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中兽医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1 为什么说汗为心之液”? 2 气与血的关系? 3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4 下法与消法的同异? 5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参考答案:1.汗为津液所化生, 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汗为心之液。 2. 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血以载气,血给气以营养。 3.在物: (1)和性味的关系: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味属酸、苦、咸、涩,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2)和药物质地轻重的关系:花、叶及质地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子、实、矿石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但旋复花独降,牛蒡子独升” 。 在人: (1)和炮制关系: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能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2)和配伍关系:少量升浮药物在一队的沉降药物中,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少数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上升或下降。 4.相同:都是治疗有形之实邪。 相异:消法用于胃食积,渐消缓散,作用力弱,主要用于慢性病。 下法用于肠道粪结,猛攻急下,作用力强,主要用于急性病。 5.(1)有一定的季节性; (2)六淫可单犯畜体,也可两个以上合犯畜体; (3)在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 (4)多由皮毛、口鼻侵入畜体。 2: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苓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3:多选题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是( )A:当归B:白术C:党参D:甘草E:茯苓参考答案:BCDE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5: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 )?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6: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清热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D7: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8: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 )A:黄芩B:大戟C:桃仁D:续断E:桑寄生参考答案:DE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1: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12:单选题黄色主()证A:寒B:热C:湿D:实E:虚参考答案:C13:单选题伤于( )者,上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A14: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15:单选题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关系A:对立B:互根C:消长D:转化参考答案:A16:单选题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A:木B:火C:土D:金E:水参考答案:C17:填空题1 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2 阴阳的关系有()()()()()。 3 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 4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5 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 )。 6 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 7 脾气的运动特点以( )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 齿为( )之余”。 9 气的生理功能有()( )( )()( )。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 )。11经络是( )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 )( )()。 15白苔主( )( )证。 16促脉呈( )间歇;结脉呈( )间歇代脉呈( )间歇。17补气血以补() (脏腑)为主。 18表里是辨别( )()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 ) 所致, 治法是( ), 所选方剂是( ),方药组成是( )。 20肝胆湿热用( ) (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 )(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 ) (方剂)治疗。 治未病包括( )( )两个方面。 21中医的八法是()。 22中药炮制的目的( )( )( )()。 23咽喉病加( );前肢病加();后肢病加( ); 腰部病加( ),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4中药国老”是指( )这味药。?参考答案:1.整体观念,辨证诊治。 2.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直接取象类比,间接推演络绎。 4.化生和贮藏理气,受纳和传化水谷 5.呼出浊气,清气 全身皮毛,卫毛+津液 汗 水谷之气 6.肾 7.升,降 8.骨 9.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10.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1.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12.督、任、冲脉 13.中寒,伤寒 14.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5.表,寒 16.数而不规则,缓而不规则,缓弱而有规则17.脾胃 18.病位深浅,病势进退 19.心火上炎,清心泻火,三黄汤,黄连、黄芩、大黄 20.茵陈蒿汤,白头翁汤,八正散 2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2.增强或改变药物的性能,减弱或消除药物的毒、烈性和副作用,便于制剂和贮藏,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23.桔梗,桂枝,牛夕,杜仲 24.甘草 1:论述题1 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3 瘀血的类型及成因? 4 牛产后患外感风寒表虚证用下列处方合理否(列条说明)? 麻黄45桂枝30杏仁40细辛30神曲50麦芽100 甘草20水煎、浓缩,候温灌服 5 请回答下列处方问题? 当归100厚扑30香附30枳实40 黄芪50生地30麦冬30 元参30 大黄90 火麻仁50 麻油1000 a 该方以八法中的什么立法? b 功效? c 主治? d)若为孕畜又如何加减?参考答案:1. 答: (1)随着条件的改变,阴阳的属性可以发生变化。 (2)事物的不限可分性,决定了阴阳的无限可分性。2. 答: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血为气母:血是气的载体,血给气以营养。 3. 答: (1)血行不畅瘀阻于脉络之中,原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 (2)血离经脉瘀滞于组织间隙,原因:外伤、气虚、血热等。 4.答: (1)产后,麻黄用量太大。 (2)细辛为毒药,用量超量。 (3)麦芽回乳,产后不宜用。 (4)解表药不宜久煎,故不宜浓缩。5.答: (1)攻补兼施。 (2)润燥滑肠,理气通便。 (3)年老、体弱、久病、产后等津枯肠燥的便秘。 (4)减大黄、枳实,加白术、黄芩等保胎药。2: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参考答案:BDE3: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 )A:当归B:白芍C:党参D:甘草E:熟地参考答案:ABE4:多选题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的穴位是( )A:后海B:关元俞C:脾俞D:姜牙E:邪气参考答案:ABC5: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 )治疗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参考答案:ABCDE6: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A:枳实B:大戟C:桃仁D:白术E:杜仲参考答案:ABC7:多选题黄苔主( )证A:湿B:热C:寒D:里E:表参考答案:BD8: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参考答案:BE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是( )A:精神疲惫B:四肢僵硬C:脉象迟紧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AC10:多选题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A:苏梗B:黄芩C:白术D:川断E:杜仲参考答案:DE11: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的是( )A:藏血B:主运化C:主肌肉D:主血E:主筋参考答案:BC12: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13:单选题伤于( )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4:单选题主筋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B15:单选题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A:木B:火C:土D:金E:水参考答案:D16:单选题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 )A:心B:肝C:胆D:小肠E:肾参考答案:C17:填空题1 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2 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 )()。 3 相乘的实质是( ),相侮的实质是( )。 4 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 )。 5 汗为()之液” 6 肺的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 )()( )。 7 脾统血的机理是()。 8 阳黄多因()侵犯肝胆所致。 9 脾气的运动特点以( )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10宗气的生理功能有( )( )。 11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2经络是( )的通道。 13一源三歧是指()。 14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 1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16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 )( )()。 17白色主()证;黄色主()证;赤色主( )证;青色主( )证;黑色主( )证。18内伤久病的虚证见于浮脉其机理是()。 19促脉呈( )间歇;结脉呈( )间歇;代脉呈( )间歇。 20补阴阳以补() (脏腑)为主。 21寒热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22实热证出现四大症状”是( ),治法是(),所选方剂是( ) ,方药组成是( )。 23是结不是结,( )( )穴(血)”。 24治未病包括( )( )两个方面。 25中医的八法是()。 26中草药的主要来源是()()()。 27神曲消( )食,麦芽消( )食,山渣消( )食。 28中药川军”是指( )这味药。?参考答案:1.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3. 相克太过,反克 4. 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5. 心 6. 吸入清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内入脏腑;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排痰功能 7. 脾气固摄作用 8. 湿热 9. 升,降 10. 贯心脉,行呼吸 11. 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2.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13. 督、任、冲脉 14. 中寒,伤寒 15. 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可单独存在,也可两个以上全犯机体;侵入途径:口鼻、皮毛 16. 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7. 虚,湿,热,寒、痛、风,极 18. 虚阳浮越 19. 数而不规则,缓而不规则,缓弱而有规则20. 肾21. 疾病性质 22. 阳明经证,清热生津,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3. 三江,蹄头 24.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5.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6. 植物,动物,矿物 27. 谷,草,肉 28. 大黄1:论述题1 为什么说升降在物,也可在人” 2 气与津液的关系? 3 湿邪化燥的机理? 4 请回答下列处方问题? 槟榔30二丑40 厚扑30香附30 枳实40 大黄90火麻仁50麻油1000a 该方以八法中的什么立法? b 功效? c 主治? d)若为孕畜又如何加减? 5 方剂君臣佐使的基本含义?参考答案:1.答:在物: (1)和性味的关系: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味属酸、苦、咸、涩,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2)和药物质地轻重的关系:花、叶及质地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子、实、矿石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但旋复花独降,牛蒡子独升” 。 在人: (1)和炮制关系: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能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和配伍关系:少量升浮药物在一队的沉降药物中,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少数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上升或下降。2.答:气能生津,气能摄津 ,气能行津 3.答:湿邪侵犯机体,损伤脾阳,致使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下降,水液不能正常吸收,而使组织器官缺乏津液的滋润而化燥。 4.答: (1)下法 (2)泻下 (3)里实证(结症) (4)减槟榔、二丑、枳实、大黄;加黄芩、白术、砂仁5.答: (1)主药:是指处方中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可选用一味或两味以上,以解决主要矛盾。 (2)辅药:是指辅助主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一是指治疗兼证的药物。另一是指在方中起监制作用的药物, 即能消除或缓和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偏性的药物。 (4) 使药: 指能引导他药直达病所, 或起协调作用的药物。2: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3: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参考答案:ABC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5: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 )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6: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CDE7: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8: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参考答案:AB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1: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12:单选题泻肺火宜用()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参考答案:E13:单选题伤于( )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4: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15:单选题君主之官”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16: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17:填空题1 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 )()。 2 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 )。 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4 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 )。 5 脾气的运动特点以( )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6 爪为( )之余”。 7 津液的生理功能有()()()。 8 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 )。9 经络是( )的通道。 10一源三歧是指()。 11导致内燥”的原因有( )()( )( )。12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 )( )()。 13黄苔主( )( )证。 14促脉呈( )间歇;结脉呈( )间歇;代脉呈( )间歇。 15补气血以补() (脏腑)为主。 16寒热是辨别( )()的两个纲领。 17口舌生疮是( )所致,治法是(),所选方剂是( ) ,方药组成是( )。 18肝胆湿热用( ) (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 ) (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 ) (方剂)治疗。 19治未病包括( )( )两个方面。 20中医的八法是()。 21咽喉病加( );前肢病加();后肢病加( ); 腰部病加( ),皆取于( )之意。 22中药国老”是指( )这味药。 23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 )( )( )()。 24中医治变”原则的三因制宜”是()()()。 25气为血帅”体现在()()()。?参考答案:1.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2. 直接取象类比,间接推演络绎 3. 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纳和传化水谷 4. 呼出浊气,宣发水谷精微到全身,宣发卫气和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 5. 升,降 6. 筋 7. 滋润营养,组成和补充血液,排运废物 8. 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9.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10. 督、任、冲脉。 11. 五脏积热伤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吐、汗、出血过多,湿邪化燥 12. 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3. 热,里 14. 数而不规则,缓而不规则,缓弱而有规则 15. 脾胃 16. 疾病性质 17. 心火上炎,清心泻火,三黄汤,黄连、黄芩、大黄 18. 茵陈蒿汤,白头翁汤,八正散19.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0.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1. 桔梗,桂枝,牛夕,杜仲,引经报使 22. 甘草 23.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24. 因畜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25. 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1:多选题属补气药的有( )?A:黄芪B:黄芩C:大黄D:党参E:石决明参考答案:AD2: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参考答案:A3:多选题药性七情”中,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是( )?A:相须B:相使C:相恶D:相反E:相杀参考答案:AB4:多选题应用补法,应注意避免( )?A:出汗过多B:伤津C:闭门留寇D:滞胃E:出血参考答案:CD5:单选题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是()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D6: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功能的有( )?A:主疏泄B:主运化C:升清D:主宣降E:主血脉参考答案:BC7:多选题下列药物性能属阴性的是()?A:升浮B:沉降C:酸苦味D:温热E:归经参考答案:BC8:多选题属肺经病的症状有( )?A:咳嗽B:慢性出血C:拉稀D:鼻流清涕E:舌红肿参考答案:AD9:多选题属寒邪特性的症状有()?A:凝滞B:致疼病C:收引D:阻遏气机E:趋下重浊参考答案:ABC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阳范畴的有( )?A:结膜红黄B:鼻流清涕C:脉数D:精神沉郁E:小便清长参考答案:AC11:多选题针刺犬百会穴可治疗( )A:腰胯疼痛B:瘫痪C:气喘D:泄泻E:脱肛参考答案:ABDE12:多选题下列药物不属于辛温解表药的是( )A:石膏B:麻黄C:青皮D:防风E:麻黄根参考答案:ACE13:多选题下列药物属于温化寒痰药的是( )A:半夏B:天南星C:旋覆花D:贝母E:瓜蒌参考答案:ABC14:多选题下列属于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的有( )A:黄连B:白头翁C:党参D:白术E:甘草参考答案:CDE15:多选题下列症状属于气虚者是()A:自汗B:脉象无力C:呼吸短促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ABC16:多选题具有泻下功效的方剂是( )A:麻杏石膏汤B:桂枝汤C:猪膏散D:银翘散E:大承气汤参考答案:CE17: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参考答案:B18:单选题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参考答案:B19:单选题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参考答案:D20:单选题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参考答案:C21:论述题试运用中兽医学知识对泄泻进行分析阐述。参考答案: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样的一类病证。见于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过程中。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它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等,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临床上,常根据泄泻的原因及主证,将其分为如下证型。 1.寒泻(冷肠泄泻) 外感寒湿,传于脾胃,或内伤阴冷,直中胃肠,致使运化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常见于马、骡和猪,多发于寒冷季节。 主证 发病较急,泻粪稀薄如水,甚至呈喷射状排出,遇寒泻剧,遇暖泻缓,肠鸣如雷,食欲减少或不食,精神倦怠,头低耳耷,耳寒鼻冷,间有寒颤,尿清长,口色青白或青黄,苔薄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严重者,肛门失禁。 治则 温中散寒,利水止泻。 方例 猪苓散(见祛湿方)加减。 针治 针交巢(后海)、后三里、脾俞、百会等穴。 2.热泻 暑月炎天,劳役过重,乘饥而喂热料,或草料霉败,谷气料毒积于肠中,郁而化热,损伤脾胃,津液不能化生,则水反为湿,湿热下注,而成泄泻。 主证 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多饮,有时轻微腹痛,蜷腰卧地,泻粪稀薄,粘腻腥臭,尿赤短,口色赤红,舌苔黄腻,口臭,脉象沉数。 治则 清热燥湿,利水止泻。 方例 郁金散(见清热方)加减。热盛者,去诃子,加银花、连翘;水泻严重者,加车前子、茯苓、猪苓,去大黄;腹痛者,加延胡索等。 针治 针带脉、尾本、后三里、大肠俞等穴。 3.伤食泻 采食过量食物,致宿食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合污下注,遂成泄泻。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而以猪、犬、猫最为常见。 主证 食欲废绝,牛、羊反刍停止。肚腹胀满,隐隐作痛,粪稀粘稠,粪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或恶臭,嗳气吐酸,不时放臭屁,或屁粪同泄,常伴呕吐(马属动物除外),泄吐之后痛减。口色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则 消积导滞,调和脾胃。 方例 保和丸(见消导方)加减。食滞重者,加大黄、枳实、槟榔;水泻甚者,加猪苓、木通、泽泻;热盛者,加黄芩、黄连。 针治 针蹄头、脾俞、后三里、关元俞等穴。 4.虚泻 多发于老龄动物,一般病程较长,患畜体瘦形羸。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又分脾虚泻和肾虚泻两个证型。 (1)脾虚泄泻 长期使役过度,饮喂失调,或草料质劣,致使脾胃虚弱,胃弱不能腐熟消导,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作泻。 主证 形体羸瘦,毛焦肷吊,精神倦怠,四肢无力;病初食欲大减,饮水增多,鼻寒耳冷,腹内肠鸣,不时作泻,粪中带水,粪渣粗大,或完谷不化;严重者,肛弛粪淌;舌色淡白,舌面无苔,脉象迟缓。后期,水湿下注,四肢浮肿。 治则 补脾益气,利水止泻。 方例 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均见补虚方)加减。 针治 针百会、脾俞、后三里、后海、关元俞等穴。 (2)肾虚泻 肾阳虚衰,命门火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使脾失运化,水谷下注而成泄泻。 主证 精神沉郁,头低耳耷,毛焦肷吊,腰胯无力,卧多立少,四肢厥逆,久泻不愈,夜间及天寒时泻重;严重者,肛门失禁,粪水外溢,腹下或后肢浮肿;口色如绵,脉沉细无力。 治则 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例 巴戟散(见补虚方)去槟榔,加茯苓、猪苓等;或用四神丸(见收涩方)合四君子汤(见补虚方)加减。 针治 针后海、后三里、尾根、百会、脾俞等穴。22:论述题1. 心的生理功能2.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及流注次序3. 简述风邪致病特点4. 中兽医学基本特点5. 简述动物机体水液代谢过程参考答案:1. 心的生理功能 答:心的生理功能如下所述: 1.主血脉 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由于心、血、脉三者密切相关,所以心脏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脉象、口色上反映出来。 2.藏神 神,指精神活动,即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心藏神,是指心为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如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即担任、承受之意。正因为心藏神,心才能统辖各个脏腑,成为生命活动的根本。 心藏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因为血液是维持正常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所以心血充盈,心神得养,则动物皮毛光彩精神倍”。否则,心血不足,神不能安藏,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同样,心神异常,也可导致心血不足,或血行不畅,脉络瘀阻。2.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及流注次序 答:一般来说,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于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背腰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如表所示。三阳(表)三阴(里)前肢阳明大肠肺前肢太阴后肢阳明胃脾后肢太阴前肢太阳小肠心前肢少阴后肢太阳膀胱肾后肢少阴前肢少阳三焦心包前肢厥阴后肢少阳胆肝后肢厥阴3. 简述风邪致病特点 答:风邪致病具有下列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 风性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为阳邪。因风性轻扬,故风邪所伤,最易侵犯动物体的上部(如头面部)和肌表。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开泄,是指风邪易使皮毛腠理疏泄而开张,出现汗出、恶风的症状。 风性善行数变 善行,是指风有善动不居的特性,故风邪致病也具有部位游走不定,变化无常的特点。如以风邪为主的风湿症,常表现出四肢交替疼痛,部位游移不定,故称行痹”、风痹”。数变,是指风无常方”(素问?风论),风邪所致的病证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又称遍身黄),表现为皮肤骚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风性主动 风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风邪所致疾病也具有类似摇动的症状,如肌肉颤动、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眼目直视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4. 中兽医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自然界既是动物正常生存的条件,也可成为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动物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即动物体与自然环境构成一个整体。 1.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与九窍各有所属,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以维持机体内部的平衡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总之,中兽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要考虑到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到动物体和外界环境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辨证的目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是否恰当,取决于辨证是否正确;而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又有待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5. 简述机体水液代谢过程 答:答: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便是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经由脾、胃、小肠、大肠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而生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吸收水谷中的部分精微物质;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其中的大部分水分和营养物质后,将糟粕下输于大肠;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多余水分,形成粪便。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一起输送到脾,通过脾布散全身。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的综合作用来完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将津液上输于肺。肺接受脾转输来的津液,通过宣发和肃降作用,将其输布全身,内注脏腑,外达皮毛,并将代谢后的水液下输肾及膀胱。肾对津液的输布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推动着津液的生成、输布;另一方面,由肺下输至肾的津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再次分别清浊,清者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下注膀胱,排出体外。此外,肝主疏泄,可使气机调畅,从而促进了津液的运行和输布;三焦,则是津液在体内运行、输布的通道。由此可见,津液的输布依赖于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以及肾的气化作用,而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肝的疏泄又保障了三焦的通利和水液的正常升降。其中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导致津液亏损或水湿内停等证。(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一是由肺宣发至体表皮毛的津液,被阳气蒸腾而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二是代谢后的水液,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三是在大肠排泄粪便时,带走部分津液。此外,肺在呼气时,也会带走部分津液(水分)。23:填空题1? 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 。 2? 相乘的实质是 ,相侮的实质是 。 3? 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4? 脾气的运动形式是 ,胃气的运动形式是 。 5? 气的运动形式有( )、( )、( )、( )。6? 气可分为卫气、宗气、( )、()。7? 口色青主寒、主(、)证。8? 中兽医治变的三因制宜是指( )、()、因畜制宜。9? 经脉由经脉、络脉、( )、( )。10?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古籍是()。参考答案:1. 阴阳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 相克太过,反克。 3. 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4. 脾主升清(升),胃主降浊(降)。 5. 升、降、出、入6. 元气、营气7. 痛证、风8.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9. 内属脏腑部分、外连体表部分10. 黄帝内经1:多选题大承气汤的组成中有( )A:大黄B:黄连C:厚朴D:枳实E:甘草参考答案:ACD2:多选题具有止咳化痰平喘功效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B:二陈汤C:麻杏石膏汤D:半夏汤E:小柴胡汤参考答案:BD3:多选题下列功能属于肾的是( )A:主藏精B:主运化C:主命门之火D:主水E:主呼气参考答案:ACD4:多选题下列脏腑与血液运行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BC5:多选题以下属于五行病理关系的是()A:木旺乘土B:木火刑金C:培土生金D:土克水E:金生水参考答案:AB6:多选题具有泻下功效的方剂是()A:麻杏石膏汤B:桂枝汤C:猪膏散D:银翘散E:大承气汤参考答案:CE7: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肌肉颤动B:四肢交替疼痛C:精神倦怠D:汗出、恶风E:尿浊不畅参考答案:ABD8: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肺的是( )A:主气B:主汗C:主肃降D:通调水道E:主纳气参考答案:ACD9: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10:多选题以下属于中药配伍禁忌的()A:相畏B:相杀C:相使D:相恶E:相反参考答案:DE11:论述题试运用中兽医学知识对痢疾进行辨证论治参考答案: 答:痢疾是排粪次数增加,但每次量少,粪便稀软,呈胶冻状,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并伴有弓腰努责,里急后重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类病证,多发生于夏秋两季。 痢疾与泄泻,均属于腹泻,但泄泻主要由湿盛所致,以粪便稀软为主要症状,病情较轻,治疗以利水止泻为主;而痢疾主要由气郁脂伤所致,以粪便带有脓血,排粪时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病情较重,治疗以理气行血为主。 痢疾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湿热痢、虚寒痢和疫毒痢三种。 1.湿热痢 多由外感暑湿之邪,或食入霉烂草料,湿热郁结肠内,胃肠气血阻滞,肠道粘膜及肠壁脉络受损,化为脓血而致。 主证 精神短少,蜷腰卧地,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反刍动物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弓腰努责,泻粪不爽,里急后重,下痢稀糊,赤白相杂,或呈白色胶冻状;口色赤红,舌苔黄腻,脉数。如湿重于热,则痢下白多而血少,若热重于湿,则痢下血多而白少。 治则 清热化湿,行气和血。 方例 牛可用通肠芍药汤(见清热方)加减,兼食滞者加麦芽、神曲等。马、犬、猫、猪等可用白头翁汤(见清热方)加减。 针治 针带脉、后三里、后海等穴。 2.虚寒痢 久病体虚,或久泻不止,致使脾肾阳虚,中阳不振,下元亏虚,寒湿内郁大肠,以致水谷并下而发本病。 主证 精神倦怠,毛焦体瘦,鼻寒耳冷,四肢发凉,食欲、反刍日渐减少;不时努责,泻痢不止,水谷并下,带灰白色,或呈泡沫状,时有腹痛;严重者,肛门失禁,甚或带血;口色淡白或灰白,舌苔白滑,脉象迟细。 治则 温脾补肾,收涩固脱。 方例 四神丸(见收涩方)合参苓白术散(见补虚方)加减。寒甚,加肉桂;腹痛明显加,木香;久痢不止,加诃子;便中带血,加血余炭、炒地榆;里急后重,加枳壳、青皮。 针治 针脾俞、后海等穴。 3.疫毒痢 常见于夏秋之间。多因感受疫毒之气,毒邪壅阻胃肠,与气血相搏化为脓血遂成本病。 主证 发病急骤,高热,烦躁不安,食欲减少或废绝;弓腰努责,里急后重,有时腹痛起卧,泻粪粘腻,夹杂脓血,腥臭难闻;口色赤红,舌苔干黄,脉象洪数或滑数。 治则 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方例 白头翁汤(见清热方)加减。热毒甚者,加马齿苋、银花、连翘;腹痛明显者,加白芍、甘草;口渴贪饮者,加葛根、麦门冬、玄参、沙参;里急后重剧烈者,加枳壳、槟榔。 针治 针带脉、后三里、后海等穴。12:论述题1?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2? 肺的生理功能3? 气和血的相互关系4? 中药的四性、五味的内容5? 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参考答案:1?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为: (一)阴阳的交感相错 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交合感应、互错相融的关系。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作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是指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又力求维系动态平衡的关系。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属性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2? 肺的生理功能答:肺的生理功能如下: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3? 气和血的相互关系 答:(一)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一方面是指气,特别是水谷精微之气是化生血液的原料;另一方面是指气化作用是化生血液的动力,从摄入的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到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到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无一不是通过气化作用来完成的。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治疗血虚疾患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补气药,就是取补气以生血之意。 (二)气能行血 血属阴而主静,气属阳而主动。血的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故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之说。一旦出现气虚、气滞,就会导致血行不利,甚至引起血瘀等证。故临床上治疗血瘀证时,常在活血化瘀药中配以行气导滞之品。 (三)气能摄血 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而不致溢出脉外,全赖气对血的统摄。若气虚,气不摄血,则可引起各种出血之证。故临床上治疗出血性疾病时,常在止血药中配以补气药,以达到补气摄血的目的。 (四)血以载气 气无形而动,必须附着于有形之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致散失。若气不能依附于血,则将飘浮不定,故有血为气母”之说。若血虚,气无所依,必将因气的流散而导致气虚。4? 中药的四性、五味的内容(一)四气 药物具有的寒、凉、温、热四种不同药性,自古称之为四气,也称四性。药性的寒、凉、温、热,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的归纳,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二)五味 中药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药味,称为五味。有些中药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律师选聘管理办法
- 《出差管理办法执行》
- 行政公文写作管理办法
- oa系统差旅管理办法
- 行政编工人管理办法
- 一级建筑资质管理办法
- 索菲亚人员管理办法
- 三一建筑工程管理办法
- soho人员管理办法
- 专利形成闭环管理办法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项目一 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发展趋势
- 泰戈尔简介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年继电保护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2025)国库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产假提前上班协议书
- 医院价格委员会管理制度及实施
- 2025年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库人选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5)》解读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初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