为3368元,高职高专为2383元。 7. 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3001人以上的大型单位就业的人群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本科为3257元,高职高专为2470元。 8. 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的人群半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174元,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的人群半年后月收入最高,为2327元。在陕甘宁青区域就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低,分别为2437元和1828元。 9.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前3位的城市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前3位的城市为上海(2826元)、深圳(2632元)和北京(2605元)。 10. 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 11. 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 12.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在60%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6%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13.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4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能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14. 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的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工学最低,为18%;在各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54%,材料与能源大类最低,为20%。 15.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2%)。 第四章专业预警 1.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2. 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第五章能力与知识培养质 1. 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本科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和高职高专基本持平。 2. 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重要度均为76%),而其满足度则均为86%。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重要度为70%),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重要度71%),其满足度为78%。 3.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重要度均为72%),而其满足度则分别为86%和84%。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重要度为65%),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重要度70%),其满足度为78%。 4. 2010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其满足度较低,为78%;其次是教育与培训知识,其满足度为82%。 第六章求职分析 1. 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成本(1057元)相较2009届(1134元)下降,但仍然高于2008届(998元)的求职成本水平。2010届求职份数(8份)也比2009届(9份)有一定的下降,可以看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度降低。 2. 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连续两届上升。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比2008届上升了约500元,2010届这一上升趋势略有缓和,但仍比2009届上升约300元。这个急剧的月收入期待变化可能与对经济景气的乐观和物价快速上涨有关。 3. 2010届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是通过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32%);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23%)。第七章自主创业 1.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0.9%)。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了1.5%,比2009届(1.2%)高0.3个百分点,比2008届(1.0%)高0.5个百分点。 2. 2010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均为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3. 2010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最集中的专业是艺术设计(6.2%),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最集中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4.5%)。 4.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占首位,主要集中在总经理和日常主管(本科7.7%,高职高专6.2%)。 5. 2010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小学和中学教育行业(3.0%)、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门户业(2.7%)。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服装零售业(3.6%)和建筑装修业(2.8%)。 6. 创业理想是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本科41%、高职高专42%),只有7%的本科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创业,高职高专这一比例为6%。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才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7.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本科80%,高职高专82%),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本科4%,高职高专1%)和政府资助(本科2%,高职高专2%)的比例较小,因此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 8.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前3位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其中判断与决策的满足度最低。 9.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其中销售与营销的满足度最低。 第八章读研、留学与专转本 1. 201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比2009届下降。“211”院校毕业生的读研比例为10.6%,比2009届(11.9%)下降1.3个百分点;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读研比例为5.9%,比2009届(7.7%)下降1.8个百分点。在今年就业明显好转的形势下,可能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继续读研。 2. 2010届本科毕业后就读研的毕业生中,有30%研究生转换了专业。其中,转换专业比例最高的专业类是环境与安全类,有79%的读研学生转换了专业,转换专业比例最低的是法学类,为1%。 3. 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最高(11.8%),其中28%的人研究生转换了专业。 4. 2010届本科专业类中读研比例最高的是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为22.7%;读研比例最低的是艺术类(2.7%)。 5. 201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最主要的动机是就业前景好(31%)和职业发展需要(27%),有7%的人因为就业难暂时读研。读研时转换专业的人群最主要的动机是符合兴趣爱好(27%)和就业前景好(23%)。读研人群选择研究生院校时最关注的因素是所学专业的声誉(44%)和学校的牌子(24%)。 6. 201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人群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最需要改进的前3项分别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26%)、专业课程知识(23%)和研究方法(19%)。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的创新能力。 7. “211”院校2010届留学比例为2.21%,比2009届(1.64%)上升0.57个百分点,相比其国内读研比例减少的情况,可以看出,“211”院校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有明显上升。非“211”本科院校2010届的留学比例为0.65%,比2009届略有降低。2010届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有近一半选择工商管理学作为研究生专业(45.1%)。 8. 2010届专转本比例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是法律实务类(6.7%),其次为临床医学类(6.0%)。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32%)和就业前景好(29%)。 第九章高考志愿填报 2010届本科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是兴趣爱好(27%),值得注意的是有22%的本科毕业生是因为大学调剂被动选择了专业就读。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专业前两位的理由是兴趣爱好(28%)和该专业找工作容易(24%)。 文献:1./question/232266948.html2./view/ffe96e136edb6f1aff001fd9.html3./question/232266948.html4./view/02ca2a3887c24028915fc357.html?from=rec&pos=1&weight=25&lastweight=16&count=55./fanwen/297/210209293392.htm6./blog/user_content.aspx?id=276844 7./zhaopin/zhaopin.htm 8./topic/45585122 附录: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提纲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二: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校区大一学生(本专科生)三: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后附问卷)调查问卷共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高达90%,调查问卷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方式来设计问卷。四:调查内容:1.调查就业困难的问题。2.了解什么专业是好就业。3.对就业的看法。4.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五:调查成果: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向同学们提出应该如何面对和了解就业问题。六:小组成员分工:周 陈:负责问卷的设计和收集资料并打印 ;王以强:负责调查问卷的收发工作;左桂容:负责对问卷分析并提出意见。七:时间安排:10月17号:写提纲草稿并征求广泛意见提出修改;10月18号10月24号:构思调查问卷;10月25号:整理打印出样板;10月27号:递交提纲与问卷样板给老师审阅;11月3号:收发问卷;11月5号:统计分析问卷;12月5号:与同学们及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共同提出可行性建议。八:小组成员:周 陈:1120020557王以强:1120020559 左桂荣:1120020546 九:注意事项:1. 调查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应注意礼貌。2. 调查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应认真对待自己所负责的工作。3. 讨论时各成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4. 注意问卷及时收发,按时完成各项任务。5. 统计分析,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详细周密的进行总结。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问卷1被访者性别( )A.男 B.女2.被访者年龄( )A.20以下 B.2030 C.30-40 D.403.您认为目前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怎样( )A.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B.有点严峻,但比其他较低学历人群要容易得多C.有点严峻,与其他较低学历人群差不多 D.不了解4.您是否认为当前高学历者就业会更容易( )A是 B否; 没 C不一定5.您如何看待某些人为了就业而千方百计考证( )A.这为求职成功增添砝码 B.这对求职成功没有多少帮助 C.其他6.您如何看待考研热的现象( )A.继续深造可以躲避就业高峰,增加就业优势B.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C.其他7.您认为当前学哪类专业更易于找到工作( )(可以多选)A.文史类 B.经济类 C.工科类 D.农林类 E.管理类 F.理科类 G.师范类 H.其它8.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A.这种现象很普遍,根本无所谓,很容易适应B.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以克服C.会严重阻碍工作,很难在其岗位上呆得长久D.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E.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9.您曾通过哪些渠道来帮助自己就业( )(可以多选)A.人才网站 B.专场招聘会 C.人才市场 D.其它E社会关系 F猎头公司(大学生经此得到满意单位甚少)10.如果有条件,您会选择怎样的单位就业( )A大型公司、名牌企业 B中小型企业 C自主创业11.您最看重就业单位提供的什么条件( )A薪水 B培训机会 C发展前途(如升职) D良好的企业文化 E其他调查心得周陈: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其中,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应该从学生自身着手更为容易,毕竟一个市场的改变和调节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只有从自身找原因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同时转变观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职业。1.所以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5)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FR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FR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13:2025 EN-FR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1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umidity sensing controls
- 新解读《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
- 新解读《GB 30734-2014消防员照明灯具》
- 图书中的一封鸡汤信直接让我从咸鱼变超人!讲义-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之读后续写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冲刺特训卷(含答案)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单元教学设计
- 重复的奥秘课件
- 老年人窒息课件
- 大学物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现代测试与分析技术绪论
- 第七章-大学生爱情心理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计量检定员考试题库计量基础知识
- 毒理学第三章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近年考试真题参考题库(含答案)
- 网络与信息安全巡检表
-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申报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