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ppt_第1页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ppt_第2页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ppt_第3页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ppt_第4页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 林雅静 第一讲绪论一 体裁与体裁的各种形式 何谓 体裁 一般而言 体裁可以理解成是各种不同的音乐的分类 交响曲 幻想曲 歌剧等等是不同的音乐作品类别 1 在声乐类别中之可以再分出以下常见的体裁 大型体裁 歌剧 清唱剧 康塔塔 弥撒曲 安魂曲等 小型体裁 歌曲 包括民歌 宗教歌曲 讽刺歌曲 革命歌曲 艺术歌曲 流行歌曲等等 2 在器乐中可以划分出以下常见体裁 大型器乐 主要有交响曲 交响诗 交响序曲 交响组曲 交响音画等等 奏鸣曲 协奏曲 室内乐 小型的器乐体裁 赋格曲 变奏曲 回旋曲 夜曲 托卡塔 谐谑曲 即兴曲 狂想曲等等 二 音乐欣赏的相关知识 1 声乐的各个声部根据人的嗓音条件依据音域和音色可以分为女高音 女中音和女低音 以及男高音 男中音和男低音 上面这些声部可以独唱 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 组成重唱合唱的不同类型 如二重唱 三重唱 四重唱等等 重唱可以是一种音色的 如男声重唱 女声重唱 也可以是男女声混合重唱 合唱是由多个声部混合而成 合唱分为男声合唱 女声合唱 以及混声合唱 2 器乐的各个声部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弦乐组 木管乐器组 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组 弦乐组常常分成四个声部 由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组成 木管乐器组通常也是分为四个声部 由长笛 双簧管 单簧管和大管担任 每一件乐器各两支 即所谓的双管编制 铜管乐器组常用的乐器是小号 圆号和长号 打击乐 在管弦乐队中打击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是通过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来渲染气氛的 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打击乐类型很多 从制作材料上有金属的 木质的和革制的 从发音来看 有固定音高的与没有固定音高的 3 常见的各种曲式曲式即音乐作品的结构样式 音乐总是在特定的曲式中陈述的 常见的曲式有如下一些 乐段 这是完整音乐陈述的最小单位 相当于文字语言陈述中以句号作为一个完整单位一样 二部曲式 由两个乐段构成 形成AB结构 三部曲式 这是在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 它形成一种ABA的结构样式 变奏曲式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 但有持久生命力的音乐形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陈述一段主题 然后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各种各样的装饰性变化 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的基本结构为ABACADA 这种曲式的特点是 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A 被称为叠部 在叠部间不断出现对比性的插部 BCD等 与之对比 奏鸣曲式 这是最复杂的一种曲式 总的框架仍然是三部性 但由于其内部的复杂性 常常可以表现一些内涵比较深刻内容 三 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简况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西方音乐的历史与西方所有的文化历史一样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 古希腊罗马也可以认为是西方音乐的摇篮 但是古希腊罗马的音乐我们今天知之甚少 大概的情况是那个时代的音乐很简单 单声部 基本属于一种民间艺术 古希腊罗马音乐最发达的是它的音乐理论 它对历史后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论上 中世纪大约从公元5世纪 西方音乐进入中世纪时期 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4世纪 这是西方音乐历史中最长的时段 中世纪音乐主要是基督教宗教音乐 世俗的民间音乐不被重视 这个时期广泛传播的音乐是教堂礼拜歌唱的圣咏 赞美诗 中世纪后期 音乐有比较大的发展 12世纪左右 复调产生 记谱法和唱名法出现 音乐开始在教堂之外的世俗环境逐渐得到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15 16世纪这两百年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属于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主要是声乐复调 尤其是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 文艺复兴是一个声乐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纯净 朴实 对西方音乐的后来发展影响很大 巴罗克时期巴罗克时期大约是从1600到1750年 巴罗克 有雕琢 装饰的含义 从建筑和美术行业引申到音乐 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歌剧这样一种重要体裁的诞生 与歌剧一起出现的还有清唱剧 康塔塔等这些大型的声乐体裁 巴罗克时期的另一重要变化是器乐的崛起 这一时期器乐的重要体裁有协奏曲 奏鸣曲 组曲等 在巴罗克晚期产生了西方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批作曲家 如巴赫 亨德尔 维瓦尔迪等等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音乐进入一个成熟时期 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器乐的交响曲 奏鸣曲 室内乐等 著名的 维也纳古典乐派 是与古典时代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乐派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是古典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 浪漫主义音乐进入19世纪社会思潮开始变得主观 追求个性 音乐中往往回荡着一种夸张的激情 这就进入了音乐的浪漫主义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奉行音乐与音乐之外的事物发生关系 因此所谓的 标题音乐 风行一时 音乐与文学 戏剧 美术 甚至哲学 宗教发生关系 19世纪音乐还有一个特点 这就是西欧之外的所谓 民族乐派 兴起 俄罗斯 捷克 芬兰等地区音乐暂露头角 20世纪现代音乐20世纪音乐风向大转 出现反传统动向 现代音乐的重要流派有前期的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以及50年代以后的非常激进的先锋派音乐 总体上来看 西方现代音乐与传统的音乐观念有很大差别 在现代音乐中人们习惯的优美的旋律 协和的和声 稳定的节奏似乎都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先锋派音乐 以试验性 探索性为动力 音乐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四 欣赏音乐中应注意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 科普兰在谈到怎样欣赏音乐时提到三种聆听音乐的方式 或聆听音乐的三个阶段 即美感阶段 表达阶段和纯音乐阶段 所谓 美感阶段 就是仅仅凭借音乐本身的感染力 无意识地沉浸在 好听 的音乐中 科普兰认为仅仅这种纯感性的聆听虽然在音乐聆听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不是全部 所谓 表达阶段 也即寻求音乐表现内容的阶段 按照科普兰的这种意见 一个音乐欣赏者 特别是初学者 在聆听音乐中也不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尽量去理解音符之外的一些含义 但这种含义绝不是精确的 更不是唯一的 你这样理解并不一定别人也这样理解 第三种聆听方式是 纯音乐方式 所谓纯音乐的方式是一种更 内行 的聆听方式 即听者应该主动地去倾听构成音乐的材料和形式 聆听音乐的构成 注意旋律 节奏 和声和曲式 追踪作曲家的思路 思考与提问 1 什么叫体裁 西方音乐历史上有些什么重要的体裁 2 西方音乐历史上有哪一些重要的时期 大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第二讲艺术歌曲 一 歌曲是音乐中历史最久远 最便于流传 也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某些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歌曲的种类很多 有民歌 城市市民歌曲 以及比较高雅的艺术歌曲等等 艺术歌曲一般是指具有较高的艺术情趣 代表着较高的知识阶层审美要求的歌曲形式 从历史来看 艺术歌曲的出现与西方新兴阶层的崛起有密切关系 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这一群体的兴起 艺术歌曲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 成为中产阶级最为喜欢的艺术形式 德国和奥地利是最重要的艺术歌曲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今天所说的作为一种音乐体裁的艺术歌曲 首先是在这些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被称为lied的歌曲形式 Lied在德奥有着漫长发展历史 但浪漫主义以前德国歌曲的一般特征是 要么受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影响 要么是比较单纯朴实的通俗歌曲 它在歌剧和大型器乐体裁的双重遮蔽下 很难发放出真正耀眼的光芒 然而在19世纪lied第一次在历史上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音乐史记载中 它往往是一带而过 不被重视 但在19世纪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了 欣赏 舒伯特 魔王 魔王 是一首叙事歌曲 由歌德的叙事诗谱曲而成 歌曲叙述了一个事件 穿插了几个角色对话 旋律音调比较接近朗诵调风格 在配曲上采用所谓的 通谱体 方式 即音乐不出现有规律的反复 旋律结构相对比较自由 魔王 借用了德国民间传说中魔鬼抱走小孩的故事 叙述了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 一个父亲骑着一匹快马 抱着因病而奄奄一息的儿子求医不成 在穿越一片森林回家途中 魔鬼不断来引诱企图带走孩子 孩子的惊叫 父亲的安慰以及最终儿子死于父亲怀中的情景 在这一独唱歌曲中 一共设计了四个角色 旁白 父亲 儿子和魔王 歌曲中旁白一共出现了两次 安排在开始和结束 交代了事件的背景以及最后的结局 歌曲开始旁白唱到 在夜半风中 骑马飞奔 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 他把那孩子抱在怀里 紧紧地抱着 使他温暖 在歌曲结束时旁白唱到 父亲在发狂 他加鞭狂奔 把喘息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惊慌疲惫 回到家里 怀里的孩子已经死去 魔王以甜蜜和殷勤的歌唱不断诱惑小孩 他唱到 好孩子啊 跟我来吧 我和你一起快乐游玩 无数的鲜花开满了海滨 我的母亲还有金边衣裳 后来他又唱到 好孩子 你可愿意跟我去 我的女儿也在等待你 每天晚上她跟你一起游戏 她唱歌又跳舞来使你欢喜 歌曲中儿子的歌唱出现了三次恐惧的惊叫 父亲啊 父亲 你可看到 听到 儿子的歌唱由呼叫的朗诵音调构成 旋律非常简单 但却具有紧张的惊慌效果 歌曲中父亲的歌唱总是设计为较低的音区 父亲不断地安慰儿子 要他不要害怕 在欣赏这首歌曲时还应该注意 从歌曲一开始 作者就在钢琴伴奏描绘了奔马跑动的特殊的效果 右手与左手低音区快速的三连音效果贯穿了整个歌曲 它很好地起到了为表现内容服务的目的 欣赏 舒伯特 圣母颂 这是一曲优美的宗教歌曲 以甜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圣母的深情 这首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 与 魔王 的通谱体刚好相反 有三段歌词 并配以相同的曲调 歌曲开始有两小节的钢琴伴奏引子 分解和弦的音型提示了一种静谧和充满幻想的背景 歌词大意 呵 圣玛丽亚 温柔的母亲 请你听听一位少女的恳求 在这荒凉的岩石上 我的控诉飞向你的身边 我睡到明天早晨醒来 而人们仍然这样残忍 呵 圣母 要将女儿指引 呵 母亲 我是个可怜的人 呵 圣玛丽亚 欣赏 舒伯特声乐套曲 冬之旅 之 菩提树 与 春梦 冬之旅 是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米勒的诗歌创作的声乐套曲 声乐套曲即一组具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歌曲的连缀 歌曲数量的根据歌词 多少没有规定 这首套曲一共包含了 首歌曲 描写了一个孤独的失恋者冬日的四处流浪 表达了作曲家本人居所不定 漂泊四方的迷惘内心 菩提树 是这部声乐套曲的第五首 这是套曲中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 也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这首歌曲为三部性结构 歌曲的第一段以古井旁的一棵菩提树勾起流浪人无限伤感开始 在一段好似枯叶飘零 很有 漂流 意味的钢琴序奏之后 流浪人唱到 歌词唱到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双眼 好像听见树叶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 回到我这里 来寻找平安 凛冽的北风吹来 直扑我的脸 把头上的帽子吹落 我仍坚定向前 在处理上面歌词时 音乐显得不稳定 调性不断变动 在 小调 大调 小调之间不断交替 再现又回到 大调 再现段中歌词唱到 如今我远离家乡 转眼有许多年 但我仍然唱听见呼唤 到这里寻找平安 歌曲最后是在 寻找平安 的企盼中结束 春梦 是 冬之旅 第十一首 这一首歌曲的结构比较独特 描写了流浪艺人三种截然不同的内心活动 从梦境到现实 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的追求 全曲有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较大的对比 第一部分表达了梦中的情景 非常抒情 A大调 活跃的8 6拍子 使人感受到阳光明媚 心中充满喜悦 歌词唱到 我梦见遍地是鲜花 正像那五月的光景 我梦见那如茵的草地 小鸟发出欢乐的歌唱 然而画面突然发生了剧变 仿佛中梦中惊醒 刚刚的欢乐一下戏剧性的变成恐惧和失望 歌词唱到 但雄鸡已在报晓 我睁开我的眼睛 四周是黑暗寒冷 只听到乌鸦的叫声 在唱这一段时速度加快 旋律变成了朗诵调风格 伴奏音型也发生的变化 调性从明朗的大调转到小调 并出现了一些不谐和的和声 这种情绪马上又转入第三段 歌词唱到 是谁在玻璃窗上画满了这些枝和叶 你会笑我还在梦中 在严寒的冬天 我却作着春天的梦 欣赏 门德尔松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 这首歌曲的结构非常简单 一共分成三段 与歌词的结构一致 每一段旋律重复 属于分节歌形式 采用6 8拍子 具有荡漾飘逸的节奏感 旋律一开始以及随后的的大跳加强了荡漾的韵味 此外钢琴伴奏中快速的琶音更是为歌曲飞翔的效果增色不少 欣赏 布拉姆斯 沙老头 徒劳的小夜曲 沙老头 是一首儿歌 选自他的 民间儿歌歌唱集 在西方童话中 沙老头是白发小老头的睡魔 他把沙土撒进小孩的眼睛里 催他入睡 因此这首歌其实也是一首摇篮曲 歌曲一共四段 分节歌形式 旋律结构很规整 歌词大意 小花朵已经睡觉啦 在月光下酣睡 看他们低着头 睡的安静香甜 花枝在轻摇低唱 催它们入梦乡 睡吧 快快睡吧 我的小宝贝 徒劳的小夜曲 属于布拉姆斯歌曲中朴素和具有民歌风格的代表作 这首歌曲的原歌词来自德国下莱茵地区的民歌 作者对原歌词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在创造 歌词一共有四段 幽默而生动 表达了乡村少男少女在恋爱对歌的情景 歌词唱到 男 晚上好 亲爱的 晚上好 我的心肝 我来向你求爱 请把门打开 女 我的大门关的紧紧 我不会让你走进 我听妈妈说 要是让你随心所欲 我会后悔这一天 思考与提问 1 德奥艺术歌曲产生在什么时期 有什么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第三讲艺术歌曲 二 除了德奥 艺术歌曲在19世纪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很盛行 也产生了不少佳作 重要的作曲家有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福列 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 柴可夫斯基 莫索尔斯基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 欣赏 柏辽兹声乐套曲 夏夜 第一曲 田园歌 这里描写一对情人漫步乡间的情景 歌词大意 当新季节到来时 当寒冷已经消失时 我的美人 让我们一起去树林采摘铃兰 这首歌曲在整个套曲中是最为朴实 具有民歌风的一首 它活跃但轻柔 充满了朝气 这首歌曲在谱曲上把整个歌词分为三个部分 每一部分配以相同的曲调 形成一种单纯的分节歌样式 歌曲以明亮的F大调为基调 中间插入对比性的a小调与关系很远的色彩性降G大调 显得色彩缤纷 第六曲 无名岛 夏夜 的第二到第五首都是比较动情或伤感的 慢歌 表达了作者爱情经历的各个不同阶段 终于 在经历了前面四首慢歌之后 在套曲的最后 情绪又回归活跃 在第六首中歌曲回到小快板 六拍子 好像前面的阴霾扫尽 生活又充满希望和光明 歌词大意 告诉我 年轻的美人儿 你希望到哪里去 帆已扬 鼓风起 象牙做的桨 纯金做的舵 信号旗波动闪光 一个橘子作为压舱物 天使的翅膀是船帆 六翼天使来做水手 欣赏 福列 梦后 奈尔 月光 梦后 是一首优美的爱情歌曲 表达主人公在梦中对爱情的渴求 在平静的钢琴伴奏下 人声唱出了下面的主题 歌曲分为两段 为分节歌形式 但第二段有比较大的扩展 歌词大意 在睡梦中我是多么幸运 我梦见你美丽迷人的容貌 温柔的眼睛和你动听的声音 你的光辉好像黎明前灿烂的曙光 奈尔 是福列的另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歌曲 歌词作者勒孔特 德 里勒 歌曲情绪非常明朗 快速的钢琴伴奏音型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激情 这首歌曲为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重复了一次 中段在调性和和声上都不稳定和具有较多的变化 歌词大意 鲜红的玫瑰花开放在阳光下 啊 明朗的六月使人陶醉 你向我举起那金色的酒杯 我的心就像那夏天的玫瑰 月光 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歌曲 歌曲开始有一段较完整的钢琴独奏 这一段钢琴令人想到印象派音乐那种充满东方风情的淡雅情调 这首歌曲人声和钢琴互相穿插 好像两种场景和人物的对话 意味深长 使人对这首歌曲充满遐想 歌词大意 你的心灵像一幅美丽的画 画中有一群带着假面具的男女 在琴声中歌唱 那假面具下隐约显出少许忧伤 在月光下 他们低声歌唱 唱着胜利的爱情和美好的时光 他们不相信幸福能够长久 月光下歌唱交织多么悠扬 欣赏 马斯奈 悲歌 这首歌曲旋律的特点是大的跳进 与半音下行级进 二者有机结合很好地刻画了伤感的情绪 全曲很短小 但组织非常精炼 三部曲式 一气呵成 歌词 啊 春天早已消逝 明媚的春光早已一去不复返 再不见蔚蓝的晴空 再听不见小鸟的歌唱 我们再不能快乐 啊 我的爱人离开我远去 啊 即使春天再来也是枉然 我不再于它同归 往日欢乐美好春光不复回 在我心中都已经幽暗冰凉 都已经凋谢永远消沉 欣赏 比才 打开你的心 西班牙小夜曲 歌唱是舒展和辽阔的 这个主题重复了一次 进入对比段落 以上两个部分后来又反复了一次 歌曲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歌词大意 那菊花已经合上她的花瓣 白昼已经闭上它的眼睛 黑夜来临 美丽的姑娘你是否信守诺言 那菊花已经合上她的花瓣 打开你的心 接受我的爱情 欣赏 穆索尔斯基 跳蚤之歌 在以后歌唱进行中 这三种材料作为背景始终伴随着歌声 起到了很好的烘托这首讽刺歌曲的作用 这首歌曲的另一个特点是衬词的使用 歌中多次用到 哈哈哈 的衬词 非常生动 有力的刻画了歌曲中人物的形象 这首歌曲也是属于叙事歌曲 结构比较自由 但在调性和声的设计上非常具有独创性 歌词 这是一首著名讽刺歌曲从前有一个国王 他养了一个跳蚤 跳蚤 跳蚤王召来一个裁缝 你听我说 奴才 给我的这位朋友缝一件大龙袍 跳蚤穿上了龙袍 浑身金光闪耀 宫廷内外上下钻 简直是得意忘形 国王封它当宰相 还给他挂勋章 跳蚤的亲友来到 个个都沾光 那皇后 宫妃 还有文武官员 被咬得浑身发痒 人人都受不了 但是没人敢碰它 更不敢动手打 要是它敢咬我 一下子捏死它 哈哈哈 思考与提问 1 法国艺术歌曲有些什么代表人物 2 跳蚤之歌 是谁创作的 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歌曲 第四讲弥撒曲 安魂曲 一 弥撒曲 missa 弥撒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礼拜仪式 因仪式结束时的一句话 礼毕 请散去 Itemissaest 而得名 弥撒曲由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 慈悲经 荣耀经 信经 圣哉经 羔羊经构成 最早的弥撒曲产生在14世纪法国作曲家马肖笔下 他的 圣母弥撒曲 是最早的弥撒曲之一 弥撒曲在16世纪达到它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约斯坎 G P 帕勒斯特里纳等是写作弥撒曲的代表性作曲家 在此之后 巴罗克和古典主义作曲家巴赫 莫扎特 海顿 贝多芬 19世纪作曲家柏辽兹 李斯特 古诺 布鲁克纳 以及20世纪的一些现代作曲家都为这一体裁贡献了许多杰作 欣赏 帕勒斯特里纳 马尔切卢斯教皇弥撒 帕勒斯特里纳 1525 1594 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曲家 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自幼在教堂唱诗班当歌童 26岁担任唱诗班指挥 一生忠实地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 共写有100首左右的弥撒曲和约250首经文歌 马尔切卢斯教皇弥撒 使用6声部的复调织体 每一个声部音域都不宽 旋律运动比较平稳 一般不使用变化音 并采用无伴奏的歌唱形式 以上写作特点造就这一首作品朴素 宁静 单纯和透明的音乐风格 在 羔羊经 这一段 一开始可以听到这样一个主题 欣赏 贝多芬 庄严弥撒 这首作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贝多芬的挚友鲁道夫大公升任奥罗莫乌茨城大主教 作为祝贺 贝多芬决定在1820年3月20日大公的就职典礼上献上这首乐曲 比较帕勒斯特里纳的 马尔切卢斯教皇弥撒 贝多芬的这首弥撒是200多年以后的作品 它以庄严辉煌的气势 表现出贝多芬时代音乐的一些风格特征 庄严弥撒 也是五个部分 每个乐章交替自由使用各种形式的独唱和合唱 选听第一乐章 慈悲经 与该乐章经文的原有三句歌词相对应 这一段分为三个部分 开始是一个庄严的和弦 使人立刻感受到贝多芬贯有的严肃风格 在不长的器乐前奏之后 声乐进入 三呼 主啊 合唱与男高音 女高音 女低音交替呼应 合唱庄严宏亮 而独唱则深情地回应 第二部分 在乐队和合唱的背景下 四位独唱者以双赋格形式轮唱 基督 垂怜我等 第三部分 再现 又回到第一部分 最后在弱声中结束了这一乐章 二 安魂曲 Requiem 有时也翻译成 追思曲 在罗马天主教礼仪中 还有一种悼念亡灵的弥撒仪式叫安魂弥撒 安魂弥撒与一般弥撒大体结构相似 不同的是安魂弥撒不用荣耀经和信经 安魂曲的结构布局通常比较自由一些 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来设计 写作安魂弥撒曲的作家很多 但也许是由于这种乐曲的性质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情因素 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对它有特殊兴趣 安魂曲名作大多是产生在这一时期 欣赏 威尔第 安魂曲 1873年意大利诗人和小说家孟佐尼 1785 1873 逝世 威尔第在1874年为孟佐尼去世一周年祭日献上了这部著名的 安魂曲 以表示自己的悼念之情 众所周知 威尔第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歌剧作曲大师 他一生作有歌剧29部 其中的许多 如 弄臣 茶花女 阿依达 奥赛罗 等都是风靡世界 经久不衰的经典名作 但是威尔第不仅仅是一个歌剧作曲家 也热衷于宗教合唱音乐体裁的写作 特别在他的后期 创作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这类音乐 安魂曲 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这部 安魂曲 一共有七个乐章 选曲欣赏 第二乐章第一曲 最后的审判日 这一段落的音乐虽然不长 但在整个 安魂曲 中非常显眼 这主要是由于它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 以及全曲中在不同的部位三次出现 在 安魂曲 这种体裁的音乐中 出现如此强烈 如此具有戏剧性对比效果的段落不多 它使人仿佛忘记这是一首悼念曲 而是在战斗 冲锋和呐喊 第二乐章第九曲 那时哭泣的一天 这是第二乐章的最后一段 广板 降b小调 由四个独唱者和合唱队演唱 是一曲非常抒情的悲歌 威尔第在乐谱上标出 conmoltoespressione 非常有表情的 全曲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展开主题的结构很有特点 四小节很规整的对比乐句后 出现了发展性推进 三次摸进跳跃把这段旋律推向高潮后结束 歌词大意 那将是哭泣的一天 被谴责的人将从灰烬中再生并接受审判 那么 宽恕他 啊 上帝 第三乐章 耶稣经 第二曲 这是一段非常优美和引人入胜的段落 由乐队与男女声四重唱完成 开始由大提琴上奏出一段很抒情的旋律 这个主题在这一乐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旋律之后 声乐的各个声部继续这一主题 在中段由男高音唱出了第二主题 这个主题构成了这一乐章中最为醒目的乐思 它在后面的发展中以各种变化形式出现 在乐曲最后第一主题再现 最后乐队安静地在这一主题中结束了整个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 圣哉经 这是一段赞颂性段落 主题旋律具有激昂向上的欢乐气概 歌词的情绪决定了音乐欢快的性格 圣哉 圣哉 圣哉 万众之主 天地间到处是你的光荣 和撒那 赞美上帝之词 的声音最高 以上帝名义到来的得以进天堂 威尔第在这一段落中以双重合唱队 并使用了赋格手法 欣赏 福雷 安魂曲 在西方音乐的 安魂曲 体裁中 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 福雷 1845 1924 的同类作品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 他的音乐以抒情性的中小性作品见长 主要写作歌曲 钢琴曲 室内乐 具有法国音乐典雅 细腻的特征 同以往的一些著名 安魂曲 相比 福雷的这部作品显得很特别 如果说莫扎特的 安魂曲 以庄重和气魄雄浑见长 柏辽兹和威尔第的 安魂曲 以充满戏剧性和丰富多变见长 福雷的 安魂曲 则以优美抒情 淡雅飘逸见长 福雷的作品几乎没有其他作品所有的那种厚重的合唱 强烈的音响 它的最好的片段都是比较清谈的抒情性的歌唱 福雷的这首作品也有七个乐章 但相比之下 却非常简洁 只有柏辽兹的 安魂曲 长度的一小半 在所有著名 安魂曲 中它可能是最短的 选曲欣赏 第三乐章 圣哉经这是一个歌颂性片段 一般处理成雄壮高昂的颂歌 但福雷的构思却别具一格 轻柔的竖琴背景下 三呼圣哉 由恬静的女声合唱唱出 男声作为衬托 并辅以飘逸的小提琴穿插 形成一幅非常优美的音响画面 第四乐章 主耶稣这是一曲极为美好独唱 管风琴背景 童声般的女声轻轻唱出这样的曲调 主题是五声性的 显得非常清新和淳朴 朦胧的女高音好似表达了一个洁净的稚童仰望苍穹 与慈爱的上帝亲切对语 喃喃倾述 第五乐章 羔羊经音乐突然变得明亮 流畅的弦乐似甘泉涌入 飘然而至 令人无比陶醉 思考与提问 1 弥撒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作品 庄严弥撒 是谁创作的 2 什么叫安魂曲 列举几个重要的安魂曲的例子 第五讲清唱剧 清唱剧 oratorio 是包含了 剧 的大型声乐体裁 由独唱 合唱和乐队共同完成 与歌剧不同的是它没有舞台布景 也没有服装和表演动作 早期的清唱剧主要是讲述圣经中各种圣灵的经历和事迹 或关于神的种种故事 清唱剧的内容虽然是宗教题材 但其中却夹带着一些新思想 如果说歌剧是一种受人文主义影响产生出来的世俗音乐体裁 清唱剧则可以认为是在同一大的思潮背景下 在宗教音乐内部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清唱剧虽然产生在意大利 但在18世纪以后德国人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却最为耀眼 最为重要的是当时身居英国的亨德尔对清唱剧的贡献 亨德尔写了19部清唱剧 著名的有 弥赛亚 以色列人在埃及 参孙 清唱剧在他手中发展到高峰 巴洛克时期之后 清唱剧一直受到历代作曲家的重视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体裁 古典时期海顿写有 创世纪 四季 浪漫时期门德尔松写有 以利亚 圣保罗 柏辽兹写有 基督的童年 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的 俄狄普斯王 奥涅格的 火刑堆上的贞德 等都是清唱剧的名作 欣赏 亨德尔 弥赛亚 弥赛亚 是亨德尔的一部清唱剧杰作 它产生于18世纪上半叶 此时风行一时的意大利歌剧正在走下坡 特别在英国这样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社会 人们的审美情趣正在发生变化 亨德尔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放弃了他曾经很热衷的意大利歌剧 转而表现更能体现新生的资产阶级的 比较严肃深刻 充满进取和集体精神的宗教合唱作品 清唱剧 弥赛亚 在古老的犹太教中原意为 受膏者 也即解救众生的救世主 整个作品围绕着歌颂耶稣的诞生 受难和升天 选曲欣赏 序曲 全曲开始于一段法国式序曲 庄重 徐缓的慢板以后 中段出现生动和充满活力的对比性赋格快板 再现大大压缩 很快进入下一段 第2曲 这是一段抒情男高音独唱 安慰我的子民 旋律宽广而流畅 在器乐的序曲之后 这段优美的人声好象天界飘下的召唤 使人肃然起敬 第12曲 合唱 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 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唱段 主题节奏富于弹性 充满喜悦和自豪 女声和男声合唱分成两个组 彼此模仿 华丽的花唱拖腔象潺潺溪流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整个合唱都洋溢着非常喜悦欢乐的气氛 歌词唱到 一个婴孩为我们而诞生 我们迎接神的儿子 重任将落在他肩 他的名字被称为 神圣 智慧 他是全能的主 永在的父 和平的君 第44曲 哈里路亚合唱 这是 弥赛亚 中流传最广的一段合唱 在全曲中它是第二大部分的最后一曲 哈里路亚 是一句古老犹太语 意为 主啊 赞美你 这段合唱的主题是短小动机式的 节奏非常紧凑 干脆和有力 它既是一段颂歌 也是一段激励人们向前的凯旋曲 全曲情绪激昂 在鼓角齐鸣的烘托下 显示了新兴中产阶级充满朝气 无往而不胜的豪情 1743年5月23日 英王乔治二世出席考文特花园的伦敦皇家剧院的 弥赛亚 演出 当听到这一段合唱时 为音乐的激情所感染 起立肃穆聆听 从此这成为 弥赛亚 演出的一个惯例 在听到这一片段时 听众自发起立 一起高唱 非常壮观 第45曲 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 歌词大意是 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 他屹立在今天的世界 他的身体被毁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见上帝 这是 弥赛亚 中一段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 是全曲第三大部分的第一曲 海顿 创世纪 清唱剧 创世纪 于1797年由德国作曲家约瑟夫 海顿创作 这部作品以 圣经 创世纪 和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 失乐园 为基础 德文脚本是由奥地利作家 翻译家和作曲家冯 斯威腾男爵提供 男爵是在听过海顿的清唱剧 临终七言 以后 为其感动 因此请海顿为他写这部新的清唱剧 创世纪 根据圣经中上帝用六天创造天地万物 第七日休息的叙述 用音乐表现了这一过程 全曲规模宏大 一共有34曲 对应于六天创世而分为六段 但整体上全曲又由三大部分构成 全曲交织着宣叙调 咏叹调 各种重唱 合唱以及交响乐队 表现出创世纪的丰富场景和壮丽画面 选段欣赏 第4曲 神奇的工作 创世第二天 天使加贝利独唱 合唱呼应 喜悦而充满朝气 歌词大意 神奇的工作使众神惊讶 天空中回响着对上帝和第二日创世的颂扬 第13曲 众神赞颂上帝的荣耀 创世第四天 由众天使加贝利 尤利尔 拉斐尔三重唱与合唱 整体结构分为合唱与三重唱交替出现的五个段落 合唱的歌词大意是 众神赞颂上帝的荣耀 他的不可思议的业绩展列苍穹 第19曲 威武的主 这一曲歌词很简单 大意是 威武的主 他力量巨大无边 他的荣耀持续永远 全曲突出这一威武雄壮的主题 这一主题反复了四次 每一次都使用女高音和女声合唱 由男声模仿和应 整个乐曲荡气回肠 令人非常振奋 第24曲 这是一首充满喜悦的独唱 很象一首具有民歌风的 非常朴实的艺术歌曲 全曲分为两段 第一段描述了神造出男人这样一位充满勇气 力量 智慧的大自然的君王的情形 第二段重复了前一段的基本主题 但在歌词上着重描述了神造出的美丽 温柔和纯洁的女人的形象 第30曲 亚当 夏娃二重唱与合唱 在温柔的三连音背景下 由一段优美的双簧管独奏导入了男女声二重唱 女高音的歌唱极为抒情 使人难以忘怀 第34曲 终曲 放声歌唱主 这是一段无比壮丽的合唱 建立在明亮的降B大调上 合唱的歌词大意是 放声歌唱主 把他的美名传扬 赞颂他的伟力与荣耀 让他的美名在太空回响 荣耀主 永远永远 阿门 乐曲的中段使用了模仿复调 最后全曲以激越的情绪 在高唱 阿门 赞颂上帝创世中结束 思考与提问 1 什么叫清唱剧 产生于什么时候 说出几个重要的清唱剧作曲家 第七讲交响曲 一 交响曲是在18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时期确立起来的一种大型器乐体裁 通常为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 一般认为 交响曲的直接前身是意大利歌剧序曲 sinfonia 大约在1700前后意大利歌剧序曲采用快 慢 快的三段结构 首先是快板 然后是短小的抒情行板 最后是舞曲性质的第三部分 这种结构对于古典交响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公认 德国作曲家海顿是交响曲的创始人 他享有 交响曲之父 的荣誉 海顿创作了100首左右的交响曲 特别是他后期成熟的交响曲 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标准范式 古典交响曲的典型范式是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 第一乐章一般是一个快板乐章 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一般是一个慢板 与充满生气的快板第一乐章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乐章在往往是一段典雅的小步舞曲 中间插入对比的三声中部 形成三段式结构 第四乐章往往是一个舞曲性格的急板 非常热烈和活跃 欣赏 海顿 第八十五交响曲 皇后 第一乐章 引子与活跃的快板 同海顿的许多交响曲一样 这首交响曲也使用了一个慢板引子 引子很简短 但一开始的气氛很庄重威严 快速的音阶经过句为后面的音乐发展留下伏笔 乐曲很快进入快板 在低音弦乐器有力而富有弹性的节奏背景下 小提琴奏出悠长的主部主题 在以后的发展中 由前面材料组成的连接部取得了具有对比主题的意义 这种对比由一次向f小调的转调而更加强化 基于这种情况第一乐章没有再出现对比的副部主题 而是把主部主题移到属调上作为副部 这种单主题奏鸣曲式的情形在海顿的作品中是很常见的 第二乐章是一个变奏曲式 可能是为了满足法国公众的口味 主题采用了一首法国民歌 美丽而年轻的莉赛特 这是一个端庄和具有舞蹈性格的民歌 三部性结构 一共出现了四次变奏 第二次变奏在同主音小调上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 这是一首具有奥地利民间舞曲风格的乐曲 第四乐章 欢快的急板 在这一乐章中海顿使用了他发明的一种新的曲式 即回旋曲与奏鸣曲式结合的 回旋奏鸣曲式 在这一乐章中 一个主题不断回旋往复出现 欣赏 贝多芬 田园交响曲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快板 奏鸣曲式 原有的标题是 到达乡村时的喜悦心情 开始的主题建立在明朗的F大调上 歌唱并充满活力 一反过去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严肃深沉的气质 其中第二小节 五音动机 的节奏和音型在以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副部主题是一个抒情歌唱主题 建立在C大调上 与主部主题活泼跳跃形成鲜明对比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喜悦的心境 展开部仍然使用主部主题 但已有缩减 从F大调开始 但很快转向其他调性 五音动机 在展开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乎一直贯穿 但并没有出现通常的戏剧性场面 而是轻松热烈的舞蹈场景 第二乐章 溪畔景色 这个乐章有三个基本要素 小溪的潺潺流水 舒展的歌唱旋律 木管偶尔点缀的鸟鸣 以上三个要素合成在一起 一幅情趣盎然的溪畔景色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 四 五乐章总谱上注明的标题分别是 农民快活的聚会 雷电 暴风雨 牧歌 暴风雨过后的欢乐 感激的心情 在交响曲中它们是不中断地连续演奏 表现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个连贯的事件 第三乐章是一曲快乐的乡村舞曲 随着舞蹈热烈气氛的进展 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 一时间阴云密布雷电交加 这是全曲中唯一一段音响比较强烈的段落 很快天气转晴 交响曲进入第五乐章 气氛立刻松弛 又恢复了欢乐和祥的乡间生活气氛 欣赏 舒伯特 未完成交响曲 舒伯特的 未完成交响曲 只有两个乐章 第三乐章写了 小节 留下一百多小节的钢琴谱 所以成为 未完成 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的创作年代大约为 年 何时中断不详 这部作品为什么未完成 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各种说法 但丝毫不影响它永恒的审美价值 交响曲第一乐章仍然使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式 但在开始在低音弦乐器有八小节的慢速引子 这段旋律给交响曲蒙上一层阴暗的色调 有人形容这是 在黑夜 大地深处冒发出来的声音 像是庄严的述说 音乐气氛凝固而严峻 仿佛有不可预知的重大事件将发生 引子之后 在弦乐的窃窃私语的背景下 木管唱出了抒情的主部主题 这是一段安静的 带有几分忧郁歌唱性主题 与阴暗而低沉的引子形成鲜明对比 主部主题之后 经过短暂徘徊 进入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的性格与主部主题很接近 不过移到了大调 由大提琴演奏 音乐显得比以前明亮和温暖了许多 第一乐章临近结束 引子主题又一次出现 大地深处再一次冒发出叙述者的声音 随着这个声音在缠绵的徘徊中渐渐远逝 在几个有力的和弦中音乐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个非常优美的慢板乐章 全曲结构为省去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小提琴上演奏的主部主题温柔并富于幻想 尤其是与其他弦乐声部的配合其效果令人心旷神怡 思考与提问 1 什么叫交响曲 交响曲与交响乐有什么区分 2 古典交响曲的奠基人是谁 古典交响曲有几个乐章 各自有什么一般特点 第八讲交响曲 二 门德尔松 意大利交响曲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式 音乐一开始就荡漾着的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情绪 仿佛使人即刻被意大利阳光明媚的自然景象所感染 充分表达出年轻的音乐家来到南方的美丽国度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 第一主题之后 出现对比的第二主题 轻轻摇曳的音型 由两支单簧管以平行三度吹出 好象更进一步展现出意大利美景的另一画面 由于音乐的总的基调是写景的 展开部并不强烈 音乐一直保持着它给人留下的美好的印象 第二乐章是一段慢板 但与第一乐章明亮的色调上形成鲜明对照 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拨奏的背景下 木管低沉的歌唱 据说这是那不勒斯街上缓慢的宗教游行队伍给门德尔松留下的印象 第三乐章仍然使用了传统的小步舞曲 这段优雅的乐曲使人想到古典主义交响曲的风范 最后一个乐章中门德尔松使用了意大利古老舞曲萨塔列罗风格的音调 表现作者对喧闹的罗马狂欢节的感受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果然很不一般 这是一部非常富于幻想的自传性器乐作品 作者原名 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 五乐章的幻想大交响曲 后来最后定稿出版时颠倒了这个名字 幻想交响曲 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 在1830年这一作品首演时 柏辽兹为了让听众能更好地领悟他的标题性意图 特别在节目单上写下了这部作品产生的由来以及为每个乐章加写小标题 以传达所要表达内容的梗概 一个敏感 具有病态神经质和炽热想象力的年轻音乐家在失恋的绝望中 吞服鸦片企图自杀 但鸦片剂量太小 没有被毒死 在昏睡中头脑中出现一些奇异的幻象 这些幻象转变成乐思 形成一幅幅音乐形象 第一乐章 冥想与热情 根据柏辽兹这个乐章表达的是 他回忆起遇见他所爱的人之前那困倦的灵魂和难以表达的渴望 她以强烈的爱情给予他以宗教般的慰籍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长大的缓慢引子 演奏时间几乎占了全曲的三分之一 引子的基本主题若有所思 象是喃喃自述 之后 在C大调上引出了快板的呈示部主题 这就是著名的贯穿整个交响曲的象征恋人的主题 在这一乐章临近结束 固定乐思又回到开始的缠绵的恋人形象 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突出了梦幻般的景象 整个乐章最后在安静的沉思中结束 第二乐章 舞会 表现的是在一个华丽的舞会上 与雍容华贵的恋人不期而遇又一次相会的激动心情 这是一段甜蜜而温柔圆舞曲 伴随着音乐 使人踏进轻盈的舞步 第三乐章 田园景色 与第二乐章相比音乐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灯火辉煌的舞会转移到宁静的乡村 临近结束 空旷的乡野回响着孤寂的笛声 远处雷声隆隆 好象预示一种不祥之兆的来临 第四乐章 赴刑进行曲 根据柏辽兹提供的线索 这是 在梦幻中杀死了自己的恋人 被押解刑场 执行死刑 这一乐章中出现了两个主题 一个是下行的有力旋律 象是一个赋格主题 与之相对比的是一个上行的 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 容易使人联想到贝多芬 这是一个一往无前的 战斗性音调 一番强烈的行进之后 在临近结束 乐队突然安静下来 恋人形象的固定主题再次出现 仿佛是临终前的最后诀别 第五乐章 妖魔夜宴 这是一个极富于幻想的场景 描写各路巫师 精怪和幽灵来参加死者的葬礼 死亡的钟声敲响了 大号吹出象征死神的歌调 愤怒的日子 这是安魂弥撒中的 末日经 整个交响曲最后在丧钟长鸣 末日经高奏的群魔乱舞的狂欢中结束 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交响曲 e小调 第九交响曲 的副标题 自新大陆 表达的是一个在遥远异国他乡的游子 对自己祖国的思念之情 第九交响曲 一共为四个乐章 虽然没有明确标题 但也有标题含义 因此尽管四个乐章各自独立 但无论在素材使用上 还是音乐在内在表达意念上都有内在联系 第一乐章 慢板 稍快的快板 这是一个充满火热斗争场面的乐章 开始有一个慢速度的引子 引子引出了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这是一个号召性的战斗主题 由长笛独奏的优美的副部主题 采用了黑人歌曲 轻快的马车从天上下来 这首旋律与主部主题有内在联系 开始两小节与主部主题节奏相同 也是号角式的 但具有抒情的歌唱性格 第二乐章是一个极为优美慢板乐章 由英国管吹出了广为流传的歌唱主题 据说这是作者在读了19世纪美国诗人费朗罗的叙事诗 海华沙之歌 之后所产生的想象和感受 这首旋律由五声化音阶构成 非常朴实 具有民歌风格 中段突然闯入一个陌生的新主题 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 节奏略加快 显的有些哀怨和不安宁 第三乐章是一个快板的谐谑曲乐章 回旋曲结构 仿佛是对乡村生活的不同场景的描写 此乐章以一个轻快活跃的谐谑风格主题为核心 这种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又再次被第一乐章的斗争主题打断 轻快活跃的谐谑主题与强暴的斗争主题交织在一起 表现了生活的严峻和不协调 这引出了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 奏鸣曲式快板乐章 这一乐章又重新强调了斗争的主题 乐章一开始在铜管乐上就奏出了果敢 庄严的召唤战斗的主部主题 紧跟着的是连接部 这是一段群情激奋的音乐 好象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起来斗争的场面 展开部把前面各个乐章出现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呈现 首先是第四乐章主部主题 其次是第二乐章的歌唱主题 还有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这些主题常常以变形样式 通过各种手段交织在一起 再现部临近结束时全曲达到发展的高潮 音乐最后在热烈的斗争气氛中结束 思考与提问 1 标题交响曲产生在什么时候 代表人物是谁 代表作品是什么 2 19世纪有些什么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 至少举四个 第三十一讲美国爵士乐 摇滚乐 爵士乐的起源比较复杂 一般认为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美国黑人音乐中产生出来 17 18世纪 非洲黑人大量被贩运到北美洲 在黑人被带到美洲的同时 他们的很有特点的黑人音乐也传播到了北美 这些黑人音乐在美洲流传的过程中 逐渐也融合了一些欧洲白人的传统音乐文化 因此产生出了一些北美黑人独有的音乐形式 如布鲁斯 拉格泰姆 灵歌等等 这些初始的美洲黑人音乐成为后来爵士音乐的源头 爵士乐的发源地是美国的新奥尔良 这是一个临靠密西西比河的港口城市 最早由法国人占领 大约在19世纪初被美国人买下 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南方的一座繁荣都市和重要商埠 爵士音乐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 但最早以音乐演出会形式出现的爵士乐 却是一些新奥尔良的白人乐队演出的乐曲 虽然他们深受黑人音乐的影响 1917年一个来自新奥尔良的被称为 南方爵士乐队 在纽约莱森韦伯咖啡馆进行了首场演出 并灌制了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乐唱片 这是爵士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1915 1920年 在爵士乐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 它从根本上影响了爵士乐未来的发展 由于南方的经济危机 以及南方种族歧视严峻形势 一大批黑人开始向北方迁徙 迁徙的队伍中包括许多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家 他们来到北方城市 被爵士乐也带到了北方 在北方的黑人居住区的夜总会 酒馆中爵士乐快速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由于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 黑人的音乐总体上还是局限在黑人的文化圈 黑人音乐家无论有多么高的才华 很难有发展的机会 20世纪30 40年代的这种局面严重的影响了爵士乐的发展 30年代爵士乐也被称为 摇摆乐 摇摆乐队队员一般都具有非常高超的演奏技术和强烈的个性 即兴的演奏在其音乐中具有重要作用 40年代 比波普爵士乐崛起 这种爵士乐的特点是旋律大跳 节奏多变 一般7人乐队 比波普爵士乐也被称为现代爵士乐 50年代以后 爵士乐逐渐势弱 一种新兴的流行音乐 摇滚乐崛起 摇滚乐与爵士乐有很多相同之处 它也利用了黑人布鲁斯音乐的特点 不过它主要从 节奏布鲁斯 发展而来 即吸取了爵士乐的舞蹈节奏因素 强调持续不断的二拍子的节奏型 二战结束以后 尽管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 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仍然实行 但音乐之声是封锁不住的 一些黑人的天才音乐家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白人 黑人音乐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