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氏庄园与吴宓 吴家大院位于泾阳县城北16公里处,云阳镇东北4公里处的蒋路乡安吴堡,吴家大院为七开间六檩八柱三进院,立柱游廊抱厦。该院看点是开阔大气的庭院布局艺术。 安吴堡北靠嵯峨山,南距西安60余公里。安吴堡吴氏家族以经商和仕宦为主,其兴盛繁荣时分为东、南、西、北、中及西巷子六院,田地不多,却商业资本雄厚。现在的吴家大院有保存完整的清代盐商宅院,有中西合璧的古楼阁、古石牌坊、元代的戏楼。 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蒋路乡安吴堡村19381940年省文物保护单位(国七)】全称“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创办的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委派冯文彬、贾拓夫开设于本县斗口镇。1938年1月迁至本村吴氏庄园(庄园主人吴怀先将庄园借给中共)。朱德任名誉主任,冯文彬、胡乔木任正、副主任。青训班主要讲授抗日统一战线、抗日军事和抗日青年群众工作等基础知识。1938-1939年,该班首次派出7个战地工作团至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工作。青训班在安吴的办学场所,主要有班部所在地吴氏庄园“吴式义堂”。“文化大楼”望月楼,集会和演出场所迎祥宫,露天课堂吴氏陵园,安吴堡戏台子医务所,吴氏东院的祠堂青训班救亡室,西城门外的地坑土窑洞,地方工作科所在地。1940年初,大部分工作团干部返回延安,创办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同年4月,在安吴青训班撤回延安。 安吴寡妇,原名周滢(18681908),安吴堡吴氏家族“东院吴式义堂”主人-吴聘(字介侯)之遗孀。为光绪年间的陕西首富。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人,曾祖父周梅村为嘉庆年间三原富商,经过同治初年的“跑回回”之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家境衰落。周滢“少孤,依兄嫂命,归吴氏”。光绪十年(1884年)16岁的周滢,出嫁给通奉大夫吴蔚文(1830-1876年,大盐商,庠生,好读书,侍母极孝)之独子吴介侯为继室。少年吴介侯“有父风”,在1877-1878关中大旱期间,曾捐银两万两千两救赈,受到朝廷赐封“议叙郎中”官衔。婚后十余天,16岁的丈夫吴聘“成婚之夕,夫病沉,逾十日亡,无子。”吴周氏即被称为“安吴寡妇”。又一说:周滢本为三原周家养女,持此说者质疑:试谁会因家产把女儿嫁给一个“病入膏肓”为了“冲喜”的人呢? 泾阳县志载:“光绪十一年(1885)泾阳县文庙在“回乱之劫”后重建,吴周氏独自认捐银四万两(40785两),朝廷诰封二品夫人”。1900年,慈禧太后仓皇逃到西安,陕西巡抚端方设立“支应局”,向各地豪绅劝捐。斯时,吴家在吴周氏的运作下,生意正“如日中天”。吴周氏派嗣子吴念昔于1900年十一月,向驻跸西安城南院门的慈禧太后捐银十万两,并上贡“十二条式楠木屏风”(此物现存陕西省图书馆)一座及宝物若干,作为慈禧太后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将到来的“万寿节礼”纳祥。慈禧十分高兴,因此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并封为“一品夫人”。一面又亲书“护国夫人”金匾相赐。吴家寡妇感激涕零,将牌匾悬挂在大厅正中。 安吴寡妇的嗣子-吴念昔(1882-?)字怀先,本是吴氏家族“中院”的子弟,为吴聘的族侄,原名吴玉成,光绪十年(1884年),3岁的吴玉成,承祧过继给“东院式义堂”安吴寡妇-吴周氏。改名念昔,字怀先。1891年,吴周氏为“味经书院刊书处”捐银五千两,10岁的吴念昔封“郎中”衔;1900年奉嗣母吴周氏命赴西安慈禧行宫捐银十万两,清廷擢19岁的吴念昔由郎中赏道员衔并戴花翎,秩二品。1902年,光绪圣旨:“捐助学费钜万,予陕西泾阳县绅士道员吴念昔奖叙”(大清光绪实录)。 吴念昔早年与于右任一起求学于三原县宏道大学堂,私交甚密。1917年,曾资助于右任的陕西靖国军革命。在1938年1月到1940年初期间,把大院借给中共中央青年部(即中国共青团的前身),在此创办中共青年干部学校(中央团校的前身),故此院为“青训班”旧址。在此期间,吴家大院是全国各地青年来到西安,奔赴延安的“中转站”。吴怀先在上海、西安都有房产。西安市盐店街、九府街(今天的青年路)大半条街道都是吴家的产业,吴家住在双仁府。吴家在“土改”中没有受到冲击,原因是吴怀先把数千亩地租给了乡亲,很少收租。吴家大院的部分房舍也让给了乡民和早年从河南逃难来陕的难民居住,吴家依然住在西安市双仁府宅邸里,仆役数十人,过着锦衣玉食的财主生活。吴怀先死后,他的儿子吴少怀当家,在“文革”中被批斗,补订为“地主”成分,押解返回安吴堡故里。吴少怀曾是国民党少校,喜拉板胡,创办“五月票社”,曾任赵寿山的37军文工团团长,在抗战中丰富了陕军将士文化生活。1972年病死,葬于吴氏家族墓地。吴少怀的儿子吴国勤工作在西安市西电公司下属的绝缘材料厂,吴国勤在单位也受到冲击迫害。 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先世,从吴宓晚年编写吴宓自编年谱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关于安吴堡的得名,民间说法是:吴氏先祖在唐朝时曾在泾阳当过县令,选定了这块“风水宝地”,便把家眷从江苏原籍迁了过来。为了吴氏后代永远安宁,就把这块住地取名“安吴” 。在同治初年回民起义的打击和影响下,泾阳吴氏家族,和与之有着姻亲关系的三原的胡氏家族、陈氏家族,西安的王氏家族,同关中地区许多大家族一样,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冲击乃至毁灭。但吴氏家族通过赈济散财等方式幸存了下来。这个家族适应陕西关中的区域文化传统,以经商和仕宦为主。安吴堡城中之吴氏家族,分东、南、西、北、中及西巷子六院,已分为老(长)支与新(次)支。老支即所谓“老四门子”之裔,共计十余家,聚居于内城东北隅的一排狭巷之中,都很贫贱,或作小商,开菜铺,或从事理发、裁缝,甚至流为乞丐。过年过节,仰赖新支某一家所周济之钱粮为生。新支则有十家,富裕厚实,号称“财东”、“富室”。虽然大都田地不多,却有一定的商业资本。当地俗语云:“安吴财东不靠地。这有别于一般的封建地主“以商致富、以田守业”,是一个在向商业资本家过渡的封建家族。堡内及附近乡村,无一佃户,皆自耕农或富农。诸家之富,悉由商业。商号近则在三原、泾阳县城及西安省城,远则在四川省及长江下游。 东院式义堂,有“陕西首富”之誉。其累世为盐商,在湖北武昌、汉口一带经营淮盐,具有官商特点。盐业“裕隆全”总号设在扬州,分号遍及汉口至上海沿长江一线各埠。约有二十余票。还经营着“裕兴重”茯砖茶,远销各地。此外还有当铺、油坊、药店、点心房等数十处。吴家在泾阳、三原、高陵开的当铺、药铺都用同一字号叫“仁寿堂”。在淳化、口镇开设油房、烧酒坊、粮店、米号;泾阳城内山门角以西两边都是式义堂的房产,共二十几院,占了半条街道,均颇有影响。 吴式义堂有土地五六百亩,多集中在安吴堡周围。口镇以东寇家花园一带的土地,都是由为她做活的男女工匠(如铁匠、石匠、木匠、泥瓦匠、油漆裁缝刺绣匠)的家属耕种。安吴寡妇用地租充作工匠的工薪。式义堂还修有粮仓几座,每仓可储粮数百石,这些粮都是为专供工匠与家属食用的口粮。 吴式义堂在清代为官:吴汝英(字萼轩)授武德骑尉、卫守府加二级记录二次;吴蔚文(字汉章)授通政大夫、晋封资政大夫花翎、布政使衔、湖北候补道、山西宁武府知府;安吴寡妇周氏诰封二品夫人、特封一品夫人,其早逝的丈夫吴聘(字介侯)也封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郎中衔;其嗣子-族侄吴念昔(字怀先),亦由郎中赏道员并带花翎、秩二品。 吴式义堂重视赈济灾荒,修桥铺路,资助教育,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明的家族传统。西安城桥梓口以西的“泾阳乡试会馆”为候补道吴蔚文于同治四年(1865年)创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他的孙子吴念昔之名重修。清代的乡试会馆主要由本县官绅、商贾等捐资兴建,因而其创建、管理、维修等均带有家族化、私人化的特点,都是由创建者及其后人承袭管理、维护修缮。光绪十七年(1891)当时的陕西提督学政武昌人柯逢时(张之洞的学生)在刘古愚山长的劝说下,奏请圣旨在泾阳县“味经书院“之东设立“刊书处”,并请旨提议赏官给捐银者。“吴周氏捐银五千两,请赏给伊子吴念昔郎中职衔,得旨如请”。式义堂在同治、光绪时,每逢陕西大灾,捐出赈款尤多。民国初年,式义堂又是辛亥革命的一个有力的支持者。1911年武昌起义,东院式义堂在汉口经营的淮盐产业,悉归当时湖北新军军政府支遣。 吴周氏掌管家业兴盛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她知人善任、驾驭有方。她身边围绕着几十个谋士、能人,其中尤以扬州总管罗天增、杨茂亭、王子绪、王幼农等人著称,他们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在吴家寡妇接管家务后,原有商号个个重新兴旺起来,除了照常营业的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的淮盐外,先后又在湖北、上海、四川、甘肃、陕西设总号分店。甘肃主要经营药材,湖北经营布匹。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南通北达,联成一气。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其经营范围之大,资本之雄厚,可见一斑。 吴式义堂凭借其庞大的资本和官商势力垄断居奇,聚集万贯家私,到其顶峰时期即18901900年,已达“日进斗金”的地步。安吴堡城内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布局,修有内城,独居她家一户,而有数十名家丁守护。内城中偏正两院,正院是门房七间五拱六椽,大厅前有六间带着走廊的三椽安间卧室,吴周氏居西,嗣子吴怀先居东;大厅后修了一所小巧玲珑、别具风格的花园,曲径同廊,西侧又修建了一座中西合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定朝鲜停战协议书模板
- 测绘业务分包协议书范本
- 燃气安全合同协议书模板
- 深圳农民房交易协议合同
- 活动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柴油沥青销售合同范本
- 村委秸秆清运协议书范本
- 稠州银行资金托管协议书
- 第三方委托装修协议合同
- 江苏商标申请代理协议书
- 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深圳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西药药剂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私企退休员工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期末考试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名校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计划 培训课件
- 污水处理厂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 2025年德阳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标准含答案及解析)
-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