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皋市搬经中学搬经中学高三语文学情调研出卷人:宗卫巍 审核人:章小建(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2012.1123一、语言文字运用(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且字形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巷子/巷道 雇佣/佣金 乳臭/铜臭 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泊来品美轮美奂B. 连累/劳累 标识/卓识 症结/症候 风姿绰约/绰绰有余 水笼头计日程功C. 剽悍/肥膘 艾蒿/竹篙 玷污/粘贴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 照相机理屈词穷D. 果脯/甫定 契合/提挈 跻身/济南 插科打诨/浑水摸鱼 度假村黄梁一梦2、在下面一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种优美的心灵对于人生的真正有价值的道德方面的旨趣是_的,他只孤坐默想,像蜘蛛吐丝一样,从自己的肚子里织出他的主观的宗教和道德的幻想,一点_的事情就可以使这种人的心情陷于极端绝望的境界。这就产生了永无止境的忧伤抑郁,愤愤不平,悲观失望。”这段话对于资产阶级没落时期颓废主义文艺的病根是_的。 A、置若罔闻 不足为奇 一针见血 B、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一针见血 C、置若罔闻 微不足道 一语中的 D、漠不关心 不足为奇 一语中的3、阅读漫画,先为漫画拟一标题,再在横线上写出一句合适的话。(4分)标题: (1分)这幅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政府某些职能部门 。(答案不超过40个字)(3分)4、仿照示例,在所提供的汉字中任选两个加以拆拼,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句式不作要求)。 (5分) 示例 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供选汉字:值 品 恩 意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关木匠传袁中道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唆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 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C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 度:估计 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6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关廷福侠义的一组是(3分)( )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廷福与佣工的儿子喝酒,致使佣工的儿子大醉,无意之中帮助袁氏家族赢了官司。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他离开霍家。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帮助廷福减轻罪刑,但廷福不改供词。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和不明大义的乡人,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4分) (3) 乡人曰:“囚耳,乌足道?”(3分) 3、 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桂玉:喻昂贵的柴米。(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3分)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2) ,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3)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4)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5)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7)子曰:“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路 亭柯灵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勿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11.从全文看,本文开头叙写“通都大邑,行路更难”有哪些作用?(4分) 12.如何理解第段中“(路亭)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一句的含意?(6分) 13.文章在详写了路亭的特点和作用后,为什么还要写“离我老家不远”的两个路亭?(4分) 14.全文结尾,作者深望用最美的笔墨描述路亭,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喧嚣文化该退场了刘心武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5.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6分) 16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6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蓝蓝的天空中,几只鸟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鸟儿们发现了一只硕大的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但氢气球只有在风儿经过时才会浮动。于是,鸟儿就飞到了氢气球的身边。“氢气球啊,你是美丽的,可你却是不自由的。”一只鸟儿说。“不,我是自由的。”氢气球摆着五彩斑斓的头说。“可那根线缚住了你的自由。”另一只鸟儿大声道。“不,你错了,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搬经中学高三语文学情调研参考答案一、语言基础1、C (A“乳臭/铜臭”相同,“泊”应为“舶”B“风姿绰约/绰绰有余”相同,“笼”应为“笼”D“果脯/甫定”相同,“梁”应为“粱”)2、B(“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到,主要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者更合语境。“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指事物、现象很平常,不值得奇怪;该语境强调不值一提而非不值得奇怪。“一语中的” “一针见血”都有“说中要害、实质”之意,在“说”的方式上前者强调“一句话”,后者则非“一句”;在“说”的结果上前者强调“说中”,后者则强调“深刻”,因而”一针见血”更符合语境。)3、(1分)打假?假打!(3分)这幅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口号喊得山响,工作流于形式,以致造成“打假”为“假打”的尴尬局面。(现象,2分;结果,1分。)4、答题示例:值:人要站得直,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品:所谓的“人品”,指的是这个人要经得起众“口”的议论。恩;无论施恩还是报恩,都因有颗善心。意:心上支撑。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流浪。(评分要点:拆拼符合该字结构;内容有哲理、意蕴;语言生动形象。一句符合要求得2分;两句都符合要求得5分;根据要点酌情给分。)二、文言文5(3分)D(竟:最终)6(3分)D(表现得是霍氏的恐惧与担心;说的是周氏起诉了霍氏,并未涉及廷福。)7(3分)A(A项:关廷福之所以与佣工的儿子喝酒,是因为他想借此延误佣工儿子出庭作证的时间。)8(1)(3分)你的诉状中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若”、“有子可证者”定语后置、“安在”宾语前置,各1分)(2)(4分)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置、“令”后兼语省略、“归”,各1分)(3)(3分)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囚耳”主谓省略、“乌”、“道”,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这天下午,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死者的儿子可以作证,如今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于是(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走向地头。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自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没有提到关廷福。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我说:“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而关廷福仗义而死,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了。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三、古诗词鉴赏9(1)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1点1分,共3分) (2)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1分)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1分)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1分)(3)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1分)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1分)这些景物凄冷萧条(1分),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四、名句默写10(8分)(1)舞幽壑之潜蛟 (2)皇览揆余初度兮(3)小弦切切如私语(4)以咨诹善道(5)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奈何取之尽锱铢(7)质胜文则野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引出下文对路亭的回忆,并与乡下有路亭供倦乏的人歇息进行对比。(每点2分)12.(6分)路亭能使生理和心理倦怠的人,身心暂时有个着落;路亭能让人的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每点3分)13.(4分)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进一步突出路亭的风貌特点;以见证者的身份描写自己熟悉的路亭,在丰富作品内容的同时增添作品的文化气息。(每点2分)14.(6分)对路亭的热爱(1分);对路亭特殊风貌和品质的赞美(1分);对“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的路亭的眷恋(2分);对生活在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时代的人们身心健康的关怀(2分)。六、现代文阅读15老喧嚣文化:这种文化以喧嚣呐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 (要点:“喧嚣呐喊”“鼓动民众”“达成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新喧嚣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焦虑嚎叫。(要点:“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 “为名利欲望”“浮躁嘶喊,焦虑嚎叫”,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6(1)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入,提出“喧嚣文化”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2)论述“喧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3)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每点2分)17(1)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其历史价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文化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程度提高,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商业社会所产生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每点2分)18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蓝蓝的天空中,几只鸟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鸟儿们发现了一只硕大的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但氢气球只有在风儿经过时才会浮动。于是,鸟儿就飞到了氢气球的身边。“氢气球啊,你是美丽的,可你却是不自由的。”一只鸟儿说。“不,我是自由的。”氢气球摆着五彩斑斓的头说。“可那根线缚住了你的自由。”另一只鸟儿大声道。“不,你错了,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引导】鸟和氢气球谈话围绕身体和线展开,鸟认为氢气球不自由,但是氢气球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它们第一次思想认识上的交锋。双方对自由的认识不同,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由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鸟和氢气球的再一次谈话其实就深入了问题的核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鸟在论证:自由不应有束缚。氢气球给它以致命回击:“你”看似的羁绊恰似“我”的根,是“我”生命的全部。自己没有束缚,即便是有“束缚”,也心甘情愿。鸟哑口无言。双方论辩的起点是身体和线,进而转向自由和束缚的关系,最后落点在生命和根的关系上。材料在最后收束到生命和根的关系上,带有很强烈价值取向,结论的意味不言而喻。这当然也导致论题有逸出“自由和束缚”的范围之嫌,让人不易触摸材料的重心。总的说来,审题设置了多重障碍:论题在延展;论题的关系中套关系;论题含有隐喻。材料由“自由”论及“生命之根”。其实,“生命”包含了自由,鸟和氢气球的美丽,也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根”包含束缚、维系、依托之意。“生命”和“根”可以隐喻诸如游子和乡情之类的多种抽象事物。用全面的观点,从鸟的角度可以在“自由与根”的关系上立意,从氢气球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看似的羁绊却是赖以生存的根”;用联系的观点,还可以围绕“生命”与“根”的关系,延展开,映射到相关事物的矛盾统一体中去。落叶归根在我老家门口,有一棵梨树。到秋天,叶子便一片片落下,回归泥土。我很是不屑:既然给了你一身辉煌,给了你临终前片刻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为什么终要束缚在根下呢?临近高考,我更是想过,要通过高考,走出家,经历一番自由的人生,也不是因为我对家有许多仇恨,只是不愿受其羁绊,将一生束缚于此。百忙之中回乡一次,却恰见邻居在举行葬礼。眼见一人鬓角斑白,在风中头发凌乱,长跪棺材前的相框前。双眼红肿,脸上也已泪痕斑斑。听家人说才知是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从未回来。而这次回乡,却我不禁悲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啊,现在的他,即使将脸向那相框贴得再近,也感受不到昔日的温暖;即使将双膝深深埋入土中,也无法接近他们之间的距离。而更多的,却是震惊:这便是我想要的生活,这会是几十年后的我吗?远离家乡,作一只断线风筝,期望斩断羁绊,追逐绝对的自由,却不知断了根,只有凄苦地漂泊与无尽地悔恨。家门口的梨树依旧在,春芽夏叶秋实,年年如此,落叶依旧自顾自飘零,我却开始敬佩它们了。庭院里,爷爷在板凳上洗着衣服,时而捋捋头上不多的发丝,看看庭院里一草一木;那株葡萄藤到了明年,又该遮天蔽日投下一片荫凉了吧;那些花朵又会开出一片明艳吧;还有那株梨树,落叶纷纷,又会结出满树香梨吧!看罢,他满意地笑了,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满足了。爷爷曾读过书,也曾出去闯荡过,晚年却仍搬回老家,和奶奶一起,照看这故乡一芊一木,他常说:“落叶归根。”末了,他也还是回来了,从他满足的眼神中,我看见他的无悔。我们不信上帝,却把故乡当作精神的后院,在这个我们出生的地方,有太多斩不断的羁绊缠绕我们。我们年轻时追逐自由,最终还是会回到根身边,离开人世。落叶无论多远都会归根,我们在和人生旅途中,亦不可忘了自己的根。(评分:62分)【点评】审题精准:游子永远割舍不了乡土情结,因为“看似的羁绊却是赖以生存的根”。何为自由近些年,“自由”“平等”这些词汇越来越被人们所挂念在嘴边。这不,你看公交车上来一佝偻老人,大家大眼瞪小眼,视而不见,为何?让不让座是我的自由,你管你的着吗?这不,一老师斥责学生不做作业,那学生吼道:“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这些个自由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有人敢妨碍我们,我们便举起它,劈过去,砍上去。但我不禁要问:“我般就真的自由了吗?”近来随着日本购岛闹剧愈演愈烈,国内也终于爆发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日热潮。但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人在行使他们言论自由的权利时,蛮横无礼,打砸同胞的日系车。这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难道真正的自由便是如此这般以我为中心,上天入地唯我独尊吗?我们在保护自己的自由之时能否也兼顾一下他人的自由呢?总之,像这般的“自由”是应受到谴责的,是绝要不得的。若人人如此,那整个社会岂不是会陷入一片混乱,到时候还有什么自由可言?那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自由呢?我想正如近人所说“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思想是自由,而身体上万万不可乱自由、“假”自由。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了自由二字前赴后继。我国的革命先烈瞿秋白在被抓入狱后坚持自身的信念、理想,没有向权力低头,没有向地位、金钱低头。最终为了创建他心中所认同的新中国而牺牲。我想,他为我们诠释了自由真正的含义。即使身体上受到禁锢,言论上受到压迫,也仍不放弃道义,也绝不妥协于他人的威逼利诱,紧紧地抓住自我的内心,赢得那一片自由的天地!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南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关键硬件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路径报告
- 音乐产业版权运营与音乐版权交易市场发展挑战:2025年长尾词视角下的科技创新报告
- 平移和旋转课件常玉敏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与改进建议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可行性探讨
- 农发行赤峰市翁牛特旗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红色故事:一封鸡毛信
- 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写模板
-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主题
- 2024年深圳市房屋租赁合同(3篇)
- 餐饮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创新方法大赛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月考英语试卷(10月份)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 介绍费合同书范本
-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大纲表(人教版)
- 共享办公室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