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_理论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等全部习题解答.pdf_第1页
四川大学_理论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等全部习题解答.pdf_第2页
四川大学_理论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等全部习题解答.pdf_第3页
四川大学_理论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等全部习题解答.pdf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四川大学_理论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等全部习题解答.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第 1 周习题为 1 2 1 9 1 10 1 12 为选作 rFrF 21 或者由rFrF 21 不能断定 21 FF 1 1 举例说明由 0 21 rFrF 21 FF解 若与都与 1 F 2 Fr垂直 则 但显然不能断定 若与都与 1 F 2 Fr平行 则0 21 rFrF 也不能断定 21 FF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2 给定力 32 3kjiF 6 4 3 其作用点的坐标为 已知轴上的 单位矢量 OE 3 3 kjie 试求力F在OE轴上的投影以及对OE轴之矩 解 力F在OE轴上的投影 4321 3 3 32 3 kjikjieF OE F 力F对坐标原点O之矩 1015 3 33323 643 kj kji Fm O 根据力系关系定理 力F对OE轴之矩 51015 3 3 1015 3 kjikjeFmF OOE 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3 长方体的长 宽和高分别为cm8 a cm4 b cm3 h 力和分别作 用于棱角 1 F 2 F A和B 方向如图示 且N10 1 F N5 2 F 试求在图示各坐标轴 上的投影和对各坐标轴之矩 1 F 2 F 解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 F 8 48NN 89 80 1 222 1 F hba a F x N24 4N 89 40 1 222 1 F hba b F y N18 3N 89 30 1 222 1 F hba h F z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 F 0 2 x F N4 2 22 2 F hb b F y N3 2 22 2 F hb h F z 2 F 3 0 8 0 ha 2 F力作用线上的B点坐标为 则对坐标原点之矩为 O cmN 322412 340 308 2 kji kji FmO 2 F cmN12 2 根据力系关系定理 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F x mcmN24 2 cmN32 2 F z m F y 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1 4 轴AB在平面内 与铅锤的AyzAz轴成 角 悬臂CD垂直地固定在AB轴上 与平面成Ayz 角 如图所示 如在D点作用铅直向下的力 并设 P FaCD hAC 试求力对 P FA点之矩及对AB轴之矩 解 由于力平行于 P Fz轴 所以 0 PP yx FF PP FF z 0 PPP yxz yFxFm F P F x m和只与 P F y mD的x及y坐标有关 D的x坐标 sina D的y坐标 coscossinah P F对x轴之矩 coscossin PP ahFmx F P F对y轴之矩 sin PP aFmy F 所以对点 P FA之矩为 jFiFFm PPPyxA mm cos sinkje 轴AB的方向向量 于是得到对轴 P FAB之矩 sinsin PPP aFm AAB eFmF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1 5 正三棱柱OABCDE的高为cm210 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大小为 的力作用于棱角 cm10 N10 P FD 力的作用线沿侧面的对角线DB 如图示 设沿图示 各坐标轴的基矢量为 和 试求力的矢量表示 以及力对点之矩 和对轴之矩 ijk P F P FO CE 解 D点坐标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0 10 210 B点坐标 35 5 0 2 1 6 3 3 6 DB n矢量DB的单位矢量 N 5 3 35 3 610 PP kjinF DB F所以力的矢量表示为 P F P F对O点之矩 取点B为作用点 P F cmN 6 3 50 25050 5 3 35 3 610 3550 P kji kji FmO P F 而对C点之矩 取点D为作用点 P F cmN 6 3 100 50 5 3 35 3 610 P ki kji Fm CDCDCDC zzyyxx P F 而对CE轴之矩 cmN 250 2 3 2 1 6 3 100 50 PP kjkinFmF CECCE 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6单位矢量分别为和的两相交轴的夹角为 1 e 2 e 处于两轴所在平面内的力F 在这两轴上的投影分别为和 试求力 1 F 2 FF的矢量表示 解法1 构建两个正交的单位矢量 并用此二矢量来表达力F 由题意知 11 F eF 22 F eF 若令ie 1 则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求与 垂直的单位矢量 ij 定义矢量 j 121122 cos eeeeeej 即图中的黑色矢量 显然有 j 0coscos cos 121 eeeji 及与 或 垂直 1 ei 定义为j j 的归一化矢量 sin cos 12 ee j j j 注意图中的几何关系 于是得到力F在两正交方向上的投影 11 FFi eFiF sin cos sin cos 1212 FF Fj ee FjF 最终 力F的矢量表示为 2 2 12 1 2 21 2 1212 11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cos ee ee ejiF FFFFFF FFF ji 解法2 也可将力F通过e和e方向上的两个分力来表示 如图 12 根据几何关系 有 243 143 cos cos F F FF FF 联立求解后 得 2 12 4 2 21 3 sin cos sin cosFFFF FF 因此 力F的矢量表示为 2 2 12 1 2 21 2413 sin cos sin cos eeeFeFF FFFF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1 7给定三力 kjiF543 1 作用点为 F 1 2 0 kji622 2 作用点为 4 1 1 kjiF23 3 作用点为 试求力系的主矢 及其对坐标原点 的主矩 1 3 2 O 解 主矢kjFF 3 iR 主矩kji kjikjikji M9413 231 132 622 411 543 120 O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8如图所示 已知aOBOA aOC3 力 和的大小均等于 试求力系的主矢 及其对坐标原点的主矩 1 F 2 F 3 F P F O 解 1 F的矢量为 2 2 2 2 P ji F 2 3 2 1 P kj F 2 F的矢量为 2 3 2 1 P ki F 3 F的矢量为 2 21 jiFF iR 力系的主矢 233 2 2 3 0 2 1 300 2 3 2 1 0 00 0 2 2 2 2 00 P PP PPPP kji kjikjikji M aF FF a FF a FF a O 主矩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9如图所示 已知aOCOBOA P321 FFFF 试求力系的主矢 及 其对坐标原点的主矩 O 解 1 F的矢量为 2 2 2 2 P ji F 2 F的矢量为 2 2 2 2 P kj F 2 2 2 2 P ki F 0 3 F的矢量为 iR FF 力系的主矢 2 2 2 2 0 2 2 00 2 2 2 2 0 00 0 2 2 2 2 00 P PPPPPP kji kjikjikji M aF FF a FF a FF a O 主矩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10证明 任意给定力系对空间任意两点的主矩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彼此相 等 证明 如图 任取两点A B 力对其矢径分别为和 对 i F Ai r Bi rA和B点主矩分 别为 i iAiA FrM i iBiB FrM 注意到 BiABAi rrr 由于 i iAB Fr与和 AB r i i F都垂直 因此有 ABBABB i iABABA rMrMFrrM 由此得证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1 11证明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标积是一个与矩心位置无关的常数 i iAB Fr与 i i F垂直 因此有 证明 接上题 由于 i iB i iB i iAB i iA FMFMFrFM 所以A B的任意性 可知力系的主矢与主矩之标级与矩心为之无关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1 12试证明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 此三力的作用 线必汇交于一点 提示 首先证明此三力共面 证明 设三力为 和 由于三力平衡 因此该力系的主矢为零 主 矩也为零 1 F 2 F 3 F 1 FF R 考察和构成的子力系 显然 该子力系的主矢为 2 F 3 F 对力作 用线上任意点 1 F A的主矩0 A M 再考察该子力系对力作用线上任意点 2 FB的主矩 3 FmM BB 即 该 子力系对点B的主矩就是力对 3 FB之矩 根据题1 11的结论 有 13 0FFmFMFM BRBRA 即 对 3 FB之矩与垂直 显然 位于点 1 F 3 FB与作用线确定的平面内 也即 与共面 同理 与共面 即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 此三力 的作用线必共面 1 F 3 F 1 F 2 F 1 F 如图 设和交于点O 则将此二力平移至该点 则和的合力可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律确定为作用于点的力 由于 和构成平衡力系 则和也构成平衡力系 根据二力平衡定理 和共线 即也过点O 由此得证 2 F 3 F O R F 2 F 3 F R F 1 F 2 F 3 F 1 F 1 F R F 1 F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第 2 周习题 1 14 完成一半即可 1 13 试画出下列图示物体的受力图 除已表明者外 各物体自重不计 摩擦不 计 解 a 圆柱C b 杆AB c 梁AB d 梁 AC 三力汇交形式 e 杆AB BD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f 梁AB g 杆AB CD 是二力构件 CDE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1 14 试画出下列图示物体的受力图 除已表明者外 各物体的自重不计 摩擦不 计 a 圆柱A B b 杆AB DH c 杆AB AC d 杆 OABD和整体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e 圆柱A B f 杆 OAAB和滑块B 假设销钉A不在任何一个杆上 则两杆的受力图如下 此时销钉A的受力图如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也可将销钉A看成是在任何一个杆件上 如AB杆上 此时AB杆的受力图 如上 f 梁 和整体 ACBC g 杆AB 滑轮和整体 C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i 杆OA AB 含滑块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AB N 和构成力偶 O N i 构件AB 和整体 CD E N C N和构成力偶 AB构件A处的约束反力方向也可用三力汇交定理来确 定 如下图 k 杆 和整体 ACBC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绘制整体受力图时 可首先根据三力汇交定理 确定A处约束力方向 然后 按同样方法确定杆在C处的受力方向 在绘制受力图时 假定销钉ACBCB不 在杆上 也可认为销钉BCB在杆上 BC 销钉B不在杆上 销钉BCB在杆上 BC 当然 也可不用三力汇交定理 则受力图如下 销钉B不在杆上 BC k 杆 ACBCDE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静力学基础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m 钢架AB CDDE和整体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 在下列各图中 已知载荷集度q和长度l 试求梁长度所受的约束力 a 解 0 A M 0 3 2 2 30sin ll q lNB qlNB 3 2 0 x F qlNN BAx 3 3 30cos 0 y F qlNqlN BAy 6 1 30sin 2 1 b 解 0 x F 0 Ax N 0 y F qlNAy2 0 A M 0 2 2 2 2 ql qlmA 2 5 2 qlmA c 解 0 A M 05 22 2 lqlqllNC qlNC75 1 0 x F 0 Ax N 0 y F 0 qlNN CAy qlNAy75 0 d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解 0 C M 025 1 2 qllNBy 2 3 4 qlNBy 0 x F 2 30sin P ql FNBx 0 y F 030cos2 P FqlNN CBy 2 3 3 2ql qlNBy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 在图示结构中 二直角杆的自重略去不计 已知力偶矩M和长度a 求支座 A和C的约束力 解 BC刚体为二力构件 AB BC受力图如上 A C处的约束反力构成 一对力偶 以平衡主动力偶M a M d M NN CA 3 2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 四连杆机构ABCD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力偶矩mN1 1 M m4 0 CD m6 0 AB 30 不计杆重 求力偶矩 2 M和杆BC的内力 解 由于BC刚体是二力构件 AB受力图如上 其中 A N和 B N构成一对力 偶 N 3 5 1 AB M NN B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A D处约束反力应构成力偶 因此 D N 也在水平方向上 0 D M 0 30sin 21 MMCDABNA mN 3 1 2 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4 三铰拱如图所示 已知 P F 不计杆的自重 求支座A和B的约束力 解 BC为二力构件 AC构件所受三力汇交于点C 如上图 所以 P 2 2 FNN CA P 2 2 FNN CB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5 重 W F的均质杆AB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固定的光滑斜面上 如图所示 已知 二斜面的倾角分别为 和 求杆平衡时的 角以及A B处的约束反力 解 杆AB受力图如上 注意 在杆AB平衡时 A N B N和 W F应交于一点 但图中未体现出 有 W coscosFNN BA 0sinsin BA NN 解得 W sin sin FNA W sin sin FNA 0 A M 90sin cos 2 W lN lF B 即 sin sin cos cos sin sin2 sinsincoscos 化简后 得 sin cos 2 sin cos tan 答案也可写为 sin cos sin sin sin2 tan 这是因为 sin cos2 sin sin cos sin 2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2sin 2sin sin sin sin2 cos sin2 sin cos 2 sin sin sin2 所以 sin cos sin sin sin2 sin cos 2 sin cos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6 电动机重kN5 放在水平梁AB的中央 如图所示 已知 30 不计梁AB 和撑杆BC的自重 求支座A的约束力和撑杆BC的内力 解 易知BC为二力构件 AB受力图如上 0 A M 05 030sin W lFlNB kN5 B N 即BC杆受压 0 x F kN 2 35 30cos BAx NN 0 y F kN5 230sin W BAy NFN 也可用三力汇交 求出kN5 A N 方向如图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7 边长为l的正方形薄板ABCD的顶点A靠在铅直的光滑墙面上 B点用一长为 l的柔绳拉住 如图所示 求平衡时绳与墙面的夹角 解 0 y F W cosFT cos W F T 0 A M 45cos 2 2 sincos2 W lFlT 即 W W sin45sincos45 cos 2 2 sincos2 cos Fll F sincossin4 即 3 1 ta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8 可沿轨道移动的塔式起重机如图所示 机身重kN500 W F 最大起重重量为 kN250 P F 在左侧距左轨x处附加一平衡重 Q F 试确定 Q F和x之值 使起重 机在满载和空载时均不致翻到 解 设满载时起重机刚好要顺时针翻倒 此时左侧A处不受力 受力图如下 对右侧B取矩 PW 105 1 3 FFxFQ 1 设满载时起重机刚好要逆时针翻倒 此时右侧B处不受力 受力图如下 W 5 4 FxFQ 即 W 5 4 FxFQ 2 1 和 2 相加 有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WPQ 3103FFF 即kN3 333 Q F 若kN3 333 Q F 可得到 m75 6 x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9 挂物架如图所示 三杆的自重略去不计 用球铰链链接于A点 ABOC在水 平面内成一矩形 已知kN5 W F aAB4 aAC3 30 试求各杆的内 力 解 取球铰链A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5 3 sin 5 4 cos 0 z F 030cos W FNAD kN77 530cos W FNAD 实际受拉 0 y F kN31 2cos30sin ADAB NN 实际受压 0 x F kN73 1sin30sin ADAC NN 实际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0 图示三圆盘A B和C的半径分别为 150mm 100mm 和 50mm 三轴OA OB和OC在同一平面内 分别作用于三圆盘的各力偶的作用面与盘面重合 组 成各力偶的力作用在轮缘上 若此构件是自由的 且不计其自重 求使构件平衡 的力F的大小和角 解 由题意知 此三力偶的力偶矩矢量共面 如上图 mmN30000 A m mmN40000 B m mmN50000 22 BAC mmm N500100 C mF 143 arctan 180 BA m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1 如图所示 重N200的均质长方形薄板用球铰和蝶铰B固定在墙上 并用柔 绳CE将其维持在水平位置 已知 60 30 求绳的拉力和支座反力 解 长方形薄板受力图如上 设BC长度为a CD的长度为b 0 z M 0 Bx N 0 y M 0cos 2 W TaF a N200 T 0 x F 0sinsin TNN BxAx N6 86 Ax N 0 y F 0cossin TNAy N150 Ay N 0 x M 0cos 2 W bNTbF b Bz 0 Bz N 0 z F 0cos W FTNAz N100 Az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2 三脚圆桌的半径mm500 r 重N600 W F 圆桌的三脚A B和C成一等 边三角形 若在中线CD上距圆心为a的点E作用一铅垂力N1500 F 如图所 示 试求使圆桌不致翻到的最大距离 解 在圆桌要翻倒的瞬间 C处不受力 因此只需考虑 W F和F对轴AB之 矩 W F对AB轴之矩 mmN250600 2 W F r F对AB轴之矩 mmN 250 1500 2 a r aF 圆桌不翻倒 有 0 250 1500250600 a mm350 a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3 如图所示 六杆支撑一水平面矩形板 在板角处受铅垂力 P F的作用 杆 1 3 和 5 铅直 设板和杆的自重不计 试求各杆的内力 解 矩形板受力如上图 假设所有杆件均受拉 并且取D为坐标原点建立坐 标系 0 z M 0 2 N 注意到 1 N 3 N和 5 N与竖直方向平行 4 N与过C点的 z 轴相交 于是有 0 z M 0 6 N 0 x F 0 4 N 0 x M 53 NN 0 y M 13 NN 0 z F 0 P531 FNNN 得 P1 FN P5 FN 均受压 P3 FN 受拉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4 组合梁如下列各图所示 试求支座反力及中间铰的约束力 a 解 取B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B M 0320630cos6 C N kN340 C N 0 x F kN32030sin CBx NN 0 y F 020630cos CBy NN kN60 By N 取AB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A M 0340 ByA Nm mkN220 A m 0 x F kN320 BxAx NN 0 y F kN60 ByAy NN b 解 取CD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C M 0 3 4 5 22 2 1 125 72 D N kN17 9 D N 0 y F 02 105 7 2 1 DCy NN kN33 8 Cy N 0 x F 0 Cx N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 A M 0 3 16 108 2 1 48 BD NN kN35 B N 0 y F 0108 2 1 DBAy NNN kN17 4 Ay N 0 x F 0 Ax N c 解 以吊车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对 1 点取矩 01052150 2 N kN50 2 N 于是 kN10 1 N 取CD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图如下 0 C M 018 2 NND kN25 6 D N 0 y F 0 2 NNN DCy kN75 43 Cy N 0 x F 0 Cx N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A M 01612108504 DB NN kN105 B N 0 y F 01050 DBAy NNN kN25 51 Ay N 0 x F 0 Ax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5 三铰拱如图所示 已知kN50 P F mkN20 q m5 a 试求支座A和B 的约束反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A m 0105 7520550 By N kN100 By N 0 y F 0520 ByAy NN 0 Ay N 以A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C m 055 AyAx NN 0 Ax N 再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0 x F 050 BxAx NN kN50 Bx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6 两等长轻杆在点B用铰链连接 又在杆的D E两点之间连一刚性系数为k 的弹簧 如图所示 已知lBCAB bBEBD 且当aAC 时 弹簧内 拉力为零 若在点C作用一水平力 P F 试求平衡时A C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考虑对A点的矩平衡 显然 0 C N 取BC为研究对象 设AC的距离为x 则弹簧的伸长 为 ax l b S ax l bk k F 0 FmB F b l F S 所以 2 2 kb Fl ax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7 在杆AB两端用光滑圆柱铰链与两轮中心A B连接 并将它们置于互相垂 直的两光滑斜面上 如图所示 已知轮重 12 FF 杆重不计 求平衡时的 角 解 整体受力图如上 0 x F DC NN 0 y F 045sin45cos DC NN 2 2FNN DC 0 A M 45cos 45cos 2 ABNABF D 所以 0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8 图示传动机构 已知 1 r 2 r和R 两轮的重心均位于转轴上 被提升的重物 重 P F 试求匀速提升重物时在左侧轮上施加的力偶矩M的大小 解 以右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2 O M 0 221 RFrSS P 以左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1 O M 0 121 MrSS 1 2 P 112 r r RF rSSM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19 如图所示 汽车停在长l的水平桥面上 前轮和后轮的压力分别为 1 F和 2 F 汽车前后两轮间的距离为a 试问汽车后轮到支座A的距离x为多大时 方能使 支座A和B的压力相等 解 取桥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A M 0 12 axFxFlNB a l F x l FF NB 121 0 y F a l F x l FF FFNAy 121 21 令 BAy NN 得 21 1 2FF aFl x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0 半径为R的圆形玻璃杯将两个半径为r rRr2 重 P F的小球扣在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 如图所示意 求玻璃杯不致翻到的最小重量 Q F 解 设玻璃杯具有不致翻到的最小重量 Q F 此时地面对玻璃杯的支持力在 最右下角 如图所示 显然 DC NN 0 H M 0 dNRF CQ RdNF CQ 而 222 22 2RRrrRrd 以B球 上面的球 为研究对象 0 x F 0cos DF NN 0 y F 0sin P FNF 所以 PP 2 tanF d rR FND 1 2 2 PP R r FF d rR R d R dN F D Q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1 图示桁架中 重物由细绳跨过滑轮E而水平系于墙上 已知N1200 W F m2 BDAD m5 1 DECD 不计杆和滑轮的自重 试求支座A和B处的 约束反力 以及杆BC的内力 解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A M 0 W rDETrADFABNB N1050 B N 0 x F N1200 TNAx 0 y F N150 Ay N 以ADB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D M 0 5 3 ADNBDNBDN AyBCB N1500 BC N 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2 图示构架由AB CD和DE三根杆组成 杆AB和CD在中点O用铰链链接 DE杆的E端作用有一铅直力 P F B处为光滑接触 不计杆的自重 试求铰链O 的约束反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C M 02 P aFaNAy P 5 0 FNAy 以DE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D M 032 P aFaNB P 5 1 FNB 以AOB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y F 0 BOyAy NNN P 2FNOy 0 A M 02 BOxOy aNaNaN P FNOx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3 直杆AC DE和直角杆BH铰接成图示构架 已知水平力kN2 1 P F 杆 的自重不计 H点支持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不计杆的自重 试求铰链B的约束 反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H M 0812 P Ay NF N18005 1 P FNAy 0 y F N1800 H N 0 x F N1200 Ax N 实际方向水平向左 以BEH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E M 033 HBy NN N1800 By N 以AB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C M 06539 BxAyByAx NNNN N600 Bx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4 图示机构由两个重N50的集中质量 几何尺寸忽略不计 四根等长轻杆及刚 度系数mmN8 k的弹簧组成 已知mm200 a 弹簧未变形时 45 不 计算摩擦 试求机构平衡时的 角 解 以B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其中BC杆受拉 BD杆受压 cos 25 BC N 由对称性 cos 25 AC N 也受拉 当机构平衡时 弹簧变形为aaa cos22 cos22 以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a cos22 88 S F 于是有 200 cos22 8cos2 BC N 64 1 2 2 cos 25 46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5 构架由直杆BC CD和直角杆AB组成 如图所示 在铰链B的销钉上作 用有铅垂力 P F 已知q a 且 2 qaM 求固定端A的约束反力及销钉B对BC 杆 AB杆的作用力 解 取CD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F D m qaNCx5 0 取直杆BC与销钉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图如下 Bx N By N就 是AB杆对销钉B的作用力 0 x F qaNBx5 0 0 F C m qaFNBy P 取直杆BC 不含销钉B 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图如上 0 x F qaNBCx5 0 0 F C m qaNBCy 取AB杆为研究对象 不含销钉B 其受力图如下 Bx N By N 就是销钉B对 AB杆的作用力 0 x F qaNAx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 y F qaFNAy P 0 F A m aqaFMA P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6 静定刚架如图所示 已知mkN2 1 q mkN4 2 q 试求支座A C和E的 约束反力 解 以AB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B M 035 45 4 2 1 1 A Nq kN75 6 A N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C M 03635 05 4 2 1 6 21 qNqN AEy kN15 Ey N 0 y F 06 2 qNNN EyCyA kN25 2 Cy N 以DE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D M 05 1363 2 qNN ExEy kN5 4 Ex N 再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0 y F 05 4 2 1 1 qNN EyCx 0 Cx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7 组合结构如图所示 试求在载荷 P F作用下 杆1 2和3所受的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B M 0123 P Ay NF P 4 1 FNAy 以AC 杆 1 2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C M 063 3 Ay NN P3 2 1 FN 以连接杆 1 2 和 3 的节点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P1 2 2 FN P2 2 1 FN 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9 试用节点法计算图示桁架各杆的内力 a a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由对称性可知 HBAC SS EHCE SS GHCD SS EGED SS 0 A M 0665 25 45355 15 B N kN10 B N 研究节点B 05 21030sin HB S kN15 HB S 受压 030cos GBHB SS kN 2 315 GB S 受拉 研究节点H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30cos5 GH S kN 2 35 GH S 受压 030sin5 HBEH SS kN5 12 GH S 受压 研究节点G 030cos30cos GHGE SS kN 2 35 GE S 受拉 060cos60cos GDGEGHGB SSSS kN35 GD S 受拉 b b 解 容易判断杆FG CG EI和IJ为零力杆 由此立刻可知 kN10 AF S 受压 kN10 BJ S 受压 kN10 DH S 受压 同时 由对称性可知 BIAG SS DIDG SS EBDECDAC SSSS IHGH SS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A M 04108101210161016 B N kN25 B N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以节点B为研究对象 045cos BBJBI NSS kN215 BI S 受压 045cos EBBI SS kN15 EB S 受拉 以节点I为研究对象 045cos45cos10 IBID SS kN25 ID S 受拉 045cos45cos IDIHIB SSS kN20 IH S 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29 平面桁架受力如图示 已知kN10 1 F kN20 32 FF 试求桁架 1 2 3 和 4 杆的内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A M 0460sin32 321 B aNaFaFaF kN 4 33050 B N 0 x F kN10 Ax N 0 y F 060sin 321 FFFNN AyB kN 4 31070 Ay N 以 3 4 和 7 杆的铰接点为研究对象 kN20 3 S 受压 47 SS 以截面 I 打断桁架如图 取右边为研究对象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 C M 060cos60sin2 334 aFaFaSaNB kN 3535 4 S 受压 kN 3535 47 SS 受压 以截面 II 打断桁架如图 取左边为研究对象 0 y F 0 2 2 21 SFNAy kN 2 65215 2 S 受拉 0 x F 0 2 2 721 SSSNAx kN 2 3535 2 S 受拉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0 平面桁架如图所示 ABC为等边三角形 D E和G分别为三条边的中点 在节点E上作用有水平力 P F 试求CD杆的内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A M 0 4 3 P ABFABNB P 4 3 FNB 以截面 I 打断桁架如图 取右边为研究对象 0 D M 0 4 3 4 3 2 P ABFABSAB N CG B 2 P F SCG 取节点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CECG SS 030cos30cos CECGCD SSS P 2 3 FSCD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1 试求图示桁架 1 2 3 4 杆的内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B M 024688 PPPP aFaFaFaFaNAy P 5 2 FNAy 0 x F 0 Ax N 0 y F P 5 2 FNB 以截面 I 截断桁架如图 取左边为研究对象 0 D M 02424 PP1 aFaFaSaNAy P1 2FS 受压 0 x F P4 2FS 受拉 以截面 II 截断桁架如图 取右边为研究对象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 C M 02 5 4 22 34P B aNaSaSaF P3 4 5 FS 受压 以截面 III 截断桁架如图 取右边为研究对象 0 E M 0222 P7 aFaSaNAy P7 5 1 FS 取连接 1 2 7 8 杆的节点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0 5 2 871 SSS P8 4 5 FS 0 5 1 8P2 SFS P2 4 3 FS 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2 试求图示桁架 1 2 3 杆的内力 解 取截面 I 截断桁架如图 取上部为研究对象 0 H M 0 3 2 2P aSaF P2 3 2 FS 受压 0 x F 0 3 S 取节点C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下 PP21 9 4 3 2 3 2 tanFFSS 受压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3 试求图示桁架AB杆的内力 解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显然 2 P F NN AyB 0 Ax N 以截面 I 截断桁架如图 取右边为研究对象 0 G M 015cos45sin15sin GBNGBSGBS BBCAB 即 015cos45sin15sin BBCAB NSS 1 以截面 II 截断桁架如图 取上边为研究对象 0 E M 045sin15sin ECSECS ACBC 即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045sin15sin ACBC SS 2 以截面 III 截断桁架如图 取左边为研究对象 0 D M 045sin15sin45sin DANDASDAS AyACAB 即 045sin15sin45sin AyACAB NSS 3 将 2 带入 1 得 015sin15cos45sin15sin 22 BACAB NSS 4 联立求解 3 和 4 P 22 2 4296 0 45sin15sin 15sin45sin 45sin15sin15cos 15sin45sin F N N S B Ay AB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4 重 W F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 如图所示 已知接触处的摩擦系数为 s f 求拉动物体所需的力 T F 并求角 等于多大时 T F具有极小值 解 设重物处于向上滑动的临界状态 此时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重物受力图如上 0 y F cossin WT FFN 得A B间的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sincos TsWss FfFfNfF 0 x F 0sincos WT FFF 得 W s s T cossin sincos F f f F 令 s arctan f 则 WWT cos sin sinsincoscos sincoscossin FFF 显然 当 时 T F有极小值 WTmin sin FF 注意 以上求解 不考虑重物翻倒的可能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5 重kN5的物体A放在重kN2的物体B上面 A与墙之间用一绳连接 如图所 示 已知物体B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2 0 1 f 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摩 擦系数为25 0 2 f 求拉动物体B所需的最小力 T F 解 设拉动物体B的最小力为 T F 则此时A与B B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 都达到最大值 以A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0 y F 30sinTPN AAB 得A B间的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5 0 25 0 2 TPNfF AABAB 0 x F 030cos TFAB 得 kN261 1 2 30cos 2 2 f Pf T 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上 kN369 630sin TPPN BAB kN274 1 1 BB NfF kN366 2 2 3 T TFF B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6 如图所示 置于V型槽中的棒料上作用有一力偶 当其力偶矩mN15 M 时 刚好能转到此棒料 已知棒料重N400 W F 直径m25 0 D 不计滚动阻 力偶 试求棒料与V型槽之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 解 由题意知 当棒料刚好转动时 其左右均受到槽面施加的最大静滑动摩 擦力 棒料受力图如上 11 fNF 22 fNF 0 y F 0 sin45 1221 GFFNN 0 x F 0 45cos 1221 FFNN 0 O m 0 22 12 M D F D F 将以上方程联立求解 有 032103 2 ff 解得 223 0 1 f 49 4 2 f 舍去 注意 关于舍去49 4 2 f的说明 此时斜面的摩擦角 4549 4arctan 容易求出左侧法向反力 0 45sin cos W1 FN 即此时棒料的左侧并未与槽面发生相互作用 于是根据 去掉了 1 F和 1 N的 受力 图 有 45sin W2 FF 45sin 2W FN 即此时棒料右侧受到的摩擦力并未达到最大值 而转动棒料所需要的最小力偶为 mN1545sin 2 W D FM 与题意不符 故49 4 2 f须舍去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 力系的平衡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魏魏 泳泳 涛涛 3 37 尖劈顶重装置如图所示 在B块上受铅垂力 W F的作用 A与B块之间的静 摩擦系数为 s f 其它有滚珠处表示光滑 如不计A和B块的自重 试求维持系统 平衡的水平力 P F的取值范围 解 一 设A处于向左运动的临界状态 此时 P F为最大 A B间的摩擦 力也为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A B的受力图如上 研究B ABAB NfF s cossin WABAB NFF 所以 sincos s W f F NAB sincos s Ws f Ff FAB 研究A sincos sincos sincos s s WP f f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