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氨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2.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方法。 一氨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3.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气体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Cl=NH4Cl。4.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归纳总结1.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NH。(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4NO6H2O。2.氨水的性质(1)氨溶于水,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2ONH3H2O。(2)氨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3H2ONH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少量电离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答案B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少部分电离成NH和OH,因此氨水呈弱碱性。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也不显碱性。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除水外)D.1 molL1的氨水指在1 L溶液中含NH3、NH3H2O、NH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答案D解析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3H2O,所以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NH3H2O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中共含有六种粒子,分别是H2O、NH3、NH3H2O、NH、OH和少量的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二铵盐及氨气的制取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4HCO3、(NH4)2SO4、NH4NO3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是(1)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H2OCO2。(2)铵盐与碱反应NH4N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NH4NO3NH3NaNO3H2O。2.氨的实验室制法答案向下排空气法防止NH3与空气对流,提高NH3的纯度和收集速度,浸湿后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归纳总结1.铵盐的检验方法(有两种)(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2.实验室制取氨气(1)试剂的选择:考虑操作方便、安全,铵盐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为后者易潮解,成本高。(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来检验产生的氨气。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CaCl2(因为可生成CaCl28NH3)干燥氨气。(3)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在浓氨水中加入CaO,CaO与水反应使溶液中c(OH)增大,消耗了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使NH3H2O分解放出氨气,正确;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正确;是错误的,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答案C解析A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1.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NH3与H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答案C解析从图可知甲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小,乙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大,又由于浓H2SO4不能挥发出气体来,故C正确。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OHNH3H2OB.NaOH浓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C.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NHH2O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答案C解析NH4Cl和Ca(OH)2固体加热,不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存在离子浓度的变化,不属于离子反应,A项不正确;NaOH浓溶液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放出NH3,不能写成NH3H2O,B项不正确;氨水与酸或盐反应,实质是NH3H2O电离出的OH参与反应,NH3H2O为弱碱应写成分子形式,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的有()A.加热浓氨水B.加热NH4HCO3固体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加热NH4Cl晶体答案D解析A、B、C中均有NH3生成,D中NH4Cl分解生成的NH3和HCl气体在试管口又凝结为NH4Cl晶体。5.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A为正盐。(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变化的离子方程式:_。_。答案(1)(NH4)2CO3NH3BaCO3CO2(2)Ba2CO=BaCO3,NHOHNH3H2OBaCO32H=Ba2CO2H2O解析由溶液与NaOH溶液加热生成气体B,且气体B遇HCl冒白烟,可知B为NH3,A中含有NH,气体D为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CO2,逆推C为BaCO3,可知A中含有CO或HCO,但A为正盐,可知A为(NH4)2CO3。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填“甲”、“乙”或“丙”)。(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5)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_(填“能”或“不能”)。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3)乙(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5)丙不能解析(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答辩
- 2025年安徽怀远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所属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遵义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培训课件
- 驾驭汽车动力革新-探索燃油与新能源技术交融未来
- 年终绩效总结-年度绩效总结
- 律师:道德铸就精英-深掘律师职业道德与素养
- 2025年中国起重工程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音乐欣赏活动教案课件
- 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交易合同6篇
-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历史(贵州贵阳卷)(考试版A3)
- 2025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宿迁市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业绩分析报告实例》课件
- 2024电气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分享试题及答案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财务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县某中学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